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鴻章在日本遇刺,少賠1億兩白銀,回國後慈禧卻只說了7個字

李鴻章之名, 可謂如雷貫耳, 一提起清朝歷史, 尤其是晚清, 就不了不說李鴻章。 當時外國人都只知李鴻章而不知有中國, 可以看出李鴻章那是已經是世界名人。 中國有句古話叫“譽滿天下這往往也是謗滿天下”, 李鴻章就顯然是這一類人, 一生建功立業, 鞠躬盡瘁, 平太平軍、平撚軍、組建淮軍、辦洋務等等等等, 他是晚清的股肱之臣, 是慈禧太后最為倚重的重臣之一, 他為朝廷建功立業, 也替朝廷背上了千古駡名。

李鴻章是“中興四大名臣”之一, 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稱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

而李鴻章卻不被世人理解, 晚清時期, 經常被列強強制簽訂不平等條約, 而這些條約的簽訂者都是李鴻章, 所以李鴻章就成為了大清的背鍋俠。 大家都知道, 《馬關條約》、《辛丑合約》等喪權辱國的條約都是李鴻章簽的, 這些賣國的條約上寫的都是李鴻章的名字!

李鴻章興辦洋務三十年, 大清在甲午戰爭前積攢了不錯的家底。 1894年, 李鴻章親手組建的北洋水師, 被日軍打的全軍覆沒, 甲午海戰以中國完敗而結束。 日本取得勝利後, 又開始侵佔山東威海, 清政府無力抵抗, 就派當時還是直隸總督的李鴻章為全權代表去和日本議和。 雙方在春帆樓會見以後, 喪心病狂的日軍獅子大開口, 要求清政府賠給他們白銀3億兩,

還要開放沿海城市, 讓日本人進駐中國。

面對如此高額賠償, 李鴻章並沒有答應日本談判方伊藤博文, 而是想盡辦法和日方周旋。 後來李鴻章在和日本內閣大臣伊藤博文舉行完第三次會談後, 在回驛站的路上突然遭到日本暴徒小山奉太郎的槍擊, 他不准醫生給他動手術, 只讓醫生將傷口簡單縫合起來。 三天后, 李鴻章頭裹白紗布, 又坐在談判桌前。 世界輿論譁然, 開始譴責日本。 輿論壓力下, 伊藤博文主動提出減少賠款一億兩白銀。

談判最後一天, 李鴻章已是疲憊不堪, 在談判桌上, 我們看不到那個一人在上, 萬人在下的晚清權臣李鴻章, 而是一個在菜市場買菜, 討價還價的孤獨老人。 他與伊藤博文討價還價:“再減少5000萬,

行不行?”被伊藤博文言辭拒絕。 李鴻章又還價:“5000萬兩不行, 再減少2000萬總行吧?”最後, 無奈的李鴻章甚至說:“無論如何再減少點兒, 就作為老夫回國的旅費吧!”等到的還是拒絕。 李鴻章放下了全部的尊嚴, 只是為中國省一點銀子。 大家只看到李鴻章的“賣國”, 卻不曾看到中堂大人的艱難!1895年4月17日, 《馬關條約》簽訂, 73歲的李鴻章帶著一身疲憊和那顆恥辱的砂彈啟程回國, 船離開日本土地那一刻。 李鴻章對身邊人說 :“老夫此生不再踏上日本國土!”

李鴻章從日本回來以後, 得知簽約的國人大罵李鴻章賣國賊, 這種心痛估計只有李鴻章一個人懂。 後來當李鴻章將那件沾滿血的黃馬褂呈給慈禧時, 慈禧只是輕微一笑說:難為你了,

還留著。 這七個字李鴻章聽著比挨搶都疼, 大清有這樣的統治者, 不亡才怪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