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章丘有棵1300年的“怪”桑樹,先長桑葚後長葉,傳說與朱元璋有關

近看老桑樹, 樹幹中空, 一面的樹幹已扭曲開裂, 盡顯古老滄桑, 另一面較光滑。

這棵老桑樹種植的年代很久遠了。 老劉聽原主人明大爺說過, 是先有桑樹後建村蓋房的。 劉官村位於濟水河的古河道上, 老桑樹就在河道邊上, 明洪武二年, 這條古河道已乾涸, 劉官村開始聚集建村, 已有數百年歷史的桑樹就圍建在村子裡。 到明大爺這一代, 桑樹已有千年歷史了, 桑樹的主枝大多已枯萎斷掉, 明大爺好幾次想把這棵老桑樹砍伐了, 但樹幹堅硬如鐵, 只好作罷。 老劉從明大爺手中買過這套房子後, 對這棵老桑樹的來歷及故事很感興趣,

寫過文章刊發在了當地報紙與網路文學論壇上, 有電視臺的記者及文史研究者報導過此樹。 老劉的濟南林業局朋友曾多次考證, 用現代科學方法測試證明, 該樹齡在1300年以上。

桑樹屬於落葉喬木, 花期4月, 果實成熟5、6月, 先長葉後開花結果。 這棵老桑樹卻不這樣, 是春天先長出青色特酸的小桑葚, 落後再長葉, 與正常的桑樹截然不同, 非常之怪。 老劉說, 這棵老桑樹之所以怪, 與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有關。

1345年前, 朱元璋還沒有發跡, 家中貧窮, 為了有口飯吃能活下來, 便出家黃覺寺。 可寺中也無糧, 方丈便打發寺內眾多和尚外出雲遊, 當了和尚才幾十天的朱元璋也在其中。 說是雲遊, 其實就是被方丈轟出來了,

減少寺內的壓力。 當年朱元璋雲遊在外, 居無定所, 沿路乞討, 這一天雲遊到此處的清河邊上, 時值中午, 饑渴難耐, 好幾天沒有吃過飯了。 就在他餓的不行的時候, 忽聞葚香, 抬眼望去, 路邊一棵高大的桑葚樹上結滿了烏油發亮黑珍珠似的桑葚, 朱元璋用盡力氣好不容易爬上樹, 摘了酸甜適口的葚子填了肚子, 才緩過勁來。 後來, 朱元璋當上了皇帝之後, 他率領大軍又路過此處, 河道已有房屋人煙, 想起當年落魄時摘吃桑果之恩, 但他已忘卻桑樹的模樣, 看到路邊臭椿高大挺拔, 便以為是桑樹, 便封臭椿為樹中之王。 說也奇怪, 那棵老桑樹不久樹幹開裂, 不再長出酸甜的桑葚, 而是春天先長出青色特酸的小椹,
落後再長出葉子。 後人說這是老桑樹感到不公, 氣破了肚子, 故意顛倒生長的順序

歲月流逝, 物是人非, 大桑樹風采依舊, 如同一位歷經滄桑的老人, 不離不棄的守護著這塊土地這一方人, 悠遠的歷史, 頑強的生命力, 美好而神奇的傳說, 都寄託著後世人們的美好願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