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醫藥獲得世衛組織肯定?總幹事說自己吃中藥,耶魯大學表示贊同

西方一直對中醫藥的態度很曖昧, 始終不承認中醫藥的合法地位。

如果說屠呦呦以青蒿素獲得諾貝爾獎為起點, 表示西方對中醫藥的態度開始轉折, 那麼世界衛生組織的簡報則代表了一種認證——西方開始承認中醫藥的合法地位。

中醫是一個大的醫學分類, 在西方醫藥學傳入中國之後, 才把所有中國的醫療技術統稱中醫, 中醫包含有湯藥和針灸等等數個分類。

未發掘的寶藏

很長時間以來, 傳統中醫通常被國外的醫學專業人士所懷疑, 中國國內也有不少人對中醫持消極否定態度。 不過最近情況有所改觀,

中國和美國的科學家, 通過最新生物技術的幫助, 證明了中醫使用的藥物具有合法科學基礎, 在療效方面有很大的價值, 作為現代醫學的一塊拼圖作用重大。

香港科技大學的詹華強(Karl Wah-Keung Tsim)說:

“回溯過去兩千年來看, 現在大約計有 10 萬種藥方, 而這些藥物可用於治療抑鬱症、骨質疏鬆症等許多疾病。 ”

詹華強把他的觀點公佈在了《世界衛生組織公報》中。

對中醫的質疑聲音

雖然詹華強這樣對中醫改變看法的專業人員正在增加, 不過質疑的聲音從沒有停止。

例如, 2011年5月, 歐盟就禁止了未經《歐盟傳統草藥註冊規定》(EU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Registration Scheme)註冊的傳統中國草藥療法, 引起了很大爭議。

中國古代醫學文獻很豐富, 其中記載的藥物或技術浩若煙海,

但都幾乎未被納入國外的主流醫學實踐之中, 國外對中醫抱持著堅定的懷疑態度, 他們的理由大多是:中醫缺乏證據支援其醫學價值及其產品的品質。

國家的支援

針對這樣的情況, 作為中國的源生地——中國, 採取了行動。

傳統藥物占中國藥物市場大約 40%的份額, 年營業額達到210 億美元。 中國衛計委副主任王國強表示:中國政府對這個產業的支持正在迅速增加, 對於中醫研發的投入連年翻番。

在國家層面的支援下, 中國科學家積極尋找外國資源。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對中醫藥的興趣濃厚, 他們使用當代技術來改進藥物品質標準, 並讓國際學術界相信傳統中醫藥有著堅實的證據基礎。

中醫的突破在分子層面?

堅信中醫價值的科研人員一直在尋求突破,

他們一直在嘗試分析傳統藥物的活性成分——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因為許多草藥化合物的分子結構相當複雜。 即便這項任務很艱巨, 但很多人並沒有放棄, 香港生物技術研究所生命科學部門負責人王殷厚(Yung H Wong)表示, 生物技術是解開這種複雜性的關鍵。

王殷厚和他的團隊使用高通量篩選平臺(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platforms), 評估大量藥物萃取物和化合物的各種分子活性及屬性。

鄭永齊

另一種看法

但是, 美國耶魯大學腫瘤學研究人員, 也是國際頂級藥理學家鄭永齊(Yung-Chi Cheng)表示:是草藥化合物不同成分之間相互作用的複雜性, 而非它們的個別屬性, 才讓這些化合物如此有效。

鄭永齊說:

“把焦點放在單一成分,

我們就會忽視全域, ”

他表示, 分開來看, 這些藥物的機制“並不那麼強大”, 但是“聯合起來運作就會很不一樣了”。

鄭永齊十分肯定中藥的價值, 他說:

“傳統中藥是人類的財富, 應該與全世界共用。

關於中醫藥的前途, 也許人們應當抱以更多耐心和寬容。

正如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說:

“作為中國人, 我一直都使用傳統中藥。 我毫不懷疑這些藥劑能緩解、治療許多常見疾病, 並減輕疼痛。 ”

或許中醫藥不僅能醫治中國人身體上的病痛, 也許在精神層面也能給中國人帶來某些慰藉。

陳馮富珍

如果喜歡本文, 還想看到更多顛覆常識的歷史, 請關注龍門茶館小夥計。

原創作品, 謝絕轉載;侵犯版權, 後果自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