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上的今天:一位帝王痛失皇位,卻從此開始幸福新人生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一、終於解脫了的皇帝

12月10日, 在中外皇權交接史上, 都有很多重大時刻。 法國拿破崙三世在這天贏得總統大選, 英王愛德華八世在這天為一樁說走就走的愛情, 揮揮手扔了王位。 但比起這些威風與八卦, 中國歷史票友們最熟悉的, 卻當屬漢獻帝延康元年, 即220年12月10日, 今天河南省繁城鎮受禪臺上, 一場天下矚目的大場面——漢獻帝禪讓皇位。

數萬兵甲鮮亮的御林軍, 將巍峨的受禪台圍的水泄不通。 滿朝公卿文武神情複雜的肅立, 親眼看著三十九歲的漢獻帝劉協踏上受禪台, 親手將皇帝玉璽印綬交給魏王曹丕手中,

然後群臣下跪, 新皇曹丕宣告登基詔書, 祭祀天地的木柴火櫃隆隆點起, 山呼海嘯的“萬歲”聲當場響徹。 一切都好似彩排過千百遍的大戲, 順風順水走完過場。

漢朝四百一十八年的歷史, 就此徹底畫上句號, 三國時代裡雄踞北方的曹魏帝國, 自此正式開張。 理論上應該血流成河一通的歷史時刻, 卻以這隆重的典禮完成。 過程之順利, 聯手捧玉璽的新皇帝曹丕都忍不住炫了一句:原來堯舜禪讓是這麼回事啊。

至於滿朝文武們?當然也是各個得意, 漢朝早已名存實亡, 朝野多是曹魏家族的鐵杆, 盼這天早盼的望眼欲穿, 這下家家喜氣洋洋, 都在盼著如何在新朝加官進爵。 要論該痛苦的,

卻還是默默坐上車馬離開的這家人:痛失皇位的原漢獻帝劉協, 這時帶著“山陽公”的爵位, 攜家小們匆匆坐上車馬離開, 馬不停蹄奔向新封地山陽城(今天河南焦作)。 他的餘生, 都將在那裡度過。

先痛失帝位, 緊接著被掃地出門, 這樣的結局, 作為亡國之君來說, 確實無比悲催。 不過當離開路上的漢獻帝, 閉目回味過往三十九年人生時, 心頭升騰起的, 應該還有一句欣慰的感慨:從今天起, 我終於解脫了。

斷送皇位, 是一種痛苦, 不過之前三十年, 漢獻帝劉協的帝王生涯, 卻簡直說更痛苦。

二、悲催皇帝生涯

作為一位出生在漢朝衰敗年代的皇子, 皇帝身份對於劉協來說, 就是個困了三十年的大枷鎖。

自從九歲那年, 劉協被佔據洛陽的軍閥董卓立為皇帝起,

這位苦命皇帝, 就成了戰亂裡軍閥們來回搶的招牌, 先歷經流離苦難, 後被曹操“挾”到許昌令諸侯, 過起了衣食無憂卻毫無實權的傀儡人生。

可雖說攤上個傀儡苦命, 但少年起的漢獻帝, 早就不是一般人。 九歲時面對董卓的刀兵, 就敢毫無懼色呵斥跋扈軍將。 被軍閥攜裹到長安後, 自己朝不保夕, 卻還記掛長安饑荒裡的難民, 以幾袋劣質米糧為線索查清貪污案, 救活五十萬災民。 後來帶著群臣在戰亂裡逃難, 喝過臭水吃過腐肉, 卻是半點苦沒叫過, 咬著牙帶著大家死裡逃生。 雖然是個傀儡, 但以能力說, 也是給點陽光, 常能燦爛。

隨著年齡增長, 做夠了傀儡的漢獻帝劉協, 也終於躍躍欲試, 要和野心勃勃的曹操爭一爭。

19歲那年, 就是在曹操的眼皮底下, 劉協的智慧手腕也終於開動, 由岳父董承牽頭串聯, 聯絡了一群文臣武將, 打算來一場誅殺曹操的驚天政變。 卻見曹操忽然一翻臉, 瞬間就把劉協苦心發展的心腹們一勺燴——董承等大臣被殺, 連劉協有孕的董貴妃人也被迫自盡。 在曹操老辣的手腕面前, 他真差得遠。

但劉協並不甘心, 擦乾眼淚後再接再厲, 終於在四年以後, 迎來了更大的悲劇:他聯絡大臣伏完的密謀再次暴露, 心愛的妻子伏皇后被曹操當著自己的面帶走, 最終幽閉而死。 他與伏皇后的兩個兒子也被毒殺。 伏皇后被帶走前, 曾披頭撒發的向他求救。 而他也早沒了中興大漢朝的雄心模樣, 只是喃喃的歎息:別說救你了,

我也不知道自己會什麼時候被殺死啊。

這高高在上的龍椅, 誘人的權力爭奪戰, 給他的就是這樣痛苦的記憶:作為丈夫與親人, 到頭來卻連自己的妻兒都無法保住。

從此以後, 本來就是金絲鳥的漢獻帝, 更像被剪了羽翼:曹操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 身邊親隨都全換了個遍, 之後的十六年帝王生涯, 基本就生活在曹家全天候無死角的監控下, 舉手投足都小心翼翼, 直到220年的這一天, 徹底結束。

結束之後呢?以好些野史電視劇的編排說, 心狠手辣的新皇帝曹丕, 對失去了皇位的劉協並不放心, 最終羅織罪名將他殺害。 甚至還有劉協去封地的路上, 曹丕派人鑿沉坐船, 叫劉協最終沉於水底的悲催橋段。 但對照歷史說, 這類悲情場面,只能說想太多。

因為,早在23歲那年一場悲催的人生打擊後,明白自己能力的劉協,不但早早熄了爭權夢,更早早找到了人生裡的全新定位:既然做不了成功的皇帝,那就做個成功的醫生。

三、人生華麗轉身

漢獻帝竟然要做醫生?早在奪權雄心被曹操吊打過好幾遍後,親身經歷多次親人死亡的漢獻帝劉協,對功名權位就早已看開。他何時開始研究醫學,這事兒正史上沒有記錄。可很顯然,他帝王生涯裡沒少下苦功,因為從抵達封地山陽城,住進曹魏王朝為他修建的宮殿後,以當地地方史料記載,他一手功底深厚的醫術,就不停叫當地官員百姓驚歎:只要瞧見誰有病,他就主動給人診治,日常的尋常病症,瞧幾下就果斷開藥,輕鬆藥到病除。

而且在經歷了這場人生巨變後,劉協的家庭生活,卻是更加親密。失去了伏皇后與曹貴妃後,他續娶了曹操的三個女兒,卻沒想到從此找到了真愛。在正妻曹節的操持打理下,歷經變故的家庭,從此變得井井有條。家人間相親相愛,一道在山陽相依為命。比起從來爾虞我詐的帝王後宮生活,這事確實幸福的多。

失去了皇位的劉協,更從此找到了新價值,一手精湛醫術傳播開來後,各處求醫問藥者紛至遝來,而劉協也是來者不拒,不管對方是達官貴人還是平頭百姓,都是一視同仁,認真施藥診治。當年被皇位“困”到無能的劉協,自此轉戰醫學領域後,卻是威風八面。

在經歷了少年時的顛簸與大半輩子的幽禁後,回到民間的劉協,親眼見識了曹魏帝國的世情百態後,心境也是豁然開朗。變成“山陽公”的他,日常最大的愛好,就是與妻兒結伴在當地雲臺山上遊玩,一邊飽覽大自然的綺麗景觀,一邊留心尋找各類奇珍藥材。甚至有時為了采一株奇特藥草,不惜攀爬險峻山嶺。每次滿載而歸後,更是顧不得休息,埋頭就投入醫學研究。

他的醫術更是不斷精進,不單診治采藥是強項,還練出了一手精湛的拔罐按摩功夫,哪怕來求醫者是草民百姓,他也是親自上陣,給人賣力按摩治療一番。甚至有些窮苦求醫者,怯生生問醫藥費怎麼辦時,他也常爽快一揮手免掉。後來乾脆立了規矩:只要是請他針灸刮痧拔罐,一律都是完全免費,只有在要用藥時,才象徵性的收些成本價。那傳說中無比憋屈悲催的廢帝人生,就被換了個心態的他,活成了精神飽滿的醫療生活。

魏明帝青龍二年(234)年,昔日東漢末代皇帝,五十四歲的劉協醫生溘然長逝。當時的魏明帝親自帶領群臣哭祭。而在山陽城當地,模範醫生劉協,更得到了當地百姓超越歷史的懷念:焦作民間尊重老中醫的風氣,至今蔚然成風,而農村拔罐針灸免費,更是自古的規矩。劉協與曹皇后夫婦,當時被百姓尊稱為“大人”和“美人”,而在劉協去世後,“大”和“美”就變成了當地對父母的尊稱。一切,都是對劉協的紀念。

如此安然人生,也恰如蘇軾《定風波》裡的名句:此心安處即吾鄉。每一個人,倘若在拋卻了功名利祿誘惑後,找到最為“心安”的人生角色,也就自然而然,收穫平安的幸福。

史料參考:《焦作地方史料選萃》《後漢書》《三國志》

三國中真正能與司馬懿PK的,其實是這位背了千年大黑鍋的老將

這位英雄本可以比劉邦朱元璋還成功,卻一念之差把江山白白送給別人

這類悲情場面,只能說想太多。

因為,早在23歲那年一場悲催的人生打擊後,明白自己能力的劉協,不但早早熄了爭權夢,更早早找到了人生裡的全新定位:既然做不了成功的皇帝,那就做個成功的醫生。

三、人生華麗轉身

漢獻帝竟然要做醫生?早在奪權雄心被曹操吊打過好幾遍後,親身經歷多次親人死亡的漢獻帝劉協,對功名權位就早已看開。他何時開始研究醫學,這事兒正史上沒有記錄。可很顯然,他帝王生涯裡沒少下苦功,因為從抵達封地山陽城,住進曹魏王朝為他修建的宮殿後,以當地地方史料記載,他一手功底深厚的醫術,就不停叫當地官員百姓驚歎:只要瞧見誰有病,他就主動給人診治,日常的尋常病症,瞧幾下就果斷開藥,輕鬆藥到病除。

而且在經歷了這場人生巨變後,劉協的家庭生活,卻是更加親密。失去了伏皇后與曹貴妃後,他續娶了曹操的三個女兒,卻沒想到從此找到了真愛。在正妻曹節的操持打理下,歷經變故的家庭,從此變得井井有條。家人間相親相愛,一道在山陽相依為命。比起從來爾虞我詐的帝王後宮生活,這事確實幸福的多。

失去了皇位的劉協,更從此找到了新價值,一手精湛醫術傳播開來後,各處求醫問藥者紛至遝來,而劉協也是來者不拒,不管對方是達官貴人還是平頭百姓,都是一視同仁,認真施藥診治。當年被皇位“困”到無能的劉協,自此轉戰醫學領域後,卻是威風八面。

在經歷了少年時的顛簸與大半輩子的幽禁後,回到民間的劉協,親眼見識了曹魏帝國的世情百態後,心境也是豁然開朗。變成“山陽公”的他,日常最大的愛好,就是與妻兒結伴在當地雲臺山上遊玩,一邊飽覽大自然的綺麗景觀,一邊留心尋找各類奇珍藥材。甚至有時為了采一株奇特藥草,不惜攀爬險峻山嶺。每次滿載而歸後,更是顧不得休息,埋頭就投入醫學研究。

他的醫術更是不斷精進,不單診治采藥是強項,還練出了一手精湛的拔罐按摩功夫,哪怕來求醫者是草民百姓,他也是親自上陣,給人賣力按摩治療一番。甚至有些窮苦求醫者,怯生生問醫藥費怎麼辦時,他也常爽快一揮手免掉。後來乾脆立了規矩:只要是請他針灸刮痧拔罐,一律都是完全免費,只有在要用藥時,才象徵性的收些成本價。那傳說中無比憋屈悲催的廢帝人生,就被換了個心態的他,活成了精神飽滿的醫療生活。

魏明帝青龍二年(234)年,昔日東漢末代皇帝,五十四歲的劉協醫生溘然長逝。當時的魏明帝親自帶領群臣哭祭。而在山陽城當地,模範醫生劉協,更得到了當地百姓超越歷史的懷念:焦作民間尊重老中醫的風氣,至今蔚然成風,而農村拔罐針灸免費,更是自古的規矩。劉協與曹皇后夫婦,當時被百姓尊稱為“大人”和“美人”,而在劉協去世後,“大”和“美”就變成了當地對父母的尊稱。一切,都是對劉協的紀念。

如此安然人生,也恰如蘇軾《定風波》裡的名句:此心安處即吾鄉。每一個人,倘若在拋卻了功名利祿誘惑後,找到最為“心安”的人生角色,也就自然而然,收穫平安的幸福。

史料參考:《焦作地方史料選萃》《後漢書》《三國志》

三國中真正能與司馬懿PK的,其實是這位背了千年大黑鍋的老將

這位英雄本可以比劉邦朱元璋還成功,卻一念之差把江山白白送給別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