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樅陽風光|隨我去看家鄉項鋪的橋 作者吳根福

馬致遠的一句“小橋流水人家”, 點燃起我一探家鄉的橋的極大熱情。

家鄉背山面水:柳峰鳳凰矗于北, 石溪環于西而白蕩湖汊偎依于南, 水繞山環, 亦可算得上一塊寶地了。 而源于柳峰鳳凰諸山的兩水——小橋舊人姑名之曰項鋪河、白石河——分叉蜿蜒南流, 終又匯合于白蕩湖濱, 山水相牽, 護佑著家鄉世世代代子民。

(古橋/網路)

或臥或躺於兩河之上的一座座小橋, 猶如舊時老人對襟大褂上的一排紐扣, 將河水分開的村莊與村莊、田畝與田畝、小路與小路又對接了起來。 每一座小橋便是一件小小飾品, 隨意綴在家鄉的兩條緞帶之上,

悅人眼目, 動我神思。

與兩條河水一樣, 家鄉的橋也大多無有名號, 是因為它們太小了的緣故吧, 一律呼之小橋。 小橋舊人緣舊例, 即以小橋所在附近村莊名名之, 想必未為不妥吧。

名號既定, 諸君如有興致, 且請隨我一同去看看家鄉這些可愛的小橋。

蕎麥崗橋

先從西面的項鋪河上的小橋看起。

蕎麥崗橋。 水出團莊水庫, 至崗邊, 河床狹而陡, 昔鋪一木板, 以渡行人。 今建以鋼筋混凝土板橋, 寬6米, 可行車輛。 此乃項鋪河上第一橋。 立橋上, 看春潮帶雨, 滾滾而來;聽細流漱石, 潺潺不絕。 信可樂也。

毛莊橋。 澗水出崗邊, 折向毛莊, 路口一橋, 橋面凹槽型, 與村村通路同寬, 即毛莊橋, 當為後來重修。 記憶中, 此處乃一小橋,

幾條麻石橫檔澗水之上而成。 橋頭原有一高大古樹, 半枯槁。 樹下一廟, 不知供奉何神祇, 初一、十五香火頗旺, 樹亦滿披紅綠神帳。 樹即樸樹, 今已不存, 舊橋亦無跡。

龍山橋。 溪水出田畝至徐崗, 貼公路逶迤而行。 遇龍山崗, 鑿崗而前, 上鋪一槽型石板為橋, 垂直高度幾近十米, 窄僅容人, 兼作灌渠用。 人行其上, 不免心驚。 今該橋得以加固拓寬, 兩翼護欄也增高, 行人車輛可放心往來。

(古橋/網路)

農中橋。 龍山橋往下不二百米, 水出龍山崗, 入百里秋與大楓圩口, 一拱橋獨臥, 將兩大片田疇扭牢, 把諸多小路系緊。 從百里秋東來, 過小橋入大楓圩北角, 一條機耕道直達原白石初中(俗稱農中)。 在其五十年辦學的風雨歷程中, 這座小橋迎來送往了多少農中學子!不妨呼之農中橋。

而今, 已趨頹圮的小橋, 如一位傴僂的老人俯伏在靜靜的流水之上, 仍在默默地細數著往來於兩片田疇中農人的腳步與老牛的印跡。

束莊橋。 束莊位於百里秋中央。 自村子往西, 一通道直抵公路, 通道下一雙拱石橋跨河而過, 即束莊橋。 不注意看, 感覺不到橋的存在。 多少小橋都是這樣經年累月地默默地為車輛行人的往來提供著方便。

樓莊橋。 我一直疑心:王家樓莊初當為王家奴莊, 即全莊均是王家的佃戶, 住在兩片田畝中間, 耕種著這兩片田畝。 此處地勢抬升, 項鋪河彎出這裡, 頓覺寬闊。 遠遠地, 於雜樹與芭茅、葦叢掩映中, 現出一面圓鏡來——橋拱與水中倒影合成的明鏡, 晃閃著亮光,

引人遐思。 拱上鋪平板, 人畜可通。 兩側稍低, 作灌渠用, 亦巧思也。

小黃莊橋。 項鋪河出百里秋, 至小黃莊乃三岔路口:縣道自西往東, 支路由南而北。 單拱的小黃莊橋即架於縣道跨於河上。 半個世紀以來, 橋畔的柳條青了又黃、黃了又青, 多少北往南來的客打此經過, 恐怕小橋也記不清了。 但它仍記得要一輩子站立在這兒迎送車輛行人而無怨無悔。

出小黃莊橋, 項鋪河折向東流, 至棉咀入外河, 其間尚有林院橋、棉咀橋, 皆簡簡單單石板鋪就, 卻年年歲歲、歲歲年年, 以其簡陋身軀, 將兩岸的小路、村舍、田園挑起。 日日夜夜, 聽流水輕唱, 看日升月落, 喜雞犬相聞。

再去白石河上走走, 如何?

白石河源出龍虎村山上。 水量、流程均次於項鋪河。

河上小橋亦少。 其上溪澗, 或以幾塊大石墊之, 或擋以木板、石板, 即可涉澗而過。

河水至陶家油坊始大, 此處景致最幽。 八、九、十人家錯落, 有一幾人合抱古楓蔭庇, 兩岸青樹翠蔓, 蒙絡搖綴。 近村一石板橋斜擋, 河床裡大石亂鋪, 白亮亮水花刷洗石上, 潺潺聲與樹間好鳥鳴叫相和, 最得馬致遠詩句韻致, 每每讓人流連。

河水繞沖田西側蜿蜒, 至縣道, 有一單拱石橋跨其上, 乃“英雄橋”。 先前橋面兩側各有七八根橋柱, 柱間橫三道粗鋼筋欄杆。 兩頭橋柱上有字曰“英雄橋”、“建於一九六六年”。 今橋柱、欄杆俱毀, 遂使“英雄”大名不傳久也, 幾至無名!然交通作用仍存。 橋下細流澄澈, 卵石遊魚, 觀之可親。 橋兩旁列幢幢樓房——小鎮觸鬚蔓延至此, 庶幾“英雄”不至太過寂寞吧。

英雄橋下乃寬闊河灘。白石河於河灘與源於鳳凰山的河水交匯,直抵外河。曾經輝煌一時的白雲磚瓦廠即在此處。磚瓦廠前懸一石拱橋,即窯廠橋。長高皆不下十米。當初千家萬戶做房子的磚瓦便從此橋輸出。後磚瓦廠衰敗了,此橋便成了危橋。今重修,一如先前風貌:水泥橋柱、鋼筋欄杆。上可跑得車馬,下可駛得帆船。方便了家鄉最南端村民的出行。

感謝這些小橋,為家鄉的發展默默奉獻著。

要說有名字的橋,家鄉也有幾座,還請隨我去看看。

項鎮橋。白石河水出窯廠橋往南,與出棉咀橋往東的項鋪河相匯於外河,再往南,便入白蕩湖汊,湖汊伸入唐山圩與小嶺圩之間,於最窄處,建一雙拱石橋,猶如一隻巨手,把兩片圩田擰成一體,此即項鎮橋。橋兩側拱壁上水泥塑“項鎮橋”三字仍清晰可辨。想當年,無論農閒農忙,行人車輛,往來橋上,絡繹不絕,何其熱鬧!後因退圩還湖,人跡少至,橋面破損嚴重,雜草蓬蓬,怎不教人唏噓概歎!

幸福橋。自項鎮橋沿唐山圩堤順時針走半圈,便至石溪河入湖汊處。縣道穿湖汊而過,一座多拱石橋飛架,幸福橋是也。稱其為大,名副其實。縣誌載:幸福橋(俗稱夏家嘴大橋),1965年動工,翌年竣工,坐落在金(家橋)橫(埠)公路拔茅山北的夏家嘴,橫跨白蕩湖。該橋為石拱橋,有4大孔,每孔淨跨20米;兩小孔,每孔淨跨10米。全長128.3米,淨跨度100米。橋高18.3米,橋面淨寬6米,兩邊人行道 各為0.75米。汽車負荷載限13噸,拖掛汽車限載60噸。此為縣內第一座大橋。

石溪河乃界河。西頭橋頭堡處立一界碑:東白石鄉西安鳳鄉,則幸福橋全在吾鄉境內。在西頭兩側四個拱壁上,各用白水泥塑“幸福橋”三個鬥大楷字。記得昔時橋面兩側各有44對橋柱,柱與柱之間是帶花紋的水泥欄板。今改成槽型護欄,不及舊時美觀遠矣。1998年,銅安路取道烏金渡大橋,縣道隨之南遷。幸福橋遂“退居二線”,真的過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橋上憑欄北望,浮山隱隱,夕陽下、葦叢間,石溪河波光粼粼;撫柱南眺,拔茅巍巍,晨曦裡、薄霧中,白蕩湖魚帆點點。幅幅畫卷,醉人心魄。

女兒橋。縣誌載:該橋位於白石鄉的柳陽街北街口。……此橋為一孔石拱橋,全是麻石條壘成。橋長8米,高5米,拱頂兩邊截面上各有“女兒橋”三個正楷字。女兒橋建成于民國20年(1931年),系陶姓群眾捐建,橋名來歷無文字可考。

從早就衰退的柳陽街,沿殘存的麻石板街道曲折而下,於北街口不十步遠處,寂寞的女兒橋匍匐支撐著。引橋已無,橋面殘損,下無流水,垃圾成堆。臨風吊古,空生嗟歎。柳陽街昔日短暫的繁華與女兒橋微茫的榮光,早已湮滅。而我依然感覺到,當年父老們建橋的熱情及對女兒的鍾愛,尚滾燙地留存在橋頭塊塊麻石條間。

家鄉的橋,自不止這些,無論有名的,沒名的,都是饋贈給家鄉父老的一份厚重的禮物,你說呢?

作者簡介 吳根福,白雲中學教師。

責任編輯:潘國超(樅陽文學)

版權作品,作者授權頭條號樅川文匯發佈,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庶幾“英雄”不至太過寂寞吧。

英雄橋下乃寬闊河灘。白石河於河灘與源於鳳凰山的河水交匯,直抵外河。曾經輝煌一時的白雲磚瓦廠即在此處。磚瓦廠前懸一石拱橋,即窯廠橋。長高皆不下十米。當初千家萬戶做房子的磚瓦便從此橋輸出。後磚瓦廠衰敗了,此橋便成了危橋。今重修,一如先前風貌:水泥橋柱、鋼筋欄杆。上可跑得車馬,下可駛得帆船。方便了家鄉最南端村民的出行。

感謝這些小橋,為家鄉的發展默默奉獻著。

要說有名字的橋,家鄉也有幾座,還請隨我去看看。

項鎮橋。白石河水出窯廠橋往南,與出棉咀橋往東的項鋪河相匯於外河,再往南,便入白蕩湖汊,湖汊伸入唐山圩與小嶺圩之間,於最窄處,建一雙拱石橋,猶如一隻巨手,把兩片圩田擰成一體,此即項鎮橋。橋兩側拱壁上水泥塑“項鎮橋”三字仍清晰可辨。想當年,無論農閒農忙,行人車輛,往來橋上,絡繹不絕,何其熱鬧!後因退圩還湖,人跡少至,橋面破損嚴重,雜草蓬蓬,怎不教人唏噓概歎!

幸福橋。自項鎮橋沿唐山圩堤順時針走半圈,便至石溪河入湖汊處。縣道穿湖汊而過,一座多拱石橋飛架,幸福橋是也。稱其為大,名副其實。縣誌載:幸福橋(俗稱夏家嘴大橋),1965年動工,翌年竣工,坐落在金(家橋)橫(埠)公路拔茅山北的夏家嘴,橫跨白蕩湖。該橋為石拱橋,有4大孔,每孔淨跨20米;兩小孔,每孔淨跨10米。全長128.3米,淨跨度100米。橋高18.3米,橋面淨寬6米,兩邊人行道 各為0.75米。汽車負荷載限13噸,拖掛汽車限載60噸。此為縣內第一座大橋。

石溪河乃界河。西頭橋頭堡處立一界碑:東白石鄉西安鳳鄉,則幸福橋全在吾鄉境內。在西頭兩側四個拱壁上,各用白水泥塑“幸福橋”三個鬥大楷字。記得昔時橋面兩側各有44對橋柱,柱與柱之間是帶花紋的水泥欄板。今改成槽型護欄,不及舊時美觀遠矣。1998年,銅安路取道烏金渡大橋,縣道隨之南遷。幸福橋遂“退居二線”,真的過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橋上憑欄北望,浮山隱隱,夕陽下、葦叢間,石溪河波光粼粼;撫柱南眺,拔茅巍巍,晨曦裡、薄霧中,白蕩湖魚帆點點。幅幅畫卷,醉人心魄。

女兒橋。縣誌載:該橋位於白石鄉的柳陽街北街口。……此橋為一孔石拱橋,全是麻石條壘成。橋長8米,高5米,拱頂兩邊截面上各有“女兒橋”三個正楷字。女兒橋建成于民國20年(1931年),系陶姓群眾捐建,橋名來歷無文字可考。

從早就衰退的柳陽街,沿殘存的麻石板街道曲折而下,於北街口不十步遠處,寂寞的女兒橋匍匐支撐著。引橋已無,橋面殘損,下無流水,垃圾成堆。臨風吊古,空生嗟歎。柳陽街昔日短暫的繁華與女兒橋微茫的榮光,早已湮滅。而我依然感覺到,當年父老們建橋的熱情及對女兒的鍾愛,尚滾燙地留存在橋頭塊塊麻石條間。

家鄉的橋,自不止這些,無論有名的,沒名的,都是饋贈給家鄉父老的一份厚重的禮物,你說呢?

作者簡介 吳根福,白雲中學教師。

責任編輯:潘國超(樅陽文學)

版權作品,作者授權頭條號樅川文匯發佈,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