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盤點:影響中國入境遊的9個因素,最後一個略顯另類

圖片來自“123rf.com.cn”

近期, 關於入境遊的話題一直是業內關注的焦點, 隨著攜程、凱撒等旅遊企業相繼在入境遊佈局, 入境游也重新受到了關注。

近兩年, 入境遊呈現出回升趨勢。 國家旅遊據發佈的資料顯示, 2015年中國接待入境遊客1.33億人次, 同比增長4%, 是三年來首次實現增長;2016年保持著3.8%的增速, 接待入境遊客1.38億人次, 其中外國遊客2815萬人次, 同比增長8.3%;預計2017年入境旅遊人數將達到1.43億人次。

有人認為, 入境遊的春天到了, 也有人表示, 應該理性看待, 入境遊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特別是對於中小型企業來說, 入境遊這塊蛋糕看似巨大, 實際上獲客成本高、資源較為中心化, 遠遠沒有達到出境遊那種百花齊放的狀態。

影響入境遊的因素涉及方方面面, 不一而足, 小編僅列舉了幾個常被提及的因素。

1.環境問題

說到環境問題, 首當其衝的就是霧霾了。 幾年前, 柴靜的《穹頂之下》引發了公眾對霧霾的強烈關注,

但同時也有人指出, 柴靜的精神可嘉, 但是缺乏專業知識, 犯了一些“想當然”的錯誤。

2014年, 中國旅遊研究院曾發佈報告稱, 霧霾已經成為影響我國入境遊的主要因素之一。 但是根據2015年和2016年入境遊的資料, 結合近兩年霧霾治理的情況來看, 霧霾或許對於入境遊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根據常識, 人民幣升值, 對於入境遊的發展是不利的;人民幣貶值, 對於入境游的發展有利, 從理論上看, 並沒有什麼問題。

然而有專家指出, 實際上, 旅遊價格微小的變動, 對入境旅遊人數和旅遊外匯收入所產生的影響並不大。 人民幣匯率的變動, 除非超過10%, 否則並不會對入境遊有明顯的影響。

近年來選擇出境游的中國遊客數量呈增長趨勢。

但是對於外國人來說, 情況就不是那麼樂觀了。 攜程相關負責人表示, 許多外國人到世界上很多國家遊玩, 都不需要簽證, 但是來中國卻必須申請簽證, 不僅手續繁瑣, 而且費用較高, 這是限制入境遊發展的一大不利因素。

2016年9月, 在第22屆世界航線發展大會世界旅遊高峰論壇上,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執行理事祝善忠指出, 與出境遊的快速發展相比, 入境遊增速相對偏緩, 主要受制於簽證、門票價格高等因素。

4.景區門票

不少報導指出, 與國外旅遊景區門票相比, 中國大多數景區的門票價格偏高。 國外很多景區不設門票, 或者僅收取象徵性的門票價格。

有媒體指出, “中國旅遊業尚處於粗放發展階段,

還存在過度依賴門票經濟的現象。 ”而這樣往往容易導致門票價格偏高, 但實際服務和體驗不到位的結果, 讓遊客產生“被忽悠”的心理體驗。

此外, 一部分景區在某些細節方面忽略了外國遊客。 據瞭解, 一些包含國內景區專案的入境遊產品, 在取門票時由於需要身份證+短信驗證, 這就直接把外國遊客拒之門外了。

5.基礎設施

在涉及旅遊的基礎設施中, 當以廁所為重。 由於文化觀念和生活習慣的差異, 馬桶與蹲廁在不少外國人看來, 似乎是文明與落後的象徵, 其實這只是習慣問題。 但是一方面要照顧國內遊客, 一方面又要考慮國外遊客, 如何平衡似乎並不容易。

早在“廁所革命”開展之初, 就有研究指出, 中國不少景區的廁所情況已經影響了入境遊。

根據穀歌2015年發佈的中國入境遊報告, 外國遊客對於到中國旅遊, 最擔心的問題就包括廁所、宰客現象。 早年中國景區的廁所, 確實給不少外國遊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對於鄉村遊來說, 廁所的建設更是重中之重。

6.市場亂象

中國旅遊業的市場亂象一直飽受詬病, 不合理低價、強制購物, 甚至是暴力威脅等情況時有發生。 市場亂象不僅讓國內遊客大受困擾, 也給入境遊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近日, 一位旅居海外的中國人在一篇文章中, 提到了自己對中國入境遊的看法。 他的華人朋友和外國朋友到中國旅遊時, 大多數人並不清楚國內旅遊的環境, 一旦受到不規範、不公正的待遇, 負面的口碑效應便會進一步影響其他外國人對中國旅遊的印象。

針對“不合理低價遊”及其引發的強迫消費、欺詐消費等一系列突出問題,國家相關部門近期也對部分“重災區”進行了整治,以規範旅遊市場秩序,營造良好的旅遊環境。

7.國際旅遊競爭壓力

相關資料顯示,2016年入境游的遊客中,80%都是港澳臺同胞,只有20%是外國遊客,其中不少還是以差旅、會展旅遊等形式入境。

對於外國遊客來說,可選擇的目的地很多,特別是韓國、日本、泰國等同屬亞洲文明的國家,對於大部分不瞭解東方文化的歐美遊客來說,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可替代性。

例如以美食和溫泉聞名的日本、以佛教文化為特色的泰國、以海島遊為亮點的塞班島、馬爾地夫,不僅中國人熟悉,也是其他國家遊客出境游的重要選項。從某種程度上看,“小而美”更容易突出特色。大部分國家都非常重視發展旅遊業,也分流了一部分遊客數量。

有旅遊專家指出,中國各地方常常獨自到國外舉辦旅遊項目推薦會,但效果不如以國家整體形象為主體,“抱團”推薦。

8.政治因素

國際形勢、國際關係等政治因素,也會對入境遊產生影響。中國遊客自然不會選擇政治局勢動盪的國家作為出境遊目的地,因為我們能夠瞭解到最新的國際形勢。

一些西方國家媒體長期以來對中國的負面報導,也使外國遊客對中國的印象打了折扣,使其處於一個“擬態環境”之中,無法真實地認知未知世界。其中更涉及國際關係等複雜的問題,也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9.語言問題

對於出境旅遊的中國人來說,只要找到由中國人負責的地接社,並不會存在太多語言上的問題。但是對於到中國旅遊的外國遊客來說,情況並不是那麼樂觀。

民國初年,錢玄同等人曾提出要廢除漢字,當然這種走極端的做法並不可取。前不久,著名人口學專家、攜程旅行網創始人梁建章等人建議,改革拼音發音規則,適應外國遊客,特別是入境自由行遊客的需求,或許可以促進中國入境遊的發展。

從中文拼音發明的初衷來看,當時是出於教育的需求。現在對於中國人來說,景區路標、指示牌上的拼音已經失去意義,對於外國人來說,還容易使其誤以為是英文,造成不必要的麻煩。針對入境遊客,對中文拼音進行相應的調整,也是中國旅遊走向國際化的一種表現形式。

儘管有諸多因素的影響,但大部分都有具體可行的解決措施,相信未來入境游的發展有望迎來爆發期。

54

59

負面的口碑效應便會進一步影響其他外國人對中國旅遊的印象。

針對“不合理低價遊”及其引發的強迫消費、欺詐消費等一系列突出問題,國家相關部門近期也對部分“重災區”進行了整治,以規範旅遊市場秩序,營造良好的旅遊環境。

7.國際旅遊競爭壓力

相關資料顯示,2016年入境游的遊客中,80%都是港澳臺同胞,只有20%是外國遊客,其中不少還是以差旅、會展旅遊等形式入境。

對於外國遊客來說,可選擇的目的地很多,特別是韓國、日本、泰國等同屬亞洲文明的國家,對於大部分不瞭解東方文化的歐美遊客來說,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可替代性。

例如以美食和溫泉聞名的日本、以佛教文化為特色的泰國、以海島遊為亮點的塞班島、馬爾地夫,不僅中國人熟悉,也是其他國家遊客出境游的重要選項。從某種程度上看,“小而美”更容易突出特色。大部分國家都非常重視發展旅遊業,也分流了一部分遊客數量。

有旅遊專家指出,中國各地方常常獨自到國外舉辦旅遊項目推薦會,但效果不如以國家整體形象為主體,“抱團”推薦。

8.政治因素

國際形勢、國際關係等政治因素,也會對入境遊產生影響。中國遊客自然不會選擇政治局勢動盪的國家作為出境遊目的地,因為我們能夠瞭解到最新的國際形勢。

一些西方國家媒體長期以來對中國的負面報導,也使外國遊客對中國的印象打了折扣,使其處於一個“擬態環境”之中,無法真實地認知未知世界。其中更涉及國際關係等複雜的問題,也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9.語言問題

對於出境旅遊的中國人來說,只要找到由中國人負責的地接社,並不會存在太多語言上的問題。但是對於到中國旅遊的外國遊客來說,情況並不是那麼樂觀。

民國初年,錢玄同等人曾提出要廢除漢字,當然這種走極端的做法並不可取。前不久,著名人口學專家、攜程旅行網創始人梁建章等人建議,改革拼音發音規則,適應外國遊客,特別是入境自由行遊客的需求,或許可以促進中國入境遊的發展。

從中文拼音發明的初衷來看,當時是出於教育的需求。現在對於中國人來說,景區路標、指示牌上的拼音已經失去意義,對於外國人來說,還容易使其誤以為是英文,造成不必要的麻煩。針對入境遊客,對中文拼音進行相應的調整,也是中國旅遊走向國際化的一種表現形式。

儘管有諸多因素的影響,但大部分都有具體可行的解決措施,相信未來入境游的發展有望迎來爆發期。

54

59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