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產後如果不想衰老,坐月子堅持六個原則,養出更好的自己

十月懷胎, 一朝分娩, 由此拉開了月子的序幕。 擺在“月子媽媽”面前的事兒一點也不比“孕媽媽”少, 所以你必須在關心新生寶寶的同時也留一份關愛給自己, 一絲不苟地做好產後養護, 切莫做產後“馬大哈”, 養出更好的自己!

坐月子與做月子

產後養護不外乎“坐月子”與“做月子”兩件大事:

“坐月子”主要指產後休養, 如臥床、靜養等。

“做月子”則包括護理、適時且適度活動、食補食療、定時檢查等。

原則一:充分休養

坐月子是女人一生中改善體質最好的時機。 懷孕時, 子宮增大, 肺負擔加大, 腎臟負擔加大, 輸尿管增粗,

心臟負擔變大, 腸道蠕動變弱, 骨、皮膚、關節、韌帶等都有相應的改變。 生產時, 出血多、出汗、身體虛弱空疏。 生產後, 生殖系統、關節、韌帶、皮膚等都需要恢復正常, 傳統坐月子是30天, 科學上計算最好坐42天, 醫學上坐月子叫產褥期, 產後到全身器官恢復到孕前狀態, 需要6周, 就是42天。

原則二:適時活動

產婦產後及早活動與產後恢復關係密切, 可以促進腸道蠕動, 減輕便秘症狀, 還可以促進產後惡露的儘早排出, 有助於恢復體力。 順產又無異常情況者可在產後6-8小時從床上坐起, 進行一些翻身活動, 採取多種睡姿或坐姿, 也可自己輕輕按摩下腹部;8-12小時試著慢慢下床走動, 或去衛生間排便、處理惡露等, 以不疲勞為宜, 但避免長時間下蹲、站立。

隨著體力的恢復, 可試著在戶外緩慢行走, 並逐漸把行走時間延長到10-15分鐘, 然後30分鐘。

原則三:合理飲食

產後第一周:開胃為主,拒油膩

不論是哪種分娩方式, 新手媽咪在剛剛升級的最初幾日裡會感覺身體虛弱、胃口比較差。 如果這時強行填下重油重膩的“補食”只會讓胃口更加減退。 在產後的第一周裡, 可以吃些清淡的葷食, 如肉片、肉末。 瘦牛肉、雞肉、魚等, 配上時鮮蔬菜一起炒, 口味清爽營養均衡。 柳丁、柚子、獼猴桃等水果也有開胃的作用。

產後第二周:補血補維生素

進入月子的第二周, 媽媽的傷口基本上癒合了, 可以開始儘量多食補血食物, 調理氣血, 多吃蘋果、梨、香蕉減輕便秘又富含鐵質, 動物內臟更富含多種維生素。

分娩半月後:催奶

媽媽的產奶節律開始日益與寶寶的需求合拍, 反而覺得奶不漲了, 這時可以開始吃催奶食物了。 催奶不應該只考慮量, 質也非常重要, 湯裡的營養僅僅是湯料的20%左右, 所以科學的觀點是湯汁要吃, 料更不能捨棄。

少食多餐, 定時定量

產婦在孕期時脹大的子宮對其他的器官都造成了壓迫, 產後的胃腸功能還沒有恢復正常, 所以要少吃多餐, 可以一天吃五到六次。 採用少食多餐的原則, 既保證營養, 又不增加胃腸負擔, 讓身體慢慢恢復。

原則四:注意腹部恢復

由於人體子宮呈倒三角形, 在懷孕期間, 由於孕婦要攝取相應的營養成分以補充寶寶營養吃的過多, 而導致胃部增大, 同時孕期由於寶寶在母體子宮不斷增大,

肝臟, 腸胃上移, 一旦孕婦產下寶寶身體的各個器官便會下移, 但無法找到最實的支持點也就是恢復原位。 子宮騰空, 也就出現了平常所見產婦有肚腩, 婦女病, 腸胃不適, 未老先衰等相關症狀。

生完孩子後肚子的皮膚會鬆弛下垂, 脂肪很容易堆積。 所以, 產後要及時, 為了使形體恢復得好, 在產後儘快使用塑 複。

原則五:注意保暖

室內溫度保持在25~26℃, 不可忽高忽低, 無論是冬天還是夏天都要穿長袖, 長褲子, 襪子, 避免感冒、著涼, 使關節受到風、寒、濕的入侵。 坐月子期間避免身體直接吹電扇的風, 開空調不要風口對著產婦, 溫度定在25~28度左右適宜。 坐月子期間如果出汗多, 一定要馬上換幹衣服, 冬天在床邊準備一個厚睡袍,

餵奶時穿上, 不會受風寒。 一定穿有包腳跟的拖鞋, 避免以後落下腳後跟疼的毛病。

原則六:身體清潔

產婦坐月子會大量排汗, 污染皮膚, 下身的惡露及溢出乳汁, 會讓皮膚變的很髒, 不僅味道難聞, 而且病菌繁殖, 引起炎症。 父母那一輩人生活條件差, 現在生活條件下產婦是可以在月子洗澡的, 產後一周後就可以洗澡、洗頭、刷牙, 不能洗盆浴, 避免髒水引發生殖感染, 採用淋浴方式, 洗澡浴室溫度不宜過低, 水溫不要過高, 浴池如果有水蒸氣, 導致缺氧虛脫, 洗澡時間一般5一10分鐘, 洗後儘快將身體的水擦去, 一定要在浴池裡穿上衣服在出去, 頭髮用吹風機吹幹, 避免著涼, 刷牙用溫水就可以。 乾淨、愉快地度過月子期。

月子期間注意這幾點,遠離產後肥胖,做個輕鬆愉快的月子

月子期間注意這幾點,遠離產後肥胖,做個輕鬆愉快的月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