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因為義氣用事,史進淪落江湖|陶勇解讀水滸傳(7)

因為義氣, 所以淪落江湖

話說史進見少華山朱武等三位頭目如此義氣, 便放了他們回去。 三人便商議要謝他救命之恩, 十幾日後便收拾了三十兩蒜條金, 連夜送去史家莊。 史進心想, “既然好意送來, 受之為當”, 便收下了禮物。 半月之後, 朱武等三人遣人連夜送了新擄掠的大好珠子若干, 史進照收不誤。 又過半月, 史進想, 我收了如此多禮物, 也應回奉, 便命莊客王四及另外一莊客帶三領錦襖及煮熟肥羊三隻, 送到少華山。 自此, 少華山頻頻送金銀來與史進。

眼看八月中秋即將來臨, 史進想要和三人說話,

便派王四帶一封請帖到少華山請朱武、陳達、楊春來莊上赴席。 三人應允, 賞了王四五兩銀子, 吃了十來碗酒。 王四下山時, 遇到常來往的嘍囉, 又到路邊酒店吃了十幾碗酒, 相別回莊, 路上被山風一吹, 醉倒在草地上。

那捕獵的李吉正在附近捉兔子, 看見王四倒下, 便來扶他, 卻摸到王四的銀子, 變想要拿他銀子, 不想還抖出了一封回書, 上書少華山朱武、陳達、楊春等字樣, 喜出望外, 便到華陰縣那裡去告官, 想要領取三千貫賞錢。

那王四睡到二更方醒, 發現銀子和回書不見, 尋找不到, 暗暗叫苦, 尋思回去只能說不曾有回書。 史進見王四臨晨回來, 變問如何, 王四說喝酒導致回來太晚, 也沒有回書, 便吩咐王四準備中秋的食品。

中秋之夜, 那少華山朱武、陳達、楊春三人帶了三五個嘍囉, 步行下山, 來到史家莊, 入後花園說話吃酒。 只見牆外一聲喊起, 火把亂明, 史進大驚, 趕緊叫莊客關門, 爬上牆頭一看, 只見是華陰縣尉引兩個都頭及三四百士兵, 圍住莊院要捉拿強賊。

史進問他們何故來此, 都頭說有原告李吉在此, 李吉說撿到李四的回書才知此事。 史進質問王四, 王四說可能是喝多了忘記了有回書。 史進請兩個都頭稍後, 他願意綁了強賊再出來, 回頭便把李四拖到後園殺了, 吩咐莊客收拾細軟, 然後和少華山三個頭領殺了出去。 史進手起一刀斬了李吉, 兩個都頭剛待要走被陳達和楊春結果了性命, 縣尉跑馬走了, 其餘士兵各自逃命散了。

史進一行人上了少華山,

連日慶賀飲宴。 幾日後, 史進對朱武等說要去關西經略府尋找師父王進。 三位頭領勸史進落草不成, 便建議多住時日等風聲過去再回史家莊也不遲。 史進住了幾日, 定要尋師, 眾人灑淚送別。

義薄雲天也有行為底線

講到這裡, 問題來了, 史進為何要收少華山饋贈的金銀?這是不是最終導致史進棄家出走的主要原因?既然願意跟少華山來往, 為何後來又不願意落草為寇呢?

首先應該理解, 史進年方二十(拜師王進的時候十八九歲, 學了半年武藝王進走了。 半年後史太公去世, 前後過去了一年多), 萬事不能想得周全, 這是必然。

其次, 史進心想, 都放他三人走了, 這可算是大事都不會有事, 我收他們點金銀又有何方?古人雲,

禮尚往來。 要想交朋友, 就要經常來往。 經常來往, 難免要有禮物饋贈。 所以, 既然都走到這一步了, 收點金銀的罪過總大不過放了他們三人吧。

自從史進收了金銀之後, 來往頻繁了。 史進佩服好漢, 願意結交是真, 金銀來往是結交的形式, 所以, 我們可以認為, 最終史進被迫離家, 並非收了金銀的緣故, 本質還是史進認同少華山三位頭領的義氣, 願意交接。 可能他們屬於同一類義薄雲天之人。

既然如此, 史進為什麼後來不跟著三位頭領上少華山落草為寇呢?原文是這樣說的:“我是個清白好漢, 如何肯把父母遺體來點汙了!你勸我落草, 再也休題。 ”看看, 史進內心有一種價值觀, “人生在世, 不應貪圖富貴功名, 更重要的是溜得清白在人間。

只有如此, 才能不辜負了父母的教誨, 才不會給祖宗丟臉。 ”由此可見, 家庭文化的傳承作用之無形且顯著。

也就是說, 史進雖然是同道中人, 雖然他也看重義氣, 但是他是有底線的人。 看重義氣, 能幫就幫, 能幫多少算多少。 珍重友誼, 理解少華山三位頭領的選擇和處境, 但是自己堅決不上山落草, 這是底線, 這是原則。 在他心中, 父母的價值觀或者說家庭的傳承, 是一把隱性的尺規, 自己雖然已經了無牽掛, 但也不能違背父母的期望。 舉頭三尺有神明, 人在做, 天在看呀。

歸因錯誤

史進被迫離開史家莊, 直接原因是李吉把少華山的回書舉報了官府, 而回書被李吉拿到的直接原因是王四喝醉誤事以及他的撒謊。 所以,史進在第一時間殺了王四,斬了李吉。問題是,殺了王四,斬了李吉,能讓問題不了了之嗎?

當然不能,這只能暫時解了心頭之氣而已,反而讓自己變成了殺人犯。這是不是和有些家長,想要讓孩子學習成績變好,便隨時去監管和責駡孩子,導致孩子厭學或者叛逆。其結果完全一樣:損人且不利己。而人家李吉的行為是損人利己,王四的撒謊是為了暫時保全自己。難道說,史進的人品和做事情的智商還不如李吉和王四嗎?

也不是。心理學研究發現,在成敗歸因中,成功時,個體傾向於內歸因,失敗時,傾向於外歸因。成功內歸因有利於自我價值的確定,失敗外歸因,減少自己對失敗的責任則是一種自我防衛。這種傾向叫動機性歸因誤差。史進雖然義薄雲天,但仍然脫離不了大多數人的特質,所以並非史進人品和智商不如李吉和王四。

這種歸因傾向,可以解釋很多家庭教育中的現象。如果孩子聽話肯學習,家長往往會歸因於自己教育得當。當孩子不聽話不肯努力學習時,歸因於孩子的不可理喻、家人的不配合,以及學校教育體制的問題,或者來自社會風氣的影響。很少有家長會思考到父母的教養方式問題。

無論如何,史進自己因為義氣而釋放了少華山頭領,且頻繁與之來往,觸動了官府的容忍底線或者說當時的律條,與官府為敵的形勢早已確立。棄家而遠走他鄉,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由此可見,義氣雖然能夠暫時獲得更廣泛的人際支持,但是當義氣與法律相衝突的時候,還是要堅決站到法律這一邊,因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理性的思考,人很容易被世界所流放,就像史進那樣,一條錚錚的好漢,成為天涯淪落人,又有什麼好處呢?

所以,史進在第一時間殺了王四,斬了李吉。問題是,殺了王四,斬了李吉,能讓問題不了了之嗎?

當然不能,這只能暫時解了心頭之氣而已,反而讓自己變成了殺人犯。這是不是和有些家長,想要讓孩子學習成績變好,便隨時去監管和責駡孩子,導致孩子厭學或者叛逆。其結果完全一樣:損人且不利己。而人家李吉的行為是損人利己,王四的撒謊是為了暫時保全自己。難道說,史進的人品和做事情的智商還不如李吉和王四嗎?

也不是。心理學研究發現,在成敗歸因中,成功時,個體傾向於內歸因,失敗時,傾向於外歸因。成功內歸因有利於自我價值的確定,失敗外歸因,減少自己對失敗的責任則是一種自我防衛。這種傾向叫動機性歸因誤差。史進雖然義薄雲天,但仍然脫離不了大多數人的特質,所以並非史進人品和智商不如李吉和王四。

這種歸因傾向,可以解釋很多家庭教育中的現象。如果孩子聽話肯學習,家長往往會歸因於自己教育得當。當孩子不聽話不肯努力學習時,歸因於孩子的不可理喻、家人的不配合,以及學校教育體制的問題,或者來自社會風氣的影響。很少有家長會思考到父母的教養方式問題。

無論如何,史進自己因為義氣而釋放了少華山頭領,且頻繁與之來往,觸動了官府的容忍底線或者說當時的律條,與官府為敵的形勢早已確立。棄家而遠走他鄉,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由此可見,義氣雖然能夠暫時獲得更廣泛的人際支持,但是當義氣與法律相衝突的時候,還是要堅決站到法律這一邊,因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理性的思考,人很容易被世界所流放,就像史進那樣,一條錚錚的好漢,成為天涯淪落人,又有什麼好處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