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人生詠歎調|青春何以不朽

我不喜歡《致青春》。 因為它沒有靈魂, 沒有愛與善的力量。 這麼多年來, 我是多麼深深喜愛印度的青春力作《三個白癡》, 我熱忱地把它推薦給眾多年青人, 它是一部真正的青春不朽之傑作, 無愧於奧斯卡金獎的美譽。

它唯美浪漫, 純淨深刻, 以喚醒靈魂的方式直擊人心:青春轉瞬逝去, 青春何以不朽?

青春因真我永恆。 有人問斯多噶派創始人芝諾:誰是你的朋友?他回答, 另一個自我。 成為自己的朋友, 這是人生很高的成就。 塞涅卡說, 這樣的人一定是全人類的朋友。

認識你自己, 這也是銘刻在希臘阿波羅神殿上的著名箴言。

建立自我的座標體系, 找准你在宇宙中的立足點, 這是青春不朽的必需課。 蘭徹教給我們這種清醒與自信:知道你要什麼, 你的興趣在哪裡。 他勸導好友法涵:與你魂牽夢縈的攝影結婚吧, 機械不是你的所愛。 他開導另一好友拉朱:機械是你的所愛, 但你充滿太多來自生活的恐懼, 成功從不眷顧懦弱者。 相信你是宇宙的唯一, 方可“ALL IS WELL”(一切安好)。

而《致青春》中, 我看到更多的是這個社會最流俗的一面:沒有追求沒有理想玩樂至上的大學生活, 沒有精神沒有思想徒然為愛情遊戲獻祭的女孩。 流俗終會平庸, 追逐必然迷失, 狂妄只剩無知。

真我的覺醒不是狂妄。 青春不朽之河的靜水下必有愛與善的深流。 餘秋雨說:“像城頭飄來的歌,

像枝頭棲息的鳥, 我們都會消失, 唯愛與善永恆。 ”

青春怎能缺了愛的色彩?對理想的執著, 對友人的誠摯, 對戀人的忠貞, 青春以它無限的激情、活力熱愛擁抱整個已知世界;以它無限的創造、熱望憧憬探索整個未知世界。

化用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扉頁上的關於愛的箴言:是的, 愛, 但不是那樣的愛, 即是為了某種私己狹隘的目的, 而淺薄的愛。 青春之愛因其深沉、廣博, 充滿對理想與正義的追求, 對現狀的改變, 對未知的創造, 而獲得不朽。 這種愛, 是心靈的本質, 如彩虹般絢麗, 照亮整個悲劇人生。

《致青春》中誰能達到這種愛的境界?誰是青春的脊樑能撐起未來的大廈?一群時俗的追逐者, 靈魂的麻木者罷了。

黎維娟嫁了銅臭, 陳孝正娶了美元, 阮莞為了一個精神貧弱者徒然而死除了說明自己的貧弱還有什麼?唯一的亮點鄭微對陳孝正的死纏濫追似乎有點純潔高尚的味道, 然而, 愛的內涵卻值得懷疑, 當愛徒具形式, 只能一切走向幻滅, 當鄭微退回鄰家大哥林靜的懷抱, 這部影片對我而言, 只剩下空洞與滑稽。

《三個白癡》中的年青人對愛的闡釋卻實為深遠。 主人公蘭徹痛心應試教育對個體心靈的戧害, 他愛的是每一個鮮活的心靈, 在洛勃的葬禮上他敢向專制教育宣判:這不是自殺, 這是謀殺。 他創辦一所海邊學校, 用博大的愛心去傳遞愛的信念, 激發創造的種子。 他愛皮婭是因為她美麗的心靈, 他愛機械是因為熱愛知識與創造;他愛朋友則勉勵一起追求卓越。

“當你追求卓越, 成功就會不期而遇”。

這樣的青春怎能不讓人奮進?不催生真與善的信念?

青春是一條歡快的河流, 佇立岸邊, 眾人皆歎:逝者如斯!

然而, 流水的奔騰不息與自信, 流水的博愛萬物而不爭, 流水的動與善, 正是青春不朽的寫照。

江蘇高郵中學 淩志

來稿請投:shiwenxuexi@163.com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