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紀曉嵐、劉羅鍋都是戲說,他才是乾隆朝敢鄙視和珅的人!

紫光閣功臣阿桂像

在乾隆時期, 有這樣一個人, 曾位高權重, 也曾數次起伏於宦海, 最令人佩服的是他連乾隆朝最牛的權臣和珅都敢鄙視, 還做到了保全晚節, 善終而結。 這個人就是乾隆朝高官阿桂。

和珅和乾隆、紀曉嵐劇照

阿桂生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八月初三日, 姓章佳氏, 原籍為滿洲正藍旗, 後改為正白旗。 阿桂家屬于顯貴的滿人家族, 父親阿克敦是乾隆朝協辦大學士、刑部尚書, 很受乾隆帝器重。 史載, 阿桂自幼聰明過人, 十六歲入官學讀書, 十八歲補為稟生, 二十歲為副榜貢生, 後因父親緣故蔭授大理寺丞,

二十歲中舉, 補授兵部主事。 自此之後, 阿桂算是正式踏入乾隆朝的官場, 可謂春風得意, 不斷高升。

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阿桂在官場也曾受挫, 乾隆十三年初, 因川陝總督張廣泗進剿大小金川失利, 阿桂也被彈劾“勾結張廣泗, 蒙蔽納親”, 後因乾隆帝念其父年老, 又只有阿桂這麼一兒子, 才格外開恩, 沒治他的罪, 將他釋放回家, 這是阿桂早期在官場栽的一個大跟頭。

阿桂劇照

但因阿桂自身才能和滿洲貴族子弟的身份, 他在官場摔倒後, 很快又站了起來, 被乾隆重新啟用。 後來阿桂升任為軍機大臣、伊犁將軍, 但在處理緬甸事務時, 阿桂又遭挫折, 被降職。 後因平定金川之功再度崛起。 阿桂在官場就這樣起起落落,

宛如乾隆朝官場的不倒翁一樣, 也正為他有這樣雄厚的資歷, 所以, 後來他才敢於鄙視和珅, 與和珅爭鋒。

乾隆和和珅劇照

此後, 從乾隆五十四年(1789)阿桂視察荊州堤工程返京後, 直到嘉慶二年(1797)病逝的九年時間內, 他一直在京城處理政務, 度過了人生路上最後一段時光。 此時, 朝廷的政局已經被和珅及其同黨完全把持。 當時阿桂的地位雖在和珅之上, 但因和珅超強的揣摩聖意的能力, 也常令他吃虧, 還因為他此前多年在外任職, 較少在中央處理政務, 所以慢慢讓和珅竊取了大權。

和珅劇照

阿桂眼見和珅利用投機鑽營之能爬到自己頭上專權亂政很是不爽, 於是痛恨在心。 和珅面對阿桂這樣久經官場的老江湖,

自然也不願意多得罪, 因此也曾極力拉攏阿桂與其同流合污, 但阿桂在這方面卻表現得很倔強, 不上和珅的道兒, 依舊我行我素。 史書記載說:“乃除召見議政外, 毫不與通交接。 凡立禦階之側, 公必去和相十數武, 愕然獨立, 和就與言政事, 公亦漫應之, 終不移故處也”。

晚年的阿桂

但因阿桂在滿清官場的資歷太老, 和珅雖拉攏不了他, 但也整不倒他, 二人就這樣維持著不冷不熱的關係。 乾隆六十年(1795)時, 乾隆帝禪位給嘉慶帝, 次年嘉慶正式繼位。 當時阿桂年已八十, 他以身體不適為由向皇帝請求休假養病, 卻不曾想, 此一病竟一直病到次年八月, 而不幸逝世, 享年81歲。 阿桂死後, 被贈太保, 入祀賢良祠, 諡號文成。

乾隆皇帝曾將本朝有軍功的的大臣圖像懸于紫光閣,

按功勞大小依次排序, 前後總共四次, 並親自為他們撰寫評語, 其中只有阿桂和海蘭察四次皆列前列。 可能正因如此, 他才敢於鄙視和珅, 還能保全晚節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