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通鑒精讀:一個小人物引發的官場地震,讓你見識政治的可怕

西元前80年, 西漢發生了一樁謀反大案, 上官桀、桑弘羊等人意圖擁立燕王劉旦, 結果在與漢昭帝、霍光的鬥法中遭遇失敗, 被一網打盡。

主謀雖然抓拿歸案了, 但政治清洗還在繼續, 朝廷任命廷尉王平和少府徐仁等人組成專案組處理善後事宜。 就在此時, 一個小人物的出現又引發了驚濤駭浪。

這個人名叫侯史吳, 桑弘羊曾經的下屬。 桑弘羊失敗之時, 他的兒子桑遷跑到侯史吳處躲避, 礙于情面, 侯史吳曾經窩藏過他一段時間, 後來桑遷伏法被誅。

本來, 這件事兒已經過去了, 桑遷被抓之時並非在他家裡,

但侯史吳心裡一直惴惴不安。 恰逢天下大赦, 侯史吳就主動向專案組自首, 希望借這個機會徹底消除隱患。

王平和徐仁審議認為, 桑遷並非謀反主謀, 所以侯史吳窩藏桑遷, 並非窩藏反者, 而是窩藏從犯, 罪行較輕, 應該予以特赦。

忽然,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一名侍御史反駁道:“桑遷通經術, 知道父親謀反而不告發, 和謀反者無異;侯史吳曾經做過朝廷命官, 窩藏桑遷, 知法犯法, 不得特赦。 ”並奏請覆核。

於是, 這個案子被拿到了大將軍霍光和丞相田千秋面前。 徐仁是田千秋的女婿, 如果他的處理意見被否決, 就很有可能被指責為包庇謀反者。

換句話說, 為了保住女婿徐仁, 田千秋就必須堅持侯史吳無罪。 他擔心霍光不同意自己的意見,

就私自召集百官、博士會于公車門, 想搶先一步形成定論。

可是, 那些官員都是人精, 知道現在的朝政都是霍光說了算, 而霍光是不會放過侯史吳的, 遂一致認定侯史吳該殺。 這一下, 田千秋慌了, 乾脆將百官們的合議封存。

霍光知道後大怒, 我是首席輔政大臣, 你田千秋居然繞開我召開會議, 還想製造不同言論。 他一不做二不休, 下令將廷尉王平和少府徐仁停職待查。

現在倒好, 王平和徐仁不僅沒撈上人, 還將自己搭了進去, 甚至牽連到丞相。 百官們也都非常擔心丞相田千秋因為此事被霍光整下臺, 一場政治風暴風雨欲來。

關鍵時刻, 太僕杜延年勸說霍光:“丞相一貫寬厚, 他只是不想多殺人;況且他是先帝任命的丞相,

你將他廢了不合適, 將軍也會因此失去天下人心。 ”霍光沉默不語。

最終, 廷尉王平和少府徐仁以玩弄法律為由關進大牢, 王平在獄中自殺, 徐仁則被腰斬於市。 丞相田千秋雖然沒被罷免, 但也從此不敢再和霍光叫板了。

縱觀整個案件, 暗流洶湧, 波詭雲譎, 各色人等浮出水面, 共同映射出漢昭帝朝權力格局, 政治的可怕真讓人望而卻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