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未解之謎 全球“寶藏尋蹤”大盤點(七)

沙皇500噸黃金之謎

俄國“十月革命”勝利之後, 1919年11月13日, 沙俄海軍上將阿曆克賽·瓦西裡維奇·哥薩克率領一支部隊, 護送著一列28節車廂的裝甲列車, 從鄂木斯克沿西伯利亞大鐵路向中國東北邊境撤退。 就在這趟戒備森嚴的列車上裝載著沙皇的500噸黃金。 這批黃金都是沙皇從民間搜刮來的民脂民膏。 這隊人馬經過3個月的艱難跋涉, 來到了貝加爾湖的湖畔, 由於饑寒交迫, 有許多人死去了。 哥薩克將軍發現鐵路已被徹底破壞了, 無法通行, 只好命令部隊改乘雪撬穿過貝加爾湖去中國邊境。

冰面上積了厚厚的雪,

在刺人肌骨的暴風雪之中, 500噸黃金裝上了雪撬, 在武裝人員的押送下, 在80公里寬的湖面上, 像蝸牛一樣邊掃著積雪邊前進。 到了1920年3月初, 貝加爾湖面上的冰突然出現了裂縫。 據說.哥薩克的所有部隊和500噸黃金全都沉人水深一百多米的湖底。

事情過去18年之後, 有一個生活在美國的沙俄軍官斯拉夫·貝克達諾夫公開了身份, 並對人講:“沙皇的這批財寶並沒有沉入貝加爾湖, 早在大部隊抵達伊爾庫茨克之前就已經被轉移走, 並且早已被秘密埋藏了起來。 因為當時的形勢已很明朗了, 大部隊不可能撤退到滿洲, 不論從哪個方面來考慮, 最好的做法就是把這筆黃金秘密埋在一個地方。 當時我跟一個名叫德蘭柯維奇的軍官奉命負責指揮了這次埋藏黃金的行動。

我倆帶上45個士兵, 把黃金轉移出來之後, 就把它們埋在了一座已倒塌的教堂的地下室裡。 這事辦完之後, 我們把這朽名土兵帶到一個採石場上, 我和德蘭柯維奇用機槍把他們統統槍決了。 在返回的路上, 我發現德蘭柯維奇想暗算我, 於是, 我搶先一步掏出手槍把他打死了。 這46個人的死亡根本不會引起注意, 因為當時每天都要失蹤一百多入。 就這樣, 我成了現在惟一掌握沙皇金寶秘密的知情人”

1959年, 貝克達諾夫曾利用一次大赦的機會返回蘇聯, 並在馬格尼托哥爾斯克碰上了在美國加利福尼亞時認識的美國工程師。 此人始終沒有透露真實姓名, 他只用假名, 叫約翰·史密斯。

史密斯瞭解貝克達諾夫的情況, 建議他共同去當年埋藏沙皇金寶的地方。 於是他們在一個名叫達妮婭的年輕姑娘陪伴下, 一起找到了在離西伯利亞大鐵路3公里處的原教堂地下室裡找到了仍然完整無損的沙皇金寶。 他們只取走了部分黃金。 隨後, 當他們開著吉普車, 正要通過格魯吉亞闖過邊境時, 突然一陣密集的子彈掃來, 在彈雨之中, 貝克達諾夫被當場打死, 而史密斯和達妮婭則扔下車子和黃金, 驚恐萬分地逃出了蘇聯。

如今, 這批沙皇金寶的線索又斷了。 假如500噸黃金確實沒有沉人貝加爾湖底, 但要找到它, 還需要史密斯或達妮婭出來證實才能揭開謎底。

目前流傳的各個版本:

版本1.保存在日本三菱銀行的地下金庫

版本2.沉入貝加爾湖底

版本3.丟在西伯利亞的荒野中

版本4.西伯利亞大鐵路3千米處一座教堂的地下室裡

石達開軍中攜帶的大量金銀財寶埋藏於某隱秘處,並留有一紙寶藏示意圖,圖上寫有“面水靠山, 寶藏其間”八字隱訓。

據說後來這張藏寶圖被國民黨四川省主席劉湘得到, 他按圖找到了藏寶的地點——大渡河紫打地口高升店後山坡下, 並秘密調了1000多名工兵前去挖掘, 工兵們從山壁鑿入, 果然挖到了3個洞穴, 洞穴的門口均砌有石條, 以三合土封固。 但是挖開兩個洞穴, 裡面除了有些零碎的鎏金銅器、金抹額、銀帶扣、吊刀、玉額花、袖箭筒、護手、木刻品等少量的殘缺物件外, 並未發現大批量的寶藏。

這些物件後來被裝箱運往成都,

由省政府機要秘書廖佩純轉交劉湘的夫人劉周書收存。 後來工兵們又準備挖掘第三個大穴時, 被軍統的耳目偵知。 並迅速上報給了蔣介石, 蔣介石得知後迅速派古生物兼人類學家馬長肅博士等人率領川康邊區古生物考察團前去干涉, 並由故宮古物保護委員會等電告禁止挖掘。 劉湘被迫停止了挖掘, 此後不久, 劉湘即奉命率部出川抗日, 掘寶之事也被迫中止。 這件事在《世界藏寶之謎》、《寶藏的故事》等書也有記述, 說法大致相同。 但是, 劉湘挖到的洞穴到底是不是石達開埋藏的寶藏呢?我想要想弄清這件事情, 除了考古發掘外, 還要看看當時在大渡河畔前前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石達開是一位軍事奇才。 他早年加入拜上帝會,同洪秀全、馮雲山、蕭朝貴、楊秀清等人發動金田起義。後來被封為翼王,率軍為先鋒,從廣西一路打到南京,因軍功卓著,成為太平天國的主要統兵將領之一。太平軍西征時期,曾被曾國藩的湘軍所敗,節節後撤。這時石達開奉命率軍到九江前線增援。他一面指揮九江等地的守軍頑強抗敵,一面將自己的精銳分成幾個小組,設計將曾國藩的湘軍水師圍困在鄱陽湖內,使用火攻計策焚燒,這一戰幾乎全殲了曾國藩的水師軍隊,急得曾國藩要跳水自殺。後來石達開又率軍一舉摧毀了清軍的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解開了清軍對天京的圍困,使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了全盛時期。石達開也因為軍功卓著受到太平軍將士們的一致擁護。

1856年夏天,楊秀清因逼天王親到東王府封其萬歲,引起洪秀全的不滿,洪秀全密令的正在安徽督師的北王韋昌輝回京調解。韋昌輝同楊秀清素來積怨很深,他率兵回京殺死楊秀清及其家屬部眾兩萬多人。石達開見天京有事,急忙趕回天京,結果殺紅了眼的韋昌輝又想殺石達開,石達開在部眾的幫助下逃出天京,韋昌輝就殺了他的全家和部眾兩萬多人。石達開逃回江西前線之後,立刻率領親兵幾萬人,東返天京找韋昌輝報仇。洪秀全見如此下去局面將難以控制,便在天京軍民的配合之下,殺掉了韋昌輝,才最終平息了這場血流成河的內訌。石達開回京之後,盡棄前嫌,甚至連殺害了他全家的韋昌輝的父親和兄弟都不許傷害。他想竭盡全力穩定因天京變亂而造成的混亂局面。但是,石達開的一片忠心反而引來洪秀全的猜忌。他見石達開輔政以來,功勳卓著,很得人心。又見石達開手下的部隊都是太平天國的精銳之師,軍力雄厚,害怕石達開會像楊秀清、韋昌輝一樣對自己不利。因此,對石達開時有不樂之心,深恐人占其國,使洪氏一家一姓的天下失之旦夕。為了牽制石達開,洪秀全分封他的哥哥洪仁發為“安王”,洪仁達為“福王”,負責管理軍隊的糧草,並參預國事,以此來牽制石達開。洪秀全的這種做法違背了他起義之初許下的“非金田同謀首義、建有殊勳者不封王爵的規定”,也極大的傷害了石達開的忠心。

石達開害怕洪秀全會對自己“陰圖戕害”。最後落個“忠而見逼,死且不明”的悲慘下場。無奈之下,石達開率部二十萬離京西上。為表明自己的忠心,他一路上張貼佈告:“吾當遠征報國,待異日功成歸林,以表愚忠耳”。石達開率領十幾萬大軍,轉戰多地都沒有成功。在沒有根據地的情況下,軍隊損失慘重,缺草少糧,士氣低落。湘軍統帥曾國藩也看出了這一點,高興的說,石達開“既鈍於浙,鈍於閩,入湘後又鈍于永祁,鈍于寶慶,裹脅這人願從者漸少,且無老巢以為糧台,糧米須擄,子藥須搬,行且自疲於山谷之間”,應加緊圍攻。石達開走投無路,只好退守長蛇嶺,轉戰四川,結果在四川被湘軍大敗,與余部一同被清軍重兵圍困在大渡河畔,進退無路,陷於絕境。

後來,清軍派人前來勸降,說只要石達開投降,就可以保證太平軍的幾萬將士的性命無憂。石達開為保住幾萬部眾的性命,帶了自己五歲的兒子石定忠去清營談判。希望清軍統帥駱秉章、唐友耕輩能“依書赴奏,請主宏施大度,胞與為懷,格外原情,宥我將士,請免誅戮,禁無欺淩,按官授職,量材擢用,願為民者散為民,願為軍者聚為軍”。結果清軍出爾反爾,不僅扣押了石達開父子,還將太平軍將士繳械後全部殺害。石達開則被解到成都審訊。審訊中,清軍統帥駱秉章問他“你投降嗎?”石達開凜然的回答道:“我來是乞死的,也是為我的部眾請命的,當下只求一死了。”“所謂成則為王,敗則為寇,今生你殺我,安知來生我不殺汝耶?”然後大義凜然,自赴刑場,被淩遲處死。據說,石達開在臨刑之際,依然神色怡然,無一毫畏縮態。以淩遲極刑處死,至死亦均默默無聲。

石達開的遭遇是一個歷史的悲劇。後人懷念他,便傳說他並沒有死,當年前往清營談判的人不是石達開,而是與他相貌酷似的養子。當時之所以要帶上五歲的石定忠就是為了讓清軍相信他就是石達開。石達開真人早在清軍進攻之前,就已經帶著心腹逃出了包圍圈。這種說法傳得神乎其神,甚至有人說曾經見過在四川隱居的石達開。還有一種說法更為具體,說石達開率眾突圍之後,帶著自己的余部和大量的珠寶逃到了貴州與廣西交界的叢山之中。見這裡群山延綿,是個藏兵駐軍以圖東山再起的好地方。便在這裡修築了一座山寨,將珠寶埋在山寨中的一個山洞中以作為自己有朝一日東山再起的資金。但是,由於後來天京被清軍攻破,洪秀全病逝,太平天國從此徹底失敗。隱居在此的石達開隨著年歲的增大,也逐漸失去了東山再起的信心,便從此長隱人間。當然,這些都是人們美好的願望,實際上根據當時的情況和清軍將領的記述來看,石達開應該是就義無疑了。

至於人們所說的寶藏,根據傳說,石達開藏寶的時機有兩個,一個是在決定捨命自縛赴清營之前,一個是在傳說的設計突圍之後。兩者相較,還是第一種說法比較可信,也比較具體。據說石達開被圍困之後,他的妻妾在一天夜裡同時自殺,石達開命人買了六口棺材,用來裝斂妻妾的屍體。但是,後來有人在江中見到了石達開妻妾的屍體,看來棺材並未裝殮他的妻妾,而是用作了其它用途。什麼用途能比裝殮至親更為重要呢?在當時的情形下,當然是保存太平軍東山再起的重要物資了。據說這些棺材被秘密的窖藏在高升店的後山坡下,並留下一紙上文所說的藏寶圖。後來這張藏寶圖被一位姓賴的老人所得,子子孫孫傳了下來,輾轉到了劉湘手中,於是便發生了開頭劉湘挖寶那一幕。後來,蔣介石到陪都重慶後也曾密令軍統頭子戴笠帶人尋找石達開的藏寶窖。但因山洪爆發,泥石流將當地地貌改變,劉湘當年挖掘的地方也已無跡可尋,最後不了了之。

據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的《寶藏的故事》記載,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率領的太平軍覆滅於大渡河前夕,把軍中大量金銀財寶埋藏於某隱秘處。石達開當時還留有一紙寶藏示意圖。圖上寫有“面水靠山;寶藏其間”八字隱訓。

世界六大寶藏未解之謎系列之三,慈禧太后的寶藏。據悉,慈禧陵中被盜的珍寶或被孫殿英等人用來行賄,或被變賣,或遭毀壞,甚至被走私到國外,絕大多數至今下落不明。孫殿英曾把慈禧口中所含的夜明珠送給宋美齡。臺北故宮博物院中珍藏著一棵翡翠白菜,是其鎮館之寶,很可能就是慈禧陵中流失之物。隨著時間流逝,這些被盜珍寶到底去了哪裡,誰也說不清了。

“紅色處女軍”藏寶之謎

軍首普拉斯妲多年跟隨女王,見多識廣,對王室的金銀財寶瞭若指掌,加之她本人喜歡雍容華貴的奢華生活,又多年劫掠富豪,搶劫了不少的貴族城堡,聚斂起大量的金銀財寶。在普熱美斯軍隊未到之前,她早已預見到自己凶多吉少,於是她在迪爾文城堡早已把大量的寶藏埋藏起來。

普拉斯妲:天資聰慧,練就了一身過人武藝,極端憎惡男人。

捷克9世紀初的女王麗佈施不但是一位出類拔萃的巾幗英雄,還創建了一支包括婦女在內的驍勇善戰的軍隊,曾打敗過不少敵人。

後來她雖然嫁給了普熱美斯公國的公爵普熱美斯,但始終保持著桀驁不馴的獨立性格。後來,這位女王建立了一支皇家衛隊,隊長就是後來在捷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普拉斯妲。

這支衛隊完全由年輕女子組成,負責保衛女王和皇宮的安全。普拉斯妲兢兢業業為女王服務,與女王結下了很深的感情。

麗佈施女王去世後,普拉斯妲深感悲痛,她不願意再為國王普熱美斯公爵效勞,便率領自己手下的女兵來到捷克北部的維多夫萊山,從此占山為王。 普熱美斯公爵曾派一名使臣到維多夫萊山區,試圖把普拉斯妲重新請回到王宮。

結果,年輕的叛逆姑娘卻把這名使臣閹割後轟了回去。普拉斯妲的這種做法激怒了國王,但卻吸引了周圍地區許多年輕的姑娘。一批批年輕的女子不堪忍受男人的欺壓,陸續投奔了普拉斯妲。沒過多久,普拉斯妲手下就有了一支真正的部隊,這就是後來威震朝野的“紅色處女軍”。普拉斯妲本人也開始了她傳奇般的生涯。

所謂“紅色處女軍”即完全由尚未結婚的處女組成的軍隊。反對處女軍的人說,普拉斯妲是個作惡多端的女妖,她誘使年輕女子去犯法;擁護她的人稱她為女中豪傑。據歷史記載,她天資聰慧,而且練就了一身過人武藝,但極端憎惡男人。

有人分析,普拉斯妲之所以對男性深惡痛絕,可能是因為她從小受到父親的虐待,又在尚未成年時被男人淩辱過,所以她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深深的傷痕。

普拉斯妲的“紅色處女軍”規模越來越大,最多時達到上千人。為了保證部隊的給養,她率領軍隊離開了貧瘠的維多夫萊山,在迪爾文城堡建立起了自己的武裝大本營。

隨後,“紅色處女軍”四處打家劫舍,徵收捐稅,推行自己的法律。這些法律大部分是針對男人的。據說,為了蔑視男人,她有時會帶著幾名女兵,手持利劍和盾牌,赤身裸體地去市鎮遊逛,如果哪個男人膽敢朝她們看一眼,她們就會毫不遲疑地把那個男人處死。

普拉斯妲在她自己的地盤上行使著至高無上的絕對權力。她規定:

一、男人不許佩帶武器,不許習武,否則處以死刑。

二、男人必須種地、做買賣經商、做飯、縫補衣服、幹所有女人不願幹的家務活;女人的職責則是打仗。

三、男人騎馬,雙腿必須懸垂在坐騎左側,違者處以死刑。

四、女人有權選擇丈夫,任何拒絕女人選擇的男人都將處以死刑。

這些古怪的法律十分苛刻。普拉斯妲這一極端的做法不僅激起了當地男人的強烈反抗,也終於讓普熱美斯覺得忍無可忍。於是,國王普熱美斯派遣大軍圍剿普拉斯妲。

普熱美斯軍隊的指揮官開始並不把這支“紅色處女軍”看在眼裡,他們認為這幫女孩子看到國王的正規軍必然會嚇得不知所措。然而,實際上雙方一交戰,普熱美斯的軍隊由於過於自信和輕敵,竟沒有占到什麼便宜,反而被“紅色處女軍”打得落花流水。

這下子,他們不得不重新考慮如何來對待這支“紅色處女軍”了。國王普熱美斯在布拉格得知自己的軍隊在山裡竟被一幫女孩子弄得暈頭轉向,盛怒之下,他居然親自率領著大軍浩浩蕩蕩地前來圍剿。

在維多夫萊山區,普熱美斯大軍依靠人數上的優勢,採取突然襲擊的戰術,把處女軍層層包圍,縮小包圍圈後殺死了一百多名頑強抵抗的處女軍戰士。在迪爾文城堡的普拉斯妲聞訊後,親手扼死十幾名俘虜,並率領自己的戰友對普熱美斯大軍進行了殊死抵抗。

一時間,山岡上殺聲震天,幾公里外都能聽到她們和男人拼命時的喊叫聲。最後,城堡中所有的處女軍戰士全部壯烈犧牲,沒有一個逃命投降的。而普拉斯妲本人最後扔下了手中的盾牌,脫光了身上的衣服,僅僅拿著一把利劍,赤身裸體地同皇家軍隊進行了最後的拼殺,直到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普拉斯妲多年跟隨女王,見多識廣,對王室的金銀財寶瞭若指掌,加之她本人喜歡雍容華貴的奢華生活,又多年劫掠富豪,搶劫了不少的貴族城堡,聚斂起大量的金銀財寶。在普熱美斯軍隊未到之前,她早已預見到自己凶多吉少,於是她在迪爾文城堡早已把大量的寶藏埋藏起來。

這筆財寶主要有金幣、銀幣以及處女軍戰士不願佩戴的大批珍貴的金銀首飾,數量極為可觀。

普拉斯妲到底把它們埋藏到哪兒呢?

處女軍被全部殺死之後,後人就想到了這批珍寶。有人不斷地在當年她們活動的地區挖掘,試圖找到她們埋藏的珍寶,但始終沒有找到。

隨後,普熱美斯家族以布拉格為中心建立的王朝依附神聖羅馬帝國幾百年。在普熱美斯王朝統治波西米亞的幾百年間,這幾代王朝都沒有忘記普拉斯妲和她埋藏的財寶。他們曾多次派人去維多夫萊山區搜尋這批寶藏,但每次都空手而歸。

進入20世紀以來,這筆紅色處女軍”藏寶之謎,又引起了一些現代尋寶者的注意。有人認為,它肯定被埋藏在捷克山區的某個地方。但到底在什麼位置,卻始終沒有人能知道。

沙漠之狐隆美爾的寶藏

乃是他掠奪非洲的戰利品,其中有金條、金磚、貴重金屬和球寶、鑽石等,總值估計,達三億美金之巨!

隆美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璀璨將星中,能做到生前顯赫,死後殊榮不斷,特別是被敵對雙方都認可的,惟有隆美爾一人而已。曾經是希特勒的愛將,是納粹最得力的侵略工具,因此被稱為“二戰縱火犯”。在鐵血有很多戰友對其頂禮膜拜,也有很多人對其不屑一顧。隆美爾率領2個師的軍隊在北非僅僅用了2個星期就讓英軍之前2個月的戰果喪失殆盡! 當一九四二年秋天,曾經橫行北非的希特勒非洲兵團,已經開始失去優勢,其時,英國蒙哥瑪利元帥率領的聯軍,連挫德軍。

隆美爾所率領的非洲兵團,自埃及潰退,逃往利比亞,兵團司令部則移駐突尼斯的比塞大港。

艾森豪率領的美軍,又從阿爾及利亞登際,希特勒的這支非洲精銳部隊,已處於腹背受敵面臨被殲滅的不利境地,這時,是一九四三年五月。

希特勒在這時候,下了一道密令給隆美爾,令他排除萬難,務必將非洲兵團所撓運的黃金寶物,運往可靠的地點,否則,便將之毀棄。根據聯軍方面,對於比塞大港來往船隻調查的情報,發現有一艘海軍船艦,任務不明,但是卻配備著極強的炮火,偷偷離開比塞大港,突破聯軍的海上封鎖,駛抵義大利北部的斯帕契爾港。

而再根據聯軍的情報,一九四三年十月十八日,天未黎明時,一艘小型的船隻,在接受了那艘由比塞大港駛來的船隻上的若干“貨物”之後,便駛離了斯帕契爾,從此不知下落。

而當希特勒的非洲兵團被擊潰之後,那一批金條、寶物,並沒有發現、而且,長時期以來,那些寶藏就如石沉大海一般,再也沒有蹤跡可尋,因此有理由相信,就是那一艘小型的船隻,擔任了藏寶的任務。

澳大利亞藏金島

至今還是世界十大未解之謎之一,傳言寶藏量是較巨大的。在17世紀70年代,威廉·菲波斯偶然發現了一張有關洛豪德島的地圖,圖上標有西班牙商船“黃金”號沉沒地,這讓他驚喜不已,一個發財機會似乎來了。

原來,“黃金”號商船有一段神秘的故事,那是在16世紀50—70年代,西班牙人沿著哥倫布的航跡遠征美洲,從印地安人手裡掠奪了無數金銀珠寶,然後載滿船艙回國。然而,他們的行動被海盜們覺察了。

哪知海盜們終歸是海盜,哪有信用可言,一些陰謀者企圖獨吞寶藏,一時間血肉橫飛,一場火拼留下了具具屍體,勝利者攜帶藏寶圖混跡天下,過著花天酒地、驕奢淫逸的生活,而藏金島的傳說也不脛而走,風靡世界。

菲波斯懷揣這張不知真假的藏寶圖,登上荒島,四處勘察,然而他一無所獲。正當他徘徊海灘時,無意中腳陷入沙中,觸及到一塊異物,經發掘是一叢精美絕倫的大珊瑚,在珊瑚內竟又藏有一隻精緻木箱,箱中盛滿金幣、銀幣和珍奇寶物。

菲波斯狂喜萬分,他在島上待了3個月,瘋狂地尋覓,整整30噸金銀珠寶裝滿了他的縱帆船,他實現了發財夢。

所羅門王寶藏

以色列考古學家近期在以色列默基多地區一處廢墟中挖掘出大量聖經時代的名貴珠寶和稱為“緊急寶藏”的古代貨幣等寶藏。美國國家地理網站近日通過一組圖集詳細介紹了此次考古發現的重要成果。出土的文物向人們展現了三千多年前中東地區的人們生活畫面,其中包括他們面對危險逃離家園時緊急留下寶藏的情景。

“儘管被埋藏了1000多年,這些名貴珠寶和‘緊急寶藏’還是在以色列重見天日。即便埋藏他們的家族已經讓這些寶藏逃過了無以計數的危險。”在上個月出土的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戒指和耳飾是在一處房子廢墟中的一個陶罐中被發現的。雖然2010年這處廢墟就已經被發掘出來,但是直到去年,考古學家們才完全清理出裡面的文物,開始了相關的研究。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考古學家撒列爾-芬克爾斯坦介紹說,“這些珍寶可能是屬於一戶富有的迦南人。迦南人是5000年前開始居住於巴勒斯坦和腓尼基地區的閃族人。”以色列外交部稱,這些在默基多地區附近發現的文物應該可以稱得上聖經時代最珍貴的寶物之一。

“這是一件非常難以置信的文物。”他對這一裝飾了野生山羊形狀的金耳飾讚不絕口。“當我們在默基多進行發掘工作的時候,我們一般都能發現一些比較普通的耳飾。它們有著簡單的設計。但是這個耳飾的設計要好得多,也顯得更大一些,它看起來更加用心製作。據我們所知,這是黎凡特地區發現的唯一一件類似的文物。”黎凡特地區包括了東地中海地區和周邊的內陸地區,包括以色列、約旦、黎巴嫩、敘利亞和其他一些中東地區。

“默基多是一座著名的迦南城市,它始建於西元前11世紀。人們都認為這裡的珠寶都被藏起來了,被埋葬在這一層一層的沉澱物之下。當時埃及人統治這個地區的時候,這些廢墟得以從埃及人的搜刮中逃脫。這個3000多年歷史的遺址是在一個出土過很多象牙雕飾的遺址附近被發現的。所以,這個地方可能是這個城市財富最集中的地區。這些珠寶擁有者的社會地位可以從這個寶庫本身的品質和裡面出土的文物品質以及這個遺址的建築結構來推測。”

當前位置:49363網 > 未解之謎 > 寶藏之謎 > > 正文

以色列寶藏:三千年前黃金寶藏及所羅門王寶藏

更新:2015-09-08 07:07

以色列驚現三千年前黃金寶藏之謎

以色列考古學家近期在以色列默基多地區一處廢墟中挖掘出大量聖經時代的名貴珠寶和稱為“緊急寶藏”的古代貨幣等寶藏。美國國家地理網站近日通過一組圖集詳細介紹了此次考古發現的重要成果。出土的文物向人們展現了三千多年前中東地區的人們生活畫面,其中包括他們面對危險逃離家園時緊急留下寶藏的情景。

“儘管被埋藏了1000多年,這些名貴珠寶和‘緊急寶藏’還是在以色列重見天日。即便埋藏他們的家族已經讓這些寶藏逃過了無以計數的危險。”在上個月出土的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戒指和耳飾是在一處房子廢墟中的一個陶罐中被發現的。雖然2010年這處廢墟就已經被發掘出來,但是直到去年,考古學家們才完全清理出裡面的文物,開始了相關的研究。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考古學家撒列爾-芬克爾斯坦介紹說,“這些珍寶可能是屬於一戶富有的迦南人。迦南人是5000年前開始居住於巴勒斯坦和腓尼基地區的閃族人。”以色列外交部稱,這些在默基多地區附近發現的文物應該可以稱得上聖經時代最珍貴的寶物之一。

“這是一件非常難以置信的文物。”他對這一裝飾了野生山羊形狀的金耳飾讚不絕口。“當我們在默基多進行發掘工作的時候,我們一般都能發現一些比較普通的耳飾。它們有著簡單的設計。但是這個耳飾的設計要好得多,也顯得更大一些,它看起來更加用心製作。據我們所知,這是黎凡特地區發現的唯一一件類似的文物。”黎凡特地區包括了東 地中海地區和周邊的內陸地區,包括以色列、約旦、黎巴嫩、敘利亞和其他一些中東地區。

“默基多是一座著名的迦南城市,它始建於西元前11世紀。人們都認為這裡的珠寶都被藏起來了,被埋葬在這一層一層的沉澱物之下。當時埃及人統治這個地區的時候,這些廢墟得以從埃及人的搜刮中逃脫。這個3000多年歷史的遺址是在一個出土過很多象牙雕飾的遺址附近被發現的。所以,這個地方可能是這個城市財富最集中的地區。這些珠寶擁有者的社會地位可以從這個寶庫本身的品質和裡面出土的文物品質以及這個遺址的建築結構來推測。”

“這些佈滿裂痕的陶瓷碎片是從這個寶庫中出土的有3000多年歷史的文物之一。不過這個容器本身卻顯得那麼的平實。他們把寶藏放在一個容器中,然後把容器安放在房間的一角,然後用兩個碗蓋住它們,就這麼簡單。我們可以這麼猜測,他們當時或許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把這些寶藏埋到地底下去了,當時房子已經被點燃,而且他們也再也回不來了。”

這些出土的鐵器時代的瑪瑙珠與當時埃及地區的工藝相吻合,或許它們就是在當時從埃及地區進口過來的。芬克爾斯坦研究團隊在開始新一輪發掘工作的時候,對這些問題很感興趣。芬克爾斯坦表示,“我們猜測這些文物出現的時間大約是在西元12世紀末期埃及霸權崩塌之後的一段時間。當然,也可能是在埃及王朝的末期。”

作為聖經故事中善與惡的交戰地,默基多城現在成為了考古學家煞費苦心地發掘這段歷史的最佳地點,即便這裡已經被歷史層層掩埋。從西元前7000年到聖經時代,這個城市在陸路貿易路線上是關鍵的一站。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這個城市擁有著連續性的文明,包括迦南人、埃及人、以色列人和波斯人,這些混合起來的文化創造了一個對於考古學家來說無法抗拒的夾心蛋糕。

以色列文物管理局考古學家埃米爾-阿拉德傑姆展示了四枚發現於Qiryat Gat城附近罕見的古羅馬錢幣,這些文物是以色列最近的第二批黃金出土文物的一部分。阿拉德傑姆介紹說,“這些大約2000年前的文物屬於西元132年至135年的Bar-Kokhba起義時期。Bar-Kokhba起義是歷史上最激烈的反抗羅馬人的起義。這次起義持續了長達3年的時間,最後這一地區的人們得到了自由。但好景不長,後來羅馬人又殺回來了,摧毀了那裡所有的社區,殺掉了所有的人。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現在看到寶藏都是被遺棄在長時間無人居住的家中的現象。我們把這樣的寶藏稱為緊急寶藏,就是當你發現敵人殺過來了的時候,趕緊把所有值錢的東西都藏在一起,以備自己日後回來還能再找到。當然在這個例子中,人們都沒能再回來尋找他們埋下的寶貝。”

這一枚純金製造擁有2000年的歷史的花型耳飾很明顯是屬於一個富貴人家。一般來說,在羅馬地區,人們通常是用石頭製作耳飾然後附上金箔讓它們看起來是金子做的。這是在一處古羅馬和拜占庭時期的建築外面發現的,當時這耳飾和其他一些值錢的物品被布料包裹著埋在地下以保其安全。

阿拉德傑姆介紹說,“這枚羅馬時期的戒指,是水牛城出土文物之一。它可能原來被用作火漆印章,上面印著一位穿著長袍的婦女。我們猜測這個人物可能是勝利女神-羅馬的維多利亞女神。這枚戒指上的雕刻非常具有象徵性。”

此次考古發現的成果,不只是那些2000多年前在中東地區罕見的羅馬皇帝圖拉真在位時期的金質錢幣,還有140枚銀質錢幣。與4枚金幣對比,這些銀質錢幣已經被腐蝕得面目全非了。一起出土的寶藏還包含了一些不起眼的物件,這些物件最初的目的是為了在危險臨近的時候保護這些之前的東西。與這些錢幣和珠寶一起發現的,還有兩把銀質的湯匙。基於對同時期羅馬遺址,包括龐貝城遺址出土文物的研究,阿拉德傑姆認為,“這些湯匙要麼是平時食用的食具,要麼是醫用器械。但是不論出於何種用途,它們都是值錢的文物,不管因為它們是銀質的還是因為它們是作為特殊的器具。”

在以色列一個古羅馬要塞發現的金幣。這些金幣是基督教士兵按照醫院騎士團的命令埋入地下的,當時十字軍面臨一支龐大的穆斯林軍隊的猛烈進攻

為了防止被人發現,金幣被藏入一個破罐中。即使在1265年,這罐金幣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已經變成廢墟的十字軍要塞。對這裡進行研究有助於加深對醫院騎士團的瞭解

已變成廢墟的十字軍要塞,座落於阿波羅尼婭國家公園

2012年在以色列的一個古羅馬要塞,考古學家發現了一罐十字軍東征時期埋藏的金幣,價值50萬美元。這些金幣是基督教士兵按照醫院騎士團的命令埋入地下的,當時十字軍面臨一支龐大的穆斯林軍隊的猛烈進攻。1265年,這批十字軍騎士被全殲。

為了防止被人發現,金幣被藏入一個破罐中。即使在1265年,這罐金幣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1265年4月,這個羅馬要塞被馬穆魯克的軍隊攻克。在全軍覆滅前,防守要塞的士兵將金幣埋入地下,金幣才得以保存至今。

特拉維夫大學的奧倫-塔爾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表示:“這個罐子很小,已經部分破損。將金幣裝入破罐子並且在裡面放上沙子顯然是為了掩人耳目。如果有人發現這個罐子,可能也不會太在意,不會看裡面藏著什麼,也就找不到這些金幣。我們很幸運,發現了這個罐子和裡面的金幣。”

這個古羅馬要塞座落在阿波羅尼婭國家公園,曾出土過大量文物。從13世紀起,科學家就在這裡展開挖掘,但這些金幣直到今天才重見天日,這不得不令人感到吃驚。罐子中發現的金幣共有100多枚,年代可追溯到北非的法蒂瑪王朝時期——當時羅馬人佔領要塞——比發現金幣的要塞歷史還早200至300年。這個要塞最初由羅馬人所建。

此次發現的金幣在的黎波里和亞歷山大鑄造,非常珍貴。塔爾表示:“研究法蒂瑪金幣的難度很大,上面的字母有時很難辨認。”以色列《國土報》報導稱,這些金幣每一枚的價值可達到5000美元。

考古學家進行的挖掘有助於瞭解十字軍在中東的防禦工事。1265年後,這批金幣就一直無人問津。1101年,十字軍征服穆斯林軍隊,1265年又被馬穆魯克擊敗。這座要塞的大部分地區進行重新規劃,建有龐大的防禦工事,私人和公共建築,此外還修建了一座城堡。馬穆魯克擊敗十字軍後,這座要塞遭到廢棄。現在,這裡已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考古遺址

所羅門王寶藏千年之謎

所羅門王(西元前1000年—前930年),古代以色列聯合王國的國王,在耶路撒冷執政四十年,是猶太人智慧之王。相傳他的一生積聚了無數財富和奇珍異寶,後來卻離奇失蹤,成為千百年來的不解之謎。

寶藏來歷

耶路撒冷最早的主人是迦南人。直到西元前一千年左右,猶太人在大衛王的率領下攻佔了這座城市,並將他們的首都從希伯倫遷到這裡。

耶和華是猶太人的保護神和救世主。耶和華的訓諭是當年聖徒摩西在西奈山的頂峰不吃不喝40個晝夜才得到的。為了保存《摩西十戒》和《西奈法典》,摩西做了一個木頭盒子來存放它們,外面包裹黃金,世稱“金約櫃”。大衛王統一迦南後,把“金約櫃”迎到耶路撒冷。大衛王死後,他的兒子所羅門即位,在耶路撒冷修建聖殿,專門供奉“金約櫃”以及刻有摩西經文的石碑。

所羅門聖殿建成後,來參拜的人給所羅門王帶來了許多貢品。據說,所羅門王每年僅從各個屬國就可以收到大約99900公斤黃金的貢品。後來,所羅門王將所有的珍奇貢品和搜刮來的金銀寶物都存放在聖殿裡,這就是歷代相傳的“所羅門寶藏”。

考古學家對埃及發現的一幅古代卡爾納克浮雕作品進行了研究,浮雕上再現了所羅門王所擁有的204件珍品。考古學家推算,所羅門王擁有的財寶價值應達上億美元之多。

命運多舛

公無前586年,猶太王國被新巴比倫帝國所滅,聖殿中的“金約櫃”和所有的珍寶都被洗劫一空。不久,波斯王居魯士征服了巴比倫,釋放了被囚在那裡的猶太人,還將原先巴比倫人掠走的金銀珍寶也歸還了猶太人,讓他們仍安放在聖殿中。

西元前217年,敘利亞國王攻入耶路撒冷城,掠走了聖殿中的許多財物。西元70年,耶路撒冷聖殿被羅馬大軍摧毀,聖殿中的物品被運回羅馬。西元455年,北非的汪達爾人洗劫了羅馬城,把這批珍寶帶到了迦太基。幾十年間,汪太爾王國又被拜占庭帝國消滅,這些寶物又被運到拜占庭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後來有人對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說,這批聖物導致了羅馬和迦太基的覆滅,應將它們送回耶路撒冷。查士丁尼派人將珍寶送往耶路撒冷。然而,這些寶物卻在途中不知所終。

下落成謎

有人說,運送寶物的船隻因遇到風暴而沉入了地中海,所有的寶物至今仍在水下。又有人說,實際上汪達爾人並沒有從羅馬城將珍寶奪走,因為汪達爾人來之前,哥特人在西元410年就進攻過羅馬城,當時城裡的猶太人趁亂進入皇宮將這些珍寶取出藏了起來。

20世紀中期,考古學家們在死海邊上的庫姆蘭發現了一件銅卷,上面竟然清楚地記載著多種聖殿財寶的名稱、數量和埋藏地點!這便證實了歷史學家們的推測。可惜,“死海古卷”上面記載的地點,雖有確鑿的地名,但時過境遷,名稱變異,已無從查考。

直到今天,“金約櫃”和“所羅門寶藏”仍然是一個謎。

古廟驚現印度寶藏

《印度時報》,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一座16世紀修建的寺廟進行資產盤點時,竟在寺廟內一個139年沒打開過的地下密室內發現了一大批已埋藏多年的黃金寶藏——其中包括“數以噸計”的金幣、黃金、鑽石、珠寶和飾品等,總價值可能超過“5000億盧比”(約合700億人民幣)!更讓人咂舌的是,由於盤點工作目前尚未完成,因此未來很可能還將有更多價值連城的黃金寶藏浮出水面!這一發現轟動了整個印度,也受到全世界的關注。

在哪裡發現的印度寶藏?

16世紀時建的一座印度神廟

據報導,這批數量驚人的黃金寶藏是在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帕德馬納巴史瓦米廟發現的。該神廟建於16世紀,由當時統治該地區的土邦、特拉凡科王國的國王下令修建的。該廟以它錯綜複雜的雕塑而著名,供奉的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毗濕奴。數百年來,當地一直傳聞稱,特拉凡科國王將他的大量財富全都埋藏在帕德馬納巴史瓦米廟的地下密室之中。

印度1947年擺脫英國統治獲得獨立後,特拉凡科王國與土邦柯欽王國合併,成為如今的喀拉拉邦。而帕德馬納巴史瓦米廟從此後一直由特拉凡科王室的後人管理。

為什麼會發現寶藏?

處理寺廟與特拉凡科王室後人的糾紛

由於特拉凡科王室的後人未能很好地盡到對帕德馬納巴史瓦米廟的管理責任,日前印度最高法院下令,由喀拉拉邦政府接管帕德馬納巴史瓦米廟和其所有財產的管理權。上周,最高法院下令清點寺廟財產,並指派由退休法官、專家和廟方組成的專家小組于6月27日打開廟內的地下密室盤查。報導稱,帕德馬納巴史瓦米廟共有6個地下密室,這次人們進入的是其中的兩個密室,這兩個密室已經139年沒打開過了。

寶藏都有啥?

金佛像、1200條金鏈子、成麻袋財寶等

截至7月2日,在這兩個分別代號為A、B的密室中發現了金佛像、金皇冠、1200條金鏈子,不計其數的純金器具和金盤,成麻袋的金銀財寶,其中包括比利時鑽石、總重量達17公斤的英國東印度公司時期的金幣、18枚拿破崙時代硬幣、用絲纏繞的寶石、逾1000公斤重的金幣和金飾,還有數千年前長3米多、重2.5公斤的金項鍊等。寺廟人員表示,這些寶藏包括信徒的供品、特拉凡科王室的寶藏和昔日鄰國對王室的供奉。

據盤點小組初步估值,寶藏總價值逾5000億盧比(約合700億人民幣)。由於盤點尚未完成,估計總的寶藏價值將更驚人。不過其中一名專家表示,目前估計的價值實際上還是不準確、保守的,因為“沒有考慮到這些寶藏的拍賣價格和收藏價值……只能說,在寺廟中找到的秘密金庫價值連城”。

寶藏應歸誰所有?

寺廟?印度人民?王室後人?

古廟發現寶藏的事轟動了整個印度,也受到全世界的關注,印度政府已派特種部隊嚴密守護古廟,並為該古廟安裝閉路電視及警鐘,防止不法分子趁亂偷搶。但寶藏應歸誰所有呢?這在印度也引起很大的爭議。

寺廟的很多信徒認為這些寶藏是在寺廟發現的,因此就該歸寺廟所有,然而,社會上的世俗人士則要求將其作為全體人民的福利,用這些財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喀拉拉邦的歷史研究委員會主任切利安說:“這是當時的統治者從人民那裡搜刮的財富,這些財富應該再次用於人民。”

自印度1947年獨立以來,這座寺廟一直由特拉凡科王室成員的後人成立信託管理。王室後人瓦瑪稱,在寺廟的寶物是他的家庭財產,不過印度最高法院已駁回了他的要求

印度神廟裡的億萬寶藏和它的神秘傳說

尋找寶藏的影視劇和小說,總是特別受人青睞。珍貴古老的藏寶圖、詭秘難解的暗示符號、人跡罕至的藏寶地點、讓尋寶者有來無回的重重機關,令許多人心馳神往。當然,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些都是虛構的,無法變成現實。然而,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近來發現的大量財寶,讓全世界欣賞到了一部現實版的尋寶大片。同時,寶藏如何保護,最終歸誰所有,這些問題也同寶藏本身一樣,吸引著人們關注的目光。

神廟裡的無價之寶

喀拉拉邦位於印度西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這裡四季如春,盛產咖啡、橡膠、檳榔等熱帶作物,“喀拉拉”在印度語中,是“椰子之鄉”的意思,大片椰林是這裡常見的風景。

喀拉拉邦宗教氣氛非常寬鬆,多種宗教並存。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是著名印度教廟宇,它有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西元8世紀,並在18世紀重建。此次寶藏挖掘之前,神廟一直歸當地瓦爾瑪王族後裔所有。它占地近7000平方米,以錯綜複雜的雕塑聞名遐邇。這裡供奉著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毗濕奴神,每年吸引著大量信眾前來朝拜。

神廟寶藏的發現與一位叫桑達拉拉江的人關係密切。桑達拉拉江是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英迪拉·甘地政府時期的情報局官員,退休後陪同雙目失明的父親居住在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附近。老人是位虔誠的印度教徒,現在雖然已經年過七旬,但每天仍堅持淩晨2時30分走進神廟禱告,每次持續8個小時。

一直以來,當地就傳說神廟中藏有大量財寶,但誰也沒有真正去挖掘。不過,對藏寶一說,桑達拉拉江深信不疑,而且,他越來越對神廟管理人員心存疑慮。2009年,桑達拉拉江向喀拉拉邦高等法院投訴,稱有關方面對神廟管理不善,安全措施不當,政府應該收回神廟的管理權,並負責廟內財產的處置和防盜。2011年1月,喀拉拉邦高等法院裁定,由邦政府接管神廟。5月,印度最高法院要求喀拉拉邦在接管神廟前,成立由7個人組成的委員會,清點神廟總資產,並列出詳細清單。

6月29日,清點工作正式開始。印度的神廟大多藏有財寶,但幾經戰亂,許多神廟都被侵略者或盜墓賊洗劫一空。相比之下,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中的財寶保存相對完好。挖掘之前,工作人員確定了6個地下密室,並把它們用字母A至F編號。其中,A、B兩個密室歷史最久遠,據考證已經有139年未曾打開。

工作人員在打開A密室時,做了充分的準備,也頗費了一番周折:密室外停著救護車以防發生緊急狀況;地下氧氣不足,為了防止工作人員窒息,還要用風扇將大量空氣輸入地下;就連那把生銹的大鎖,挖掘人員也是用了2個半小時才打開。密室門開了,在強光燈和火炬的照明下,工作人員緊張而好奇地走了進去。不過,他們失望地發現,密室幾乎是空的。

然而,挖掘人員並沒有放棄。他們移開密室中的幾塊大石頭,發現了一條通往密室深處的秘密通道。人們沿著通道走了沒多遠,就被眼前所看到的一切驚得目瞪口呆——他們真的找到了一個巨大寶藏!報導說,在A密室中發現的財寶包括:1200多根長約2.7米、重2.5公斤的金鏈;3個黃金皇冠;近1噸重的黃金飾品、鑽石古董珠寶、用絲纏繞的寶石;17公斤重的東印度公司時期金幣;18枚19世紀初拿破崙時期的硬幣;1只黃金製成的小象;3尺半高的鑲鑽毗濕奴神像;一座1尺高、約1公斤重的人形雕像,等等。

除A密室外,工作人員在其他4個已打開的密室中,也發現了不同數量的財寶。喀拉拉邦行政長官賈亞庫馬爾稱,已經發現的寶藏的總價值,初步估算超過5000億盧比(約合729.5億元人民幣)。印度媒體的估計更為大膽,認為這些寶藏的價值超過1萬億盧比(約合1459億元人民幣)。按照先前記錄,印度最富有的神廟為安德拉邦的提魯巴提神廟,其擁有財產價值3200億盧比(約合467億元人民幣)。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擁有的寶藏價值遠超這一數字,一躍成為印度最富的神廟

不過,印度政府迄今沒有公開任何有關財寶的實物照片,使得印度各界對寶藏到底價值幾何仍有爭議。古董商們認為,文物的價值因個體而異,很難估計出其市場價格。世界著名藝術品拍賣行之一的佳士得拍賣行印度分行負責人梅娜卡·沙哈也認為,拍賣行迄今沒有看到這批財寶的實物,只有經過鑒定,才能確認其真實價值。

印度考古學家喜瑪昌德拉認為:“發現的財寶中包括一些17世紀的威尼斯金幣。這種金幣當時在沿海地區非常流行,常被葡萄牙人、荷蘭人和英國人用作香料貿易的交換貨幣,其貨幣價值和學術價值很難直接用現代的金錢來衡量。”文物中還包括10盞純黃金製作的燈具,是12世紀南印度的潘迪亞王國國王敬獻給神廟的,即便是拍賣行,都很難對這種罕見的古董準確估價。它們成了實實在在的“無價之寶”。

打開密室會褻瀆神靈

尚未開啟的B密室是6個密室中最大的一個,據傳也是藏寶量最多的一個。現在,B密室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有分析稱,如果B密室被打開,寶藏總價值還將會有新的突破,甚至有可能是目前估價的10倍!

當地政府本打算於7月8日開啟B密室,但遭到了很多信徒的反對。近幾天,已經有大批的印度教信眾聞訊從各地趕來,圍坐在神廟外,念經禱告以示抗議,希望政府不要繼續開啟密室,以免為當地招致禍端。其中一個說法是,開啟B密室將打開“潘朵拉的盒子”,會給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所在的地區帶來詛咒和災難,而那些親手開啟密室的人將會遭到毀滅。

還有信徒警告說,有一條地下通道將B密室與大海連在一起。如果打開密室,將會引發神的憤怒,海水會倒灌進來,淹沒整座城市。有人甚至翻出了上世紀30年代的一則新聞,說1908年有人試圖打開神廟的密室,卻被一群眼鏡蛇嚇跑了。印度教的傳說中,神聖的地方都會有眼鏡蛇守護。所以一些信徒認為,B密室內肯定有大量眼鏡蛇,它們數百年來守護著密室,時刻準備攻擊那些試圖進入的人。不過,這些傳說在現代科技面前被人看作不足為信,當地一位有著25年豐富經驗的捕蛇人說,密室中絕不可能有眼鏡蛇,因為那裡沒有足夠的氧氣,也沒有老鼠等食物供蛇來吃,它們靠什麼活下去?

傳說或許不值得相信,但打開B密室的實際困難真的很大。工作人員曾試圖開啟密室的鐵門,但發現用鑰匙無法做到,唯一的辦法是用氣體切割機切開。但這一想法很快被否決,因為這種“動粗”的行為,真的是對神廟和神靈的褻瀆。最終,政府不得不考慮到民眾的宗教感情,決定暫緩B密室的開啟工作,先對已發現的財寶進行清點造冊。

寶藏哪裡來的

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的真正起源已無從考證,但有很多相關的傳說,其中一個最為著名:一位聖人向神祈禱,希望見到佛祖一面。神於是化身為一個調皮的小男孩,吞下了用於拜祭的聖物。聖人生氣地追趕男孩,男孩躲到了一棵大樹下。大樹倒下,並變為一個巨大形態的毗濕奴神。聖人認出了毗濕奴神,懇求他變小點,到正常人的3倍就行了。毗濕奴神縮小後,告訴聖人,以後朝拜他必須經過3道門:第一道門供奉濕婆神,第二道門通往毗濕奴神肚臍上的蓮花,第三道門後面是毗濕奴神的腳,這只腳可以帶領信徒們走向神的救贖。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正是依照這道神諭建造的。

西元8世紀時,統治喀拉拉地區的是哲羅王朝,當時流傳下來的民歌和史詩都記錄了這座神廟。神廟的門塔很有特點,它是在1566年建造的,共有7層、30多米高。

到18世紀,喀拉拉地區南部出現了一位元驍勇善戰的勇士瓦爾瑪,他率軍擊敗當時該地區的幾個土邦王,建立起了強大的特拉凡科王國。與其他國王相比,瓦爾瑪深諳統治之道,他運用印度教教義,推廣“君權神授”理念,于1750年重建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並以該神廟作為王國精神文明的中心,後人將其尊稱為大君瓦爾瑪。目前的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基本保持了重建後的原貌。

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起初是瓦爾瑪王族的家廟,因此毗鄰瓦爾瑪舊王宮。神廟門前曾是一條年久失修的狹窄巷子,常常聚集著遠道而來朝聖的窮人。

特拉凡科王國十分富有。據說,歐洲的烹飪技藝和餐食本來索然無味,直到歐洲人發現了印度香料,他們的食物口味才得以改善。因此,通往歐洲的香料貿易成為當時印度最賺錢的生意。在特拉凡科王國的全盛時期,瓦爾瑪強悍的軍隊擊敗了入侵喀拉拉地區的荷蘭艦隊,牢牢控制住了喀拉拉地區與歐洲之間海上貿易的出口港,這奠定了特拉凡科王國財富的雄厚基礎。

不過,瓦爾瑪本人是位虔誠的印度教徒,他的後人也都醉心於宗教教義,並形成了勤儉的生活習慣,這使得大量的財富得以保存在神廟中,流傳後世,而不像印度北部地方的一些王族,將財富揮霍一空。

安全令人擔憂

印度建國後的幾十年裡,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由瓦爾瑪王族後裔負責管理,他們雇了50多人看家護院,但這些人沒有經過嚴格的保衛訓練,也沒配備武器。一直以來,很多人把宗教的神聖和信徒們的虔誠,當作對神廟最好的護衛。

但寶藏的發現,加劇了人們對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安全的擔憂。據印度媒體報導,發現寶藏的消息讓很多人對神廟趨之若鶩,連神廟周邊的小販們都能感受到這股熱潮。一位賣香蕉片的小販說:“我們村裡很多人都向我打聽神廟的事情。”他還對自己的生意前景發表了看法:“將來一定會有更多遊客來參觀神廟,我的香蕉片會越來越好賣。”

與小販們的興奮相反,瓦爾瑪王族 後裔們現在心情非常糟糕,尤其是負責管理神廟的王位繼承人蒂奴瑙·瓦爾瑪,心情十分沮喪。他們認為,對外公佈財寶的藏匿地點就在神廟密室當中,可能會給神廟本身帶來安全隱患。

當地政府也認為,目前偷盜的手法多種多樣,有時防不勝防,因此必須為這批財寶提供最為嚴密的防護,同時,還要防範不法分子借機煽動鬧事。為此,當地政府任命高級別警務人員統籌安保工作,設置了三道安全防範的屏障:45名便衣員警駐守神廟內,非印度教徒不得入內;65名員警在神廟外守衛;流動巡警在神廟周圍全天候巡邏。在神廟的關鍵部位,還安裝了金屬探測儀和攝像頭。“我們已經要求員警在執勤時,不得損害神廟的傳統,也不能給信徒們帶來麻煩。”安保工作負責人說。據說,為了保護這批寶藏,政府已經支付了1億盧比(約合1459萬元人民幣)的安保費用。

誰有資格擁有寶藏

密室中的寶藏被封存了上百年,如今到底應該歸誰所有?瓦爾瑪家族的後人認為,這筆財寶理應歸瓦爾瑪王族後裔所有,因為王室成員掌管神廟已有數百年之久,從未出現任何問題,王室家族已將全部奉獻給了神。

研究瓦爾瑪王朝的歷史學家薩什布沙稱:“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是瓦爾瑪王族的呼吸與生命,財寶應當被繼續保管在神廟內,神廟的一切事務也應當繼續由瓦爾瑪王族後裔掌管。”

多年來,為了管理神廟,瓦爾瑪王族成立了一個信託基金,專門負責控制和管理神廟的一切事務。本來,根據1950年的一項法案,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以及相關財富和捐贈等事宜,都歸屬於瓦爾瑪王族的信託基金。但1971年,英迪拉·甘地政府又頒佈法令,廢除了一切印度政府在建國時曾與各土邦王公達成的秘密協定。1993年,印度憲法修正案又規定,印度政府曾與土邦王公訂立的所有契約和保證均已失效。因此,瓦爾瑪王族旗下負責管理神廟的信託基金,對神廟的所有權和管理權的合法性一直受到挑戰。

也有學者認為,原則上講,這些財寶是捐贈給神的,即便是擁有神廟管理權的王族後裔,也不應該佔有屬於神的財富,而應把財寶交給國家。

印度一些媒體則開始計算:印度現有4.5億貧困人口,而目前從神廟發現的財富價值,超過了喀拉拉邦一年的教育預算,相當於印度7個月的國防支出,或能為印度償還4個月的貸款利息。所以,印度最高法院前法官克裡希納認為,這些財寶應當被公開拍賣,拍賣所得用來賑濟貧困,投入社會公益事業。

還有人認為,鑒於寶藏的歷史性和鑒賞性,應當把它們展示給世人。一些學者說,神廟寶藏是該地區物質文明的最好展示,有利於從多方面詮釋喀拉拉地區曾經的商貿文化。因此,應當向埃及學習,把財寶保存在神廟附近的博物館當中,允許公眾參觀,同時也方便學者研究。

他早年加入拜上帝會,同洪秀全、馮雲山、蕭朝貴、楊秀清等人發動金田起義。後來被封為翼王,率軍為先鋒,從廣西一路打到南京,因軍功卓著,成為太平天國的主要統兵將領之一。太平軍西征時期,曾被曾國藩的湘軍所敗,節節後撤。這時石達開奉命率軍到九江前線增援。他一面指揮九江等地的守軍頑強抗敵,一面將自己的精銳分成幾個小組,設計將曾國藩的湘軍水師圍困在鄱陽湖內,使用火攻計策焚燒,這一戰幾乎全殲了曾國藩的水師軍隊,急得曾國藩要跳水自殺。後來石達開又率軍一舉摧毀了清軍的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解開了清軍對天京的圍困,使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了全盛時期。石達開也因為軍功卓著受到太平軍將士們的一致擁護。

1856年夏天,楊秀清因逼天王親到東王府封其萬歲,引起洪秀全的不滿,洪秀全密令的正在安徽督師的北王韋昌輝回京調解。韋昌輝同楊秀清素來積怨很深,他率兵回京殺死楊秀清及其家屬部眾兩萬多人。石達開見天京有事,急忙趕回天京,結果殺紅了眼的韋昌輝又想殺石達開,石達開在部眾的幫助下逃出天京,韋昌輝就殺了他的全家和部眾兩萬多人。石達開逃回江西前線之後,立刻率領親兵幾萬人,東返天京找韋昌輝報仇。洪秀全見如此下去局面將難以控制,便在天京軍民的配合之下,殺掉了韋昌輝,才最終平息了這場血流成河的內訌。石達開回京之後,盡棄前嫌,甚至連殺害了他全家的韋昌輝的父親和兄弟都不許傷害。他想竭盡全力穩定因天京變亂而造成的混亂局面。但是,石達開的一片忠心反而引來洪秀全的猜忌。他見石達開輔政以來,功勳卓著,很得人心。又見石達開手下的部隊都是太平天國的精銳之師,軍力雄厚,害怕石達開會像楊秀清、韋昌輝一樣對自己不利。因此,對石達開時有不樂之心,深恐人占其國,使洪氏一家一姓的天下失之旦夕。為了牽制石達開,洪秀全分封他的哥哥洪仁發為“安王”,洪仁達為“福王”,負責管理軍隊的糧草,並參預國事,以此來牽制石達開。洪秀全的這種做法違背了他起義之初許下的“非金田同謀首義、建有殊勳者不封王爵的規定”,也極大的傷害了石達開的忠心。

石達開害怕洪秀全會對自己“陰圖戕害”。最後落個“忠而見逼,死且不明”的悲慘下場。無奈之下,石達開率部二十萬離京西上。為表明自己的忠心,他一路上張貼佈告:“吾當遠征報國,待異日功成歸林,以表愚忠耳”。石達開率領十幾萬大軍,轉戰多地都沒有成功。在沒有根據地的情況下,軍隊損失慘重,缺草少糧,士氣低落。湘軍統帥曾國藩也看出了這一點,高興的說,石達開“既鈍於浙,鈍於閩,入湘後又鈍于永祁,鈍于寶慶,裹脅這人願從者漸少,且無老巢以為糧台,糧米須擄,子藥須搬,行且自疲於山谷之間”,應加緊圍攻。石達開走投無路,只好退守長蛇嶺,轉戰四川,結果在四川被湘軍大敗,與余部一同被清軍重兵圍困在大渡河畔,進退無路,陷於絕境。

後來,清軍派人前來勸降,說只要石達開投降,就可以保證太平軍的幾萬將士的性命無憂。石達開為保住幾萬部眾的性命,帶了自己五歲的兒子石定忠去清營談判。希望清軍統帥駱秉章、唐友耕輩能“依書赴奏,請主宏施大度,胞與為懷,格外原情,宥我將士,請免誅戮,禁無欺淩,按官授職,量材擢用,願為民者散為民,願為軍者聚為軍”。結果清軍出爾反爾,不僅扣押了石達開父子,還將太平軍將士繳械後全部殺害。石達開則被解到成都審訊。審訊中,清軍統帥駱秉章問他“你投降嗎?”石達開凜然的回答道:“我來是乞死的,也是為我的部眾請命的,當下只求一死了。”“所謂成則為王,敗則為寇,今生你殺我,安知來生我不殺汝耶?”然後大義凜然,自赴刑場,被淩遲處死。據說,石達開在臨刑之際,依然神色怡然,無一毫畏縮態。以淩遲極刑處死,至死亦均默默無聲。

石達開的遭遇是一個歷史的悲劇。後人懷念他,便傳說他並沒有死,當年前往清營談判的人不是石達開,而是與他相貌酷似的養子。當時之所以要帶上五歲的石定忠就是為了讓清軍相信他就是石達開。石達開真人早在清軍進攻之前,就已經帶著心腹逃出了包圍圈。這種說法傳得神乎其神,甚至有人說曾經見過在四川隱居的石達開。還有一種說法更為具體,說石達開率眾突圍之後,帶著自己的余部和大量的珠寶逃到了貴州與廣西交界的叢山之中。見這裡群山延綿,是個藏兵駐軍以圖東山再起的好地方。便在這裡修築了一座山寨,將珠寶埋在山寨中的一個山洞中以作為自己有朝一日東山再起的資金。但是,由於後來天京被清軍攻破,洪秀全病逝,太平天國從此徹底失敗。隱居在此的石達開隨著年歲的增大,也逐漸失去了東山再起的信心,便從此長隱人間。當然,這些都是人們美好的願望,實際上根據當時的情況和清軍將領的記述來看,石達開應該是就義無疑了。

至於人們所說的寶藏,根據傳說,石達開藏寶的時機有兩個,一個是在決定捨命自縛赴清營之前,一個是在傳說的設計突圍之後。兩者相較,還是第一種說法比較可信,也比較具體。據說石達開被圍困之後,他的妻妾在一天夜裡同時自殺,石達開命人買了六口棺材,用來裝斂妻妾的屍體。但是,後來有人在江中見到了石達開妻妾的屍體,看來棺材並未裝殮他的妻妾,而是用作了其它用途。什麼用途能比裝殮至親更為重要呢?在當時的情形下,當然是保存太平軍東山再起的重要物資了。據說這些棺材被秘密的窖藏在高升店的後山坡下,並留下一紙上文所說的藏寶圖。後來這張藏寶圖被一位姓賴的老人所得,子子孫孫傳了下來,輾轉到了劉湘手中,於是便發生了開頭劉湘挖寶那一幕。後來,蔣介石到陪都重慶後也曾密令軍統頭子戴笠帶人尋找石達開的藏寶窖。但因山洪爆發,泥石流將當地地貌改變,劉湘當年挖掘的地方也已無跡可尋,最後不了了之。

據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的《寶藏的故事》記載,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率領的太平軍覆滅於大渡河前夕,把軍中大量金銀財寶埋藏於某隱秘處。石達開當時還留有一紙寶藏示意圖。圖上寫有“面水靠山;寶藏其間”八字隱訓。

世界六大寶藏未解之謎系列之三,慈禧太后的寶藏。據悉,慈禧陵中被盜的珍寶或被孫殿英等人用來行賄,或被變賣,或遭毀壞,甚至被走私到國外,絕大多數至今下落不明。孫殿英曾把慈禧口中所含的夜明珠送給宋美齡。臺北故宮博物院中珍藏著一棵翡翠白菜,是其鎮館之寶,很可能就是慈禧陵中流失之物。隨著時間流逝,這些被盜珍寶到底去了哪裡,誰也說不清了。

“紅色處女軍”藏寶之謎

軍首普拉斯妲多年跟隨女王,見多識廣,對王室的金銀財寶瞭若指掌,加之她本人喜歡雍容華貴的奢華生活,又多年劫掠富豪,搶劫了不少的貴族城堡,聚斂起大量的金銀財寶。在普熱美斯軍隊未到之前,她早已預見到自己凶多吉少,於是她在迪爾文城堡早已把大量的寶藏埋藏起來。

普拉斯妲:天資聰慧,練就了一身過人武藝,極端憎惡男人。

捷克9世紀初的女王麗佈施不但是一位出類拔萃的巾幗英雄,還創建了一支包括婦女在內的驍勇善戰的軍隊,曾打敗過不少敵人。

後來她雖然嫁給了普熱美斯公國的公爵普熱美斯,但始終保持著桀驁不馴的獨立性格。後來,這位女王建立了一支皇家衛隊,隊長就是後來在捷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普拉斯妲。

這支衛隊完全由年輕女子組成,負責保衛女王和皇宮的安全。普拉斯妲兢兢業業為女王服務,與女王結下了很深的感情。

麗佈施女王去世後,普拉斯妲深感悲痛,她不願意再為國王普熱美斯公爵效勞,便率領自己手下的女兵來到捷克北部的維多夫萊山,從此占山為王。 普熱美斯公爵曾派一名使臣到維多夫萊山區,試圖把普拉斯妲重新請回到王宮。

結果,年輕的叛逆姑娘卻把這名使臣閹割後轟了回去。普拉斯妲的這種做法激怒了國王,但卻吸引了周圍地區許多年輕的姑娘。一批批年輕的女子不堪忍受男人的欺壓,陸續投奔了普拉斯妲。沒過多久,普拉斯妲手下就有了一支真正的部隊,這就是後來威震朝野的“紅色處女軍”。普拉斯妲本人也開始了她傳奇般的生涯。

所謂“紅色處女軍”即完全由尚未結婚的處女組成的軍隊。反對處女軍的人說,普拉斯妲是個作惡多端的女妖,她誘使年輕女子去犯法;擁護她的人稱她為女中豪傑。據歷史記載,她天資聰慧,而且練就了一身過人武藝,但極端憎惡男人。

有人分析,普拉斯妲之所以對男性深惡痛絕,可能是因為她從小受到父親的虐待,又在尚未成年時被男人淩辱過,所以她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深深的傷痕。

普拉斯妲的“紅色處女軍”規模越來越大,最多時達到上千人。為了保證部隊的給養,她率領軍隊離開了貧瘠的維多夫萊山,在迪爾文城堡建立起了自己的武裝大本營。

隨後,“紅色處女軍”四處打家劫舍,徵收捐稅,推行自己的法律。這些法律大部分是針對男人的。據說,為了蔑視男人,她有時會帶著幾名女兵,手持利劍和盾牌,赤身裸體地去市鎮遊逛,如果哪個男人膽敢朝她們看一眼,她們就會毫不遲疑地把那個男人處死。

普拉斯妲在她自己的地盤上行使著至高無上的絕對權力。她規定:

一、男人不許佩帶武器,不許習武,否則處以死刑。

二、男人必須種地、做買賣經商、做飯、縫補衣服、幹所有女人不願幹的家務活;女人的職責則是打仗。

三、男人騎馬,雙腿必須懸垂在坐騎左側,違者處以死刑。

四、女人有權選擇丈夫,任何拒絕女人選擇的男人都將處以死刑。

這些古怪的法律十分苛刻。普拉斯妲這一極端的做法不僅激起了當地男人的強烈反抗,也終於讓普熱美斯覺得忍無可忍。於是,國王普熱美斯派遣大軍圍剿普拉斯妲。

普熱美斯軍隊的指揮官開始並不把這支“紅色處女軍”看在眼裡,他們認為這幫女孩子看到國王的正規軍必然會嚇得不知所措。然而,實際上雙方一交戰,普熱美斯的軍隊由於過於自信和輕敵,竟沒有占到什麼便宜,反而被“紅色處女軍”打得落花流水。

這下子,他們不得不重新考慮如何來對待這支“紅色處女軍”了。國王普熱美斯在布拉格得知自己的軍隊在山裡竟被一幫女孩子弄得暈頭轉向,盛怒之下,他居然親自率領著大軍浩浩蕩蕩地前來圍剿。

在維多夫萊山區,普熱美斯大軍依靠人數上的優勢,採取突然襲擊的戰術,把處女軍層層包圍,縮小包圍圈後殺死了一百多名頑強抵抗的處女軍戰士。在迪爾文城堡的普拉斯妲聞訊後,親手扼死十幾名俘虜,並率領自己的戰友對普熱美斯大軍進行了殊死抵抗。

一時間,山岡上殺聲震天,幾公里外都能聽到她們和男人拼命時的喊叫聲。最後,城堡中所有的處女軍戰士全部壯烈犧牲,沒有一個逃命投降的。而普拉斯妲本人最後扔下了手中的盾牌,脫光了身上的衣服,僅僅拿著一把利劍,赤身裸體地同皇家軍隊進行了最後的拼殺,直到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普拉斯妲多年跟隨女王,見多識廣,對王室的金銀財寶瞭若指掌,加之她本人喜歡雍容華貴的奢華生活,又多年劫掠富豪,搶劫了不少的貴族城堡,聚斂起大量的金銀財寶。在普熱美斯軍隊未到之前,她早已預見到自己凶多吉少,於是她在迪爾文城堡早已把大量的寶藏埋藏起來。

這筆財寶主要有金幣、銀幣以及處女軍戰士不願佩戴的大批珍貴的金銀首飾,數量極為可觀。

普拉斯妲到底把它們埋藏到哪兒呢?

處女軍被全部殺死之後,後人就想到了這批珍寶。有人不斷地在當年她們活動的地區挖掘,試圖找到她們埋藏的珍寶,但始終沒有找到。

隨後,普熱美斯家族以布拉格為中心建立的王朝依附神聖羅馬帝國幾百年。在普熱美斯王朝統治波西米亞的幾百年間,這幾代王朝都沒有忘記普拉斯妲和她埋藏的財寶。他們曾多次派人去維多夫萊山區搜尋這批寶藏,但每次都空手而歸。

進入20世紀以來,這筆紅色處女軍”藏寶之謎,又引起了一些現代尋寶者的注意。有人認為,它肯定被埋藏在捷克山區的某個地方。但到底在什麼位置,卻始終沒有人能知道。

沙漠之狐隆美爾的寶藏

乃是他掠奪非洲的戰利品,其中有金條、金磚、貴重金屬和球寶、鑽石等,總值估計,達三億美金之巨!

隆美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璀璨將星中,能做到生前顯赫,死後殊榮不斷,特別是被敵對雙方都認可的,惟有隆美爾一人而已。曾經是希特勒的愛將,是納粹最得力的侵略工具,因此被稱為“二戰縱火犯”。在鐵血有很多戰友對其頂禮膜拜,也有很多人對其不屑一顧。隆美爾率領2個師的軍隊在北非僅僅用了2個星期就讓英軍之前2個月的戰果喪失殆盡! 當一九四二年秋天,曾經橫行北非的希特勒非洲兵團,已經開始失去優勢,其時,英國蒙哥瑪利元帥率領的聯軍,連挫德軍。

隆美爾所率領的非洲兵團,自埃及潰退,逃往利比亞,兵團司令部則移駐突尼斯的比塞大港。

艾森豪率領的美軍,又從阿爾及利亞登際,希特勒的這支非洲精銳部隊,已處於腹背受敵面臨被殲滅的不利境地,這時,是一九四三年五月。

希特勒在這時候,下了一道密令給隆美爾,令他排除萬難,務必將非洲兵團所撓運的黃金寶物,運往可靠的地點,否則,便將之毀棄。根據聯軍方面,對於比塞大港來往船隻調查的情報,發現有一艘海軍船艦,任務不明,但是卻配備著極強的炮火,偷偷離開比塞大港,突破聯軍的海上封鎖,駛抵義大利北部的斯帕契爾港。

而再根據聯軍的情報,一九四三年十月十八日,天未黎明時,一艘小型的船隻,在接受了那艘由比塞大港駛來的船隻上的若干“貨物”之後,便駛離了斯帕契爾,從此不知下落。

而當希特勒的非洲兵團被擊潰之後,那一批金條、寶物,並沒有發現、而且,長時期以來,那些寶藏就如石沉大海一般,再也沒有蹤跡可尋,因此有理由相信,就是那一艘小型的船隻,擔任了藏寶的任務。

澳大利亞藏金島

至今還是世界十大未解之謎之一,傳言寶藏量是較巨大的。在17世紀70年代,威廉·菲波斯偶然發現了一張有關洛豪德島的地圖,圖上標有西班牙商船“黃金”號沉沒地,這讓他驚喜不已,一個發財機會似乎來了。

原來,“黃金”號商船有一段神秘的故事,那是在16世紀50—70年代,西班牙人沿著哥倫布的航跡遠征美洲,從印地安人手裡掠奪了無數金銀珠寶,然後載滿船艙回國。然而,他們的行動被海盜們覺察了。

哪知海盜們終歸是海盜,哪有信用可言,一些陰謀者企圖獨吞寶藏,一時間血肉橫飛,一場火拼留下了具具屍體,勝利者攜帶藏寶圖混跡天下,過著花天酒地、驕奢淫逸的生活,而藏金島的傳說也不脛而走,風靡世界。

菲波斯懷揣這張不知真假的藏寶圖,登上荒島,四處勘察,然而他一無所獲。正當他徘徊海灘時,無意中腳陷入沙中,觸及到一塊異物,經發掘是一叢精美絕倫的大珊瑚,在珊瑚內竟又藏有一隻精緻木箱,箱中盛滿金幣、銀幣和珍奇寶物。

菲波斯狂喜萬分,他在島上待了3個月,瘋狂地尋覓,整整30噸金銀珠寶裝滿了他的縱帆船,他實現了發財夢。

所羅門王寶藏

以色列考古學家近期在以色列默基多地區一處廢墟中挖掘出大量聖經時代的名貴珠寶和稱為“緊急寶藏”的古代貨幣等寶藏。美國國家地理網站近日通過一組圖集詳細介紹了此次考古發現的重要成果。出土的文物向人們展現了三千多年前中東地區的人們生活畫面,其中包括他們面對危險逃離家園時緊急留下寶藏的情景。

“儘管被埋藏了1000多年,這些名貴珠寶和‘緊急寶藏’還是在以色列重見天日。即便埋藏他們的家族已經讓這些寶藏逃過了無以計數的危險。”在上個月出土的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戒指和耳飾是在一處房子廢墟中的一個陶罐中被發現的。雖然2010年這處廢墟就已經被發掘出來,但是直到去年,考古學家們才完全清理出裡面的文物,開始了相關的研究。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考古學家撒列爾-芬克爾斯坦介紹說,“這些珍寶可能是屬於一戶富有的迦南人。迦南人是5000年前開始居住於巴勒斯坦和腓尼基地區的閃族人。”以色列外交部稱,這些在默基多地區附近發現的文物應該可以稱得上聖經時代最珍貴的寶物之一。

“這是一件非常難以置信的文物。”他對這一裝飾了野生山羊形狀的金耳飾讚不絕口。“當我們在默基多進行發掘工作的時候,我們一般都能發現一些比較普通的耳飾。它們有著簡單的設計。但是這個耳飾的設計要好得多,也顯得更大一些,它看起來更加用心製作。據我們所知,這是黎凡特地區發現的唯一一件類似的文物。”黎凡特地區包括了東地中海地區和周邊的內陸地區,包括以色列、約旦、黎巴嫩、敘利亞和其他一些中東地區。

“默基多是一座著名的迦南城市,它始建於西元前11世紀。人們都認為這裡的珠寶都被藏起來了,被埋葬在這一層一層的沉澱物之下。當時埃及人統治這個地區的時候,這些廢墟得以從埃及人的搜刮中逃脫。這個3000多年歷史的遺址是在一個出土過很多象牙雕飾的遺址附近被發現的。所以,這個地方可能是這個城市財富最集中的地區。這些珠寶擁有者的社會地位可以從這個寶庫本身的品質和裡面出土的文物品質以及這個遺址的建築結構來推測。”

當前位置:49363網 > 未解之謎 > 寶藏之謎 > > 正文

以色列寶藏:三千年前黃金寶藏及所羅門王寶藏

更新:2015-09-08 07:07

以色列驚現三千年前黃金寶藏之謎

以色列考古學家近期在以色列默基多地區一處廢墟中挖掘出大量聖經時代的名貴珠寶和稱為“緊急寶藏”的古代貨幣等寶藏。美國國家地理網站近日通過一組圖集詳細介紹了此次考古發現的重要成果。出土的文物向人們展現了三千多年前中東地區的人們生活畫面,其中包括他們面對危險逃離家園時緊急留下寶藏的情景。

“儘管被埋藏了1000多年,這些名貴珠寶和‘緊急寶藏’還是在以色列重見天日。即便埋藏他們的家族已經讓這些寶藏逃過了無以計數的危險。”在上個月出土的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戒指和耳飾是在一處房子廢墟中的一個陶罐中被發現的。雖然2010年這處廢墟就已經被發掘出來,但是直到去年,考古學家們才完全清理出裡面的文物,開始了相關的研究。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考古學家撒列爾-芬克爾斯坦介紹說,“這些珍寶可能是屬於一戶富有的迦南人。迦南人是5000年前開始居住於巴勒斯坦和腓尼基地區的閃族人。”以色列外交部稱,這些在默基多地區附近發現的文物應該可以稱得上聖經時代最珍貴的寶物之一。

“這是一件非常難以置信的文物。”他對這一裝飾了野生山羊形狀的金耳飾讚不絕口。“當我們在默基多進行發掘工作的時候,我們一般都能發現一些比較普通的耳飾。它們有著簡單的設計。但是這個耳飾的設計要好得多,也顯得更大一些,它看起來更加用心製作。據我們所知,這是黎凡特地區發現的唯一一件類似的文物。”黎凡特地區包括了東 地中海地區和周邊的內陸地區,包括以色列、約旦、黎巴嫩、敘利亞和其他一些中東地區。

“默基多是一座著名的迦南城市,它始建於西元前11世紀。人們都認為這裡的珠寶都被藏起來了,被埋葬在這一層一層的沉澱物之下。當時埃及人統治這個地區的時候,這些廢墟得以從埃及人的搜刮中逃脫。這個3000多年歷史的遺址是在一個出土過很多象牙雕飾的遺址附近被發現的。所以,這個地方可能是這個城市財富最集中的地區。這些珠寶擁有者的社會地位可以從這個寶庫本身的品質和裡面出土的文物品質以及這個遺址的建築結構來推測。”

“這些佈滿裂痕的陶瓷碎片是從這個寶庫中出土的有3000多年歷史的文物之一。不過這個容器本身卻顯得那麼的平實。他們把寶藏放在一個容器中,然後把容器安放在房間的一角,然後用兩個碗蓋住它們,就這麼簡單。我們可以這麼猜測,他們當時或許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把這些寶藏埋到地底下去了,當時房子已經被點燃,而且他們也再也回不來了。”

這些出土的鐵器時代的瑪瑙珠與當時埃及地區的工藝相吻合,或許它們就是在當時從埃及地區進口過來的。芬克爾斯坦研究團隊在開始新一輪發掘工作的時候,對這些問題很感興趣。芬克爾斯坦表示,“我們猜測這些文物出現的時間大約是在西元12世紀末期埃及霸權崩塌之後的一段時間。當然,也可能是在埃及王朝的末期。”

作為聖經故事中善與惡的交戰地,默基多城現在成為了考古學家煞費苦心地發掘這段歷史的最佳地點,即便這裡已經被歷史層層掩埋。從西元前7000年到聖經時代,這個城市在陸路貿易路線上是關鍵的一站。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這個城市擁有著連續性的文明,包括迦南人、埃及人、以色列人和波斯人,這些混合起來的文化創造了一個對於考古學家來說無法抗拒的夾心蛋糕。

以色列文物管理局考古學家埃米爾-阿拉德傑姆展示了四枚發現於Qiryat Gat城附近罕見的古羅馬錢幣,這些文物是以色列最近的第二批黃金出土文物的一部分。阿拉德傑姆介紹說,“這些大約2000年前的文物屬於西元132年至135年的Bar-Kokhba起義時期。Bar-Kokhba起義是歷史上最激烈的反抗羅馬人的起義。這次起義持續了長達3年的時間,最後這一地區的人們得到了自由。但好景不長,後來羅馬人又殺回來了,摧毀了那裡所有的社區,殺掉了所有的人。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現在看到寶藏都是被遺棄在長時間無人居住的家中的現象。我們把這樣的寶藏稱為緊急寶藏,就是當你發現敵人殺過來了的時候,趕緊把所有值錢的東西都藏在一起,以備自己日後回來還能再找到。當然在這個例子中,人們都沒能再回來尋找他們埋下的寶貝。”

這一枚純金製造擁有2000年的歷史的花型耳飾很明顯是屬於一個富貴人家。一般來說,在羅馬地區,人們通常是用石頭製作耳飾然後附上金箔讓它們看起來是金子做的。這是在一處古羅馬和拜占庭時期的建築外面發現的,當時這耳飾和其他一些值錢的物品被布料包裹著埋在地下以保其安全。

阿拉德傑姆介紹說,“這枚羅馬時期的戒指,是水牛城出土文物之一。它可能原來被用作火漆印章,上面印著一位穿著長袍的婦女。我們猜測這個人物可能是勝利女神-羅馬的維多利亞女神。這枚戒指上的雕刻非常具有象徵性。”

此次考古發現的成果,不只是那些2000多年前在中東地區罕見的羅馬皇帝圖拉真在位時期的金質錢幣,還有140枚銀質錢幣。與4枚金幣對比,這些銀質錢幣已經被腐蝕得面目全非了。一起出土的寶藏還包含了一些不起眼的物件,這些物件最初的目的是為了在危險臨近的時候保護這些之前的東西。與這些錢幣和珠寶一起發現的,還有兩把銀質的湯匙。基於對同時期羅馬遺址,包括龐貝城遺址出土文物的研究,阿拉德傑姆認為,“這些湯匙要麼是平時食用的食具,要麼是醫用器械。但是不論出於何種用途,它們都是值錢的文物,不管因為它們是銀質的還是因為它們是作為特殊的器具。”

在以色列一個古羅馬要塞發現的金幣。這些金幣是基督教士兵按照醫院騎士團的命令埋入地下的,當時十字軍面臨一支龐大的穆斯林軍隊的猛烈進攻

為了防止被人發現,金幣被藏入一個破罐中。即使在1265年,這罐金幣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已經變成廢墟的十字軍要塞。對這裡進行研究有助於加深對醫院騎士團的瞭解

已變成廢墟的十字軍要塞,座落於阿波羅尼婭國家公園

2012年在以色列的一個古羅馬要塞,考古學家發現了一罐十字軍東征時期埋藏的金幣,價值50萬美元。這些金幣是基督教士兵按照醫院騎士團的命令埋入地下的,當時十字軍面臨一支龐大的穆斯林軍隊的猛烈進攻。1265年,這批十字軍騎士被全殲。

為了防止被人發現,金幣被藏入一個破罐中。即使在1265年,這罐金幣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1265年4月,這個羅馬要塞被馬穆魯克的軍隊攻克。在全軍覆滅前,防守要塞的士兵將金幣埋入地下,金幣才得以保存至今。

特拉維夫大學的奧倫-塔爾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表示:“這個罐子很小,已經部分破損。將金幣裝入破罐子並且在裡面放上沙子顯然是為了掩人耳目。如果有人發現這個罐子,可能也不會太在意,不會看裡面藏著什麼,也就找不到這些金幣。我們很幸運,發現了這個罐子和裡面的金幣。”

這個古羅馬要塞座落在阿波羅尼婭國家公園,曾出土過大量文物。從13世紀起,科學家就在這裡展開挖掘,但這些金幣直到今天才重見天日,這不得不令人感到吃驚。罐子中發現的金幣共有100多枚,年代可追溯到北非的法蒂瑪王朝時期——當時羅馬人佔領要塞——比發現金幣的要塞歷史還早200至300年。這個要塞最初由羅馬人所建。

此次發現的金幣在的黎波里和亞歷山大鑄造,非常珍貴。塔爾表示:“研究法蒂瑪金幣的難度很大,上面的字母有時很難辨認。”以色列《國土報》報導稱,這些金幣每一枚的價值可達到5000美元。

考古學家進行的挖掘有助於瞭解十字軍在中東的防禦工事。1265年後,這批金幣就一直無人問津。1101年,十字軍征服穆斯林軍隊,1265年又被馬穆魯克擊敗。這座要塞的大部分地區進行重新規劃,建有龐大的防禦工事,私人和公共建築,此外還修建了一座城堡。馬穆魯克擊敗十字軍後,這座要塞遭到廢棄。現在,這裡已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考古遺址

所羅門王寶藏千年之謎

所羅門王(西元前1000年—前930年),古代以色列聯合王國的國王,在耶路撒冷執政四十年,是猶太人智慧之王。相傳他的一生積聚了無數財富和奇珍異寶,後來卻離奇失蹤,成為千百年來的不解之謎。

寶藏來歷

耶路撒冷最早的主人是迦南人。直到西元前一千年左右,猶太人在大衛王的率領下攻佔了這座城市,並將他們的首都從希伯倫遷到這裡。

耶和華是猶太人的保護神和救世主。耶和華的訓諭是當年聖徒摩西在西奈山的頂峰不吃不喝40個晝夜才得到的。為了保存《摩西十戒》和《西奈法典》,摩西做了一個木頭盒子來存放它們,外面包裹黃金,世稱“金約櫃”。大衛王統一迦南後,把“金約櫃”迎到耶路撒冷。大衛王死後,他的兒子所羅門即位,在耶路撒冷修建聖殿,專門供奉“金約櫃”以及刻有摩西經文的石碑。

所羅門聖殿建成後,來參拜的人給所羅門王帶來了許多貢品。據說,所羅門王每年僅從各個屬國就可以收到大約99900公斤黃金的貢品。後來,所羅門王將所有的珍奇貢品和搜刮來的金銀寶物都存放在聖殿裡,這就是歷代相傳的“所羅門寶藏”。

考古學家對埃及發現的一幅古代卡爾納克浮雕作品進行了研究,浮雕上再現了所羅門王所擁有的204件珍品。考古學家推算,所羅門王擁有的財寶價值應達上億美元之多。

命運多舛

公無前586年,猶太王國被新巴比倫帝國所滅,聖殿中的“金約櫃”和所有的珍寶都被洗劫一空。不久,波斯王居魯士征服了巴比倫,釋放了被囚在那裡的猶太人,還將原先巴比倫人掠走的金銀珍寶也歸還了猶太人,讓他們仍安放在聖殿中。

西元前217年,敘利亞國王攻入耶路撒冷城,掠走了聖殿中的許多財物。西元70年,耶路撒冷聖殿被羅馬大軍摧毀,聖殿中的物品被運回羅馬。西元455年,北非的汪達爾人洗劫了羅馬城,把這批珍寶帶到了迦太基。幾十年間,汪太爾王國又被拜占庭帝國消滅,這些寶物又被運到拜占庭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後來有人對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說,這批聖物導致了羅馬和迦太基的覆滅,應將它們送回耶路撒冷。查士丁尼派人將珍寶送往耶路撒冷。然而,這些寶物卻在途中不知所終。

下落成謎

有人說,運送寶物的船隻因遇到風暴而沉入了地中海,所有的寶物至今仍在水下。又有人說,實際上汪達爾人並沒有從羅馬城將珍寶奪走,因為汪達爾人來之前,哥特人在西元410年就進攻過羅馬城,當時城裡的猶太人趁亂進入皇宮將這些珍寶取出藏了起來。

20世紀中期,考古學家們在死海邊上的庫姆蘭發現了一件銅卷,上面竟然清楚地記載著多種聖殿財寶的名稱、數量和埋藏地點!這便證實了歷史學家們的推測。可惜,“死海古卷”上面記載的地點,雖有確鑿的地名,但時過境遷,名稱變異,已無從查考。

直到今天,“金約櫃”和“所羅門寶藏”仍然是一個謎。

古廟驚現印度寶藏

《印度時報》,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一座16世紀修建的寺廟進行資產盤點時,竟在寺廟內一個139年沒打開過的地下密室內發現了一大批已埋藏多年的黃金寶藏——其中包括“數以噸計”的金幣、黃金、鑽石、珠寶和飾品等,總價值可能超過“5000億盧比”(約合700億人民幣)!更讓人咂舌的是,由於盤點工作目前尚未完成,因此未來很可能還將有更多價值連城的黃金寶藏浮出水面!這一發現轟動了整個印度,也受到全世界的關注。

在哪裡發現的印度寶藏?

16世紀時建的一座印度神廟

據報導,這批數量驚人的黃金寶藏是在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帕德馬納巴史瓦米廟發現的。該神廟建於16世紀,由當時統治該地區的土邦、特拉凡科王國的國王下令修建的。該廟以它錯綜複雜的雕塑而著名,供奉的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毗濕奴。數百年來,當地一直傳聞稱,特拉凡科國王將他的大量財富全都埋藏在帕德馬納巴史瓦米廟的地下密室之中。

印度1947年擺脫英國統治獲得獨立後,特拉凡科王國與土邦柯欽王國合併,成為如今的喀拉拉邦。而帕德馬納巴史瓦米廟從此後一直由特拉凡科王室的後人管理。

為什麼會發現寶藏?

處理寺廟與特拉凡科王室後人的糾紛

由於特拉凡科王室的後人未能很好地盡到對帕德馬納巴史瓦米廟的管理責任,日前印度最高法院下令,由喀拉拉邦政府接管帕德馬納巴史瓦米廟和其所有財產的管理權。上周,最高法院下令清點寺廟財產,並指派由退休法官、專家和廟方組成的專家小組于6月27日打開廟內的地下密室盤查。報導稱,帕德馬納巴史瓦米廟共有6個地下密室,這次人們進入的是其中的兩個密室,這兩個密室已經139年沒打開過了。

寶藏都有啥?

金佛像、1200條金鏈子、成麻袋財寶等

截至7月2日,在這兩個分別代號為A、B的密室中發現了金佛像、金皇冠、1200條金鏈子,不計其數的純金器具和金盤,成麻袋的金銀財寶,其中包括比利時鑽石、總重量達17公斤的英國東印度公司時期的金幣、18枚拿破崙時代硬幣、用絲纏繞的寶石、逾1000公斤重的金幣和金飾,還有數千年前長3米多、重2.5公斤的金項鍊等。寺廟人員表示,這些寶藏包括信徒的供品、特拉凡科王室的寶藏和昔日鄰國對王室的供奉。

據盤點小組初步估值,寶藏總價值逾5000億盧比(約合700億人民幣)。由於盤點尚未完成,估計總的寶藏價值將更驚人。不過其中一名專家表示,目前估計的價值實際上還是不準確、保守的,因為“沒有考慮到這些寶藏的拍賣價格和收藏價值……只能說,在寺廟中找到的秘密金庫價值連城”。

寶藏應歸誰所有?

寺廟?印度人民?王室後人?

古廟發現寶藏的事轟動了整個印度,也受到全世界的關注,印度政府已派特種部隊嚴密守護古廟,並為該古廟安裝閉路電視及警鐘,防止不法分子趁亂偷搶。但寶藏應歸誰所有呢?這在印度也引起很大的爭議。

寺廟的很多信徒認為這些寶藏是在寺廟發現的,因此就該歸寺廟所有,然而,社會上的世俗人士則要求將其作為全體人民的福利,用這些財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喀拉拉邦的歷史研究委員會主任切利安說:“這是當時的統治者從人民那裡搜刮的財富,這些財富應該再次用於人民。”

自印度1947年獨立以來,這座寺廟一直由特拉凡科王室成員的後人成立信託管理。王室後人瓦瑪稱,在寺廟的寶物是他的家庭財產,不過印度最高法院已駁回了他的要求

印度神廟裡的億萬寶藏和它的神秘傳說

尋找寶藏的影視劇和小說,總是特別受人青睞。珍貴古老的藏寶圖、詭秘難解的暗示符號、人跡罕至的藏寶地點、讓尋寶者有來無回的重重機關,令許多人心馳神往。當然,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些都是虛構的,無法變成現實。然而,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近來發現的大量財寶,讓全世界欣賞到了一部現實版的尋寶大片。同時,寶藏如何保護,最終歸誰所有,這些問題也同寶藏本身一樣,吸引著人們關注的目光。

神廟裡的無價之寶

喀拉拉邦位於印度西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這裡四季如春,盛產咖啡、橡膠、檳榔等熱帶作物,“喀拉拉”在印度語中,是“椰子之鄉”的意思,大片椰林是這裡常見的風景。

喀拉拉邦宗教氣氛非常寬鬆,多種宗教並存。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是著名印度教廟宇,它有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西元8世紀,並在18世紀重建。此次寶藏挖掘之前,神廟一直歸當地瓦爾瑪王族後裔所有。它占地近7000平方米,以錯綜複雜的雕塑聞名遐邇。這裡供奉著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毗濕奴神,每年吸引著大量信眾前來朝拜。

神廟寶藏的發現與一位叫桑達拉拉江的人關係密切。桑達拉拉江是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英迪拉·甘地政府時期的情報局官員,退休後陪同雙目失明的父親居住在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附近。老人是位虔誠的印度教徒,現在雖然已經年過七旬,但每天仍堅持淩晨2時30分走進神廟禱告,每次持續8個小時。

一直以來,當地就傳說神廟中藏有大量財寶,但誰也沒有真正去挖掘。不過,對藏寶一說,桑達拉拉江深信不疑,而且,他越來越對神廟管理人員心存疑慮。2009年,桑達拉拉江向喀拉拉邦高等法院投訴,稱有關方面對神廟管理不善,安全措施不當,政府應該收回神廟的管理權,並負責廟內財產的處置和防盜。2011年1月,喀拉拉邦高等法院裁定,由邦政府接管神廟。5月,印度最高法院要求喀拉拉邦在接管神廟前,成立由7個人組成的委員會,清點神廟總資產,並列出詳細清單。

6月29日,清點工作正式開始。印度的神廟大多藏有財寶,但幾經戰亂,許多神廟都被侵略者或盜墓賊洗劫一空。相比之下,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中的財寶保存相對完好。挖掘之前,工作人員確定了6個地下密室,並把它們用字母A至F編號。其中,A、B兩個密室歷史最久遠,據考證已經有139年未曾打開。

工作人員在打開A密室時,做了充分的準備,也頗費了一番周折:密室外停著救護車以防發生緊急狀況;地下氧氣不足,為了防止工作人員窒息,還要用風扇將大量空氣輸入地下;就連那把生銹的大鎖,挖掘人員也是用了2個半小時才打開。密室門開了,在強光燈和火炬的照明下,工作人員緊張而好奇地走了進去。不過,他們失望地發現,密室幾乎是空的。

然而,挖掘人員並沒有放棄。他們移開密室中的幾塊大石頭,發現了一條通往密室深處的秘密通道。人們沿著通道走了沒多遠,就被眼前所看到的一切驚得目瞪口呆——他們真的找到了一個巨大寶藏!報導說,在A密室中發現的財寶包括:1200多根長約2.7米、重2.5公斤的金鏈;3個黃金皇冠;近1噸重的黃金飾品、鑽石古董珠寶、用絲纏繞的寶石;17公斤重的東印度公司時期金幣;18枚19世紀初拿破崙時期的硬幣;1只黃金製成的小象;3尺半高的鑲鑽毗濕奴神像;一座1尺高、約1公斤重的人形雕像,等等。

除A密室外,工作人員在其他4個已打開的密室中,也發現了不同數量的財寶。喀拉拉邦行政長官賈亞庫馬爾稱,已經發現的寶藏的總價值,初步估算超過5000億盧比(約合729.5億元人民幣)。印度媒體的估計更為大膽,認為這些寶藏的價值超過1萬億盧比(約合1459億元人民幣)。按照先前記錄,印度最富有的神廟為安德拉邦的提魯巴提神廟,其擁有財產價值3200億盧比(約合467億元人民幣)。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擁有的寶藏價值遠超這一數字,一躍成為印度最富的神廟

不過,印度政府迄今沒有公開任何有關財寶的實物照片,使得印度各界對寶藏到底價值幾何仍有爭議。古董商們認為,文物的價值因個體而異,很難估計出其市場價格。世界著名藝術品拍賣行之一的佳士得拍賣行印度分行負責人梅娜卡·沙哈也認為,拍賣行迄今沒有看到這批財寶的實物,只有經過鑒定,才能確認其真實價值。

印度考古學家喜瑪昌德拉認為:“發現的財寶中包括一些17世紀的威尼斯金幣。這種金幣當時在沿海地區非常流行,常被葡萄牙人、荷蘭人和英國人用作香料貿易的交換貨幣,其貨幣價值和學術價值很難直接用現代的金錢來衡量。”文物中還包括10盞純黃金製作的燈具,是12世紀南印度的潘迪亞王國國王敬獻給神廟的,即便是拍賣行,都很難對這種罕見的古董準確估價。它們成了實實在在的“無價之寶”。

打開密室會褻瀆神靈

尚未開啟的B密室是6個密室中最大的一個,據傳也是藏寶量最多的一個。現在,B密室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有分析稱,如果B密室被打開,寶藏總價值還將會有新的突破,甚至有可能是目前估價的10倍!

當地政府本打算於7月8日開啟B密室,但遭到了很多信徒的反對。近幾天,已經有大批的印度教信眾聞訊從各地趕來,圍坐在神廟外,念經禱告以示抗議,希望政府不要繼續開啟密室,以免為當地招致禍端。其中一個說法是,開啟B密室將打開“潘朵拉的盒子”,會給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所在的地區帶來詛咒和災難,而那些親手開啟密室的人將會遭到毀滅。

還有信徒警告說,有一條地下通道將B密室與大海連在一起。如果打開密室,將會引發神的憤怒,海水會倒灌進來,淹沒整座城市。有人甚至翻出了上世紀30年代的一則新聞,說1908年有人試圖打開神廟的密室,卻被一群眼鏡蛇嚇跑了。印度教的傳說中,神聖的地方都會有眼鏡蛇守護。所以一些信徒認為,B密室內肯定有大量眼鏡蛇,它們數百年來守護著密室,時刻準備攻擊那些試圖進入的人。不過,這些傳說在現代科技面前被人看作不足為信,當地一位有著25年豐富經驗的捕蛇人說,密室中絕不可能有眼鏡蛇,因為那裡沒有足夠的氧氣,也沒有老鼠等食物供蛇來吃,它們靠什麼活下去?

傳說或許不值得相信,但打開B密室的實際困難真的很大。工作人員曾試圖開啟密室的鐵門,但發現用鑰匙無法做到,唯一的辦法是用氣體切割機切開。但這一想法很快被否決,因為這種“動粗”的行為,真的是對神廟和神靈的褻瀆。最終,政府不得不考慮到民眾的宗教感情,決定暫緩B密室的開啟工作,先對已發現的財寶進行清點造冊。

寶藏哪裡來的

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的真正起源已無從考證,但有很多相關的傳說,其中一個最為著名:一位聖人向神祈禱,希望見到佛祖一面。神於是化身為一個調皮的小男孩,吞下了用於拜祭的聖物。聖人生氣地追趕男孩,男孩躲到了一棵大樹下。大樹倒下,並變為一個巨大形態的毗濕奴神。聖人認出了毗濕奴神,懇求他變小點,到正常人的3倍就行了。毗濕奴神縮小後,告訴聖人,以後朝拜他必須經過3道門:第一道門供奉濕婆神,第二道門通往毗濕奴神肚臍上的蓮花,第三道門後面是毗濕奴神的腳,這只腳可以帶領信徒們走向神的救贖。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正是依照這道神諭建造的。

西元8世紀時,統治喀拉拉地區的是哲羅王朝,當時流傳下來的民歌和史詩都記錄了這座神廟。神廟的門塔很有特點,它是在1566年建造的,共有7層、30多米高。

到18世紀,喀拉拉地區南部出現了一位元驍勇善戰的勇士瓦爾瑪,他率軍擊敗當時該地區的幾個土邦王,建立起了強大的特拉凡科王國。與其他國王相比,瓦爾瑪深諳統治之道,他運用印度教教義,推廣“君權神授”理念,于1750年重建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並以該神廟作為王國精神文明的中心,後人將其尊稱為大君瓦爾瑪。目前的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基本保持了重建後的原貌。

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起初是瓦爾瑪王族的家廟,因此毗鄰瓦爾瑪舊王宮。神廟門前曾是一條年久失修的狹窄巷子,常常聚集著遠道而來朝聖的窮人。

特拉凡科王國十分富有。據說,歐洲的烹飪技藝和餐食本來索然無味,直到歐洲人發現了印度香料,他們的食物口味才得以改善。因此,通往歐洲的香料貿易成為當時印度最賺錢的生意。在特拉凡科王國的全盛時期,瓦爾瑪強悍的軍隊擊敗了入侵喀拉拉地區的荷蘭艦隊,牢牢控制住了喀拉拉地區與歐洲之間海上貿易的出口港,這奠定了特拉凡科王國財富的雄厚基礎。

不過,瓦爾瑪本人是位虔誠的印度教徒,他的後人也都醉心於宗教教義,並形成了勤儉的生活習慣,這使得大量的財富得以保存在神廟中,流傳後世,而不像印度北部地方的一些王族,將財富揮霍一空。

安全令人擔憂

印度建國後的幾十年裡,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由瓦爾瑪王族後裔負責管理,他們雇了50多人看家護院,但這些人沒有經過嚴格的保衛訓練,也沒配備武器。一直以來,很多人把宗教的神聖和信徒們的虔誠,當作對神廟最好的護衛。

但寶藏的發現,加劇了人們對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安全的擔憂。據印度媒體報導,發現寶藏的消息讓很多人對神廟趨之若鶩,連神廟周邊的小販們都能感受到這股熱潮。一位賣香蕉片的小販說:“我們村裡很多人都向我打聽神廟的事情。”他還對自己的生意前景發表了看法:“將來一定會有更多遊客來參觀神廟,我的香蕉片會越來越好賣。”

與小販們的興奮相反,瓦爾瑪王族 後裔們現在心情非常糟糕,尤其是負責管理神廟的王位繼承人蒂奴瑙·瓦爾瑪,心情十分沮喪。他們認為,對外公佈財寶的藏匿地點就在神廟密室當中,可能會給神廟本身帶來安全隱患。

當地政府也認為,目前偷盜的手法多種多樣,有時防不勝防,因此必須為這批財寶提供最為嚴密的防護,同時,還要防範不法分子借機煽動鬧事。為此,當地政府任命高級別警務人員統籌安保工作,設置了三道安全防範的屏障:45名便衣員警駐守神廟內,非印度教徒不得入內;65名員警在神廟外守衛;流動巡警在神廟周圍全天候巡邏。在神廟的關鍵部位,還安裝了金屬探測儀和攝像頭。“我們已經要求員警在執勤時,不得損害神廟的傳統,也不能給信徒們帶來麻煩。”安保工作負責人說。據說,為了保護這批寶藏,政府已經支付了1億盧比(約合1459萬元人民幣)的安保費用。

誰有資格擁有寶藏

密室中的寶藏被封存了上百年,如今到底應該歸誰所有?瓦爾瑪家族的後人認為,這筆財寶理應歸瓦爾瑪王族後裔所有,因為王室成員掌管神廟已有數百年之久,從未出現任何問題,王室家族已將全部奉獻給了神。

研究瓦爾瑪王朝的歷史學家薩什布沙稱:“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是瓦爾瑪王族的呼吸與生命,財寶應當被繼續保管在神廟內,神廟的一切事務也應當繼續由瓦爾瑪王族後裔掌管。”

多年來,為了管理神廟,瓦爾瑪王族成立了一個信託基金,專門負責控制和管理神廟的一切事務。本來,根據1950年的一項法案,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以及相關財富和捐贈等事宜,都歸屬於瓦爾瑪王族的信託基金。但1971年,英迪拉·甘地政府又頒佈法令,廢除了一切印度政府在建國時曾與各土邦王公達成的秘密協定。1993年,印度憲法修正案又規定,印度政府曾與土邦王公訂立的所有契約和保證均已失效。因此,瓦爾瑪王族旗下負責管理神廟的信託基金,對神廟的所有權和管理權的合法性一直受到挑戰。

也有學者認為,原則上講,這些財寶是捐贈給神的,即便是擁有神廟管理權的王族後裔,也不應該佔有屬於神的財富,而應把財寶交給國家。

印度一些媒體則開始計算:印度現有4.5億貧困人口,而目前從神廟發現的財富價值,超過了喀拉拉邦一年的教育預算,相當於印度7個月的國防支出,或能為印度償還4個月的貸款利息。所以,印度最高法院前法官克裡希納認為,這些財寶應當被公開拍賣,拍賣所得用來賑濟貧困,投入社會公益事業。

還有人認為,鑒於寶藏的歷史性和鑒賞性,應當把它們展示給世人。一些學者說,神廟寶藏是該地區物質文明的最好展示,有利於從多方面詮釋喀拉拉地區曾經的商貿文化。因此,應當向埃及學習,把財寶保存在神廟附近的博物館當中,允許公眾參觀,同時也方便學者研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