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冤枉了趙括

文/身在白雲外

成語“紙上談兵”是諷刺那些只會空談教條, 卻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人的專用詞。

現在, 一提到“紙上談兵”, 人們馬上會想到趙括。 實際上, 這個成語的產生, 可以說與趙括並沒有關係。

明末清初的錢謙益在他的《列朝詩集》甲集第十三裡收錄了明劉三吾的一首詩《湘南雜詠》, 裡面有‘鄂垣僅有湘南地, 朝野猶誇紙上兵。 ’的句子。 這應該是‘紙上談兵’這個詞語產生的一個雛形, 而它真正地現成一個成語, 則是在清朝。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一回:“ 新近有個大挑知縣上了一個條陳, 其中有些話都是窒礙難行,

畢竟書生之見, 全是紙上談兵。 ”

至於說把‘紙上談兵’這個成語和趙括畫上等號則是在1979年, 現代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學家林漢達所著《上下五千年》的第40節標題就是“紙上談兵的趙括”。 而《現代漢語詞典》裡, 就明確把該成語的出處定義在長平之戰和趙括。

既然現代的人們認定趙括就是紙上談兵的代表人物, 那麼我們就來考證一下, 看看歷史是怎麼記載的。 綜合《史記》和《資治通鑒》等史書的相關篇章, 關於趙括的故事基本上是這樣——

戰國後期, 趙國大將趙奢有個兒子叫趙括, 他從小熟讀兵書, 愛談軍事, 就連他久經沙場的父親也辯論不過他。 可是, 趙奢卻並不為家裡又出了一個軍事家而高興, 趙括的母親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就問丈夫, 趙奢說;‘打仗, 是事關千萬人生命和國家安危的大事, 而這孩子居然這樣輕鬆地對待, 太隨意了。 如果將來趙國不用他為將就罷了, 如果要重用了他, 毀了趙國軍隊的一定就是我們這個兒子。 ”

西元前264年, 秦武安君白起攻打韓國, 拿下了野王, 把韓國的上党郡從韓國割離了出去, 成了飛地, 下一步就準備吃掉這個地方。 上党郡太守馮亭覺得與其讓秦國佔領上黨, 還不如把上党交給趙國, 這樣, 當秦軍來的時候, 趙國自然會和韓國聯盟, 共同對抗秦國。 趙國接受了上党, 封馮亭為華陽君,仍然駐守上黨。

西元前262年, 秦昭襄王命左庶長王齕攻取了上党, 馮亭敗退, 領官民入長平。 那時, 趙奢已經去世, 趙孝成王為了趙國南部的安全,

就派老將軍廉頗指揮趙軍, 在長平安置馮亭的人, 並阻擋秦軍。

廉頗年紀雖高, 打仗仍然很有辦法, 使得秦軍無法取勝。 秦國知道拖下去於己不利, 就施行了反間計, 派人到趙國散佈“秦軍不怕廉頗, 最害怕趙奢的兒子趙括將軍”的話。 趙孝成王上當受騙, 派趙括替代廉頗。 趙奢的夫人知道了這個情況, 緊急上書趙孝成王, 說了丈夫趙奢對趙括的擔心, 勸趙孝成王不要把這麼大的事情交給趙括, 趙孝成王不聽, 趙母說;‘如果一定用趙括, 將來失敗了, 希望王不要怪罪連累趙家。 ’趙孝成王答應了。

於是趙括來到了長平, 他自認為很會打仗, 死搬兵書上的條文, 到長平後完全改變了廉頗的作戰方案, 結果四十多萬趙軍盡被殲滅,

他自己也被秦軍箭射身亡。

是這樣嗎?我們來分析一下。

第一, 有人說, 趙國就不應該接受上黨, 這不是引火焚身嗎?實際上, 秦趙長平之戰時, 秦國已經非常強大, 其國力遠在其他六國之上, 趙國接受不接受上党, 秦國都會打趙國的, 趙國雖然有趙奢、廉頗這樣的名將, 在與秦軍對抗的過程中也只能贏得部分小規模局部的勝利, 但想要真的在大規模的戰役中戰勝秦國已經是難以辦到的事。 歷史學家胡三省在批註《資治通鑒》的時候說“趙之喪師蹙國, 不特以趙括代廉頗之故, 亦由不用虞卿之計(聯楚、魏以合縱牽制對抗秦)也”。 可當時, 楚國顧不上, 燕、齊太自私, 韓、魏不敢出, 趙國只能獨自對抗秦國。 可以這樣說,

趙國的戰敗, 是由不得趙括的,是歷史的必然。

第二, 戰爭開始前, 大將趙奢已死, 趙孝成王派廉頗出戰。 可是廉頗初戰就失利了, 陣亡了一個裨將和四個校尉, 沒辦法, 不得不堅壁不出, 死守在營壘裡三年之久, 期間, 他所帶領的20萬人馬已經損失近半。

第三, 讓趙括替代廉頗, 並不是趙括主動請戰, 而是趙孝成王的旨意, 也得到了大部分臣僚的支持, 況且, 趙括也確實不是無能之輩。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以趙母的口吻說:“……王所賜金帛, 歸藏於家。 ”通過這話可以看出, 長平之戰前, 趙括已經成為趙國的將軍了, 而且還得到了趙王“所賜金帛”。 趙王是不會無緣無故就賞賜趙括的, 一定是長平之戰前趙括已經立過戰功, 是打過仗的, 而且打過勝仗。

第四,實際上,趙孝成王也是迫不得已。眾所周知,趙國不是產糧大國,當時,趙國的軍糧已經接濟不上,派往各國借糧的人都無功而返,相比之下,擁有關中平原和成都平原的秦國的糧食供應卻是充足的。趙國拖不起,迫切需要速戰速決,所以,趙孝成王屢勸廉頗進軍,廉頗不聽,趙孝成王就讓趙括去接替廉頗,並不是受了什麼反間計。

第五,得知趙括統領了趙軍,秦國立刻採取了兩個步驟,1,秦昭襄王親自出動靠近戰場,並且把戰場附近所有秦國15歲以上的男丁都推上了陣地。2,秘密從楚國前線把武安君白起調到長平,並下了死命令,全軍誰敢說出白起的動向,殺無赦。過去的歷史觀點認為這是秦昭襄王繼‘反間計’的後續手段,實際上換個角度看,這不也說明秦國對趙括相當重視嗎?如果趙括真的只是一個紙上談兵的紈絝子弟,秦國依靠王齕的軍隊就可以打勝仗,何必這麼麻煩地調白起來。所以,我甚至這樣猜測,秦國所有的密謀都是針對趙括的,這樣的人物必須儘早除去,否則以後就是秦國的大患。

第六,《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說:到了9月,趙國的軍隊已經斷糧46天,軍內都發生了人吃人的情況,趙軍被迫突圍,連續衝擊了4、5回都沒有成功。趙括率領最後的精銳作最後一搏,被射殺。趙軍四十萬人投降了武安君白起,白起使用欺騙手段把這40萬降卒都活埋了,只放了240個年輕的回趙國。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這個話顯然是秦在誇大其詞。當時,廉頗帶軍20萬,到趙括領20萬兵馬來接替他職務的時候,已只有一半了。怎麼還會有45萬?就算連同趙括的人馬加起來40萬人馬全軍覆沒了,戰死的也是大多數,何來降卒40萬?

第七,趙國的40萬人馬全軍覆沒是事實,可秦國的勝利也是慘不忍睹,為了勝利,秦國的軍隊加到了60萬,結果戰死了30多萬,元氣大傷。武安君白起在隨後的邯鄲之戰中拒絕出任總指揮,他明白無誤地指出“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傷亡過半,國內空……”後來的事實證明他所言不虛,邯鄲之戰後20年,秦國大部分時間都處於防守的境地,而“長平之戰”秦軍“傷亡過半”,這難道不是趙括的殺敵成果嗎?

第八,“長平之戰”後,趙孝成王問過上將軍樂毅對這個戰役的評價,樂毅說;‘趙括雖然死了,但趙國沒有失敗,趙括的部署是對的,只是另外兩個地方的軍隊沒有完成任務,很可惜。趙軍雖然損失慘重,但秦軍的損失也差不多,秦、趙對峙的格局沒有改變。趙國最大的損失是失去了趙括。’樂毅這個話不是在討好趙孝成王,因為趙括在大戰前確實有過這樣的戰略佈置——命令駐守沁水西岸皮牢(今山西翼城東北)的趙軍掃除沁水沿岸的秦軍,控制沁水,向東與趙括軍夾攻白起軍。命令駐守晉陽的趙軍南下臨汾、安邑一線,保護皮牢軍,威懾河西空虛的秦國本土。

第九,趙孝成王在長平之戰後獎勵了趙括之母不少金帛,顯然沒有推卸責任怪罪趙括的意思。

第十,戰役的勝利者白起回國後對秦王說;‘我用60萬軍隊打趙括的40萬軍隊,損失了一半人馬才取得勝利,是我用兵以來沒有過的,趙軍那麼久沒有糧食依舊戰鬥力那麼強,這是趙括的本領。這場戰役只能說秦軍未勝,趙軍未敗,唯一的不同是,趙括死了,我還活著。’可以這樣說,若沒有趙抬,趙國最少早亡二十年。

當然,趙括在“長平之戰”也是有過錯的,他不察秦軍換將於前,不該使用添油戰術於後。在被包圍的時候,應該全力突破兩翼,這樣即使是失敗,也不至於那麼慘。

就這樣,趙括敗給了戰國第一名將白起,死在了衝鋒的過程中,身後是他的國家,他為之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當代詩人熊東遨有一首詩叫《過長平古戰場》,他說:“莫笑將軍括,將軍未惜生。”就是說趙括一直戰鬥到最後,英勇戰死,為國捐軀,他是英雄。

而看慣了戲臺上生旦淨末醜表演並接受‘紅臉忠臣’‘白臉奸臣’的中國普通老百姓,總是喜歡把歷史和歷史人物簡單歸類,於是就出現了把趙括當小丑來諷刺的情況,也許,從教育人的角度出發,需要找一個“紙上談兵”的反面教材,但這個人絕對不應該是趙括。

歷史,不能這樣冤枉一個英雄。

第四,實際上,趙孝成王也是迫不得已。眾所周知,趙國不是產糧大國,當時,趙國的軍糧已經接濟不上,派往各國借糧的人都無功而返,相比之下,擁有關中平原和成都平原的秦國的糧食供應卻是充足的。趙國拖不起,迫切需要速戰速決,所以,趙孝成王屢勸廉頗進軍,廉頗不聽,趙孝成王就讓趙括去接替廉頗,並不是受了什麼反間計。

第五,得知趙括統領了趙軍,秦國立刻採取了兩個步驟,1,秦昭襄王親自出動靠近戰場,並且把戰場附近所有秦國15歲以上的男丁都推上了陣地。2,秘密從楚國前線把武安君白起調到長平,並下了死命令,全軍誰敢說出白起的動向,殺無赦。過去的歷史觀點認為這是秦昭襄王繼‘反間計’的後續手段,實際上換個角度看,這不也說明秦國對趙括相當重視嗎?如果趙括真的只是一個紙上談兵的紈絝子弟,秦國依靠王齕的軍隊就可以打勝仗,何必這麼麻煩地調白起來。所以,我甚至這樣猜測,秦國所有的密謀都是針對趙括的,這樣的人物必須儘早除去,否則以後就是秦國的大患。

第六,《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說:到了9月,趙國的軍隊已經斷糧46天,軍內都發生了人吃人的情況,趙軍被迫突圍,連續衝擊了4、5回都沒有成功。趙括率領最後的精銳作最後一搏,被射殺。趙軍四十萬人投降了武安君白起,白起使用欺騙手段把這40萬降卒都活埋了,只放了240個年輕的回趙國。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這個話顯然是秦在誇大其詞。當時,廉頗帶軍20萬,到趙括領20萬兵馬來接替他職務的時候,已只有一半了。怎麼還會有45萬?就算連同趙括的人馬加起來40萬人馬全軍覆沒了,戰死的也是大多數,何來降卒40萬?

第七,趙國的40萬人馬全軍覆沒是事實,可秦國的勝利也是慘不忍睹,為了勝利,秦國的軍隊加到了60萬,結果戰死了30多萬,元氣大傷。武安君白起在隨後的邯鄲之戰中拒絕出任總指揮,他明白無誤地指出“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傷亡過半,國內空……”後來的事實證明他所言不虛,邯鄲之戰後20年,秦國大部分時間都處於防守的境地,而“長平之戰”秦軍“傷亡過半”,這難道不是趙括的殺敵成果嗎?

第八,“長平之戰”後,趙孝成王問過上將軍樂毅對這個戰役的評價,樂毅說;‘趙括雖然死了,但趙國沒有失敗,趙括的部署是對的,只是另外兩個地方的軍隊沒有完成任務,很可惜。趙軍雖然損失慘重,但秦軍的損失也差不多,秦、趙對峙的格局沒有改變。趙國最大的損失是失去了趙括。’樂毅這個話不是在討好趙孝成王,因為趙括在大戰前確實有過這樣的戰略佈置——命令駐守沁水西岸皮牢(今山西翼城東北)的趙軍掃除沁水沿岸的秦軍,控制沁水,向東與趙括軍夾攻白起軍。命令駐守晉陽的趙軍南下臨汾、安邑一線,保護皮牢軍,威懾河西空虛的秦國本土。

第九,趙孝成王在長平之戰後獎勵了趙括之母不少金帛,顯然沒有推卸責任怪罪趙括的意思。

第十,戰役的勝利者白起回國後對秦王說;‘我用60萬軍隊打趙括的40萬軍隊,損失了一半人馬才取得勝利,是我用兵以來沒有過的,趙軍那麼久沒有糧食依舊戰鬥力那麼強,這是趙括的本領。這場戰役只能說秦軍未勝,趙軍未敗,唯一的不同是,趙括死了,我還活著。’可以這樣說,若沒有趙抬,趙國最少早亡二十年。

當然,趙括在“長平之戰”也是有過錯的,他不察秦軍換將於前,不該使用添油戰術於後。在被包圍的時候,應該全力突破兩翼,這樣即使是失敗,也不至於那麼慘。

就這樣,趙括敗給了戰國第一名將白起,死在了衝鋒的過程中,身後是他的國家,他為之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當代詩人熊東遨有一首詩叫《過長平古戰場》,他說:“莫笑將軍括,將軍未惜生。”就是說趙括一直戰鬥到最後,英勇戰死,為國捐軀,他是英雄。

而看慣了戲臺上生旦淨末醜表演並接受‘紅臉忠臣’‘白臉奸臣’的中國普通老百姓,總是喜歡把歷史和歷史人物簡單歸類,於是就出現了把趙括當小丑來諷刺的情況,也許,從教育人的角度出發,需要找一個“紙上談兵”的反面教材,但這個人絕對不應該是趙括。

歷史,不能這樣冤枉一個英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