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春秋時楚國十六位楚君只有兩位是昏君,楚都因此被吳國攻破(中)

春秋時的楚君有十六位:1、楚若敖熊儀(前790年—前764年), 2、楚霄敖熊坎(前763年—前758年), 3、楚厲王熊眴(前757年—前741年), 4、楚武王熊通(前740年—前690年), 5、楚文王熊貲(前689年—前677年), 6、楚堵敖熊艱(前676年—前672年), 7、楚成王熊惲(前671年—前626年), 8、楚穆王熊商臣(前625年—前614年), 9、楚莊王熊侶(前613年—前591年), 10、楚共王熊審(前590年—前560年), 11、楚康王熊昭(前559年—前545年), 12、楚郟敖熊員(前544年—前541年), 13、楚靈王熊虔(前541年—前529年), 14、楚平王熊居(前528年—前516年), 15、楚昭王熊軫(前516年—前489年), 16、楚惠王熊章(前488年—前432年)。

筆者在上篇文章介紹了前十二位, 本文接述第一位昏君:楚靈王熊虔(前541年—前529年)。

西元前541年, 楚君楚郟敖生病臥床,

公子圍(楚郟敖二叔)藉口入宮探病, 用束冠的長纓將楚郟敖勒死。 之後, 公子圍自立為楚君, 更名為虔, 是為楚靈王。 他是春秋時代有名的窮奢極欲、昏暴之君。 在楚靈王篡位之前, 很多其他國家的人就已預言他會篡位, 並預言楚靈王不會有好結局, 楚靈王這個人的“國際聲譽”不好。

西元前541年春, 楚靈王還沒有篡位之前, 去鄭國娶老婆, 他娶的是鄭國大夫公叔段的女兒。 本來是去娶妻, 但公子圍卻包藏禍心, 想乘機滅鄭國, 帶了很多軍隊去娶妻。 《左傳昭西元年》記載:“元年春, 楚公子圍聘于鄭, 且娶于公孫段氏……既聘, 將以眾逆。 ……伍舉知其有備也, 請垂橐而入。 許之。 ”楚國的陰謀被鄭國識破, 最後通過談判, 楚國士兵不能帶武器進入鄭都,

公子圍的陰謀沒有得逞。 “包藏禍心”這個成語即來源於此。

還是西元前541年, 三月, 當是仍是令尹的公子圍代表楚國與晉、齊等諸侯國會盟。 他穿著國君的衣服與各國會盟, 還有兩名衛士執戈跟著他, 這完全是楚君的架勢, 篡位之心已經明顯的表達了出來。 魯國的叔孫穆子、鄭國的子皮、蔡國的子家、鄭國的行人揮和子羽對公子圍進行了譏諷, 楚國太宰伯州犁為了維護楚國, 說公子圍是得到楚王許可的、是借用楚王的衣服和禮儀。 鄭國的兩位大夫說, “假(借)不反(返)矣!”也就是說, 公子圍要篡位了。 之後, 晉國的兩位名臣趙孟和叔向就此事進行了討論, 《左傳》記載:

“事畢, 趙孟謂叔向曰:「令尹自以為王矣, 何如?」對曰:「王弱, 令尹強, 其可哉!雖可,

不終。 」趙孟曰:「何故?」對曰:「強以克弱而安之, 強不義也。 不義而強, 其斃必速。 《詩》曰:『赫赫宗周, 褒姒滅之。 』強不義也。 令尹為王, 必求諸侯。 晉少懦矣, 諸侯將往。 若獲諸侯, 其虐滋甚。 民弗堪也, 將何以終?夫以強取, 不義而克, 必以為道。 道以淫虐, 弗可久已矣!」”

這段文字翻譯過來就是:

事情完了, 趙孟對叔向說:“令尹自以為是國王了, 怎麼樣?”叔向回答說:“國王弱, 令尹強, 大概是可以成功的吧!雖然可以成功, 不能有好結果。 ”趙孟說:“為什麼?”叔向回答說:“用強大制服弱小而心安理得, 強大而不合于道義。 不合于道義而強大, 他的滅亡必然很快。 《詩》說‘聲威赫赫的宗周, 褒姒滅亡了它’, 這是由於強大又不合道義的緣故。 令尹做了國王, 必然請求諸侯的擁護。

晉國有些衰弱了, 諸侯就會投靠他。 如果得到了諸侯, 他的暴虐就更厲害, 百姓不能忍受他的殘暴, 他如何能善終?用強力來取得君位, 不合于道義而能獲成功, 必然把它作為常道。 把荒淫暴虐作為常道, 是不能持久的啊!”

晉國名臣叔向的預言是準確的, 楚靈王在即位後果然“暴虐就更厲害, 百姓不能忍受他的殘暴”, 最終楚靈王死於非命。 楚靈王的暴政大致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對外窮兵黷武, 處處樹敵。 楚靈王三年(西元前537年), 大會諸侯, 處處表示出驕縱的習氣, 當場侮辱別國派來的使臣, 殺死一些無辜的下屬, 並且對來到的各國君王毫無禮貌, 使楚國處於四面受敵的境地。 同年, 楚國進攻吳國的朱方, 攻佔了那裡, 吳楚關係惡化,

連年戰爭。 吳國為朱方之役失敗的恥辱, 起兵攻楚。 靈王又去伐吳, 卻失敗了。 西元前535年, 晉國正卿韓起和大夫叔向到楚國為晉君迎娶楚國公主, 楚靈王想閹割二人為宮中雜役, 楚國大臣薳啟強勸阻, 楚靈王才作罷。 西元前531年, 他借平定陳國內亂為名, 殺了幾個陳國內亂的大夫, 卻趁機滅掉了陳國, 前531年又誘殺蔡靈侯, 不顧諸侯調解攻滅蔡國, 甚至把蔡國的世子有殺了祭神。 西元前530年, 派兵圍徐, 威脅吳國。 吳國救徐, 徐國沒有打下來, 楚靈王的三個弟弟卻聯合發動政變, 公子比立為楚王, 楚靈王手下將士拋下楚靈王回國, 楚靈王成為孤家寡人, 最終自縊身亡。

叔向賀貧

二、對內窮奢極欲, 不管人民死活。 楚靈王對外的連年戰爭本就加重了人民負擔, 西元前535年他又下令修建了一座宮殿,名為"章華宮",占地四十裡,中建高臺,台高三十仞,叫做"章華台",又叫"三休台"、“細腰台”,取其高大,登上臺頂中間要休息三次,並且在其中養了許多細腰美女。又在台周圍修建了大量亭台樓榭,極盡精美。建好高臺後,靈王派傳臣去諸侯國召集諸侯,來慶賀落成,並從此住在章華宮中享樂起來。他自已享樂,卻不管人民死活,前530年冬天,楚靈王發兵去打徐國。當時正值下雪,士兵們身著單衣、手執兵器,暴露在風雪之中,寒冷難耐。靈王卻身穿"腹陶裘",外披"翠羽披",頭頂皮帽,足踏豹皮裝飾的錦靴,站在中軍帳前觀看雪景,連聲讚歎"好雪"。楚靈王還是一個癡情種,傳說靈王一日在打獵時,偶遇一美女長秋,靈王對長秋一見傾心。靈王為了得到長秋,專門為其修了一處莊園,命名長秋莊,希望和長秋在此共用平常夫妻生活,長秋為之動情,愛上靈王。誰知,久之,靈王便對長秋失去興趣,覺得她不善媚,長秋失寵,靈王不再彌留,也未正娶長秋。不久長秋鬱鬱而終。可見靈王癡情是假,好色是真。

章華台

三、政治上不能團結同族,不能選賢任能,迫害親人、忠臣。楚靈王即位後,其弟公子比即逃亡于晉國、公子晰即逃亡于鄭國。並將對其忠心耿耿、為其繼位立下大功的伯州犁殺死。楚靈王偏愛細腰之士,"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就是指他。楚靈王不只是愛細腰的女人,也愛細腰的男人,所以那些想當官的人,把一日三餐減為只吃一餐,然後起床整裝,先要屏住呼吸,然後把腰帶束緊,扶著牆壁才能站起來。這些細腰美男,就是楚靈王重用的物件,楚靈王治國不用忠臣,用的就是這些奄奄一息的佞臣。所以後來楚靈王的三個弟弟:公子比、公子晰、公子棄疾聯合發動叛亂之時,這些細腰之臣作鳥獸散,楚靈王也就只能自殺了。

這就是春秋時楚國二百多年來的第一位昏君——楚靈王,一位讓人匪夷所思的君主。楚國的霸業自他而衰,二十多年後楚國被吳國攻破國都,實肇端于楚靈王。

西元前535年他又下令修建了一座宮殿,名為"章華宮",占地四十裡,中建高臺,台高三十仞,叫做"章華台",又叫"三休台"、“細腰台”,取其高大,登上臺頂中間要休息三次,並且在其中養了許多細腰美女。又在台周圍修建了大量亭台樓榭,極盡精美。建好高臺後,靈王派傳臣去諸侯國召集諸侯,來慶賀落成,並從此住在章華宮中享樂起來。他自已享樂,卻不管人民死活,前530年冬天,楚靈王發兵去打徐國。當時正值下雪,士兵們身著單衣、手執兵器,暴露在風雪之中,寒冷難耐。靈王卻身穿"腹陶裘",外披"翠羽披",頭頂皮帽,足踏豹皮裝飾的錦靴,站在中軍帳前觀看雪景,連聲讚歎"好雪"。楚靈王還是一個癡情種,傳說靈王一日在打獵時,偶遇一美女長秋,靈王對長秋一見傾心。靈王為了得到長秋,專門為其修了一處莊園,命名長秋莊,希望和長秋在此共用平常夫妻生活,長秋為之動情,愛上靈王。誰知,久之,靈王便對長秋失去興趣,覺得她不善媚,長秋失寵,靈王不再彌留,也未正娶長秋。不久長秋鬱鬱而終。可見靈王癡情是假,好色是真。

章華台

三、政治上不能團結同族,不能選賢任能,迫害親人、忠臣。楚靈王即位後,其弟公子比即逃亡于晉國、公子晰即逃亡于鄭國。並將對其忠心耿耿、為其繼位立下大功的伯州犁殺死。楚靈王偏愛細腰之士,"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就是指他。楚靈王不只是愛細腰的女人,也愛細腰的男人,所以那些想當官的人,把一日三餐減為只吃一餐,然後起床整裝,先要屏住呼吸,然後把腰帶束緊,扶著牆壁才能站起來。這些細腰美男,就是楚靈王重用的物件,楚靈王治國不用忠臣,用的就是這些奄奄一息的佞臣。所以後來楚靈王的三個弟弟:公子比、公子晰、公子棄疾聯合發動叛亂之時,這些細腰之臣作鳥獸散,楚靈王也就只能自殺了。

這就是春秋時楚國二百多年來的第一位昏君——楚靈王,一位讓人匪夷所思的君主。楚國的霸業自他而衰,二十多年後楚國被吳國攻破國都,實肇端于楚靈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