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不得不知的少數名族的酒俗

俗話說:酒是男人的天下。 男人不喝酒, 不敢上街走。 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點少數民族的酒俗。 希望大家以後旅遊到此地格外注意。

涼山彝族喜歡喝寡酒, 即不用下酒菜, 因此可以隨時隨地喝。 相識者相遇, 買碗酒, 或買瓶酒, 幾個人圍圈而蹲, 僅用一兩酒杯, 或乾脆不用酒杯, 一人一口輪流喝, 稱之為喝“轉轉酒”。 若用酒杯, 便先從最年長者開始, 從右到左, 一人一杯接力輪流, 不得輪空, 眾人用一酒杯, 稱為“杯杯酒”, 誰也不嫌棄誰, 同樂同喜。

涼山彝族人還常飲“杆杆酒”, 即酒釀好後, 將一根打通節的竹管插入壇中, 眾人圍壇軟弱流吸飲, 酒液吸完了, 再摻冷開水入壇直至味淡。 土家族也有插竹管於酒罈咂飲的傳統, 傳說起源于明代土家族士兵赴東南沿海抗倭時, 百姓送行, 咂一口, 繼續前進, 不誤行軍。 嘉慶年間鄂西長陽土賓詩人彭淦在描寫此酒俗的竹枝詞中說:“蠻酒釀成撲鼻香,

竹杆一吸勝壺筋;過橋豬肉蓮花碗, 大婦開壇勸客嘗。 ”羌族把這種喝法稱之為“咂酒”, 但不是眾人一吸管, 而是一人一根長而細的吸管, 圍壇咂酒, 在喝酒的過程中還穿插有歌舞。 壯族喝咂酒的記載, 最早見於《嶺外代答》, 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書中說, 單州欽州壯族村寨, 客人至, 主人鋪席于地, 置灑壇于席中, 注清水於壇內, 插一竹管於壇中, 依先賓後主的次序吸飲。 飲前由主婦致歡迎詞, 男女同壇同管, 水盡可添, 酒乃甜酒。

廣西大新縣壯族人家, 當客人光臨時, 在飯桌上主人讚頌給客人和自己斟杯酒, 主客共飲交杯酒之後, 賓人才能隨意飲餐。 一喝交杯酒, 氣氛馬上顯得很輕鬆融洽。 雲南僳僳族和怒族在待客人飲酒時, 主客共捧一碗酒, 相互摟著對方的肩膀臉貼臉地把嘴湊在酒碗邊, 同時仰飲之。 至新好友及貴客光臨, 或要結為兄弟這誼, 皆須如此飲酒, 謂之喝“同心酒”。 悚傣放又稱之為“合邊酒”和“又邊酒”。 恫族的“團圓酒”氣氛更熱烈和諧。 大家圍桌而坐,

每人將自己的酒杯用左手遞到右鄰的唇邊, 右手摟著他的肩膀, 依次形成一個圓圈, 主人一聲“乾杯”, 大家同時一聲歡呼並飲盡, 如此三輪, 方可自由敬酒。 至此, 大家已覺得親密無間, 不僅談笑風生, 萬里且還酒歌陣陣。

舊時蒙古族民間在結交推心置腹的朋友時,

雙方要共飲“結盟杯”酒, 杯乃飾有彩綢的牛角嵌銀盃, 非常精美, 交臂把盞, 一飲而進, 永結友好。 我國的臺灣高山族排灣人, 不僅新婚夫婦要喝“連杯酒”(也叫連歡酒), 親朋好友也要共飲“連杯酒”。 連杯酒並非指連環數杯, 而是兩個酒杯連在一起。 這種酒具像一副擔架。 木雕彩繪, “擔子”兩頭各雕有一個酒杯。 斟滿酒後, 兩人比肩而立, 各以外側之手執酒具一端的把手, 只難同時舉杯同時飲, 否則酒會灑掉, 極有像征意義, 既表示必須平等(端平), 又表示必須同甘共苦(不論生活的酒是苦是甜, 我們都得同幹)。 高山族在豆慶節日裡常聚飲狂歡, 男女雜坐同樂。 最親近友好者, 飲酒時並肩並唇, 高興酒具(竹筒、瓢、木杓等), 傾灑下瀉, 如仰飲山泉,流入口中,灑到地上,心情為興,大為快樂。

如仰飲山泉,流入口中,灑到地上,心情為興,大為快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