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二孩經濟的新紅利,是家電業的商機也藏著危機

一般認為, 二孩經濟的新紅利, 對於家電廠商來說意味著消費需求的強勁增長, 集中在洗衣機、母嬰小家電, 甚至是空調上。 但看完這篇文章, 你可能會更清楚認識到:二孩紅利是商機也藏著危機。

蔓欣||撰稿

2016年開始, 中國正式實施“全面二孩“政策。 統計資料顯示, 2016年是2000年以來, 新生人口數量最多的一年, 二孩及以上出生人口占比超45%。 統計資料顯示:全面開放二胎後, 中國每年將有可能新增新生兒100-200萬人, 2018年新生兒有望超2000萬人。 其所蘊含的消費紅利大約在每年1200—1600億。

由此二孩經濟紅利開始, 這一政策將會給很多行業帶來顯性和隱性福利。

家電廠商們也躍躍欲試, 比如孩子多了, 不少人選擇更換大點的房子, 從而產生對新家電的需求, 或對兒童家電的發展是個契機, 甚至是激發家中的第二台洗衣機銷售, 以及專業的母嬰大家電、小家電等等。

紅利雖有, 但市場早就分流了

如果這樣想當然地認為, 而沒有深入實質踏下心來研究市場和用戶, 對於家電廠商來說, 二孩紅利也未必能變現。 這就有個現成的例子—專業母嬰電商。

政策頒佈後, 市場看好母嬰市場的發展前景。 根據21世紀經濟研究院和京東聯合發佈的報告預測來看, 未來五年, 中國母嬰市場規模將有每年大於16%的增速持續增長, 2020年整體市場規模將超過4萬億。

但蛋糕被誰搶去了?至少專業母嬰電商尚沒有享受到這波福利。

根據極光大資料發佈的報告, 截至今年9月最後一周, 母嬰電商APP市場滲透率為1.59%, 使用者規模超過1500萬人, 與去年同期相比, 使用者規模同比上漲了10%, 但市場滲透率僅增長0.06%。

這意味著, 其他管道分流很多獨立母嬰電商的用戶和需求, 比如京東和阿裡。 來自協力廠商的資料顯示, 目前我國母嬰電商中, 阿裡、淘寶和京東的母嬰品類占到市場份額的70%, 其它獨立母嬰平臺有140家分享剩下的30%。 這也啟示著家電產業, 對於政策或市場紅利, 只會留給大品牌、大企業的空間更大, 未來品牌不強或小品牌只會越來越難。 因為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 對於用戶的獲取難度都在加大。

搞定需求,

才能斬獲紅利

在這兩年的二孩風口期間, 誕生了很多專業的母嬰電商平臺, 再加上外國母嬰電商的湧入, 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母嬰行業也陷入了無休止的價格戰。

從產品上來看, 各大平臺的母嬰用品多都集中在奶粉、紙尿這類標品上。 而奶粉紙尿褲價格相對透明, 是典型價格敏感性產品, 母嬰電商又常常借此類產品大打“價格戰”, 直接導致了既不賺錢, 又不能留住忠實客戶。

持續的價格戰必然以犧牲品質和服務為代價,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 有關部門發佈的2017網購母嬰商品的品質抽檢結果顯示, 國內八大電商平臺的母嬰產品, 總體不合格商品檢出率為27%。 正是陸續爆出的產品摻假、假洋貨等問題消磨了消費者對母嬰電商的信任,

給行業造成了極大的隱患。

在過去, 價格是大多數用戶選擇的核心因素, 比如家電行業的價格戰就燃燒了30多年, 如今則被電商接捧繼續燃燒價格戰火。 但是, 隨著消費升級, 品質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出來, 而低價格戰的作用也日漸式微。 即使一些產品價格略貴, 但只要產品好、體驗好, 用戶也會買單。 更別說, 現在三四線城市的人群也開始更關注產品的品質、品牌, 以及性價比。

現在, 母嬰消費市場存在著五大隱患:產品品質、安全隱患難根除;價格競爭激烈、平均毛利率低;產品同質化;後端供應鏈整合困難, 管控流程繁瑣;用戶集中于頭部電商平臺, 垂直平臺複購率難提提升。 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 會有更多的專業母嬰電商難以為繼。

因此有些母嬰電商開始學習嚴選模式, 為使用者甄選、製造品質產品, 或拓展產品線, 深入培訓或拓展線下門店。

如果將這些“隱患”翻譯成家電業, 也是可以的, 那就是:產品品質能不能滿足當下使用者需求?產品是否同質化嚴重?行業是否還在持續價格戰的路子?後端供應鏈整合能否快速實現定制, 流程夠不夠簡化?品牌是否進入到消費者的心智選擇中, 企業能否留住忠誠客戶?

這些都是家電業需要深思熟慮的問題。 而“二孩”經濟的爆發絕對不是推幾款兒童家電那麼容易和簡單。 否則即使是千億級的市場紅利, 最後能分得幾成呢?

====

家電圈:中國家電覆蓋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 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