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長沙向西,濱江打造品質生活之城

湘江中軸, 一江兩岸

綜觀全球發展, 江河沿岸歷來是世界各國文明的集聚帶, 也是世界經濟發展、城市發展、產業發展的重要地帶。 當今, 大江大河產業帶已占世界GDP總量的60%, 世界各國無不把江河沿岸的開發放在優先地位加以考慮。 而, 長沙倚靠的, 便是湘江。

自《長沙市城市總體規劃(2003-2020)》的出爐, 確定了“湘江中軸, 一江兩岸”的發展格局, 湘江兩岸逐漸成為長沙提升城市服務功能、建設國際文化名城的核心承載空間。 隨著營盤路隧道開通, 福元路湘江大橋、湘府路湘江大橋、南湖路湘江隧道等交通的推進,

未來長沙將擁有10條過江通道, 無論購物、購房, 將不再囿於河東, 河西資源亦將得到極大的共用。

城市西拓, 金星北強勢崛起

城市發展, 河東容量幾近飽和, 加之五一商圈沒有辦法承受整個城市的發展, 而一江兩岸將會是新的城市中軸線。 可以說, 長沙正在進入湘江時代。 近年來, 長株潭城際鐵路、智慧能源工程項目、湘江西站開建等重點基礎設施的加速推進, 更是將河西發展引向另一個高度, “十年長沙看河東, 百年長沙看河西, 千年長沙看湘江新區”, 作為國家級的重點發展區域, 湘江新區發展的洪荒之力不可估量。

作為湘江新區核心組成板塊, 金星北板塊在2017年上半年長沙TOP10板塊成交中, 以商品住宅成交81.35萬方位列冠名寶座,

分別超出梅溪湖板塊62.77%、洋湖垸板塊94.99%從2016年至今大已成為長沙最熱門及最具潛力的板塊之一。 隨著長沙西拓戰略的推進, 湘江新區和市中心相向發展結合部的金星板塊, 憑藉宜居的環境、良好的區位交通, 勢必成為二者發展的橋頭堡。

自然無價, 宜居彰顯民生溫度

商業資源可以複製, 自然資源無法複製, 伴隨著城市向西的發展戰略和人居品質的兌現升級, 自然資源無疑是極其稀缺的價值體現。 谷山森林公園、嶽鞍閣公園、銀星灣公園, 以及正在建成的月亮島公園和國家級漢文化遺址公園, 必然成就長沙河西無以倫比的城市後花園生活。 以漢文化遺址公園為例, 占地約3000畝, 公園建設的重要節點包括長沙國歷史博物館、長沙國文化廣場景區、桃花嶺漢墓展示區、濕地花田景區、考古工作站以及特色民俗接待村等項目,

建成後將打造成為融合教育、科研、遊覽、休閒等多項功能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