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國結構青年俱樂部系列病例」無鈣化二葉瓣術後瓣膜移位1例

心線上與"中國結構青年俱樂部"獨家合作, 推出"中國結構青年俱樂部系列病例"。 "中國結構青年俱樂部"由阜外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等醫院致力於推動TAVR發展的青年醫師組成, 定期展開病例討論, 交流臨床心得。 "心線上"開闢專欄, 精選部分病例做深度報導。 本次病例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潘文志教授提供。

1.病例簡介

女性, 75歲, 因“反復頭暈伴胸悶1年, 加重2月”入院。 入院診斷:先天二葉式主動脈瓣畸形伴重度狹窄(AS), NYHA心功能4級, 高血壓、糖尿病, 持續性房顫。 入院檢查:血壓120/70 mmHg,

心界臨界大小, 心率70次/分, 律不齊, 主動脈瓣聽診區可聞及3/6級收縮期噴射樣雜音, 腹部(-), 四肢外周動脈搏動正常。 STS評分6.6分。

2.輔助檢查

實驗室檢查:血常規、肝功、腎功均正常。

經胸超聲心動圖:二葉式主動脈瓣顯著增厚、鈣化, 平均跨瓣壓差56 mmHg, 輕微主動脈瓣反流, 輕度二尖瓣反流, 中度三尖瓣反流;左室壁肥厚, 左心室舒張末內徑47 mm, 左室射血分數58%, 左房內徑43 mm。

冠脈CTA:三支冠脈未見狹窄。

MSCT:

圖1

鈣化評分56 mm3(HU850為標準)(圖2)。

圖2

3.手術過程

20 mm×40 mm球囊擴張2次(圖3)。

圖3

VENUS-A 26 mm瓣膜, 豬尾巴導管未到底(圖4)。

圖4

瓣膜定位過高(圖5、圖6)。

圖5

圖6

瓣膜脫落至升主動脈(圖7、圖8)。

圖7

圖8

VENUS-A 26 mm瓣膜, 瓣中瓣(圖9、圖10)。

圖9

圖10

圖11

術後患者症狀好轉, 心內科監護2天轉至病房。 第3天再發心衰, 超聲心動圖顯示如圖12、圖13所示。

圖12

圖13

3.結果

患者心衰反復發作。 術後第10天心衰發作嚴重, 不能平臥, 床旁超聲心動圖顯示:左室略擴大, 左房明顯擴大, 二尖瓣出現中重度反流。 立即行外科手術, 取出2枚瓣膜, 並置換生物瓣1枚。 外科術後10天康復出院。

3.教訓

(1)應該確認豬尾巴導管在最低位置, 特別是對於無鈣化患者。

(2)無鈣化、鈣化輕度病例, 是TAVR的雷區, 應該當心。 對於此類病例, 應該選擇大一號瓣膜, 即使是二葉式的病例。

(3)高位釋放, 雖然存在一些好處, 但同時也存在瓣膜脫位風險。

圖14

3.思考

(1)此病例瓣中瓣釋放時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是否應讓第一個瓣膜到竇底?

(2)出現瓣膜下移, 嚴重瓣周漏, 是否一定需要外科手術?

討論

圍繞本病例TAVR術後瓣膜移位的發生時間和影響因素,

中國結構青年俱樂部的各位專家展開了熱烈討論。

李飛醫生(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最近我們做了一例無鈣化二葉瓣手術, 發現的確很難避免移位, 我們的這例患者是向下移位, 但沒有反流, 有一過性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 第2天恢復。 現在是術後第3天, 還在觀察中。

潘文志教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是術中還是術後移位?

李飛醫生(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術中移位, 瓣膜在標準位置完全釋放後又往下移了一些。 術後2天超聲心動圖結果良好, 但不知是否還有繼續移位的可能。

潘文志教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術後2天應該不會。

宋光遠教授(阜外醫院):一般不會的, 我們術後長期CT隨訪, 很少有再次移位的病例。

我覺得, 移位主要與幾個方面相關:第一是瓣膜的選擇, 太大或太小的瓣膜均容易移位;第二是鈣化程度和分佈, 預擴張有時很重要;第三是操作技巧。

潘文志教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這種病例高位釋放會往上跳, 低位釋放會跑得低, 很有挑戰性。

宋光遠教授(阜外醫院):每個病例都有自己的特點, 制定策略尤其重要。 同時, 也要注意不同廠家的瓣膜也不一樣。

潘文志教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自膨脹移位影響較小, 但一旦發生球擴移位就很危險, 需注意。

對此病例, 如果您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或建議, 歡迎在右下角的"寫留言"處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期待您的參與!

專家介紹

▼▼▼▼▼▼▼▼▼▼▼▼▼▼▼▼▼▼▼▼▼▼▼▼▼▼▼▼▼▼▼▼▼▼▼▼▼▼▼▼▼▼▼▼▼▼▼

潘文志,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

中國心血管醫師創新俱樂部(CCI)技術研發部部長, 國家心血管中心中國結構性心臟病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熟練掌握各種結構性心臟病及肺動脈高壓的診治, 擅長先天性心臟病和瓣膜病的微創介入手術。 作為術者之一參與國內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國內首例經導管二尖瓣夾合術(MitraClip)、國內首例經皮肺動脈瓣置入術(PPVI), 共同主編國內第一部經導管心臟瓣膜治療術(TVT)專著《經導管心臟瓣膜治療術》。 已發表SCI論文30篇(累計IF 94分), 中文論文80餘篇。 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014年)、上海市醫學科技三等獎(2013年)各1項。 申請國家發明專利6項, 轉化2項。

心線上 專業平臺專家打造

編輯 潘歡丨美編 柴明霞丨製版 潘歡

更多精彩,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