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24軍坦克團留在軍營裡的照片之九

24軍坦克團留在軍營裡的照片之九

1983年的時候, 田俊增和史世國都在後勤處當助理員, 當時後勤處住在機關宿樓一樓的東側。 我和他們兩人都是1975年入伍的, 田俊增是內蒙古烏蘭察布盟商都縣人, 我和史世國都是內蒙古巴彥淖爾盟五原縣人。 同年入伍的兵在一起說話做事都比較隨便, 相互之間開玩笑也都是非常的徹底, 幾乎是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

記得有一回史世國上樓來到了我的宿舍, 閒暇之餘我給他講了一個叫王寶子的故事, 還沒等講完, 就把個史世國笑得快上不來氣了, 等我講完了,

史世國兩手扶著下巴跑下樓了, 好像快要笑死了似的。

史世國和田俊增住一個宿舍, 當天晚上, 史世國又把王寶子的故事講給了田俊增, 講了之後兩個人笑到了後半夜還沒有睡著。

從此之後, 在好長的一段時間, 我們三個人每當走到一起, 還等說話就先笑, 有時候笑的是人仰馬翻, 直到現在, 王寶子故事的內容, 在坦克團眾多戰友中, 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人知道。

王寶子的故事, 在我們人生歷史的長河中, 也算是一個取樂的小小花絮, 讓聽過王寶子故事的坦克團戰友們再次回味取樂吧。

左起田俊增 史世國

史世國當時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坦克團營區的美化綠化工作, 有一天我到了他們兩人的宿舍, 史世國說, 把你的照相機拿來拍張照片如何?我說那當然是沒有問題啦。

隨即我上樓取了照相機, 給他們兩人拍下了這張正在研究綠化工作材料的工作照。

那時候我們基本人人都抽煙, 這張照片裡史世國和田俊增右手拿的是鉛筆, 左手每人夾著半截煙頭, 當然在拍照的時候, 我的手裡也是夾著香煙的。

坦克團營區綠化工作進展的很快, 當機關辦公樓前的花池建好之後, 史世國要給軍裡寫綠化工作彙報材料, 寫到中間問我, 這花池應該叫個什麼名好呢?我想了想對史世國說, 根據花池的形狀和類型, 應該叫“三臺階梅花型帶耳式花池”, 史世國拍手叫好。 從此, 在世國的所有彙報材料裡, 凡寫到坦克團大院裡的花池, 都叫“三臺階梅花型帶耳式池”。

坦克團大院裡的“三臺階梅花型帶耳式花池”

在綠化建設的初期, 我拍下了幾張正在規劃期間的圖片, 留到今天, 讓新老戰友們重新見證我們坦克團的一個歷史側面, 回味起來還是意味深長的。

坦克團營區綠化受到了24軍和北京軍區的高度讚揚, 獲得了北京軍區花園式營區的綠化獎狀。

當年我們的營區內花池、草坪、假山、綠圍、松柏、楊柳、蘋果樹、梨樹、桃樹, 花草樹木種類繁多, 官兵們在花繁似景的軍營裡過著團結緊張, 嚴肅活潑的軍旅生活。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後來入伍的坦克團戰友們, 就是工作、生活、訓練在這樣舒適溫馨的營區環境裡, 完成著保家衛國的歷史使命, 在這裡奉獻青春, 接過前人的槍, 建立了青出於藍勝於藍的不朽功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