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從愛理不理到高攀不起:2024年這一技術中國獨有 全世界一票難求

國際空間站是一個由六個國際主要太空機構聯合推進的國際合作計畫。 這六個太空機構分別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歐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加拿大國家航天局和巴西航天局。 歐空局成員國中參與到國際空間站計畫的國家有:比利時、丹麥、法國、德國、義大利、挪威、荷蘭、西班牙、瑞典、瑞士和英國。

之前網上也有很多網友在討論為什麼中國沒有加入國際空間站的建設, 也沒有中國籍宇航員進入國際空間站, 這一方面是因為美國意圖繼續保持對中國的技術領先和技術封鎖,

另一方面就算是加入了投入與預期的回報並不對等。 況且中國本身就有自己的空間站計畫, 根本就沒有申請過加入這個計畫。 時至今日, 中國自己的空間站的建成已經不遠, 而國際空間站垂垂老矣, 將於2024年墜毀, 結束自己的使命。 屆時, 資金缺乏的各國無力負擔新的空間站的建造, 中國人將成為探索太空的新一任領頭羊。

根據載人航太工程第二步任務規劃, 中國將在2010年至2016年間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 將分別發射載人飛船——神舟八號——進行載人對接試驗, 發射5艘載人飛船進行載人對接試驗和載人駐留試驗。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新聞發言人於2010年10月27日表示, 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已正式啟動實施,

2020年前後將建成規模較大、長期有人參與的國家級太空實驗室。

在建設載人空間站上, 中國是有明確目標和時間表的。 雖然各種技術上的難題可能會造成些許拖延, 但是總體來看進展是順利的;長征五號的一次發射失敗, 將會為之後的改進提供更加詳盡的資料, 而空間站的應用已經展開了探索, 空間站本身的建設也已經展開, 成功已經不遠。

問天號實驗艙的主要任務是支援艙內科研和應用試驗, 它設計了13個通用載荷裝載空間, 支援標準單元和整體機櫃兩種形式的空間實驗設備, 是空間站展開艙內試驗的主要場所之一。 問天號實驗艙艙外提供了30個標準暴露載荷介面, 可支援各種材料暴露試驗、安裝天文和對地觀測載荷,

它在圓柱段迎風面還預留一個擴展平臺介面, 具有支援更多的暴露載荷的能力。

可以說問天號實驗艙是中國空間站的精華艙段, 大部分的科研成果將從這裡產出, 之後這些成果會發往地球, 促進經濟與科技的發展;同時這裡也是中國無數航太人與科學家夢寐以求的地方, 因為這裡的獨特環境可以進行很多地球上無法展開的實驗。 中國通往星辰大海的征途將從這裡開始。 (利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