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喝完酒要多久可以開車

事故調查顯示, 大約50%—60%的交通事故與酒後駕駛有關, 酒後駕駛已經被列為車禍致死的主要原因。 酒後駕車的危害觸目驚心, 已經成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殺手”。

一、飲酒後多長時間可以駕車呢?

嚴格的說:由於人體存在個體差異, 對酒精分解能力不同,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科學描述:人飲酒後5分鐘即可在血液中發現酒精, 2個多小時後酒精會被人體全部吸收。 隨著時間推移, 酒精在體內會逐漸被吸收、分解, 含量會逐漸降低。

一般情況下, 人體每小時可以代謝10-15克的酒精。 人與人的代謝能力不一樣, 有的人稍快,

有的稍慢, 不僅僅是人與人不一樣, 一個人的代謝速度, 由於不同的時間、環境、等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 以飲酒量1斤(500克)來計算, 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大概在200克, 以每小時代謝10克計算, 大概需要20個小時才能將1斤白酒完全代謝完。 所以晚上大量飲酒後, 第二天起床後體內酒精含量依然較高, 對於一些代謝較慢的司機, 即使24小時候也有可能被查出酒駕。 在這裡給出一個通俗的判斷標準1斤白酒24小時不駕車, 半斤白酒12小時不駕車。

二、解酒的方法

1、牛奶醒酒法

醉酒者可飲些牛奶, 以便使蛋白凝固, 保護胃粘膜, 緩解對酒精的吸收。

2、甘蔗汁醒酒法

醉酒神志尚清醒者可自己嚼食甘蔗, 嚴重者可榨出甘蔗汁灌服, 能醒。

小編提醒:解酒的辦法非常實用,

但醒後還是不能駕車!

三、酒後駕車產生的不安全因素

1、降低駕駛人的視線功能。 駕駛人在行車中, 大多數資訊都是靠視覺獲得的, 而駕駛人飲酒後, 視線模糊, 尤其是對色彩感覺功能降低, 直接影響了駕駛人對有顏色的資訊選擇反應中識別功能, 使識別過程的時間延長, 失誤增多, 對駕駛人反應的及時性、準確性產生不利的影響。

2、降低識別能力。 駕駛人飲酒後尚能駕車情況下, 反應有兩個不一樣, 一是駕駛人會出現遠視, 視近為遠, 二是視物的立體感上發生誤差, 視大為小。 所以, 許多酒後駕車者發生撞電杆或與前方車追尾相撞, 就是這個原因。

3、降低注意力。 酒精對腦組織的親和力較強, 飲酒後對人的中樞神經起麻醉抑制作用。

因此導致駕駛人注意力渙散, 反應能力下降, 思維遲緩, 技術操作的精確度減退, 由此而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

4、降低駕駛人駕駛能力。 駕駛人在沒有飲酒的情況下行車, 發現前方危險情況, 從視覺感知到踩制動踏板的動作中間反應時間一般為0.75秒。 而當飲酒駕駛人體內酒精濃度達到0.3%時, 駕駛能力就有所下降;濃度達到100毫克時, 下降35%, 達到150毫克時, 下降50%。 致使駕駛人在行車過程中上動作失調, 手腳靈敏性降低, 不能及時準確處置危險情況, 極易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