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韓國和越南都先後廢除漢字韓國需要借助漢字越南卻全部拼音化

作者|吳若愚

在中國歷史上, 越南和韓國都曾是中國的藩屬國, 文字也是用漢字, 但這兩個國家都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先後廢除了漢字。 不過, 韓國廢除漢字是因為自己創造了一種叫彥文(韓文)的表音文字, 由於彥文是表音文字, 無法表述韓國人源于中國的傳統的漢姓姓名的意思, 於是, 即使在1948年就廢除漢字了, 直到今天, 韓國人在身份證上還需要用漢字寫出他們的中文名字。

越南人寫漢字

同樣是後來才廢除漢字的越南, 卻不像韓國一樣需要借助漢字才能表示越南人姓名。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啊!在法國殖民者殖民越南之前,

越南人就曾根據漢字發明過一種稱為“喃字”的越文, 但還來不及普及和掌握就被法國入侵了, 於是, 越南人就在法文字母的基礎上發展起來今天的越南文。 實際上, 按照當年越南人廢除漢字的初衷, 覺得能有自己的文字後, 就能甩掉越南曾是中國藩屬國的歷史, 可是廢除漢字後的越南卻使用了毫無親緣關係的拉丁字母來拼寫越南話, 在文字上完全脫離了漢字文化圈, 就像一個離家出走的浪子越走越遠。

韓國人身份證

按理說, 在歷史上曾經使用漢字的越南人, 在接受了拉丁字母拼音化後, 應該也遇到和韓國人一樣無法表達漢姓姓名的問題, 可是越南人竟然完全用上了拼音拼寫姓名而無需借助漢字。

越南人是怎麼做到的呢?當我們翻開漢越字典發現, 原來越南人的姓氏雖然有的姓氏在漢字寫出來是同音, 但用越南文標注時卻可以用字母的多少和特殊符號來區別, 這樣一來, 便解決了在漢姓中同音而字不同的問題, 因此, 在中國人翻譯越南人姓名時, 就不能光用音譯, 而要查閱越漢姓氏對照表逐字翻譯。 比如童和董, 如果按中文拼音並非同音, 也非一種寫法, 但兩字越南文的拼寫都是dong, 只是標注符號不同而已{童為Đồng董為Đổng), 羅和駱在漢語中只是聲調不同, 而越語的羅是La, 而駱則是Lạc。 可以看出, 越南人在廢除漢字後使用拼音文字也並不簡便。

越南人身份證

曾有報導稱, 韓國和越南兩國現在都對廢除漢字後悔不已,

因為他們的年輕人看不懂用漢字書寫的古籍, 使很多年輕人對國家和民族史一竅不通。 於是, 有識之士呼籲恢復漢語教育, 讓他們這些曾經的天朝附屬國的子民, 重新回到漢語文化圈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