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練太極拳,理解這個詞的意義,練一遍頂三遍!

每每在太極拳描述中有“運勁如抽絲”的字眼感到有些不妥。 也許是個人感覺, 也許是理解問題, 所以提出來討論。

和老師推手往往被糾正一個錯誤動作;就是不要抽, 不要撥, 做不到, 挨了打, 還是做不到, 還是挨打……。

習慣的動作, 本能的反應, 而且屢教不改, 屢屢難改。

老師一句話“抽就是丟, 撥就是頂, 要不丟不頂”身在其中, 用在其中, 不知多少磨練才能糾正此錯誤, 不記得了……。

“拳到用時方嫌少”真正理解其中奧妙是在成年之後。 不丟不頂是太極拳永遠無盡的追求, 是高境界的體驗, 也許是懂勁後的神明之相,

我問自已, 達到了嗎?內心告訴我;遠未達到, 正在路上, 漫漫無盡頭的路上, 我求索著, 想往著, 憧憬著……。

不抽, 不撥的反相是什麼, “搓, 引”。 搓, 引兩個字是我們一輩子功夫的實踐內容。

何謂搓引, 是沾連沾隨的技術, 其技術要點就是處處有掤, 掤在處處的揉揑效果。 是腰腿俱備的“用意不用力"。 是虛實中的達位。 也有“讓子彈多飛一會兒”的裕度。 是練與悟的結果。

年少時, 勢單力薄, 所遇的打擊明明聽到了, 但就是引不開, 於是只能撥, 撥的力量仍顯不夠, 所以只能逃掉一半, 乃被發出去。

練得有了年頭了, 身強力壯了, 搓引勁也長了, 被擠壓的勁頭反過來對對方有壓迫了, 被發的機會就少了。 時至今日, 勁, 勢, 能俱長了, 亦不敢輕易得勢發人了,

兩兄弟之間推手也收斂了。 這就是我們練拳的經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