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光緒皇帝下令禁止蓄髮 顛覆你三觀的清軍形像和裝備

1898年由光緒皇帝親自領導進行了政治體制改革, 光緒皇帝說:隨著冷兵器時代的結束, 古代男人蓄髮保護頭部作用的實際意義已不存在, 並給日常工作造成不便, 光緒皇帝下令禁止蓄髮, 首先從軍隊開始!

圖來源網路

清政府為適應形勢加速與國際接軌, 鞏固國防, 決定仿效西方訓練新式陸軍, 以下簡稱新軍。 和海軍一樣, 新軍成立後, 在更新訓練方法、武器裝備的同時, 也對軍服作出了改進。

練兵處正式擬定了包括禮服、常服、肩章、帽徽、領章等的新軍軍服樣式, 至此, 使用了數百年的中華民族傳統軍服:號衣,

這種感覺很醜的軍服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

圖來源網路

在這個大背景下, 清朝新軍也終於拋棄了騎射時代的民族裝束, 換上了歐式制服。 當時清室最欽服德國軍隊, 所以清軍的制服式樣, 基本上是模仿德軍的。

圖來源網路

聯軍約2萬人向北京進發, 而當時北京附近的清軍就有幾十萬, 再加上五六十萬的義和團, 竟然拿只有不到兩萬人的八國聯軍沒有辦法, 真是讓人可笑, 擁有這麼多先進武器卻打不贏, 小編自己永遠也想不通。

甲午戰爭, 清軍無論是陸軍裝備還是海軍裝備, 都全面優於日軍。 海軍就不說了, 說說陸軍。 步槍和火炮是當時陸軍的兩大基本武器。 甲午戰爭前後是步槍發展換代的關鍵時期, 各種新的步槍設計紛紛問世。

圖來源網路

但是清軍的腐敗不僅表現在戰場上連連潰敗, 而且還表現在每一次潰退, 均"盡棄軍實走, 器械盡失"。 這不僅削弱自己裝備的總體實力, 而且反過來大大加強了日軍的裝備。

據有關資料記載, 平壤戰役, 清軍丟棄大炮48尊, 步槍10000餘枝;鴨綠江防之戰, 丟失大炮78尊, 槍4400枚;大連灣、旅順口失陷, 日軍繳獲大炮270多尊, 槍600枝。 以上數處清軍遺棄的炮彈達數百萬發, 子彈達4000萬發以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