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1300年前日本遣唐使出訪大唐,九死一生,剛登岸就欲哭無淚!

說起留學生, 大家多半會聯想到當今社會家庭條件不錯的青少年。 孩子學習成績突出, 憑著自己的能力考學出國留洋, 或者父母有能力, 把孩子送出國開開眼界, 學點知識, 總之都是挺光彩的事兒。 可你知道古代的留學生什麼樣嗎?今天, 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1300多年前, 漂洋過海來到大唐留學的日本留學生的故事。

遣唐使之一, 李白的好友阿倍仲麻呂

1300多年前, 唐朝國力鼎盛, 經濟、文化無比繁榮, 而與我們一海之隔的日本, 正處於奈良時代, 國力貧弱, 具體來說, 類似於我國的三國時期, 國家稅收主要依靠農業稅,

且諸侯割據, 百姓生活相當困苦。

為了學習鄰國的先進技術和文化理念, 舒明天皇決定沿用前朝的做法, 派遣唐使前往大唐學習, 於是, 西元631年, 第一支由學問僧和留學生組成的“遣唐使”船隊就出發了。

1300年前的遣唐使船

以日本當時的國力, 要組建這麼一支船隊, 起碼需要兩、三年的準備時間, 且那時候的遣唐使也不像今天的留學生那麼風光, 他們出發前基本上要和家人抱頭痛哭一番, 此情此景, 無異於生離死別!毫不誇張地說一句, 早期漂洋過海出國, 確實是九死一生的事, 因為大海波濤洶湧, 而當時的技術, 連動力船都還沒發明出來, 也就是說, 遣唐使團的成員, 隨時有可能葬身魚腹, 與家人告別之後,

多半是天人永隔, 再會無期!

千年前嚮往大唐文化的日本人

據史料記載, 第一批出發的船隊有四艘船, 最後抵達中國的(浙江舟山、寧波一帶)僅僅只有一艘, 船上約160人, 不用說, 失敗者都成了成功者的殉葬品, 而穿越驚濤駭浪, 好不容易登岸的人, 也個個衣衫襤褸, 神情疲憊, 宛如乞丐一般!

那會兒既沒有手機也沒有電報, 那160人中, 想必也沒有中文翻譯, 於是, 中國官吏們眼見這一群不知從什麼地方冒出來的身穿破衣爛衫異人, 其驚訝程度可想而知, 當即將這些人統統抓起來, 投入大牢受刑!這天降橫禍, 大概就是遣唐使們在大唐學到的第一課。

世博會日本複製的遣唐使船, 與當年的一模一樣

後來終於搞清楚是什麼情況了,

地方官才派人快馬跑到長安報告, 再等朝廷派特使前來迎接, 這一來一去, 足足折騰了得有一個多月。 當然, 這群人大部分是沒有進京朝見大唐皇帝的榮幸的, 頂多幾位高官攜少數留學人員前去, 剩下的還得在原地修船待命。

雖然過程艱苦, 然而第一撥日本遣唐使到底還是為後來者開了個好頭, 之後的260年間, 日本還陸續向中國派了20次遣唐使, 為兩國文化交流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