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呆呆呆!新生代“賭徒”粉墨登場!

原創 2017-12-08 書燃 雲地產

查拉圖斯特拉說, 渺小的人類, 尚處於嬰兒期。 書燃卻說, 處於嬰兒期的我朝商業世界中, 賭豪輩出, 赤裸上陣的, 前赴後繼, 個個陷入淤泥。

愛唱歌不愛舉債的王公公就是“賭豪”中的戰鬥雞。

王公公經常將“富貴險中求”掛在大嘴上, 並借助世界一流大學的雞湯講臺, 給這句話作了淋漓盡致的注解:“什麼清華大、北大, 不如膽大。 ”

賭徒心理被膨脹的自負吹得在了我朝乃至世界上空飄搖, 只是膽子大得積壓了蛋子生存的空間, 以至於他都難以承受這生命之輕。

世界一流大學可以沒有大師,

但不能沒有王公公所謂的“成功學”的演講。 正如與他爭奪首富王座、打一個億賭的Jack Ma一樣, 機場可以沒有飛機, 但不可以沒有馬雲的光碟。

順便說一句, 外星人剛剛與“賭豪”中國女巴菲特趙薇同志撇清了關係:“我和她的見面, 總共不過10次。 ”但眾粉絲卻拿出了幾十次不同場合的自拍片, 以證明偉大的Jack Ma沒有撒謊。 書燃真誠的說, 那些照片都是在淘寶上買的, 因為淘寶從來沒有假貨啊!

假不假,白玉為堂金做馬。 劇透一下, 王公公自己也搞了一個宇宙頂級企業家俱樂部, 約50位“成功”的賭豪都位列其中, 他說以他自己的觀察, “凡‘成功’的企業家, 都接近神經病, 都是瘋子。 ”當然包括王公公及外星人。

“沒有瘋子不是騙子。 ”這是讓-保羅•薩特在《他人都是瘋子》裡的話,

大概疲於奔命實現他的中國夢——舉債覬覦世界首富寶座的王公公沒有聽說過吧。

但他將那種“賭豪”的人生哲學, 也“出口”到了美帝, 他大呼:“什麼哈佛、耶魯, 不如你自己敢闖, 敢賭!”

這是2015年10月30日, 王公公在收購美帝最大院線公司路演時, 在哈佛的演講中, 說出了令那些莘莘學子熱血沸騰的話。 當時, 他還劇透了萬達商業上市前夕, 某某某全身而退的動人故事。

王公公以為這是“稱霸全球”的開始, 誰知這卻是他最巔峰的時刻。 隨後, 他劇透的視頻, 兩天后, 全被404, 買美帝公司的貸款也被“哢嚓”了。

禍因口出, “舌尖上的豪賭”總是要命的。 這是古人留下來的金句, 但 “成功者”的自負一旦從嬰兒變成小夥子, 就充耳不聞了,

愛仍大炮的任大炮, 還有王公公都是如此。

隨後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 王公公陷入了並非已願的又一場“豪賭”中:斷腕求生——將旗下優質資產賣給白衣騎士、地產界的約伯斯孫宏斌及富力的難兄難弟。

如果說王公公執迷于“舌尖”和“膽子”上的豪賭, 那麼, 孫布斯在掙“第一”的道路上, 有過之而無不及。

對孫布斯而言, 地產領域的收購, 算是輕車熟路, 但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 比如吃綠城和佳兆業, 都吃到了梗。 而在互聯網科技領域, 他還是個“孩子”。

問了幾個搞科技的大佬, 就有了“豪賭”的勇氣, 將樂視這個無底洞收至麾下。 結果, 越賭, 就越想賭成功, 200多億填進去了, 新樂視還是複不了盤。 所以, 孫布斯在香港大玩淚崩, 這可能是他有生以來,

第二次悲極而泣。

更有“賭豪”情懷的賈布斯則去美帝不復還, 讓人啼笑皆非的是, 某局剛剛給賈布斯吃了張紅牌。 同志, 紅牌連屁股都擦不乾淨, 有什麼用?

給賈布斯紅牌, 小散戶就能硬起來?孫布斯就能擺脫“騎虎難下”的困境而起死回生?

而孫布斯的這一豪賭, 不知讓他多少“迷妹”吃了梗。 “當初我投的是老孫的這個人, 他看產業, 一看就能看到底。 ”孫布斯買了樂視後, 他的粉絲紛紛掏腰包買樂視的股票, 現在來看, 孫富豪那麼多錢都搭進去了, 你們多年來的那些積蓄, 只是小雨點。

“賭豪”帶迷妹迷弟入溝, 不費吹灰之力。

最近, 以“賭豪”大弟子形象粉墨登場的就是許家少爺, 就是那個聲稱要將世茂打造成地產界黃埔軍校的許世壇同學。

預備校長許同學這幾年從王公公、孫布斯甚至賈布斯等“賭豪”身上, 汲取了不少“奶汁”。 如今, 在有著美國和澳洲永久居住權的“豪爹”許榮茂庇護下, 他已踏上了這條“賭豪”的康中大道。

不是嗎?看看他最近“揮金入土”的動作:

12月6日, 在“單槍匹馬”的孤單身影中, 許校長毫無懸念地將深圳龍崗一宗建面近137萬㎡的土地收至麾下, 砸了近240億(差一點就250了)。 熱烈鼓掌, “新地王”誕生了, 這也是華夏大地上, 總價第二高的地皮。

有趣且不可思議的是, 出讓這宗地時, “深府”的腦洞大開:要求拿地開發商的祖公司在A股或H股至少有一家上市公司;在這片神奇的國土上, 至少建造過1棟250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築……

書燃算了算, 至少萬科、恒大、碧桂園等長期搞住宅的開發商沒有這個技巧, 算下來,估計只有熱衷於高超高“技巧”的綠地和世茂夠格吧。哦,忘了,還有老闆不拿工資的平安……

歷史總會重演,而且以“鬧劇”居多。記得2010年底,北京CBD最後的幾塊黃金地塊出讓,潘石屹先生急於想拿一塊。結果,被設下的重重關卡擋在門外。末了,吃不著葡萄的老潘撂下一句“都是神仙標。”老潘一氣之下,可能在心裡說:“老子不搞開發了,還不行嗎!”

行啊,開發商不搞開發,哪有快意呢?一時之氣,搞得老潘被邊緣化了,只能拿著相機去給迷妹們拍照了。

但老潘留下來的“神仙標”今天依然很傳神!

別看拿下來了這塊肥肉,但吃肉是有條件的。許校長還被要求建一棟600米的超高層;5天內交一半出讓金,剩下的一年交清。

也就是說,12月11日之前,許家要拿出120多億來,你猜猜,他們怎麼拿?

就在拿這塊地之前,許老爺子還從日本人手裡買回了《絲路山水地圖》,耗資1.3億,並獻給了故宮,為此還專門搞一場發佈會。多有意思,多有意思……

所以天方夜譚就是買家夜談——此圖出現的時間點,真是太精准了,簡直有點神奇。

講真,這也是一種“豪賭”,和拿地王一樣,也和許校長的老鄉黃如論的慈善之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據說,和王公公一樣,許老爺子也喜歡收藏字畫,並積極參加一些小眾的拍賣會。會上,往往將一些GY的字畫捧著回家。

這還不止,就在一個月前,許校長還夥同幾個香港地產巨頭,以173億(港元),奪下了香港西九龍長沙灣的一宗地。

看看,兩月內,香港內地各製造一“地王”,許校長的“豪氣賭姿”,盡是用土說話,名曰“土豪”?

背後的邏輯很明顯:年輕氣盛的小許,要用一種地產界慣用的姿態(拿地王唄)證明,地產的未來,不屬於王健林,也不屬於孫宏斌,而屬於富二代的地產新生代“賭豪”。

講真,許校長這幾年很憋屈。原因很簡單:第一,自2011年,許校長被推至前臺以來,世茂的業績可謂乏善可陳;第二,一些沒有世茂底子好、且排名靠後的小弟們,一個個將這個老薑摔在了後面。

世茂的朋友說,歸根結底,許校長有三困,其一,內部管理混亂;其二,決策與市場節拍嚴重錯位;第三,“三高模式”用得太狠。

第一點很好理解,就是老王退居二線,經驗不足的毛頭小夥子怎麼能管得住那些地產江湖的“老油條”?

第二點也與第一點正相關。許校長剛剛上去,屁股還沒坐熱,光搞內部管理,就得付出很大的代價和努力,所以在洞察市場方面,還很嫩。比如2010年,溫相弄了個限購,包括王石在內的大佬都看不懂,就往三四線城市跑,小孩子們就跟著跑。跑去之後,發現是個坑,可能只有被老鄉賈布斯坑了的孫布斯沒有去跳這個坑。

小許子也攜著世茂往那裡狂跑,結果,沿用許老爺子那套“濱江豪宅”的老辦法,在三四線城市蓋起了超大戶型的房子,最後賣不出去。

末了,只能求高人從深坑裡往出拉。2011年,世茂動用了鉅資從龍湖挖了一大批“高人”。這幫人為了實現“沒有世茂賣不出去的房子”之銷售技巧,利用地毯式的帶有“虛假”性的宣傳廣告,去引誘買房人。

這一場賭局,世茂不是贏家。無數售樓處被砸,無數場維權此起彼伏,簡直砸了“豪宅教父”的牌子。時至今日,“三高模式”的後遺症仍未消除:品質問題頻出,交房困難;負債居高不下……

這場豪賭一直延續到2015年,當許校長一覺醒來時,他的同鄉企業泰禾、旭輝、陽光城等企業,早就開始佈局一二線核心城市了,但世茂錯過了這場由土地升值帶來的地產盛宴。

但這個鍋許校長不能背,最後只能由挖來的管理層承受,所以有了大批高管紛紛離職的場面。

無奈之下,懊悔中的許校長發起了“不顧一切”的總攻,從2016年市場最高峰的時候開始,當其他企業收手在一二線高價拿地時,世茂才開始削尖頭往裡面鑽。在火熱的南京市場製造了88億的超級地王,還有在泉州、江寧等地,也高價搶地……

直至目前,當孫布斯、皮帶哥,都在“緩拿地”時,許校長卻依然狂飆勁颼,簡直與上一場戰鬥,神樣的相似。

顯然,這場賭局,許校長拿地起舞的節拍又與市場節奏極不相符,足以預見未來會發生什麼。

對了,“三高”模式還沒說完。

從借殼於A股上市那一刻起,低調的許榮茂先生,也在進行著一場場的“豪賭”,直至今天,小許也沿用了這個屢試不爽的套路。

借殼之際,世茂股份的前身擁有“上海世茂廣場”這個優質資產,這個資產養熟到能賺錢時,許老爺子就將這個項目的所有股權從世茂股份轉至香港上市公司,後者75%的股權在許氏家族手裡。

也就是說,世茂股份拿下專案之後,並以股權質押,弄到銀行貸款,付了土地款。然後,許榮茂家族再在海外註冊公司與世茂股份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前者在前期持有少部分股權。

待項目預售到大約一半時,海外公司再增資,直至項目完成銷售,世茂股份在項目中的股權就所剩無幾了。就這樣,錢就被“洗”出了海外,流入許氏家族的口袋。這就是為什麼許氏的H股公司比A股公司盈利能力強的真正原因,也因為許氏家族的真是身份是“港人”。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這次拿地,由市值不到200億的世茂股份去拿240億的地王。接下來怎麼玩,聰敏的你,猜對了嗎?

但小許在玩這個套路是,還不怎麼熟練,去年,就被上交所詢問過。此外,世茂系對兩個上市公司的“同業競爭”一直模淩兩可,有人問時,回應一下,沒人問,就“蒙混過關”,二者的關聯交易也是如此。

所以嘛,豪賭“高大上”,不是所有人能夠玩的。

書燃腦洞大開一下:從太空中望去,華夏大地上,只有嬴政的萬里長城和許校長的超高層,或許一個會在風雨中飄搖?

算下來,估計只有熱衷於高超高“技巧”的綠地和世茂夠格吧。哦,忘了,還有老闆不拿工資的平安……

歷史總會重演,而且以“鬧劇”居多。記得2010年底,北京CBD最後的幾塊黃金地塊出讓,潘石屹先生急於想拿一塊。結果,被設下的重重關卡擋在門外。末了,吃不著葡萄的老潘撂下一句“都是神仙標。”老潘一氣之下,可能在心裡說:“老子不搞開發了,還不行嗎!”

行啊,開發商不搞開發,哪有快意呢?一時之氣,搞得老潘被邊緣化了,只能拿著相機去給迷妹們拍照了。

但老潘留下來的“神仙標”今天依然很傳神!

別看拿下來了這塊肥肉,但吃肉是有條件的。許校長還被要求建一棟600米的超高層;5天內交一半出讓金,剩下的一年交清。

也就是說,12月11日之前,許家要拿出120多億來,你猜猜,他們怎麼拿?

就在拿這塊地之前,許老爺子還從日本人手裡買回了《絲路山水地圖》,耗資1.3億,並獻給了故宮,為此還專門搞一場發佈會。多有意思,多有意思……

所以天方夜譚就是買家夜談——此圖出現的時間點,真是太精准了,簡直有點神奇。

講真,這也是一種“豪賭”,和拿地王一樣,也和許校長的老鄉黃如論的慈善之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據說,和王公公一樣,許老爺子也喜歡收藏字畫,並積極參加一些小眾的拍賣會。會上,往往將一些GY的字畫捧著回家。

這還不止,就在一個月前,許校長還夥同幾個香港地產巨頭,以173億(港元),奪下了香港西九龍長沙灣的一宗地。

看看,兩月內,香港內地各製造一“地王”,許校長的“豪氣賭姿”,盡是用土說話,名曰“土豪”?

背後的邏輯很明顯:年輕氣盛的小許,要用一種地產界慣用的姿態(拿地王唄)證明,地產的未來,不屬於王健林,也不屬於孫宏斌,而屬於富二代的地產新生代“賭豪”。

講真,許校長這幾年很憋屈。原因很簡單:第一,自2011年,許校長被推至前臺以來,世茂的業績可謂乏善可陳;第二,一些沒有世茂底子好、且排名靠後的小弟們,一個個將這個老薑摔在了後面。

世茂的朋友說,歸根結底,許校長有三困,其一,內部管理混亂;其二,決策與市場節拍嚴重錯位;第三,“三高模式”用得太狠。

第一點很好理解,就是老王退居二線,經驗不足的毛頭小夥子怎麼能管得住那些地產江湖的“老油條”?

第二點也與第一點正相關。許校長剛剛上去,屁股還沒坐熱,光搞內部管理,就得付出很大的代價和努力,所以在洞察市場方面,還很嫩。比如2010年,溫相弄了個限購,包括王石在內的大佬都看不懂,就往三四線城市跑,小孩子們就跟著跑。跑去之後,發現是個坑,可能只有被老鄉賈布斯坑了的孫布斯沒有去跳這個坑。

小許子也攜著世茂往那裡狂跑,結果,沿用許老爺子那套“濱江豪宅”的老辦法,在三四線城市蓋起了超大戶型的房子,最後賣不出去。

末了,只能求高人從深坑裡往出拉。2011年,世茂動用了鉅資從龍湖挖了一大批“高人”。這幫人為了實現“沒有世茂賣不出去的房子”之銷售技巧,利用地毯式的帶有“虛假”性的宣傳廣告,去引誘買房人。

這一場賭局,世茂不是贏家。無數售樓處被砸,無數場維權此起彼伏,簡直砸了“豪宅教父”的牌子。時至今日,“三高模式”的後遺症仍未消除:品質問題頻出,交房困難;負債居高不下……

這場豪賭一直延續到2015年,當許校長一覺醒來時,他的同鄉企業泰禾、旭輝、陽光城等企業,早就開始佈局一二線核心城市了,但世茂錯過了這場由土地升值帶來的地產盛宴。

但這個鍋許校長不能背,最後只能由挖來的管理層承受,所以有了大批高管紛紛離職的場面。

無奈之下,懊悔中的許校長發起了“不顧一切”的總攻,從2016年市場最高峰的時候開始,當其他企業收手在一二線高價拿地時,世茂才開始削尖頭往裡面鑽。在火熱的南京市場製造了88億的超級地王,還有在泉州、江寧等地,也高價搶地……

直至目前,當孫布斯、皮帶哥,都在“緩拿地”時,許校長卻依然狂飆勁颼,簡直與上一場戰鬥,神樣的相似。

顯然,這場賭局,許校長拿地起舞的節拍又與市場節奏極不相符,足以預見未來會發生什麼。

對了,“三高”模式還沒說完。

從借殼於A股上市那一刻起,低調的許榮茂先生,也在進行著一場場的“豪賭”,直至今天,小許也沿用了這個屢試不爽的套路。

借殼之際,世茂股份的前身擁有“上海世茂廣場”這個優質資產,這個資產養熟到能賺錢時,許老爺子就將這個項目的所有股權從世茂股份轉至香港上市公司,後者75%的股權在許氏家族手裡。

也就是說,世茂股份拿下專案之後,並以股權質押,弄到銀行貸款,付了土地款。然後,許榮茂家族再在海外註冊公司與世茂股份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前者在前期持有少部分股權。

待項目預售到大約一半時,海外公司再增資,直至項目完成銷售,世茂股份在項目中的股權就所剩無幾了。就這樣,錢就被“洗”出了海外,流入許氏家族的口袋。這就是為什麼許氏的H股公司比A股公司盈利能力強的真正原因,也因為許氏家族的真是身份是“港人”。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這次拿地,由市值不到200億的世茂股份去拿240億的地王。接下來怎麼玩,聰敏的你,猜對了嗎?

但小許在玩這個套路是,還不怎麼熟練,去年,就被上交所詢問過。此外,世茂系對兩個上市公司的“同業競爭”一直模淩兩可,有人問時,回應一下,沒人問,就“蒙混過關”,二者的關聯交易也是如此。

所以嘛,豪賭“高大上”,不是所有人能夠玩的。

書燃腦洞大開一下:從太空中望去,華夏大地上,只有嬴政的萬里長城和許校長的超高層,或許一個會在風雨中飄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