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真正的“毒士”並不是賈詡,如果董卓肯聽此人之言,早已稱帝

現在人都認為三國時期的“毒士”是賈詡, 因為其曾經獻計給李傕洗劫長安, 導致長安腥風血雨, 朝野大亂, 因而被封為“毒士”;但是要說真正的“毒士”, 恐怕賈詡最多算是自私, 一切為求自保而已, 縱觀賈詡一生, 似乎也就這一次而已。

但是要說到真正的“毒士”, 當還數董卓的女婿李儒, 少讀史書百家, 精通謀略, 是董卓的首席謀士;是董卓的絕對心腹, 而董卓集團幾乎沒有什麼文人, 所以董卓集團的大小事宜均與之參謀, 堪稱智囊。

董卓原本只是一位猛將, 初徵召為羽林郎, 後又為中郎將張奐部下作軍司馬,

討伐漢陽羌人, 董卓作戰粗猛有謀, 力建戰功。 又先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涼州之亂等戰役, 頗著威名。

但是終究只是一個武夫而已, 直到得到落魄書生李儒以後, 董卓的人生才發生改變;西元189年, 董卓受大將軍何進、司隸校尉袁紹所召, 率軍進京討伐十常侍, 董卓和李儒商定後, 認為這是一個大好機會。

雖然董卓軍進了京, 但是實力弱小, 於是李儒設計, 讓董卓的軍隊晚上出城, 白天重新進城, 讓其他人覺得董卓軍隊很多的樣子, 從而在京城站穩了腳跟;後來又助董卓收復了呂布。

如果要說“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話, 其實並不是賈詡向李傕所提出的“奉國家以征天下”, 也不是沮授向袁紹所獻計的“挾天子而令諸侯, 畜士馬以討不庭”;更不是毛玠向曹操所說的“奉天子以令不臣”,

而是李儒對董卓所說的“今朝廷無主, 不就此時行事, 遲則有變矣。 來日于溫明園中, 召集百官, 諭以廢立;有不從者斬之, 則威權之行, 正在今日。 ”

之後李儒又勸卓擢用名流, 以收人望, 並推薦了蔡邕等人, 別說效果還真的不錯;但是這些都還不算毒, 真正要說毒的, 還數李儒殺伐果斷, 為了讓董卓更好的掌管政權, 果斷的廢立皇帝並毒殺了弘農王劉辯, 之後又大破十八路諸侯來犯。

可以說, 董卓按照李儒的謀劃, 距離自己想要的已經越來越近;但是千不該萬不該, 董卓和呂布還是中了王允的連環美人計;雖然連環美人計李儒早已看懂, 但是卻無可奈何, 他甚至這段時間以來的勝利和取得的成績已經蒙蔽了董卓的眼睛。

在最後, 呂布為了貂蟬殺了董卓, 而早已料定結局, 於是稱病在家;董卓死後, 李傕[jué]攻進長安, 控制朝政, 李傕推舉博士李儒為侍中, 但被漢獻帝拒絕。 198年李傕被曹操擊敗, 李儒不知所蹤。

一個曾經攪動天下風雲的決定謀士, 一生只奉一主;見事不可為, 遂離去;李儒在整個東漢末年, 宛若一顆流星, 留下了最璀璨的光芒, 然後又驟然消失;如果真的要論頂級謀士的話, 以一己之力扶持一個武夫成為無冕之王, 不可謂不厲害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