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綽號“頭北土”,此黑幫老大淡出江湖多年,一時不慎險遭小弟加害

張明金, 綽號"頭北土”, 臺北萬華區原黑幫“頭北厝”老大。 萬華舊稱艋舺, 是臺北最早發展的區域。 清廷收復臺灣省後, 一些福建鄉民移居至此, 他們見到舟木蝟集, 便以艋舺稱之。 到了同治年間, 艋舺商貿日漸發達, 與台南安平、彰化鹿港並列為三大重要城市, 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 1920年, 日本殖民者廢除艋舺名稱, 改叫萬華, 並正式歸屬臺北市。

(圖片取自影視資料)

張明金出生於1939年, 祖籍福建仙遊縣人, 父母和鄉民早年來台謀生, 聚居萬華區梧州街一帶, 被稱為“頭北人”, 安置的巷子被稱為“頭北厝”。 張明金從小就在巷子裡廝混,

人雖矮小, 但是打架頗為勇猛, 頭腦也比較機敏。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萬華一帶角頭林立, 群雄爭霸, 張明金帶領一幫鄉民兄弟創立了一個黑幫組織, 就以“頭北厝”命名, 他的綽號名叫“頭北土”。

當時, 一個名叫“龍山寺”的黑幫, 勢力不斷擴張, 滲透到了“頭北厝”的地盤。 張明金帶領兄弟們與“龍山寺”長期火拼, 雙方互有勝負。 後來, 臺灣黑道仲裁教父“蚊哥”許海清出面仲裁, 酒席擺了好幾次, 最後雙方才罷兵言和, 劃定了各自勢力範圍。 至此, “頭北厝”與“華西街”、“芳明館”、“龍山寺”並稱為萬華四大角頭。 張明金因此也在道上聲名鵲起, 成為很有分量的角頭大哥, 受到道上兄弟敬重。

進入八十年代, 萬華各角頭內部傾軋激烈起來,

因為賭場利益分配不均, “芳名館”內部展開一連串火拼, 老大被小弟槍殺, 多位大佬非死即傷, 芳名館由此沒落。 “龍山寺”老大也因賭場利益被手下槍殺。 鑒於江湖險惡, 加上年紀漸老, 張明金將幫內事務交予手下”仁愛“劉明輝打理, 自己則逐漸淡出江湖, 轉向生意場, 投入建築和土地仲介事務。

雖然淡出江湖, 由於為人四海、交遊廣闊, 和政商界不少人士也關係深厚, 因此經常受託出面調解黑白兩道重大衝突或糾紛, 張明金因此獲得了“艋胛教父”稱號。 黃永城是張明金昔日小弟, 他欠了同道中人很多賭債, 張明金借給他100萬元還帳和開賭場。 結果, 黃永城卻把錢拿去吸毒, 張明金得知後憤然打了黃永城兩耳光。 2004年一天, 黃永城哄騙張明金要還錢,

約定見面時, 黃永城竟對張連開三槍, 好在張身手敏捷未被擊中。

狙殺張明金不成, 黃永城投靠了其他黑幫, 導致雙方都調集人馬擺出火拼態勢。 張明金在情治單位友人勸說下, 搭機出國去日本散心, 避開了一場火拼。 但是他的一些嫡系兄弟想不開, 在各地搜找黃永城算帳。 不過隨著黃永城被捕, 這場風波最終化解了。 2010年3月, 張明金中風去世, 享年71歲。 黑白兩道各路人馬到場致祭這位艋胛最後的教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