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雲君:清貧耐得始做官 修德立志先守廉

週末閒暇之餘, 打開電視不知看點什麼, 隨手點進了綜藝戲劇專欄, 選擇了《桃花扇》一劇以消磨時間。 忽聽到“眼看他起朱樓, 眼看他宴賓客, 眼看他樓塌了!”一句, 似有所悟。 遙想古今中外許多為官者貪一時之欲、戀一時之財、懲一時之快, 而私念膨脹、律己不嚴、行為放縱, 最終讓個人努力前功盡棄、家人至親受辱蒙羞、組織辛苦培養付諸東流, 不能不令人感慨萬千, 不能不令人扼腕歎息。

“三年清知府, 十萬雪花銀”“水至清則無魚, 人至廉則無友”, 這樣的市井古訓不知貽害了多少從政者。 清廉如唐代的徐有功、狄仁傑,

宋代的包拯、寇准, 還是明代的況鐘、海瑞, 清代的于成龍, 被不少“心懷鬼胎”的人戲謔的稱作“政治上太幼稚”“假正經”官員。 不少愚昧的群眾對貪官污吏, 恨得牙根根發癢癢, 但當個人利益和訴求通過非規則、非合法、非正常的方式實現了的時候, 卻又噤若寒蟬, 甚至對腐敗頗有些豔羨和嚮往。 細細思來, 廉潔為官真的不是那麼容易, 不少為官者狹隘的認為清廉為官與事業有為是一道“單選題”。 殊不知“清廉為官”與“事業有為”是“既要又要”的關係, 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 不是“要麼要麼”的關係那麼簡單。

康熙治吏時有一個極為荒謬的論點:“所謂廉吏者, 亦非一文不取之謂也”, 以致形成“上以賄求之下, 下以賄獻之上”的“賄賂公行”的官場頹勢。

我倒頗為激賞唐代名臣陸贄的一句警策之言:“賄道一開, 輾轉滋甚”。 黨的十八大以來, 黨中央“打虎”“拍蠅”“獵狐”強力反腐且持續推進, 向人民交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清正廉潔越來越成為多數為官者(黨員幹部)的一種覺悟和習慣操守。

“廉潔方能聚人, 律己方能服人, 身正方能帶人, 無私方能感人。 ”在筆者看來, 清正廉潔既是為官者為政之德的內在要求, 也是為官者深入改進作風的迫切需要。 為官者手中都掌握一定的人、財、物等多種資源的支配權, 在工作、生活中面臨更多的金錢誘惑和人情壓力, 經受更多是與非、名與利、得與失、權與錢考驗, 唯有堅守“清貧耐得始做官, 修德立志先守廉”的底線, 才能明晰公與私的“警戒線”、個人與家庭的“情感線”、紀律與法律的“高壓線”,

在從政道路上行穩致遠。 (本網特約評論員 雲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