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從唐代到宋代,南陽都經歷了什麼?

唐代南陽的興衰

唐代與漢代相同, 為中國歷史上的強盛時代。 經過“貞觀”、“開元”之治, 南陽也得以恢復和發展。

到唐玄宗時, 南陽百業發達, 大詩人李白四次遊南陽, 見聞較切。

李白

街市萬商雲集, 高樓對著大路, 富豪們的別墅一座接一座一直蓋到獨山腳下, 到處是酒館舞榭, 滿眼是歌妓舞女, 呈現出一派繁榮興旺的景象。

可惜好景不長, 爆發了安史之亂, 南陽又一次遭到浩劫。

西元756年(唐玄宗天寶十五年)正月, 南陽郡太守魯炅, 為南陽節度使, 率領南黔中山南東道兵屯于葉縣。 這年五月, 魯炅與安祿山戰于滍水,

兵敗奔南陽。

敵將武令珣、畢思琛等圍攻南陽城。 魯炅被困一年時間, 城中糧絕, 餓死者相枕籍。 經過這次戰禍, “距鄧州二百里, 人煙斷絕, 遺骸積於牆塹間”(《舊唐書、魯炅傳》)。

唐代南陽地區屬山南道, 而後有山南道又一分為二, 南陽屬山南東道。

西元757年10月, 唐肅宗收復長安、洛陽。 武令珣撤回河北, 南陽才無戰爭, 得以修養生息。

後來, 各地軍閥割據, 南陽並不寧靜。 到西元839年, 軍閥勢頭衰落, 才有了點活氣。

是年三月, 大詩人杜牧經南陽到長安, 在《雨中過農家》裡寫道:“春半南陽西, 柔桑過村塢, 娉娉垂柳風, 點點回塘雨, 蓑唱牧牛兒, 籬窺茜裙女, 半濕解征衣, 主人饋雞黍。 ”

可見安史之亂八十年後, 南陽農村的情景。

大詩人 杜牧

宋代提議的臨時京都

北宋初年,

宋太祖非常重視南陽地方興建, 遴選開國功臣張永德任武勝軍節度使鎮鄧州(南陽為其轄區), 史書說張永德被鄧人愛戴如父母。

宋太祖和文官

西元938年(宋太宗興國八年), 文選幽州薊人曹普任節度使, 史書說曹普, “建白時政, 撫治軍民, 大有謀為, 鄧人德之”。

西元1044年(仁宗慶曆四年), 范仲淹以疾請鄧州, 後來徒荊南, 鄧人遮使者請留, 仲淹亦願留鄧仁宗便滿足了鄧人的要求。 這些人對地方發展都作出了重要貢獻。

北宋名臣 范仲淹

北宋時還興修南陽水利, 疏通河水, 開發白河, 到西元1112年(徽宗玫和二年), 南陽田賦上升為望郡, 工商業、農業都有了發展。

後來, 徽、欽二帝被金人擄走。 趙構在應天府(今商丘)倉卒即位, 主戰派逼他回京(開封),

趙構卻一意南逃。

宋高宗 趙構

主戰派首領李綱選定南陽為臨時京都。

他說:“南陽光武所興, 有高山峻嶺可以控扼, 寬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鄰關陝, 可以召將士;東達江淮, 可以運榖粟;南通荊襄巴蜀, 可以取貨財;北距三都, 可以遣救援。

暫議駐驊, 乃還汴都, 策無出於此。 ”是年七月, 趙構詔定議巡幸南陽。

《清明上河圖》 北宋 · 張擇端 風俗畫

來源頭條號:憶南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