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上游薦書|張大春變“說書人”開講市井豪俠故事

講過李白的故事, 也寫過武俠味極濃的《暴力城邦團》……在大多數讀者印象中, 臺灣作家張大春的形象一直有些特別:有點像一位說書人。 這其實也是張大春自己認可的諸多身份中的一個, 就像他在自己的“春、夏、秋、冬”系列經典傳奇筆記小說裡一樣。

近日, 這個系列的第一本《春燈公子》簡體中文版面市。 “說書人”張大春講起那些歷史角落裡的小傳奇, 值得一讀。

“說書人”其實是張大春由來已久的身份。 在臺灣news98電臺, 張大春有個說書節目, 已做了很多年。 最早講《江湖七俠傳》, 然後從《聊齋》、《三言二拍》, 講到《水滸傳》、《三俠五義》、《儒林外史》。

他的著作《城邦暴力團》敘事回轉周折, 也頗有說書人的風采。

張大春從小就喜歡聽民間故事, 但對於民間故事在流傳途中, 歷經不同的講者、穿越不同的語境、透過現實的刺激和打磨, 像歷史、新聞、謠諑及所謂街談巷議之類的文本一樣, 產生變化, 甚至丟失、遺忘感到可惜, 所以他希望通過文字把民間口耳相傳的故事流傳下去。

在“春、夏、秋、冬”這個系列裡, 張大春返回了一個世道江湖, 重拾起“東家聽來西家播弄, 夜裡夢見醒時擺佈, 鄉間傳說市上兜售, 城裡風聞渡頭搗故”的說書行當。 接受採訪時, 張大春表示, 原始素樸的故事裡有一切關於文學起源的奧秘。 春、夏、秋、冬系列作品的本質就是民間。

具體到這個系列的第一本書《春燈公子》,

它以描寫市井豪俠故事為主。 話說春燈公子大宴江湖人物是一年一度的盛事, 規模大到幾乎和尋常歲時典祀無二, 但“設宴人出身成謎, 設宴地點更是直似桃花源, 在現實空間裡以及曾與會者的記憶中都不復尋覓。 唯一存世的證據, 是輾轉流傳的二十則詩、詞‘題品’。 ”張大春介紹, “這些題品據聞正出自春燈宴中的高潮:由與宴諸客之中秘密地被挑選出來的說話人, 傾一年時光琢磨, 務求能令聽者咋舌稱奇、公子青眼品論的故事。 ”

而整個系列的第四本《冬》此前還未出版過。 兩年前, 張大春曾解釋為何《冬》遲遲沒有寫出來:“(之前寫不出來), 是極為個人的理由:我希望能在《冬》這一本書的內部, 呈顯出一種(在技巧上)從中國古典說部、書場、評話‘過渡’到西方現代小說的痕跡。

可是, 這個想像裡的中篇, 只有一個故事的輪廓, 我還看不出它如何從古老的東方過渡到當代的西方。 ”但本次《冬》的簡體中文版將先於繁體版在隨後推出。

作者簡介

張大春, 1957年生於中國臺灣, 華語小說家。 臺灣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碩士, 現任輔仁大學中文系講師。 代表作包括《聆聽父親》、《文章自在》、《大唐李白》、《城邦暴力團》、《小說稗類》等。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裘晉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