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和老人一起帶娃,容易引起戰爭的4件事

育兒, 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 新老觀念的PK無處不在!年輕媽媽覺得帶娃應該科學育兒, 照書養!而老一輩覺得以前小孩都是這麼養大的, 照經驗養就可以了。 不同的育兒觀念讓兩代人總有爭執, 爭執不下, 硝煙四起。

一、母乳餵養 VS 配方奶粉餵養

老一代人認為, 母乳喂到六個月就可以了, 以後的母乳裡面營養已經不足了, 奶水稀釋, 供應不上孩子吸營養需求。 堅持認為奶粉可以沖的濃些, 孩子可以補充更多營養。

而新觀念確是, 奶水雖然稀, 但是營養成分要比奶粉成分多。 要堅持餵養到一歲甚至到兩歲,

在母乳和副食共同進養的同時, 即可供應孩子營養, 而且母乳給予孩子的營養成分是配方奶粉無法代替的。

婆說婆有理, 媳婦又堅持己見, 都為孩子好, 目的相同, 但是方法不一。

二、副食添加意見不一

老人總想著把最有營養的, 魚、蝦、肉等等提前給孩子吃, 想著多多補充孩子營養, 讓孩子成長更健康。 其實不然, 新的育兒方式, 六個月前全部母乳餵養, 六個月後才逐漸添加輔食, 而且添加輔食的量由少到多, 一點一點的添加。 不是有營養的便是對孩子好的, 添加輔食要堅持由少到多, 由稀到稠的原則。 孩子六個月前, 腸道保護屏障還沒有發育完全, 過早且過多的添加輔食, 不但不會補充營養, 反而增加腸道蠕動負擔,

反而適得其反。

三、以“胖”為孩子健康標準

老人帶娃孩子肥胖風險高, 總認為孩子吃的不夠多, 生怕孩子餓到, 給孩子吃很多的東西, 總認為越胖越證明孩子健康, 也證明自己帶孩子帶的好。 其實幼兒肥胖風險很高, 短期內不會有任何反應。 但是, 長大後, 與肥胖伴隨的疾病會不自然的跟隨上來, 如糖尿病, 高血壓等高危疾病。

四、孩子感冒發燒立馬吃藥

孩子是全家人的掌中寶, 一旦生病, 全家人著急萬分。 孩子感冒發燒, 老人便把早些年經驗全部施展出來, 立馬給孩子吃感冒退燒藥, 而且有時甚至會把大人的藥減量給孩子餵食。 孩子發燒時, 老人更甚的把大厚被子和厚衣服給孩子裹嚴實, 所謂的捂汗降溫法。

孩子生病未必是壞事,

其實孩子沒感冒發燒一次都是在變相的增加抵抗力。 而且感冒發燒不可立馬吃藥, 根不能隨便吃藥, 尤其是大人用藥嚴禁小孩子吃, 藥量不同, 成分不同, 不但不會起作用, 反而會加重孩子病情。 而且小孩子太小, 消炎藥等抗生素類藥品必須謹遵醫囑才可餵食。 針對孩子高燒, 時刻觀察體溫, 體溫不超38.5℃時, 建議採取物理降溫方式進行降溫。 超過38.5℃才應該服用退燒藥。 只要孩子精神狀態良好, 燒退了, 就不用著急去醫院, 隨時觀察即可, 亦可不必大驚小怪。

與老人一同帶孩子, 矛盾多多, 育兒方面的方式方法需要婆媳之間不斷溝通和相互學習。 避免家庭戰爭不斷, 要學會相互交流, 取長補短。 老方法和新式育兒方式共同的目的都是為了更好的帶好孩子,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為了家庭的和睦共處, 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包容是家庭成員必須學會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