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新疆為什麼被稱為“新疆”?

新疆為什麼被稱為“新疆”?你知道嗎?

冷知識來自33IQ

取名為‘新疆’, 意為‘故土歸新‘

今天的新疆範圍, 在漢代時被稱為“西域”, 西漢宣帝神爵2年, 漢朝設置了“西域都護府”, 對天山南北各地進行軍政管轄。 這是新疆地區自西漢以後統一於中央政府的顯著標誌。

西域進入中央政府管理之下後, 漢朝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經濟、軍事措施。 例如:直接任命西域都護等高級官吏;委任冊封當地各族首領, 頒發漢朝印綬, 允准其按照本地習俗管理;在天山南北駐兵設防;實行屯田、修築城堡、建立烽燧, 以使“絲綢之路”更加暢通,

從而密切了西域各地同中原地區之間的聯繫, 促進了西域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東漢建立後繼西漢對西域的統治, 先設“西域都護府”管理軍政事務, 後設“西域長吏”取代“西域都護”。 像著名的“定遠侯”班超, 就曾擔任多年西域都護;班超之子班勇, 於125年至127年間以西域長史銜受命率軍西行, 收復被匈奴佔據的車師、焉耆等地, 為東漢再度恢復作出了貢獻。

6世紀末, 隋王朝在完成對中原的統一後, 就積極開展對西域的經營方略。 608年, 隋軍將領薛世雄和裴炬受令西進, 攻克今哈密, 於漢代舊伊吾城東築城, 號新伊吾。 609年, 隋朝打敗了控制西域東南地區的吐谷渾, 設置鄯善、且末二郡, 掃清了隋勢力通往西域的障礙。

7世紀初,

唐朝代隋而興, 繼續統一西域大業。 西域諸國紛紛遣使到長安申明其歸唐之意。 貞觀4年, 已屬西突厥的伊吾城主率所屬7城歸順唐朝, 唐朝於此設置了西伊州。 貞觀13年吏部尚書侯君集奉唐太宗之令任交河道行軍大總管, 率15萬人渡磧西征, 翌年攻陷高昌。 唐朝以其地置西州, 還設立了高級軍政管理機構——安西部護府。 之後, 繼續推進打擊西突厥的戰爭。 唐朝軍隊的淩厲攻勢, 使西突厥汗國分崩離析, 屬臣紛紛懼而降唐。 657年, 最終平定了阿史那賀魯的叛亂, 天山南北俱為唐朝所屬。

元朝建立後, 中央政府對天山南北各地的統治進一步加強。 但元朝後期對西域的統治遂漸為察合台汗國所取代。 1368年明朝建立後, 對西域治理雖不及元朝,

但仍於1406年設立了哈密衛, 並對西域其他地區實施羈縻控制。

時至清朝, 對西域的政治管轄, 就規模和範圍而言, 在西域發展史上都達到了空前的程度。 清政府在建省前對新疆實行“軍府制”。 這既是對西漢以後歷代中央政府治理西域制度的沿襲, 也與清政府採用軍事手段平息“北准南回”(“省名由來”一文誤寫為“其北部稱回部, 南部稱准部”)的分裂叛亂, 最後實現新疆地區政治統一的大背景相關。 所謂“北准”, 是指作為厄魯特蒙古4部(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和準噶爾)的準噶爾部。 最初駐牧於天山北部的伊犁一帶地區的準噶爾部, 17世紀初開始強盛, 到噶爾丹自立為汗後, 東征西討, 與清朝分庭抗禮, 嚴重威脅國家安定。

從康熙年間開始, 經過雍正, 直到乾隆統治中葉, 即1757年, 大批清軍進入天山北部地方, 打敗了準噶爾部首領阿睦爾撒納, 才徹底取得準噶爾部的勝利。

所謂“南回”, 是指天山南部地區的維吾爾族, 清代稱“回部”。 伊斯蘭教派首領大和卓波羅尼都、小和卓霍集占是當時回部的首領。 大、小和卓一直企圖割據自立,並趁清軍集中全力進剿阿睦爾撒納之機, 舉兵反清叛亂。 清朝在使用“曉諭招撫”的方針失敗後,才派遣大軍剿伐,直到1759年,大、小和卓被擒獲處死, 清朝最終結束了自元朝後長達數百年的西域割據混亂狀態,完成了統一西北疆域,安定西北邊陲的大業。

從此, 這片稱為“西域”的疆域, 也被稱為“新疆”。 兩個稱謂同時使用, 直至光緒年間建省。

顯而易見, “新疆”並非“新辟疆土”, 而是新收復的故土。 美國學者貝爾斯1937年在上海出版的《左宗棠傳》在談到乾隆用兵15萬收復西北疆域後取名之事時指出:“取名為‘新疆’, 意為‘故土歸新’。 ”這一論點較妥帖地闡明了“新疆”的涵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