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無憂保姆:寶寶睡覺的時候,這幾個動作要注意

寶寶睡覺常常會有一些小習慣, 麻麻們覺得, 只要寶寶沒醒、睡得踏實了, 就問題不大。 但其實, 有些小動作暗示著寶寶的身體健康問題, 需要媽媽們引起足夠的重視。

1

張嘴呼吸

彤彤麻麻:“彤彤馬上10個月了, 但是發現她睡著時經常是張大嘴呼吸, 也沒有感冒鼻塞, 這樣正常嗎?”

答:寶寶睡眠時張開嘴呼吸的影響:

鼻子是呼吸系統的第一防線, 鼻腔能過濾的空氣含有大量的細菌,病菌,灰塵。 用嘴呼吸是極不衛生, 會增加感染病毒、細菌的機會。 如果寶寶是張開嘴睡覺的, 還要注意保持好室內的空氣品質咯。

另外, 長期張嘴呼吸會使上頜骨的發育不良, 導致牙齒不整齊, 影響孩子的說話時的發音和將來的容貌。

如果你也發現你家寶寶睡覺時也經常出現張嘴呼吸的習慣, 建議帶寶寶去看看耳鼻喉科, 檢查呼吸不順暢的主要原因, 看看是否慢性鼻炎、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肥大等等問題。

寶寶張開嘴睡覺可能是因為:寶寶的鼻孔本來就緊, 哭鬧或者長時間沒有清潔鼻孔, 黏液凝固了, 呼吸不順。 如果檢查發現嬰兒的鼻孔確實被堵了, 可用嬰兒鹽水噴霧使寶寶鼻黏液軟化, 再使用嬰兒吸鼻器吸出。 儘量不要用棉簽清理鼻孔, 很容易戳傷鼻腔。

另外, 可能白天的時候, 寶寶鼻子不舒服, 我們沒有注意到, 晚上的睡覺的時候, 寶寶就會加重了。

2

容易出汗

曉曉麻麻:“我家寶寶睡覺時特別容易出汗, 就算天氣不熱也常常會汗濕衣服, 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生理性出汗

是指孩子身體健康, 發育良好, 且身體沒有任何異常, 只是睡覺時容易出汗, 多出現在入睡之後大概1-2小時。 原因大致有這麼幾個:

體質原因:白天寶寶的運動量大產生了很多熱量, 而由於機體無法把多餘的熱量散出體外, 所以, 當孩子入睡之後, 熱量就會減少, 交感神經敏感性也會減弱, 身體只能通過出汗將體內多餘的熱量散出。

護理原因:有的人習慣根據自己的感覺來判斷是不是給孩子多蓋被子。 自己感覺冷, 往往也會給孩子蓋得厚厚的, 捂得嚴嚴實實, 生怕孩子凍著。

寶寶衣服穿太多或被子蓋太厚了,

室內溫度高了, 生長發育階段的孩子機體代謝旺盛, 外界環境太熱的話, 他們只能通過排汗來釋放體內多餘的熱量以維持正常體溫。

飲食原因:入睡之前喝了牛奶、麥乳精等, 寶寶入睡後機體大量產熱, 也會通過皮膚散發出來。

建議:生理性的出汗, 多以頭、面部出汗較多。 所以, 寶寶即便出汗多, 父母也不用過分緊張。 此時, 只需要用幹毛巾幫孩子擦去汗水, 給孩子適當把被子往下拉一拉即可。

病理性出汗

在孩子安靜狀態下出現的, 可以確定孩子蓋的被子厚度適中。 這種情況多出現在前半夜, 如佝僂病的出汗, 小兒頭部明顯出汗。

出現這種情況的需要及時給孩子補充維生素D和鈣, 就會得到好轉。

另外, 還有可能是孩子脾胃虛熱、陰虛內熱,

導致出汗, 就是我們常說的“出虛汗”。 其實, 不止是入睡的時候出汗, 孩子白天也會有一些症狀表現, 比如大便秘結、飲食不規律等;建議給孩子食療清清內火。

3

睡覺磨牙

小寶麻麻:“半夜給我家寶寶蓋被子, 好傢伙, 牙齒磨得咯咯響, 看樣子肚子裡蟲子多, 要吃點打蟲藥了!”

有的細心媽媽觀察到寶寶晚上睡覺的時候, 會磨牙, 就認為寶寶肯定是缺鈣或者是要給寶寶打蟲了。 其實我們應該先瞭解到原因才採取措施, 不可盲目。

我們有資料顯示呢, 5%~30% 的兒童患有磨牙症, 其中學齡前兒童比較常見;一般情況, 磨牙會在6歲左右消失, 但也有部分6~13歲左右處於換牙期的兒童也會磨牙。

那麼導致磨牙的比較常見的原因有:

腸道寄生蟲病:主要是蛔蟲和蟯蟲在作怪。 蛔蟲會‘掠奪’營養, 分泌物質刺激腸管使蠕動加快等, 所以導致寶寶睡眠中神經系統依舊興奮, 引起磨牙;如果發現寄生蟲要在醫生指導下驅蟲。

咬合不佳:牙齒的咬合不佳, 比如牙頜畸形、缺牙、牙齒過度萌出、單側咀嚼等, 這些情況也都會出現磨牙現象。

精神不好:壓力和焦慮都可能會誘發磨牙, 比如大人的過度責駡、換了老師、剛上幼稚園、去到陌生的環境、白天過度疲勞或興奮等等。

4

睡覺打呼

星宇麻麻:“我家小宇才5個月, 睡覺居然打起了呼嚕, 睡得那叫一個香啊, 這睡眠品質別提多羡慕了!”

好多媽媽都以為, 寶寶打呼是睡的香。 如果寶寶是偶爾有鼾聲, 鼻息正常就不用擔心。

睡姿問題

寶寶仰面向上睡時,舌頭根部因重力關係而向後倒,舌頭過度後垂而阻擋呼吸道,阻塞了咽喉處的呼吸道,所以容易打呼,稍微調整寶寶的睡姿就可以了。

糾正的方法是側臥。因為與仰臥位相比,側睡可以減少舌根後墜,減輕打呼嚕的症狀。媽媽可以在孩子睡衣背側的上方縫一個軟軟的“小棉包”,有利於控制睡眠姿勢,減少仰睡的機會。

除此之外,如果不是生理性地打呼,而是長期睡覺打呼,這就可能暗示著一些問題的,需要重視。

比如:如果寶寶間歇性打鼾並伴有喘息聲,可能是呼吸道有部分堵塞(比如扁桃體腫大),是兒童時期特有的疾病,是慢性疾病,需要醫生診治。

在獲得一次又香又甜又舒適的睡眠之後,會感到精神振奮,心情舒暢,整個白天都會精神頭十足。

寶寶雖然不能準確地表達他們的這種感受,但實際上,他們比成年人更需要高品質的睡眠。兒童睡眠不但要有時間上的保證,還要有品質上的保證。所以,我們千萬不能忽略對孩子睡眠的特殊關懷哦。

圖文|網路整理

睡姿問題

寶寶仰面向上睡時,舌頭根部因重力關係而向後倒,舌頭過度後垂而阻擋呼吸道,阻塞了咽喉處的呼吸道,所以容易打呼,稍微調整寶寶的睡姿就可以了。

糾正的方法是側臥。因為與仰臥位相比,側睡可以減少舌根後墜,減輕打呼嚕的症狀。媽媽可以在孩子睡衣背側的上方縫一個軟軟的“小棉包”,有利於控制睡眠姿勢,減少仰睡的機會。

除此之外,如果不是生理性地打呼,而是長期睡覺打呼,這就可能暗示著一些問題的,需要重視。

比如:如果寶寶間歇性打鼾並伴有喘息聲,可能是呼吸道有部分堵塞(比如扁桃體腫大),是兒童時期特有的疾病,是慢性疾病,需要醫生診治。

在獲得一次又香又甜又舒適的睡眠之後,會感到精神振奮,心情舒暢,整個白天都會精神頭十足。

寶寶雖然不能準確地表達他們的這種感受,但實際上,他們比成年人更需要高品質的睡眠。兒童睡眠不但要有時間上的保證,還要有品質上的保證。所以,我們千萬不能忽略對孩子睡眠的特殊關懷哦。

圖文|網路整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