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紀念一二九:一朵奔騰的革命浪花

如果說中國古代史是用錦繡織成, 近代史則是被血淚浸透的。 沿著風雨飄搖的紅色軌跡, 82年前, 一種金戈鐵馬般的呐喊, 開始在我耳邊迴響......

北平學生一二·九運動

1935年下半年, 日本帝國主義發動華北事變, 軍國主義的魔爪伸向察哈爾, 察哈爾不久淪陷。 “流血塗野草, 豺狼盡冠纓。 ”漢奸殷汝耕在冀北成立了聽命於日本法西斯的傀儡政權。 而此時以蔣介石為首的的國民黨政府, 繼續推行不敵抗政策, 反而積極策劃對紅軍的再一次大圍剿, 企圖繼續演繹“煮豆燃豆萁”這一古老而又荒唐的遊戲。

母親在松花江畔痛苦呻吟,

兒女在長白山流血犧牲。 江河在野火中悲泣, 祖國在鐵蹄下陣痛。 歷史的面孔只剩下悲苦、疲憊和麻木, 中華民族徘徊在亡國滅種的邊緣。

“華北之大, 已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課桌了!”在民族危亡的關頭, 北平學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 開始了同國民黨反動政府艱苦而頑強的鬥爭。

歷史的天空陰雲密合, 現實的河山濁浪排空。 當寒風將日曆翻到了十二月九日, 北平學生團結一致, 眾志一心地走上街頭, 拉開大規模的抗日遊行的序幕, 他們冒著刺骨的寒風, 高呼民族救亡的口號, 迎著反動軍警的棍棒, 在前進, 在前進......

廣西抗日救亡遊行

看過美國進步記者斯諾拍的紀實鏡頭, 我們不會忘記:群情激憤的學生手挽手,

四人一排, 昂首前行, 用最簡單的擴音喇叭高喊口號, 召喚著祖國快快覺醒;他們奔走街頭散發傳單, 張貼畫報, 向市民宣傳抗日救國理論;頭髮已見花白的老教授也加入遊行隊伍, 在高臺上作抗日宣傳的激憤演講;在反動軍警的警棍下, 男同學用並不強壯的身體掩護女同學撤退, 而女同學卻堅持與其並肩戰鬥;在高壓水龍頭的噴射下, 有人倒下, 衣裙上的水迅速結成冰, 頭髮上佈滿冰屑, 那些女學生孱弱的身體在瑟瑟發抖, 卻仍在堅持......每看到此, 我都忍不住寒心, 替他們感到義憤, 苦痛。 又為他們的愛國激情所強烈的震撼。

短短時日內, 學生抗日遊行波及天津、上海、南京、重慶, 甚至鄭州、昆明、西安等地, 各地學生紛紛罷課並來電聲援,

同時也得到廣大工人階層的支援。 一二·九運動取得了勝利並產生了巨大影響。 1936年發生了震驚中外的“雙十二事變”(西安事變), 在民族危亡之際, 國共兩黨再次走向合作, 對付共同的敵人——日本強寇。

山河破碎, 風起雲湧。 抗日的烽火燃燒在太行山上, 遊擊健兒出沒在青紗帳內。 中華兒女抱定“但有強寇犯我境, 不惜馬革裹屍還”的信念, 投入到共禦日寇, 光復河山的偉大鬥爭中去。

逝者如斯, 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用血與火鑄就了不朽的豐碑, 古老的黃土地上重新站起了一個偉大的民族。

一二·九精神薪火相傳

當萬里長城伸開熱情的雙臂, 將五大洲的友誼與和平擁抱;當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會上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神舟飛船上天的喜訊幻化成中國人喜悅的淚水;當嫦娥奔月的捷報昇華成中國國力強盛的標誌;當中國的經濟保持世界經濟最高增長率,

昂首邁入世界強國之林......我們可以向世人宣告:“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的自強不息。

“一二·九”運動是革命洪流中一朵奔騰的浪花, 是革命進行曲中不朽的音符。 當往事成煙, 歷史在教科書上只留下幾行黑色的鉛字, 但“一二·九”的精神當薪火傳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