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東山關帝廟,彩瓷剪貼雕,造型生動,千姿百態,流光溢彩!

在將近二千年的歷史長河裡, 中國人對於“關公”應該說是格外矚目的。 何為“關公”, 他就是被後世封為“大帝”、尊稱為“武聖”的關羽。 關公姓關, 名羽, 字雲長, 生於西元一六O年, 卒於西元二一九年, 為今山西省運城市常平鄉常平村人。

相傳, 關公自幼便喜讀《左氏春秋》等儒家經典, 深明大義。 青年的關羽, 因打抱不平, 殺死鄉里惡霸而遠走他鄉。 後遇劉備、張飛, 桃園三結義;此後多年, 則跟隨劉備滅董卓、破袁紹、戰呂布、退曹操, 屢建戰功。 在輔佐劉備, 匡扶漢室, 實現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割據中功豐名著;後因大意失荊州而敗走麥城,

悲壯去世。 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在《三國志》、《三國演義》以及無數的歷史劇中重演, 在人民群眾中真是達到耳頻能詳的地步。

在宋元明清一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中, 中國各地興建的關帝廟如雨後春荀一般。 其中尤以山西運城關帝廟, 河南洛陽關帝廟, 湖北當陽關帝廟和東山關帝廟並稱中國四大關帝廟。 在這漫長的歷史歲月中, 一朝又一朝的最高封建統治階層, 通過加封、賜匾、祭祀等活動, 對他的臣民灌輸著封建倫理道德和封建綱常思想;虔誠地從關公身上學習為人處世的原則和品格。

有幸再訪東山關帝廟, 比較詳細地觀看了其間的壯觀景象和歷史遺跡。 東山關帝廟也稱武廟, 始建於西元1387年, 建築面積680平方米,

是臺灣眾多關帝廟的香緣祖廟, 一九九六年六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東山關帝廟的建築結構相當精巧。 它的廟門為牌樓式, 稱“太子亭”, 由六根圓石柱頂托著數百支縱橫交錯、承力均勻的斗拱, 捧著一座宮殿式樓亭, 亭上有各種獨具閩南地方藝術特色的彩瓷剪貼雕, 造型生動, 千姿百態, 流光溢彩。

關帝廟內回廊廂房、丹墀龍陛, 華表僧舍, 建築工藝精湛。 廟記憶體有多方石碑刻、柱礎、銅鐘、香爐等珍貴文物, 其中的金木雕、石雕更是琳琅滿目、栩栩如生, 乃珍中之珍, 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價值。 十年前, 東山關帝廟神像從東山港乘船直航抵臺灣出巡半年, 三十多萬信徒爭相膜拜, 轟動全台島。

我們決不可小瞧關帝廟中每一座建築, 每一尊塑像, 每一塊匾額, 每一幅雕刻, 乃至每一種儀式的教育和感化作用。 那傲然矗立的一座座牌坊, 實質上就是記錄關公本人和關公文化功德的紀念碑。

仰視這些氣勢非凡的牌坊, 不能不使人們對關公及關公文化肅然起敬;那氣度宏大的牌樓, 那雄偉莊重的廟堂, 實際就意味著關公地位的崇高和關公文化的博大, 參拜者和遊人至此, 會情不自禁地對關公及關公文化平添幾分崇拜和景仰;那頭戴帝冠而在威嚴中透出平和的關帝塑像, 早就變成了萬民禮拜的道德偶像;那一幅又一幅生動形象的石雕、木雕、磚雕畫面, 無不潛移默化地向欣賞者傳輸著傳統道德觀念和規範;那高懸著的帝王題匾,

無一不在提醒著來人, 關公文化是最高統治者教化天下的正統道德思想, 關聖大帝也是帝王向萬民宣導的道德楷模;就連那立柱上雕刻著的虎、龍, 廣場上雕塑著的雄獅, 也無一不在告誡來到這裡的人們, 關公及關公文化神聖無比, 容不得絲毫褻瀆和輕視。

它作為中華民族古代文化和文明的一份寶貴遺產, 無論現在和將來, 都會成為一條聯繫海內外炎黃子孫, 認同傳統民族文化的精神紐帶;它也是一面鏡子, 能夠讓今生及後世的人們, 從中體會到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精華和糟粕。

返鄉的青年、中年、企業家, 鄉村歡迎你們回村, 父母親等待你們回家, “返鄉互助” 助你一臂之力。 你們回家了,

鄉村才有希望!敬請關注微信 weimeicountry(唯美鄉村)獲取最新鄉村美景。 專注三農、鄉建、鄉村旅遊與休閒農業等研究與開發者服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