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話題:砌築牆體的材料有多少種?組砌方式又如何?

1、磚牆

磚牆具有一定的承載能力, 且保溫、隔熱、隔聲、防火、防凍性能好, 又容易就地取材, 生產製造及施工技術簡單, 不需要大型設備, 因此, 在我國受到普遍歡迎。 但是, 磚牆也存在自重大、施工速度慢、勞動強度大等缺點。

a)牆體的材料

1)磚

磚按材料不同, 有粘土磚、葉岩磚、粉煤灰磚、灰砂磚、爐渣磚等;按形狀分有實心磚、多孔磚和空心磚等。

常用的普通粘土磚以粘土為主要原料, 經成型、乾燥焙燒而成。 有紅磚和青磚之分。 青磚比紅磚強度高, 耐久性好。

我國標準磚的規格為240mm×115mm×53mm , 磚長:寬:厚=4:2:1(包括10mm寬灰縫), 標準磚砌築牆體時是以磚寬度的倍數,

即115+10=125mm為模數。 這與我國現行《建築模數協調統一標準》中的基本模數M = l00mm不協調, 因此在使用中, 須注意標準磚的這一特徵。

磚的強度以強度等級表示, 分別為MU30、MU25、MU20、MU10、MU7.5六個級別。

2)砂漿

砂漿是砌塊的膠結材料。 常用的砂漿有水泥砂漿、混合砂漿、石灰砂漿和粘土砂漿。

水泥砂漿由水泥、砂加水拌和而成, 屬水硬性材料, 強度高, 但可塑性和保水性較差, 適應砌築濕環境下的砌體, 如地下室、磚基礎等。

石灰砂漿由石灰膏、砂加水拌和而成。 由於石灰膏為塑性摻合料, 所以石灰砂漿的可塑性很好, 但它的強度較低, 且屬於氣硬性材料, 遇水強度即降低, 所以適宜砌築次要的民用建築的地上砌體。

混合砂漿由水泥、石灰膏、砂加水拌和而成。

既有較高的強度, 也有良好的可塑性和保水性, 故民用建築地上砌體中被廣泛採用。

粘土砂漿是由粘土加砂加水拌和而成, 強度很低, 僅適於土坯牆的砌築, 多用於鄉村民居。 它們的配合比取決於結構要求的強度。

砂漿強度等級有M15、M10、M7.5、M5、M2.5、M1、M0.4共7個級別。

b)磚牆的組砌

1)磚牆的組砌方式, 如圖所示:

為了保證牆體的強度, 磚砌體的磚縫必須橫平豎直, 錯縫搭接, 避免通縫。 同時磚縫砂漿必須飽滿, 厚薄均勻。

常用的錯縫方法是將頂磚和順磚上下皮交錯砌築。 每排列一層磚稱為一皮。 常見的磚牆砌式有全順式(120牆)、一順一頂式、三順一頂式或多順一頂式、每皮頂順相間式也叫十字式(240牆), 兩平一側式(180牆)等。

2)磚牆的尺寸

磚牆的厚度是以標準磚的規格(長、寬、高)為基數, 灰縫一般按10mm計算。 常見磚牆厚度及名稱見下表所示。

牆厚名稱習慣稱呼標誌尺寸(mm)構造尺寸(mm)半磚牆12牆1201153/4磚牆18牆180180一磚牆24牆240240一磚半牆37牆360(370)365二磚牆49牆490490二磚半牆62牆620615

2 、砌塊牆

砌塊牆是使用預製塊材所砌築的砌體, 砌塊在工廠預製,

施工時現場組砌。 砌塊可以採用素混凝土或利用工業廢料和地方材料製作成實心、空心或多孔的塊材。 砌塊的優點是由於其重量、尺寸相對較小, 因而製作方便、施工簡單、效率高, 運輸方式也比較靈活。 塊材取材廣泛、可以利用工業廢料, 能減少對耕地的破壞和節約能越, 是很有前途的建築構件。

a)砌塊的材料、規格和類型

1)砌塊的材料

砌塊的生產應結合各地區的實際情況,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目前各地廣泛採用的材料有混凝土、加氣混凝土、各種工業廢料、粉煤灰、煤矸石、石渣等。

2)砌塊的規格與類型

砌塊的型號越少越好, 且主要塊在排列組合中, 使用的次數越多越好, 為了減少砌塊的規格, 可以在砌塊牆中以少量的普通磚調整尺寸。

小型砌塊有實心砌塊和空心砌塊之分。 其外形尺寸多為190mm*190mm*390mm, 輔助砌塊尺寸為90mm*190mm*190mm和190mm*190mm*190mm。

中型砌塊有實心砌塊和空心砌塊之分。 常見的中型空心砌塊尺寸(厚*長*高)為180mm*630mm*845mm、180mm*1280mm*845mm、180mm*130mm*845mm;實心砌塊的尺寸(厚*長*高)為240mm*280mm*380mm、240mm*430mm*380mm、240mm*580mm*380mm、240mm*880mm*380mm。

b)砌塊牆的組砌方式

為了使砌塊牆合理組合並搭接牢固, 建築施工圖設計時必須根據建築初步設計作砌塊的試排工作。 即按建築物的平面尺寸、層高對牆體進行合理的分塊和搭接, 並畫出專門的砌塊排列圖, 以便正確選定砌塊的規格、尺寸。 砌塊排列應做到:

1)砌塊整齊、統一, 有規律性;

2)大面積牆面上下皮砌塊應錯縫搭接, 避免通縫;

3)內、外牆的交接處應咬接, 使其結合緊密, 排列有序;

4)儘量多使用主要砌塊, 並使其砌塊總數的70%以上;

5)使用鋼筋混凝土空心砌塊時,上下皮砌塊應儘量孔對孔、肋對肋,以便於穿鋼筋灌注構造柱。

c)砌塊牆的構造

砌塊牆一般為鬆散材料或空心形式,因此比磚牆更需要加強構造處理,以增強其牆體的整體性和穩定性。

1)設置構造柱,如下圖所示:

為了保證砌塊牆的整體剛度和穩定性,應在外牆轉角處和必要的內外牆交接處設置構造柱,為增強抗震能力,構造柱應與圈梁有完好的連接。

2)設置過梁與圈梁

當砌塊牆中遇到門窗洞口時,應設置過梁。過梁承受門窗洞口上部荷載並起著連系梁的作用,另外還可以利用過梁高度調節砌塊的尺寸,增加砌塊的通用性。

多層砌塊建築應設置圈梁以加強砌塊建築的整體性。當圈梁與過梁位置接近時,兩者可合二為一。圈梁有現澆、預製兩種。現澆圈梁整體性強,有利於加固牆身,但施工麻煩。實際工程中科採用 U形預製砌塊來代替範本,然後在凹槽內配置鋼筋,澆築混凝土。圈梁設置要求見下表。

圈梁位置設置要求附注外牆及內縱牆屋頂處應設置,樓板處宜隔層設置1、如採用預製圈梁,安裝時應座漿,並保證接頭牢固可靠2、屋頂處圈梁宜現澆內橫牆同縱牆,但間距不宜大於10m

多層砌塊建築的圈梁設置如下圖所示:

3)砌塊牆的接縫處理,如下圖所示:

砌塊的體積遠大於磚塊,因此更要處理好接縫。在中型砌塊的兩端一般設有封閉式的灌漿槽,在砌築、安裝時,必須使豎縫填灌密實,水準縫砌築飽滿,使上、下、左、右砌塊能更好連接。

本文內容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生產及應用技術 ¥34.2 購買

5)使用鋼筋混凝土空心砌塊時,上下皮砌塊應儘量孔對孔、肋對肋,以便於穿鋼筋灌注構造柱。

c)砌塊牆的構造

砌塊牆一般為鬆散材料或空心形式,因此比磚牆更需要加強構造處理,以增強其牆體的整體性和穩定性。

1)設置構造柱,如下圖所示:

為了保證砌塊牆的整體剛度和穩定性,應在外牆轉角處和必要的內外牆交接處設置構造柱,為增強抗震能力,構造柱應與圈梁有完好的連接。

2)設置過梁與圈梁

當砌塊牆中遇到門窗洞口時,應設置過梁。過梁承受門窗洞口上部荷載並起著連系梁的作用,另外還可以利用過梁高度調節砌塊的尺寸,增加砌塊的通用性。

多層砌塊建築應設置圈梁以加強砌塊建築的整體性。當圈梁與過梁位置接近時,兩者可合二為一。圈梁有現澆、預製兩種。現澆圈梁整體性強,有利於加固牆身,但施工麻煩。實際工程中科採用 U形預製砌塊來代替範本,然後在凹槽內配置鋼筋,澆築混凝土。圈梁設置要求見下表。

圈梁位置設置要求附注外牆及內縱牆屋頂處應設置,樓板處宜隔層設置1、如採用預製圈梁,安裝時應座漿,並保證接頭牢固可靠2、屋頂處圈梁宜現澆內橫牆同縱牆,但間距不宜大於10m

多層砌塊建築的圈梁設置如下圖所示:

3)砌塊牆的接縫處理,如下圖所示:

砌塊的體積遠大於磚塊,因此更要處理好接縫。在中型砌塊的兩端一般設有封閉式的灌漿槽,在砌築、安裝時,必須使豎縫填灌密實,水準縫砌築飽滿,使上、下、左、右砌塊能更好連接。

本文內容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生產及應用技術 ¥34.2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