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闢謠|2018年新能源汽車將全面取消地方補貼?假的!

時至2017年年末, 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方向成為業內最為關注的熱點。 最近, 業內媒體都在盛傳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大幅退坡, 稱國家正在計畫促使地方政府取消新能源汽車補貼, 以解決地方保護主義問題, 並控制政府支出, 北京等區域將成為第一批退出地方補貼的城市。

暫時未得到官方證實

據全國乘用車市場訊息聯席會秘書長助理盧華平12月15日透露, 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醞釀進一步收緊。 中國政府正在研究調整2018年中央財政補貼政策, 傾向鼓勵高里程、低能耗車型。 同時, 取消地方補貼也是大概率事件。

此前, 多位業內人士建議取消地方補貼。 因為地方補貼由地方財政出資, 地方財政稅收來自地方車企。 地方補貼政策變相催生了地方保護主義。 有人士認為, 取消地方補貼, 會從根上治癒地方保護現象。

該消息來源稱, 財政部正在制定此項計畫, 目前, 財政部尚未回復此消息。

同時, 業內媒體還在盛傳, 北京市可能在2018年率先退出地方補貼。 北京市新能源汽車促進推廣中心主任牛近明稱, 尚不瞭解這一資訊。

目前, 新能源汽車補貼辦法是, 地方補貼不超過國家補貼的一半。 以一輛工況續航300公里的電動汽車為例, 國家補貼4.4萬元, 地方補貼2.2萬元。

溫州已發佈2018年新能源汽車地補標準

12月19日, 溫州市率先確定了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方案,

標準主要是以下幾點:

2.單位消費者購置的新能源汽車申請地方補助, 須在本市運行, 不得異地駐點營運。

3.單位消費者應是在市區註冊登記的各類法人組織, 包括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和社會組織。 申請補助車輛累計行駛里程須達到3萬公里(作業類專用車除外)。

儘管補貼標準有所變動, 但大方向依然是按照國補50%標準執行。 在國補標準尚未落地之際, 溫州補貼方案推出是否意味著“地補取消傳聞”破滅?目前還難以確定, 不過足以印證補貼政策的大體走勢。

至少, 2018年的新能源地方補貼將全面取消的傳聞已被打破。

財政負荷重, 補貼退坡將是大趨勢

據不完全統計, 2015年新能源車補貼高達590億元, 2016年更是突破830億元。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測算, 按照當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以及退坡後的補貼制度, “十三五”期間僅中央政府就需為新能源汽車支付高達3900億元的補貼, “未來中央財政將無法承受如此巨額的補貼”, 楊裕生說。

2017年, 國內新能源車市場繼續迅猛增長。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 2017年前11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分別達到63.9萬輛和60.9萬輛, 同比增長49.7%、51.4%。

而據最新曝光的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手稿資訊顯示, 相比2017年補貼額度再退坡40%。 在相關技術考察指標上, 新政策增加了對單位載品質能力消耗量的分檔考察, 提高了對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和節油水準的要求。

據測算, 未來“如果國家補貼每年退坡20%, 則需要補貼2553億元;如果每年退坡25%,

經過4年退完, 仍需要1770億元。 ”楊裕生表示, “即便按照每年25%的比例退坡, 仍將是巨大的財政支出。 ”

未來, 國家財政補貼將從主導變為輔助, 產業的發展將主要依託市場和“雙積分”驅動。 下一步, 新能源車企進一步提高整車技術水準的同時, 更要壓縮成本。 而之前依靠補貼作為主要利潤來源的車企將面臨能否在市場生存的巨大考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