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300個日本降兵的驚天暗殺:如成功,大清沒出娘胎就亡了!

文/快哉風

一個偉大首領的猝死往往會引發連鎖效應, 看似無敵的軍隊、看似鐵桶的江山, 會瞬間動搖內訌、土崩瓦解, 這樣的例子在中外歷史上並不鮮見。

四百年前, 清朝的奠基者、後金的開國之君努爾哈赤, 就遇到過一次這樣的最大危機——只差一步, 他就被暗殺。

圖:歷史科普教材裡的努爾哈赤

暗殺他的人很離奇:三百名日本人。

且聽風哥從頭說起。

一、

明朝萬曆年間的朝鮮戰爭同學們一定不陌生, 中朝聯軍和豐臣秀吉派來的日軍死拼了七年, 終於把日本人從朝鮮半島趕回了老家。

圖:朝鮮畫中的萬曆朝鮮戰爭

戰爭後期, 由於不堪曠日持久的惡劣生活條件, 有相當數量的日軍將卒逃亡、投降到中朝聯軍, 中朝史料中稱之為 “降倭”。

這些投降的日本兵, 立刻成了中朝兩國的香餑餑。 為什麼?因為日本兵能打。

當時的日本兵都是經過戰國磨練的身經百戰老兵, 除了犀利的日本刀法, 還擁有先進的“鳥銃”技術(日本人稱“鐵炮”, 就是現代人所說的火繩槍)。

圖:日本“鐵炮兵”

中國方面, 《明神宗實錄》裡就多次記載朝廷對“降倭”的處置:分散派到宣、大兩鎮, 用於抵禦北虜(蒙古人), 多有殺傷蒙古人的文獻記錄。

朝鮮方面也如法炮製, 戰後朝鮮將“降倭”安置於朝鮮北部, 防衛經常襲擾他們的女真各部。 因為這些日本兵已斷絕了回國念頭,

加上朝鮮對他們很優待, 基本成為忠心耿耿的歸化人, 作戰卓有成效, 以至朝鮮竟有 “破虜, 非降倭不可”之說。

圖:16世紀-17世紀初的日本兵畫像

1618年——萬曆朝鮮戰爭結束20年後, 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同明朝爆發 “薩爾滸戰役”。 朝鮮應宗主國明朝之請, 派名門望族出身的薑弘立為五道都元帥, 率領13000人的朝鮮軍隊協同明軍作戰。

圖:薑弘立像

這其中, 有一支300人的降倭。

二、

薩爾滸戰役明軍慘敗, 朝鮮軍也死傷過半, 被包圍的薑弘立率五千多人投降了後金, 300日本兵也在其中。

圖:《滿洲實錄》中薑弘立投降圖

當時, 很多後金的將領主張殺光朝鮮降兵降將, 但是, 努爾哈赤在次子代善的勸說下收留了他們, 並對薑弘立親厚有加, 甚至將代善的養女嫁給了薑弘立的二兒子。


薑弘立感恩戴德, 對努爾哈赤獻媚道:“我軍中有三百親軍, 都是降倭, 個個勇猛, 善於用劍, 天下無敵, 請派他們當先鋒。 ”努爾哈赤大喜:“明天來我府中, 我要親眼看看他們的劍法。 ”

不料, 日本兵聽說後, 卻覺得是奇恥大辱, 他們認為自己受朝鮮多年厚恩, 怎麼能被“犬羊”般的女真人驅使?300人私下密謀, 明天觀劍之時突然行動, 斬殺努爾哈赤, 奪路逃回朝鮮。

圖:電影《最後的武士》劇照

日本兵很忠心剽悍, 但密謀之後, 他們卻報告了主帥姜弘立。 薑弘立聽後愕然失色, 說了句:“事關重大, 不可輕舉妄動。 ”接下來, 此人連夜密告努爾哈赤:倭人有叛意, 宜備之!

努爾哈赤大驚, 急令八固山(領軍大將)精選壯士三千人, 各持鐵杖,

秘密潛伏在府邸的外庭。

第二天一早, 日本兵聚在外庭等待召喚。 一個穿紅衣者走出, 宣佈努爾哈赤命令:“三個人成一隊, 分為百隊, 每次一隊入內庭試劍。 ”

日本兵無奈, 只好先進去三個入內庭試劍。 他們舞動日本刀踴躍揮擊, 果然厲害。 施到一半, 三人突然直撲努爾哈赤, 但八固山和衛兵早有警備拔刀來迎, 三個日本兵寡不敵眾全被砍死。 而在外的三千伏兵一起出動, 用鐵杖全殲了其他日本兵。

圖:八旗兵Vs日本兵

不過, 日本兵也不白給, 他們困獸猶鬥殺死了數百女真人, 死屍佈滿庭院。

事後, 努爾哈赤設宴感謝薑弘立:“幸虧你救了我, 我發誓從此對你以腹心相待!”又問:朝鮮人軍心如何?會不會也搞叛亂?薑弘立一拍胸脯,

酒後吐真言:“朝鮮人和日本人不同, 膽小怕死, 不用擔憂。 ”

三、

三百名不願投降後金的降倭刺殺努爾哈赤之事, 今天看來委實驚心動魄。

圖:努爾哈赤像

上述事蹟見於朝鮮方面的文獻筆記《葵窗遺稿》、《薑弘立傳》和《柳下集》, 清朝《滿文老檔》、《太祖實錄》等早期史料上沒有記載。 不過, 日本學者稻葉君山的《清朝全史》一書中有關於“降倭遭屠殺”的記載: “(當時)日本人有多數被屠殺於撫順之東方界藩山城者”, 印證此事為同一事件。

圖:400年前的驚心動魄一幕

回想往事, 如果這批勇悍的日本降兵, 能成功刺殺如日中天的努爾哈赤, 勢必對後世造成巨大的連鎖效應。 我們不妨推測一下:

努爾哈赤暴死後, 他的諸多子侄肯定立刻展開奪位的爭鬥, 擁有兩旗的代善、野心勃勃的阿敏、胸懷大志的皇太極、桀驁不馴的莽古爾泰、勇猛好鬥的阿濟格,哪一個能最終奪得皇位都將是一場腥風血雨,內訌之後實力必將嚴重受損。

而另一方面,建州女真部的死敵葉赫部肯定趁機反撲,而大明的新任遼東巡撫袁崇煥更是早就摩拳擦掌收復失地——恐怕,愛新覺羅氏在一系列連鎖暴擊後,將回到十三副甲胄的“開局之初”,而享國二百六十八年的大清更是就此被扼殺搖籃,不,娘胎裡。

圖:努爾哈赤奠定了大清王朝的根基

最後說下薑弘立的後續。

此人一直呆在後金軍中,因不滿朝鮮國王李倧(仁祖),做了後金軍嚮導攻擊母國朝鮮(史稱丁卯胡亂),打得李倧逃到江華島。後金逼得朝鮮盟誓與明斷交、進貢後撤兵,薑弘立自以為充當和談使者有功留在朝鮮,卻遭到“賣國賊”的千夫所指,羞愧而死。

參考文獻:《明神宗實錄》、《朝鮮王朝實錄》、《清宮十二帝》、《葵窗遺稿》、《清朝全史》

擁有兩旗的代善、野心勃勃的阿敏、胸懷大志的皇太極、桀驁不馴的莽古爾泰、勇猛好鬥的阿濟格,哪一個能最終奪得皇位都將是一場腥風血雨,內訌之後實力必將嚴重受損。

而另一方面,建州女真部的死敵葉赫部肯定趁機反撲,而大明的新任遼東巡撫袁崇煥更是早就摩拳擦掌收復失地——恐怕,愛新覺羅氏在一系列連鎖暴擊後,將回到十三副甲胄的“開局之初”,而享國二百六十八年的大清更是就此被扼殺搖籃,不,娘胎裡。

圖:努爾哈赤奠定了大清王朝的根基

最後說下薑弘立的後續。

此人一直呆在後金軍中,因不滿朝鮮國王李倧(仁祖),做了後金軍嚮導攻擊母國朝鮮(史稱丁卯胡亂),打得李倧逃到江華島。後金逼得朝鮮盟誓與明斷交、進貢後撤兵,薑弘立自以為充當和談使者有功留在朝鮮,卻遭到“賣國賊”的千夫所指,羞愧而死。

參考文獻:《明神宗實錄》、《朝鮮王朝實錄》、《清宮十二帝》、《葵窗遺稿》、《清朝全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