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你覺得潘金蓮真的該死嗎?

筆者在網上看到很多文章, 都在為潘金蓮翻案, 說她是一個追求個性解放,反抗封建勢力對女人束縛的女人, 甚至還有人將她視為中國古代引領女性解放的先鋒人物。 其實在筆者看來, 這一切描述不過是強詞奪理, 今天筆者就給大家分析一下, 潘金蓮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女人, 她到底該不該死。

潘金蓮

首先說一下潘金蓮的身世, 她也確實挺苦的, 本是大戶人家的丫鬟, 被大戶看上, 她又不從, 大戶一氣之下, 把她嫁給了身材短小, 相貌醜陋的武大郎。 這是潘金蓮的身世苦, 還有命苦。 她一個自身有幾分姿色的女人,

嫁給了武大郎那麼一個人, 自然是心中忿忿不平, 可她又不甘心, 於是就有了書中另外一句“這婆娘倒諸般好, 為頭的愛偷漢子。 ”

可見, 在清河縣的時候, 潘金蓮因為婚姻不滿, 於是就在家偷漢子, 一是為了滿足生理上的需求, 二是為了滿足心理上的需求, 畢竟她長得很漂亮, 在她心裡, 嫁給武大郎簡直就是對她的侮辱。 這也給她後來勾引武松、通姦西門慶埋下了伏筆。

弱小的武大郎不堪其擾, 於是拖家帶口搬到了陽穀縣, 還很幸運, 在這裡遇到了他弟弟武松。 搬到陽穀縣後, 潘金蓮應該是消停了一陣子, 因為那裡人生地不熟, 她又不能出門, 在街上閒逛, 哪怕心裡寂寞, 也沒有勾搭的物件, 這時候對武大郎而言,

應該是比較安全的時刻。

武大郎

直到潘金蓮遇到武松, 她看看身長八尺的武松, 再看看形貌醜陋的武大郎, 心裡想:“武松與他是嫡親一母兄弟, 他又生的這般長大。 我嫁得這等一個, 也不枉了為人一世!你看我那三寸丁穀樹皮, 三分像人, 七分似鬼, 我直恁地晦氣!”這句話最能表現出潘金蓮的心情, 甚至是後面潘金蓮通姦西門慶最好的解釋。

潘金蓮雖然嫁給了武大郎, 但是她心裡壓根就瞧不起武大郎。 這不是潘金蓮矯情, 而是所有人心裡都會有的一種自尊。 說實話, 武大郎對潘金蓮也沒有什麼恩情, 潘金蓮瞧不起武大郎, 也是人之常情。 於是, 潘金蓮決定, 一定要找一個配得上自己的人, 和他過一輩子, 這才應該是完美的人生。

西門慶

她最早看上了武松, 但是武松拒絕了她, 還狠狠羞辱了她, 無異於在她的傷口上灑滿鹽。 潘金蓮因此恨上了武松, 順便還把仇恨轉移到武大郎身上。 這也就是為什麼, 潘金蓮瞧見西門慶後, 哪怕並不瞭解西門慶, 還是選擇和西門慶苟合。

因為她太想逃避了, 她心裡已經恨透了武大, 一刻都不想和武大在一起, 哪怕西門慶不是她的最佳選擇, 她還是義無反顧投入西門慶的懷抱。 潘金蓮清楚, 這是她逃離現實的唯一途徑。

不過她犯了個大錯誤, 也是個致命的錯誤, 她不該殺武大郎。 武大郎雖然破壞了她的幸福, 但是武大郎畢竟不是壞人, 對她也很好, 她謀殺武大郎, 不僅僅是犯罪, 更是一種孽緣。 本來在處理她和西門慶的關係上,

有很多種方法, 她卻選擇了最極端的一種, 這是她真正該死的地方。

因此, 潘金蓮確實該死, 但她也是個可憐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