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橘子竟不能和它一起吃,特傷肝!趕緊告訴身邊的人!

說到冬天最受歡迎的水果, 那肯定是非橘子莫屬了。 每次看著那黃澄澄的橘子, 總是讓人忍不住想多吃幾個。

橘子不僅酸甜可口, 而且營養價值非常高, 渾身都是寶。

一個橘子6味藥

橘子, 大家都認為它是水果, 但其實它還是一味有著極高醫藥價值的中藥, 且全身都能入藥。

橘皮(陳皮)

陳皮就是用橘皮炮製而成的。 陳皮氣香性溫, 能行能降, 具有理氣、健脾、調中、燥濕、化痰等功能(通常陳皮越陳越好)。

陳皮可用來治療脾胃氣滯造成的脘腹脹滿、噯氣、噁心、嘔吐、腹痛、泄瀉;濕中、中阻導致的胸悶、納呆、苔膩;痰濕壅肺的咳嗽、多痰等症。

食用方法:

用陳皮泡茶, 有理氣、健胃和化痰的功效;熬湯的時候加幾塊陳皮, 可以起到祛腥、解膩、增香的效果;煮粥時加陳皮能起到開胃的作用。

想知道更多陳皮妙用, 請點擊天冷最怕血管脆!煲東加點它, 護血管降血壓, 只要幾塊錢

Tips:

不建議大家自製陳皮, 因為新鮮的橘皮需經過晾乾炮製, 至少要放置至隔年, 才能製成陳皮(這麼高難度的操作還不如去藥店買方便呢~);更不要用新鮮橘皮煲湯、入藥, 因為新鮮的橘皮不但對身體健康無益, 反而可能刺激消化道, 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橘紅

橘紅也就是橘皮外層紅色薄衣, 主要功效是解表祛寒、化痰降氣, 對胃部脹痛消化不良也有一定作用。

食用方法:

橘紅的吃法有很多種,

最簡單的就是切片煮水喝, 或者直接用水沖泡, 也可以加糖或蜂蜜調味。

Tips:

橘紅屬熱性, 長期食用容易上火、口幹, 對於形體消瘦、口燥咽幹、潮熱盜汗這類陰虛內熱體質的人群來說, 不建議長期服用。

橘絡

橘絡也就是橘子的中果皮和內果皮之間的白色網狀絡絲, 俗稱筋絡。 可宣通經絡, 行氣化痰, 中醫用於治療咳嗽、咯痰、胸脅疼痛等。

食用方法:

橘絡可以直接泡水喝, 也可以在煮粥的時候加點, 效果也是極好的。

橘絡可是個好東西, 下次吃橘子的時候也別把它都剝掉了~

橘核

想不到吧, 橘核也可以入藥~

橘核有行氣散結止痛的功效, 用於治療疝氣墜痛、睾丸腫痛及乳房結塊等症。

食用方法:

止痛時可以用橘核沏茶,

一般3~5g即可;還可以用炒制去掉外殼的橘核, 送酒服用, 止痛效果很明顯。 但是, 注意孕婦不能服用。

Tips:

大家吃橘子的時候記得要吐橘核, 前不久長沙一男子吃了好多橘子但是沒有吐核, 結果大量橘核囤積腸道, 差點有生命危險!

橘肉

橘肉具有含水量極高, 具有生津止渴、理氣化痰、潤肺清腸、補血健脾等功效, 能治食少、口淡、消化不良等症, 能幫助消化、除痰止渴、理氣散結, 防治便秘。

食用方法:

橘肉除了生吃, 還可以做成果醬。

感覺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橘葉

橘葉有疏肝行氣, 消腫散結的功效, 適用於脅肋作痛、乳癰腫痛、乳房結塊等症狀。

食用方法:

乳房腫痛的時候, 可以取兩三片泡水喝, 如果適應不了味道, 可以加些冰糖或蜂蜜;橘葉和豬蹄一起燉,

可以治療產婦的乳腺炎。

吃橘子, 注意這兩個禁忌

1、一次不能吃太多

有些人一下子吃了很多橘子後, 會出現口乾舌燥、咽痛等“上火”症狀。 這跟橘子中含有的一些有機酸和酶類對口腔黏膜、消化道的刺激有關, 尤其是在空腹、大量食用的情況下。

此外, 橘子吃多了還有可能會變成“小黃人”, 皮膚出現黃染的症狀。

怎麼吃最好呢?建議一天吃橘子最好不要超過4個~

2、千萬別和它一起吃

我們都知道, 西柚汁與藥物同服會引發不良反應。 這是因為西柚中富含呋喃香豆素, 可抑制人體內分解藥物的酶活性, 從而使得進入血液的藥量倍增, 導致本來是治病的藥可能變成“毒藥”。

可與藥物發生類似反應的不僅有西柚汁,

還包括所有柑橘類水果及其果汁, 例如柑橘、柳丁、柚子等。

因此, 正在服藥的朋友要注意挑選, 或者問問醫生, 明確一下是否能吃這些水果。

在冬天, 吃上一兩個橘子, 寒冬似乎都變得沒有那麼難捱了呢~

都看到這了, 順手點個贊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