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他們用54張手繪,留住了老濟南!

老舍筆下這座老城 故事太多

泉水起落 明湖泛波

弄堂訴離愁 苔痕漸斑駁

千佛山下的樹海都變沉默

被歲月淹沒的聲音太多

忘不掉的, 是我們

離開的, 是它們——

趵突泉萬竹園裡的層疊院落, 已經離開很久了

大觀園晨光茶社的說書人, 已經離開很久了

在大明湖游泳捉魚的時光, 已經離開很久了

芙蓉街上走街串巷的吆喝聲, 已經離開很久了

洪樓教堂裡遠道而來的傳教士, 已經離開很久了

老火車站圓頂樓上悠揚的鐘聲, 已經離開很久了

解放閣城牆下紅袍綠褲的小妮兒, 已經離開很久了

齊川門的斑駁磚牆,

已經離開很久了

千佛山上不加修飾的肅穆造像, 已經離開很久了

剪子巷的板橋流水, 已經離開很久了

你也許已經不再記得

十年前的潮汐

百年前的興衰

千年前的更迭

沒關係

它們都被銘記在這裡了

打水

在濟南, 勤快的人打水喝,

懶的人才喝自來水

觀荷

一家老小常掛在嘴邊,

慢慢就成了離不開濟南的口頭禪

看戲

有時候看戲常常是為了多認識幾個鄰居街坊

遊園

那時候大家見面都行禮作揖,

說一句幸會就是一輩子的交情

運鹽

曾泊在上開道口的船兒呀,

載著小清河鹽運的繁華駛去了遠方

行商

普利街上, 用一把老秤砣來掂量儒商的重量

日子

濟南人用泉水洗衣做飯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逛街

那些埋藏了太多故事的百年老店,

代表了濟南商業氣質的那些流年往事

拜佛

佛陀見過的白雲仍在靈岩的上空,

佛陀走過的路仍在濟南人腳下

豆芽

環城流著一道清溪, 倒映著山影,

淘黃豆芽的人兒呀, 你們就是濟南

在老濟南的日子

每天都過的像花兒一樣

辭舊迎新

一家人在一起吃一頓年夜飯,

才是過年最隆重的事

安居樂業

田間種上四季不愁的糧食,

悠閒的人從沒心事

百年商埠

那一襲恍如隔代的儒商身影,

走在老濟南法國梧桐的百年記憶中

朝花夕拾

曲水亭內撈魚, 大明湖裡抓蝦,

童年趣事, 一件也沒落下

歸來去兮

濟南沒有外鄉人, 一落腳便是家

濟南王爺

打著赤膊戲水的爺們,

連隆冬的寒氣也要敬畏三分

街坊鄰居

甜沫兩分錢一碗, 西瓜五分錢一塊

禮樂風景

祭正則天下之心自正

龍馬精神

千佛山被萬家燈火照的遍體通紅,

舞龍的小夥子唱著歲月長, 月兒長

曲山藝海

聽泉水在濟南城唱戲, 一久便不願意離開了

少年濟南

小末子是冬天裹的王,

能把隆冬過成夏日的模樣

生活百態

小時候跪在青石板上捧著泉水喝,

後來才明白這是對泉水的敬畏

歲歲年年

那老建築如一陣夏風, 那門拱那飛簷,

直吹的人面荷花相映紅

以食為天

濟南人是連拉呱都帶著股把子肉的味兒

又見炊煙

有炊煙升起的地方便是家, 牆上有窗, 早上有門

致敬老舍

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

中古老城

街上的人不多, 但都認得, 互相問候便顯的熱鬧了

片片景

條條路

皆是歲月遺珠

在歷史長河中打磨發亮

黃巢

打完了麥子, 全村都是孩子

長清

花間一杯酒的歲月, 依然流淌在長清的某個鄉村

七星台

那些和章丘有關的故事, 星星都記得

黃河大橋

一條河連接著那麼多人家, 沿河的孩子一起長大

朱家峪

毛驢車和行人都要沿雙軌古道靠右走, 這是六百年來不變的約定

山師東路

山師東路是濟南的一場夢, 現在夢醒了

大觀園天橋

在橋上迷過路的孩子都想再走一次

西門橋

連接道路, 也連接記憶裡的這頭到那頭

北洋大劇院

北洋時代已有了輝煌的大戲院, 唱的是濟南腔調

柳埠天奇廟

青石臺階一百零八級, 通天人之際

《留住濟南》創作團隊多是濟南在校大學生,

他們來自五湖四海, 卻心系濟南情懷, 相聚在一起創作出這篇精彩作品。 他們是濟南文化的代言人, 曾送出千套明信片與各地朋友結緣, 還曾推出了《濟南沒有外鄉人》、《濟南不急》, 以及《打水去》、《濟南謠》兩首原創音樂, 讓濟南魅力被更多人熟知。 《留住濟南》從誕生之初就立志為濟南建立一個記憶的地標, 誰都可以來找尋或者創造屬於自己的記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