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北京國宴的傳承菜

突然特別心疼做美食號的小編

尤其是負責測評欄目的

且不說是否拿生命當兒戲

就是那種每天堅持做好一件事的精神

就值得所有瘦子們學習

再讓你們消化不良瘦成幹!

胖的原因

大概是瘦小的身體

容不下我這完美的人格

歡迎關注一周美食, 點關注, 吃遍京城不迷路。

前門大街裡的國宴味道, 如果不細心發現真的可能會錯過, 如此喧囂的前門大街會隱藏著這樣一家老川菜。 門面不大, 偏居一幢小宅的三樓, 頭仰得老高, 才瞧得見招牌。 店內前前後後不過十幾桌。 之參創始人魏金亭, 北京四小名廚之一,

師承有“北京四大名廚”之稱的川菜大師羅國榮, 接待過外賓無數, 也曾為周恩來、陳毅等掌勺。 師祖黃晉臨更是現代川菜創始定型時期重要人物。 之參的菜譜, 大多保留了當年北京飯店的菜式, 其中一些經過魏老爺子的改良。 如果要說之參是宮廷菜, 那必是從這個源頭說起。 老闆尚古, 認為老祖宗的手藝不能斷。 之參的“參”, 也是取的“參悟”“參照”“學習”之意。 如今吃到的, 是傳承了四五代人的手藝。 環境簡約素雅, 卻貼心的增加了兒童區, 這裡的菜品無添加安心健康, 孕婦兒童都非常推薦。

芥末鴨掌配什菜沙拉, 有滋味兒的前菜總是能一下子喚醒平靜的味蕾, 芥末濃厚刺激, 讓人愛恨交織欲罷不能, 這只是剛剛開始,

就已經一發不可收拾。 八寶菠菜, 傳統涼菜中的精品, 八寶為:火腿米、冬菇米、冬筍米、花生碎、芝麻、香豆干、胡蘿蔔、菠菜。 營養豐富, 口感極佳。 桃仁甜豆, 品相優雅, 嫩嫩的豆子清脆可口, 汁水豐富。 擺盤更是一道風景。 酒香風筒雞和羅漢肚為滿漢全席中的菜品, 前者選料上乘, 酒香濃郁, 後者做法精道, 難度較大, 出品率低, 現在餐廳很少得見。

赤龍絞柱, 發展於川菜中的一道大菜“三元牛頭”, 取牛頭中的精華牛舌與多種精貴食材一起㸆煮, 此菜做法考究, 耗時數日。 實屬難得之佳品。 吃起來軟嫩十足, 湯汁鮮濃, 拌起飯來很難停口。

這裡不僅有川菜京菜, 我有淮揚菜, 比如這道龍井蝦仁, 取明前龍井與活蝦現剝的蝦仁入饌, 滋味鮮甜脆爽,

淡淡茶香, 是極其雅致的一道菜品。

這道紫蓋著實驚豔, 川菜名廚魏金亭曾有詩雲“紫氣東來香萬里, 蓋世無雙敬群芳”就是寫得它。 其實滿漢全席裡也有燒紫蓋這道菜, 那大約應該是牛紫蓋或羊紫蓋。 這裡的紫蓋選用豬肋邊的一條精五花肉, 皮質細膩薄厚合適, 經過鹵制後顏色紅亮狀如紫蓋, 因此得名。 形態上講究更多, 首先要五花分明, 再就是厚度, 必須在7-8釐米左右, 太薄太厚都不能成菜。 五花經過先鹵後炸, 油膩已削減了大半, 切片後與秘制的蔥醬夾入荷葉餅中, 油脂溢出, 醇香味濃, 輕輕一咬, 便能聽到哢嚓的酥脆聲。

燃汁剔炒宮保雞, 也是非常期待的一道菜。 這裡用的不是一般常見的冷凍雞胸肉, 而是整雞剔骨,

一隻雞隻能炒出2盤菜。 雞肉緊實, 花生與幹辣椒爆炒的程度剛好, 口感香脆。 響鈴海參, 幾近失傳的老菜, 鮮炸小餛飩狀如鈴鐺, 趁熱澆入海參做的澆頭, 聲音清脆, 故名響鈴海參。 口味大酸大甜, 香脆可口。

清蒸一品鱖魚, 北京飯店的國宴老菜, 做法精湛, 繁複, 雖然類於清蒸, 可對鱖魚的加工處理以及配料的搭配, 都下足了功夫。 鱖魚味似蟹肉, 食後富有清新之感, 一品魚的配料更是極品, 有冬菇、冬筍、金華火腿, 再喂已高湯。 在蒸治的過程中魚肉吸收了配料的精華, 風味變得更加渾圓飽滿, 再佐以薑醋汁, 鮮香嫩滑, 美味一口得之。

清湯鮮鮑, 每人一盅, 鮑魚花刀切開, 猶如盛開的鮮花。 新鮮度不錯, 吃起來彈彈的, 湯汁美好, 溫潤暖心。

甜品推薦芍藥燕, 芍藥是可食用花中的翹楚。 芍藥花可以養陰清熱,柔肝舒肝。 之參將芍藥與傳統的冰糖燕窩結合製成芍藥燕, 花的甘味, 燕窩的滋潤,

TIPS:

推薦:赤龍絞柱, 燃汁剔炒宮保雞, 響鈴海參, 紫蓋, 清蒸一品鱖魚

服務:服務員統一棉布褂, 樸素又有韻味

位置:珠市口地鐵A口向北200米

之參 前門大街97號三層 人均200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