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三百六十行——篰 籃 匠

水從大沙河歡奔而來, 像扭著小蠻腰哼哼唧唧唱歌的女人, 按捺不住心中的歡快和激動。 流至六壩就把所有的激情都煥發成兩岸上綿延數公里的蘆葦和毛柳。 毛柳如竹一簇一簇聚生成形如饅頭狀的綠包。 柳叢中雜草

茂密, 野物竄走, 奇花競放, 蜂嬉蝶逐, 幽密深邃。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這裡茂密的柳叢, 為人們日常生活用品的編織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周邊村莊所使用的篰籃、簸箕、漏斗等柳編家什都出自於此。 人們把編織這些器具的人稱為“篰籃匠”, 或者“漏斗匠”。

到了秋季, 家家戶戶的男人女人都喂肥了牛馬,

拿了足夠一天的吃喝, 把柳鐮磨得鋒利閃光, 套了笨重的大車到柳灣割條子。 要想編織出好的家什, 就必須有選擇性的採收柳條。 柳條要求光滑纖長, 柔韌勻稱。 經粗小於一公分, 條長卻有一米多, 這樣的柳條做出來的東西才漂亮耐用。 太粗了編出的成品笨重而不密實, 太細了費工費料又不結實。 他們把車卸在柳林中, 羈縻了拉車的牛馬牲畜, 牲畜們甩著尾巴吃青草, 人鑽進柳叢割條子。 一簇簇柳墩上都長滿了可以編織的柳條, 一捆一捆束起來, 碼滿大車已是日落西山。 吆吆喝喝套了車就回家, 家在附近, 用不了多久的顛簸。

儲備了一定量的柳條, 澆完了冬水, 更忙碌的季節開始了。 篰籃匠們要在這個農閒的季節裡,

把秋季儲備的柳條都編織成成品出售給外鄉人, 藉此獲得一些農業之外的收入, 貼補不太優裕的日子。 他們把脫了葉的柳條一根根精選出來, 在特製的大鍋上上籠蒸, 待水蒸氣把柳條蒸到了適宜編織的柔韌程度後, 就碼在屋內的地上, 用事先撚好的麻線編織, 柳條為緯, 麻線為經, 經在緯上勒出一節一節納線的凹痕, 柳條就密密地排列成匠人預先設計好的造型, 或者漏斗、或者篰籃、或者簸箕就從他們粗糙的大手中脫穎而出。 簸箕舌頭用柳根製成, 輕巧柔韌。 器物的茬口用沙竹皮或者葦皮包裹, 一切用品都是河灘上天造地設的, 不用掏錢去買, 只要手勤腳快, 手到擒來。 正像俗話說的那樣, 遍地有黃金,
下不下手勤人。 事先騰挪出的草棚下就碼出一摞摞柳編的物品, 也是這些從事編織者精心加工的藝術品, 整個過程看似簡單, 但對手藝要求非常高, 悟性不好, 恐怕會編出個“四不像”來, 漏斗不能打水, 簸箕不能簸米, 既耽誤了工夫, 又糟蹋了柳條。

貨貨貨, 貨不出去就是物, 貨出去就變成了錢, 變成了糧食, 變成了日常的所需所用。 所以造字的倉頡就把“貨”造成了“化”和“貝”, 貨只有“化”出去, 才能變成“貝”, “貝”是古人類交易用的貨幣。 通常是誰家編織的物品由誰家的男主人用車拉了賣到或近或遠的村莊裡。 這些器物是尋常農家不可或缺的生產或生活用品, 篰籃匠每年的製作都能收穫到相應的報酬。 他們手工製作的產量, 基本上符合了消費者的需求。

不像現在, 工業化大規模的生產製造出了許多滯銷物品, 供大於求後, 就死命的借助各種道德或不道德的手段, 廣告滿天飛, 假貨遍地走, 稍有不慎就會變成一個被欺詐和玩弄的物件。

經常出現在我們村裡的篰籃匠姓常。 那時我還很小, 姓常的篰籃匠已經中年, 村人禮貌地問他“貴姓”時, 他就說:賤姓常, 平常的常。 因為這一問一答顯得特別的文雅, 我懵懂的心靈就無法拒絕地儲存了這段對話, 直到後來充分理解為止。 也就是說, 我是通過這句話對他產生興趣的。 常姓的匠人已不再用木軲轆大車進行交易了, 他騎著一輛很破舊的“鑽石”牌羚羊角自行車, 車後馱著高出人身的一摞篰籃, 篰籃兩側掛著漏斗、簸箕。

迎風騎行的時候, 他就把背曲到下巴觸及到車把的程度。 那時自行車在村莊裡尚屬極高檔的消費品, 連公社書記下鄉辦公都多半步行。 篰籃匠騎自行車自然是很扎眼的, 他是通過編織和銷售篰籃獲益致富的, 他的收入顯然超過了一般公職人員。 他的辛勤勞動只給他帶來了短暫的喜悅和幸福, 見不得草化子(指乞丐)端鈿碗的鄉民, 很快把姓常的篰籃匠定為了“專政”的物件, 割他的資本主義尾巴。

在當年舉行的批鬥會上, 姓常的篰籃匠作為四五類分子的陪鬥, 被大卡車拉到每個鄉村。 後來我在一份陳舊暗黃的資料上知道了他的一些情況, 也許是利益驅逐下的癲狂, 也許是人們嫉妒心理下的誇張。 資料告訴我,姓常的匠人逃避轟轟烈烈的農業學大寨運動,上地勞動時萎靡不振,消極怠工。一到晚上,蹲在地上狠命的編織,累了渴了也不休息,吃喝都由老婆孩子喂在口中,他怕費了工夫。編好了物品,就用煙酒糖果之類的禮物賄賂隊長,佯稱生病,趁夜潛出村莊去銷售他的產品。俗話說:沒有不透風的牆,沒有不滴水的漏斗。這件事終於被政治敏感性強的人揭發了,篰籃匠起早貪黑的收益都歸了公,他的事例被作為政治鬥爭的第一手資料彙編成冊,傳遍全縣。他的名字前冠了黑典型的諱號,被貧下中農們恥笑著,謾駡著。

篰籃匠對幸福的追求是強烈的,而生活對他的打擊也是沉重的。那時代眼紅了的人們容不下別人太多的嚮往,安貧樂道是時代的主旋律,如果你試圖讓自己煙囪裡的煙冒得旺勢一點,可能你灶膛裡的火也將被人激滅。

平平常常的人,想過上不平常的日子,贏得的卻是恥辱。事實上篰籃匠並不是什麼高明的手藝,其作品只限於使用,並沒有多少可欣賞性,也不需要匠人獨異的創思,依樣畫葫蘆而已。就像做人,大部分人都重複著上一代人的生存方式,玩花樣有時會把自己玩上歧途。歧途總比大道更淒迷誘人,所以人總是更容易誤入歧途。誤入歧途的人是讓人悲憫的人,篰籃匠生存的時代是一個畸形的時代,所有的正常都成為了異常。他廢寢忘食的謀求幸福,本無罪過可言,獲得的卻是那樣的結果。當新的時代鼓勵人們發家致富時,屢遭挫折和打擊的他卻老了。

是生命和他兜圈子呢,還是他無法理解命運?我也不好枉加評說。我只能說:一個極積的、不懈的工作的匠人是無愧於他的手藝的,一個手藝人必將為他的手藝生存和堅守到底。唐儀天

資料告訴我,姓常的匠人逃避轟轟烈烈的農業學大寨運動,上地勞動時萎靡不振,消極怠工。一到晚上,蹲在地上狠命的編織,累了渴了也不休息,吃喝都由老婆孩子喂在口中,他怕費了工夫。編好了物品,就用煙酒糖果之類的禮物賄賂隊長,佯稱生病,趁夜潛出村莊去銷售他的產品。俗話說:沒有不透風的牆,沒有不滴水的漏斗。這件事終於被政治敏感性強的人揭發了,篰籃匠起早貪黑的收益都歸了公,他的事例被作為政治鬥爭的第一手資料彙編成冊,傳遍全縣。他的名字前冠了黑典型的諱號,被貧下中農們恥笑著,謾駡著。

篰籃匠對幸福的追求是強烈的,而生活對他的打擊也是沉重的。那時代眼紅了的人們容不下別人太多的嚮往,安貧樂道是時代的主旋律,如果你試圖讓自己煙囪裡的煙冒得旺勢一點,可能你灶膛裡的火也將被人激滅。

平平常常的人,想過上不平常的日子,贏得的卻是恥辱。事實上篰籃匠並不是什麼高明的手藝,其作品只限於使用,並沒有多少可欣賞性,也不需要匠人獨異的創思,依樣畫葫蘆而已。就像做人,大部分人都重複著上一代人的生存方式,玩花樣有時會把自己玩上歧途。歧途總比大道更淒迷誘人,所以人總是更容易誤入歧途。誤入歧途的人是讓人悲憫的人,篰籃匠生存的時代是一個畸形的時代,所有的正常都成為了異常。他廢寢忘食的謀求幸福,本無罪過可言,獲得的卻是那樣的結果。當新的時代鼓勵人們發家致富時,屢遭挫折和打擊的他卻老了。

是生命和他兜圈子呢,還是他無法理解命運?我也不好枉加評說。我只能說:一個極積的、不懈的工作的匠人是無愧於他的手藝的,一個手藝人必將為他的手藝生存和堅守到底。唐儀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