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為什麼農村孩子比城市孩子,更難出頭?

1

最近看到一個讓我印象很深的視頻, 是美國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家羅斯高的一個演講視頻, 叫做《農村兒童的發展怎樣影響未來中國》。 羅斯高教授帶著他的團隊在37年前來到中國, 原本是研究經濟的, 結果發現真正影響中國經濟的是中國孩子, 尤其是農村孩子。 於是這37年來著力研究農村孩子對未來中國經濟的影響。

羅斯高團隊發現, 教育對經濟的影響, 高中學歷是一條分界線, 這個在全世界都是如此。 一個國家如果高中畢業人口越多, 越有機會成為發達國家。

如果一個孩子讀完高中, 即使沒有上大學,

也能找到一些基礎技術工作, 但如果連高中都沒有上過, 只有初中學歷, 那麼這些孩子只能從事底層的工作, 甚至會去做犯法、吸毒等影響社會安全的事情。

在2015年普查的時候, 出生在農村的孩子裡, 只有37%的人上過高中, 大約是城市孩子的三分之一。 而城市的孩子有93%是上過高中的, 這個比例比美國92%還高。

2

看到這樣的調查結果, 你以為農村的父母就是不捨得花錢投資在孩子的教育上嗎?錯了。

在羅斯高團隊走訪中國1800個農村的時候, 發現95%的農村媽媽, 希望自己的寶寶長大了能上大學, 甚至有17%的媽媽希望孩子以後能讀到博士。 在問到是否捨得花錢給孩子上學, 100%地回答願意。

但這些農村孩子, 只有30%的人會念完高中。

有70%的孩子初中畢業就輟學了。

大家都很疑惑, 為什麼願意給孩子上大學的農村媽媽, 大部分孩子最後都只上完初中?調查發現, 根本原因不是經濟問題, 而是認知問題。

當問到大部分農村媽媽:

“你昨天給你寶寶講故事了嗎?”

“你昨天給你寶寶讀書了嗎?”

所有媽媽都笑了。

就好像問你“你昨天給你家金魚講故事了嗎?”“你昨天給你家烏龜讀書了嗎?”一樣。 在這些農村媽媽的認知裡, 養孩子只求吃飽穿暖, 學習讀書是上學以後的事情。

團隊給這些不讀書的小寶寶測試一下智力後, 發現絕大部分IQ智力, 是在平均值下的。 然後團隊給這些寶寶的媽媽一些書、玩具, 每週更換一次。 經過6個月後, 發現參與測試的寶寶, 智力水準已經到達正常水準。

而這些媽媽從最初的懷疑, 到看到自己寶寶進步後, 也相信通過書籍、教具的刺激, 能提升寶寶的IQ水準。

3

羅斯高的團隊通過資料發現, 在教育投資上, 如果當孩子還沒滿3歲, 在孩子身上投資一元錢, 就會有18元的回報;3到4歲, 投資一元, 7元的回報;小學後, 投資一元, 3元的回報;大學裡, 投資一元只有一元的回報。

教育最佳的投資時期, 是孩子畢業之前, 最高回報的是0-3歲間的投資, 隨著年齡遞減。

中國有接近一半的孩子生活在農村, 而這些孩子長大後會成為國家的勞動力, 決定他們是優質勞動力還是廉價勞動力, 區別在認知上。

如果國家參加不干預, 任由這些貧困農村孩子按照原本的農村認知發展, 未來這些孩子長大以後,

會有接近30%不會上高中, 約等於4億人口會成為廉價勞動力。

提高農村孩子的認知水準, 能影響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 決定著咱們國家是否能從發展中國家, 到達發達國家水準。 都知道木桶原理, 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 是由最短的那塊木板決定的。

不管是農村孩子, 還是城市孩子, 提高認知水準, 從而提高智力, 離不開下面四個主要方法。

閱讀

羅斯高的團隊, 在調查期間發現農村裡有個媽媽非常喜歡帶女兒去打麻將, 而她看起來3歲的女兒, 會說的詞彙很少, 但居然會說“碰”。 長期缺乏語言的輸入, 自然不會有輸出。

之前分享過一篇親子閱讀的經驗文, 裡面就說過, 親子閱讀對於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閱讀能力非常有幫助。

孩子通過你的朗讀, 你對圖書的描述, 大量地輸入詞彙、句子, 學會你的表達方式和你的語言。 在大量閱讀後, 語言輸出不是問題。

玩具&遊戲

各種益智玩具和遊戲, 是提高孩子智力的好工具, 通過設計各種關卡, 讓寶寶去解決, 能提高孩子認知水準、精細動作發育、智力水準、專注力等。

顏色配對、字母配對、形狀配對、繞珠、串珠、拼圖、桌遊等, 都是很好的益智玩具, 選擇合適自己寶寶的年齡階段, 自然能通過一件件玩具看到孩子的進步。

運動

運動量足夠, 對身體發育, 身體血紅細胞的增加有好處。 而羅斯高團隊發現貧血和健康是會影響學習能力的, 對於孩子來說, 每天的運動是必須的。 哪怕農村的孩子沒有操場, 沒有跑道, 但跳繩、踢毽子等簡單的運動依然能提高身體素質, 是保證學習效果的前提。

藝術

對於藝術教育,唱歌、畫畫、跳舞等,農村孩子比起城市孩子來說,往往更欠缺。

最主要原因是農村的環境裡,設施不足,老師不足,課程不足。一個學校裡往往只能保證語數英等基礎教學,而不會有更多的資源分出一間音樂室,安排一個音樂老師,上一節音樂課。

藝術課程的存在,除了提高農村孩子的認知水準,也能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額外的發光機會,即使不能成為大師級別,接觸過藝術薰陶的孩子,更能感受生活裡的美,建立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

是保證學習效果的前提。

藝術

對於藝術教育,唱歌、畫畫、跳舞等,農村孩子比起城市孩子來說,往往更欠缺。

最主要原因是農村的環境裡,設施不足,老師不足,課程不足。一個學校裡往往只能保證語數英等基礎教學,而不會有更多的資源分出一間音樂室,安排一個音樂老師,上一節音樂課。

藝術課程的存在,除了提高農村孩子的認知水準,也能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額外的發光機會,即使不能成為大師級別,接觸過藝術薰陶的孩子,更能感受生活裡的美,建立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