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東漢軼事-漢江回萬里,派作九龍盤

其實在漢明帝的時候, 也就是班超還是個小弟的時候, 西元72年因為北匈奴侵襲河西, 漢軍聯合南匈奴、還有較早歸附漢的烏桓, 一個早就看匈奴不順眼的烏桓同族鮮卑共同攻擊匈奴, 這才有了“疏勒潺潺”說的竇固和耿忠出酒泉擊殺匈奴西翼, 來苗和烏桓校尉文穆出平城(現在的大同)攻中翼, 其實我們發現這種戰略就完全是延續漢武帝的了, 從漢武帝時期收編烏桓之後, 雖然也有小規模衝突, 但是大致上東北地區的安全係數大大提高了, 當然那時候我們也想不到他的小兄弟鮮卑以後會那麼厲害。

當然了這一波肯定還是竇固、耿忠最厲害, 這波人一直追到北匈奴呼衍王部的天山一帶, 匈奴大敗虧輸, 當然在這個時候班超表現的就很好, 兩年後, 竇固又在蒲類海(新疆的巴里坤湖)擊破匈奴白山部一直進入車師, 西域都護府才得以建立。

75年, 北匈奴派左鹿蠡王攻打車師, 耿恭(耿忠堂弟)援救車師, 途中被北匈奴打的全軍覆沒。 隨後耿恭沒轍

恭乘城搏戰, 以毒藥傅矢。 傳語匈奴曰:“漢家箭神, 其中瘡者必有異。 ”因發強弩射之。 虜中矢者, 視創皆沸, 遂大驚。 會天暴風雨, 隨雨擊之, 殺傷甚眾。 匈奴震怖, 相謂曰:“漢兵神, 真可畏也!”遂解去。

也就是說耿忠把毒藥塗在箭上, 告訴匈奴漢家的箭中箭會沾染神異, 強弩射到的匈奴的傷口血都沸騰起來(過氧化氫吧), 軍心大亂, 結果碰巧天降大雨, 耿恭趁雨擊殺匈奴, 匈奴這下真的認為漢軍有神力, 於是撤退。

這也是——壯志饑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的來源, 也正是這麼一代代人的經營, 才讓班超在西域的經營有了更好的保障。

到了漢章帝的時候, 83年, 匈奴因為西域越來越難控制, 鮮卑趁機大肆進攻北匈奴, 南匈奴也趁機和漢章帝說希望借此機會北伐回到原來的王庭漢章帝還不知道匈奴大叔打的什麼算盤, 所以就沒同意, 放回去就白瞎這麼個家犬了。 北匈奴被鮮卑打的節節敗退 , 這段時間北匈奴人瘋狂的南下歸附漢朝, 南匈奴雖然回漠北沒被漢支持, 但是他們還是很仇恨北匈奴的, 所以還是在倡狂進攻, 北匈奴終於在87年被鮮卑大敗, 優留單于被殺。

老大都死了的北匈奴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西域一直在被班超連打帶忽悠, 漢和帝就趁機和南匈奴又一次進擊北匈奴。

我們回頭看看這個漢和帝, 這個皇帝承接在“明章之治”之後,

不能不說是個好時候, 但是因為漢和帝繼位時候才10歲, 他乾媽竇太后就一手遮天了, 更何況在漢章帝的時候就重用外戚, 竇家和耿家一樣本來就是光武帝的雲台二十八將, 也是西漢那個竇太后的後人, 就是這個時候竇太后把自己哥哥竇憲升職侍中, 掌管機密要務, 讓弟弟竇篤當虎賁中郎將, 掌管皇家親軍, 剩下的竇家人也都是高官。

所以竇太后極其專權, 隨後竇太后下令攻打北匈奴。

89年, 竇憲、耿秉(這兩家人配合的特別好, 一代接著一代)和南匈奴軍隊匯合在現在內蒙一帶, 與北匈奴在稽落山又來了一仗(現在蒙古國), 北單于毫無懸念的大敗, 按照後漢書的話說有萬餘人歸附漢軍, 隨後竇憲、耿秉登燕然山(以後總會提到, 蒙古國杭愛山)刻石紀功。 北單于繼續逃遁, 91年漢軍在阿爾泰山(新疆俄羅斯一帶)又大破北匈奴, 北單于實在是沒轍了, 只能繼續逃到烏孫。

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所以我們發現漢朝這些大勝仗經常會被我們在兩宋時提到。

但是到了後期, 竇家人越來越肆意妄為,隨意任用官吏,外戚已經走向了極其惡劣的方向。

所以這麼一來漢和帝劉肇是個完全被孤立起來的人,只有宦官和自己比較親近,他十分喜歡有心計並且謹慎的中常侍鄭眾,於是就和他密謀殺掉竇憲。由正好這個時候竇憲出兵結束回到洛陽,92年,漢和帝下詔關閉城門,逮捕竇家近臣郭璜、郭舉、鄧疊、鄧磊處死,罷免竇憲的大將軍職務,竇憲和兄弟們被強行派往封國,隨後被逼自殺,所以說竇憲也是個悲情人物,竇家雖是外戚專權,卻在對抗匈奴的過程裡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竇家可以說在兩漢也是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的。

隨後漢和帝親政,按照史書的評價那就是個絕對的英明帝王,總之事無巨細親歷朝政。

94年,南匈奴亭獨屍逐侯鞮單于繼位(別記這名字),朝廷讓他控制北匈奴,但是北匈奴很不爽這個名字很長的亭獨屍逐侯鞮單于,同年匈奴發生嘩變,他們扶助奧鞬日逐王逢侯(簡記為逢侯)作為單于,匈奴又一次分裂了,逢侯帶著部眾繼續挑戰漢朝,這次漢軍又是領著小弟烏桓鮮卑一起追逢侯追出塞。

95年,就是上一篇說的班超被封定遠侯,西域平定的時候。 東漢國力達到極盛,可以說和帝時代是個相當於昭宣中興的——“永元之隆”。

可是好景不長,105年漢和帝僅僅27歲就駕崩,連年對於宦官中常侍等的信任讓東漢的宦官專政有了萌芽,僅僅滿百天的兒子劉隆繼位,也就是歷史上的漢殤帝,結果漢和帝剛埋了,漢殤帝同年就掛掉了,鄧太后立僅僅13歲的漢和帝侄子劉祜稱帝,也就是漢安帝。

當年北單于被打跑後,殘部一直龜縮在烏孫繼續騷擾西域,班超這個時候已經離任,繼任的任尚完全沒有班超那兩下子,他沒聽從班超希望他能善待西域士卒的建議,最後搞得西域各國一個接一個的反叛,107年西域都護只能廢棄,逢侯趁著西域廢棄,聯合匈奴殘部繼續控制西域,後來又是羌族起義,這個離任的任尚雖說管理西域不行,但是打羌人還是不錯的,連著11年的羌人戰爭讓東漢國力大減,也催生了涼州一大片的邊疆羌漢混雜區,這也就促成了後來漢末的動亂。

118年,逢侯被鮮卑大敗,最後只能投靠東漢。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119年,北匈奴殘部做最後一搏,攻陷了夷吾,殺死了駐守的索班。漢安帝沒辦法,只能還是把班家人搬出來,他們把班超的兒子班勇提了上來,並且這個班勇還是個混血,是班超和疏勒公主生的孩子,所以讓他解決西域就比較好辦了,123年,匈奴和車師進入河西走廊,漢安帝沒有聽從朝廷內放棄河西的聲音,令班勇為西域長史,他畢竟是個西域混血,依靠河西四郡和西域軍隊,擊潰匈奴,車師畢竟是害怕班超的威名,所以也投降了,124年班勇繼續出擊北匈奴,匈奴又是慘敗,西域經過短暫的獨立又被收回。

早期朝廷中一直是鄧太后專權,而漢和帝時代就寵倖的那和宦官鄭眾和蔡倫共同把持大權(這倆人都是“中常侍”,當然蔡倫就太有名了)。一群很不爽的士大夫就密謀殺死鄭眾、蔡倫,廢黜鄧太后和漢安帝等等,消息走漏之後,鄧太后瘋狂誅殺黨羽,士大夫群體又一次衰微,當時相對來說鄧家人並不是飛揚跋扈的那種類型,所以說在外戚裡面算是說得過去了,121年,鄧太后去世漢安帝總算恢復了朝政,但是也就是124年班勇出擊匈奴的時候,京洛陽周圍發生大地震還有冰雹,一時間人心惶惶,而安帝親政之後做的比他爸更過分,他雖然間接逼死了蔡倫,但是卻搞了一批新的宦官——封江京為都鄉侯,封李閏為雍鄉侯,仍然是抬高宦官排擠外戚的過程,宦官飛揚跋扈,只要對自己不利的大臣都被誣告致死,

125年,安帝病死,年僅32歲,其實也是巧了,東漢的皇帝都太命短,間接的導致了外戚、宦官的愈演愈烈。

漢安帝時期,皇后閻姬因為無子,一直迫害被立為太子的劉保,甚至還拉上耿家廢黜了劉保,後來閻太后立漢章帝的孫子劉懿為帝,也就是漢少帝,同時又是把自己家人各種封官,不過也是又巧了,同年10月漢少帝劉懿病重,或許真的是漢朝國祚真的要結束了,外戚閻顯和宦官江京趁著劉懿去世秘不發喪,閻顯與江京等奏請閻太后秘不發喪,希望扶植新皇帝。而這個時候劉保也希望趁機奪權,隨後外戚和宦官擁立的濟北王、河間王王子還在通往洛陽的途中的時候,劉保讓孫程等十九名宦官合力斬殺江京等黨徒,劉保繼位也就是漢順帝,閻顯、閻景、閻晏等外戚全部被殺,劉保因為是孫程等宦官擁立的,所以十九位元宦官全部被封侯。從這之後就是宦官集團和劉保的外戚梁家專權,地方上地主豪強並起,中央管理混亂,144年,年僅30歲的劉保駕崩,他兒子2歲的劉炳繼位,仍然是外戚梁冀把持朝政,朝廷越來越腐敗,結果這孩子四歲就死了,梁冀又把漢章帝玄孫劉纘扶了上來,這也就是漢質帝,這孩子雖然小但是可真是不畏強權,當著群臣的面說粱冀——“跋扈將軍”,僅僅1年後,梁冀怕沒法控制這孩子,就用毒餅給人家毒死了。

梁冀這個時候又注意到了才15歲的漢質帝哥哥劉志,士大夫當然竭力反對,要不是有宦官曹騰幫忙,劉志肯定上不去,和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惡名昭彰的漢桓帝,當然了,這個曹騰也想不到自己會是歷史上唯一一個以宦官身份被正統王朝追認皇帝的人。

早期的漢桓帝就是一個傀儡,梁翼基本就是——

“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謁贊不名,禮儀比蕭何”;又增封其食邑為四縣,比鄧禹;賞賜金錢、奴婢、彩帛、車馬、衣服、甲第,比霍光;還封其弟梁不疑為潁陽候、梁蒙為西甲侯、梁蒙之子梁胤為襄邑候、其妻孫壽為襄城君,並加賜赤紱,比長公豐。

這樣一來,梁家的光榮到達了頂點,漢桓帝天天看人家顏色過日子,後來梁翼給桓帝安排的梁皇后去世,桓帝開始想搞掉梁家了,他又開始聯繫和梁翼不和的宦官唐衡、單超、左倌、徐璜和具瑗密謀除掉梁冀,隨後“黃門令”宦官具瑗把御林軍帶領包圍梁宅,命光祿勳袁盱持節除掉了他的大將軍,梁冀知道大勢已去隨即自殺。

這些完全就是個迴圈,宦官5人組又被封侯,甚至單超都能任車騎將軍這樣的高官,桓帝其實都有點害怕公公5人組了,165年以左倌哥哥左稱——“請托州郡,聚斂為奸,賓客放縱,侵犯吏民”為由,逼殺左氏宦官,隨後貶具瑗、單超、徐璜和唐衡之後全降為鄉侯。

但是桓帝記吃不記打,他搞這些宦官其實還利用了一批新的宦官,所以又有一批宦官上臺,國家算是爛到骨子裡了,桓帝個人還有一個愛好就是賣官鬻爵,當時由於統治階級的奢侈腐朽,國家財政基本枯竭。在這種情況下,桓帝一方面採取對農民加重賦稅的辦法來解決財政困難,如延熹八年令郡國有田者每市交10錢為稅;另一方面也採取一些應急措施,主要就是減借百官俸祿,借王、侯國租稅和賣官鬻爵。桓帝的賣官鬻爵是從延熹四年(161年)開始實行的。這一年,161年,零吾羌、先零羌這兩撥羌人又起義了,這群人一路進入到了關中地區,桓帝很會做買賣,大量賤賣“關內侯”、“虎賁郎”、“羽林郎”、“緹騎營士”和“五大夫”,這一下貪污成了合法的了,當官的也沒任何威懾力了,等到後來的漢靈帝那就更是有樣學樣了,這麼一來士大夫肯定極其難以接受,書生豪族子弟,動不動就愛來個抗議,這麼一來,轟轟烈烈的——“黨錮之禍”爆發,大量的士大夫階層的“黨人”被囚禁迫害,一時之間士大夫和劉氏統治的相互信任蕩然無存,這裡面主要就是這些“党人”,其實每個人都有段自己的故事,只不過大眾比較喜聞樂見的也就是劉表了。

三君——竇武、劉淑、陳蕃——“一世之所宗”。

八俊——李膺、荀昱、杜密、王暢、劉佑、魏朗、趙典、朱寓——“人之英”;

八顧——郭林宗、宗慈、巴肅、夏馥、范滂、尹勳、蔡衍、羊步——“能以德行引人者”;

八及——張儉、岑晊、劉表、陳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能導人追宗者”;

八廚——度尚、張邈、王考、劉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能以財救人者”。

漢桓帝時期後宮也是非常混亂,光陳蕃就讓他放出宮女500多人,後來他的竇皇后逐漸嶄露頭角,又一輪新的外戚專權開始了——167年,漢桓帝在36歲時駕崩,無子,竇皇后開始專權(竇家這是和劉家幹上了)。

隨後竇家擁立漢章帝重孫劉萇的兒子劉宏繼位元,這也就是基本埋葬漢王朝的漢靈帝了。

168年,外戚竇武率百官迎接漢靈帝,隨後追封老媽董氏——“慎園貴人”,當然了這個也就造成了日後很大的一個問題,竇武因此也成為大將軍,太傅陳蕃主持朝政,陳蕃開始把黨錮之禍裡面的士大夫又挖了出來,而竇武默許的原因也是兩邊都看宦官不順眼。

結果這個竇武彈劾人家的密信被宦官“長樂五官史”——朱瑀得到,畢竟公公們玩特務還是很厲害的,朱瑀迅速和王甫、曹節等宦官合作,這群人發動的政變名字也很神奇叫——“辛亥政變”。竇武被滅族,陳蕃被一擼到底,還有一堆流放到了交州也就是現在越南北部廣西大部的地方去和猴子玩耍了,漢靈帝一看這下也沒什麼麻煩事了,就專心對付西邊讓人不省心的羌人了。

我們知道羌人本來是和我們漢人同源的一批人,曾經都是在青海甘肅一帶活動的,後來羌人一部分西遷成為若羌、發羌(藏族祖先)還有各種雜羌等等,而東遷到關中的一部分就成了我們,等到匈奴老實了之後羌人又找到了生存空間開始騷擾,東漢沒少和羌人打仗,漢安帝那時候還能壓過去,但是到了漢桓帝的時候國力已經不行了,這個時候和羌人的戰爭卻節節敗退,這個時候就有人提議要不就找個當地豪強幫忙吧,這個時候隴西地方官員說還真有這麼一人。

董卓本來是岷山一帶的土豪世家,其實也就是個大地主,據說

“少好俠,嘗游羌中”、“性粗猛有謀”。

董卓經常跑到羌人的地方和叔叔們混,畢竟家裡有點錢,再加上也很會騎射,一時間羌人就和董卓的關係搞得非常近,隨著董卓的成長,慢慢的大酋長就都被吸引過來了,他們希望和董卓交好以緩和和漢人的矛盾,隨後地方其他豪強知道董卓有羌人罩著,也都紛紛過來稱兄道弟。

在那個時代畢竟流氓已經是最大的本錢了,董卓收羅大量的流民和無賴,董卓仗義疏財十分講義氣,所以慢慢的就成了一個“遊俠”的形象,到處維護治安,收攏黨羽。很快不論是羌人漢人、黑道白道,董卓都讓自己成了舉足輕重的人物,成為整個隴西地區最大的一股勢力了。

所以167年,漢桓帝已經快掛掉的時候,趕緊任命董卓擔任“羽林郎”,河西地區的軍隊全部被董卓控制,據說董卓可以“左右開弓”,所以在戰場上極其能打,而且他和羌人的戰爭又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以羌人很快就被壓制下去了,董卓也就青雲直上,成了一方大軍閥了。

169年也就是漢靈帝繼位的第2年,最後一波羌人先零羌在塞外穀被擊敗,羌人叛亂全部被平定。

羌人叛亂雖然穩定了,各式各樣的民間組織又開始發展了起來,但是漢靈帝一看這些地方勢力這麼能打,也就不在乎了,180年,漢靈帝在士大夫集團的極力反對下和宦官集團的極力支持下,立殺豬的出身的“何氏”作為皇后,她大哥何進和二哥何苗也自然走向了一條升官的康莊大道,外戚又一次崛起,宦官集團也借著這個顯赫一時了。

所以中央這樣的統治完全對地方起不了任何作用,豪強繼續兼併土地,外戚和宦官繼續玩弄權柄,貧富差距已經不是一星半點了,平民一生也看不到任何生存的希望的時候,信仰就很容易發展起來了,各種各樣的民間神鬼信仰結合了老子的道德經,成為了一個個有體系的集團,當時最大的就是兩撥,一個是在蜀中一帶逐漸發展起來的,張陵創立的“天師道”,後來這個張陵改名張道陵,這也就是道教的“張天師”,你加入他的組織需要交五斗米所以也叫五斗米道,人家張天師就保你飛升,所以一時之間信眾大量增加,甚至開始向地方武裝勢力的方向發展,等到了兒子張衡孫子張魯的時代,勢力已經非常大了。

而另一波就是在巨鹿(現在河北邢臺)的張角創立的“太平道”,這人打著治病救人的口號跳大神,讓平民繳納一定的財物糧食後進行民眾的安撫,張角這人極其與民為善,導致地方官員都覺得這是個維護朝廷統治的好同志,但是誰也沒想到的是我們這位張大仙早就不想和朝廷玩了。

竇家人越來越肆意妄為,隨意任用官吏,外戚已經走向了極其惡劣的方向。

所以這麼一來漢和帝劉肇是個完全被孤立起來的人,只有宦官和自己比較親近,他十分喜歡有心計並且謹慎的中常侍鄭眾,於是就和他密謀殺掉竇憲。由正好這個時候竇憲出兵結束回到洛陽,92年,漢和帝下詔關閉城門,逮捕竇家近臣郭璜、郭舉、鄧疊、鄧磊處死,罷免竇憲的大將軍職務,竇憲和兄弟們被強行派往封國,隨後被逼自殺,所以說竇憲也是個悲情人物,竇家雖是外戚專權,卻在對抗匈奴的過程裡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竇家可以說在兩漢也是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的。

隨後漢和帝親政,按照史書的評價那就是個絕對的英明帝王,總之事無巨細親歷朝政。

94年,南匈奴亭獨屍逐侯鞮單于繼位(別記這名字),朝廷讓他控制北匈奴,但是北匈奴很不爽這個名字很長的亭獨屍逐侯鞮單于,同年匈奴發生嘩變,他們扶助奧鞬日逐王逢侯(簡記為逢侯)作為單于,匈奴又一次分裂了,逢侯帶著部眾繼續挑戰漢朝,這次漢軍又是領著小弟烏桓鮮卑一起追逢侯追出塞。

95年,就是上一篇說的班超被封定遠侯,西域平定的時候。 東漢國力達到極盛,可以說和帝時代是個相當於昭宣中興的——“永元之隆”。

可是好景不長,105年漢和帝僅僅27歲就駕崩,連年對於宦官中常侍等的信任讓東漢的宦官專政有了萌芽,僅僅滿百天的兒子劉隆繼位,也就是歷史上的漢殤帝,結果漢和帝剛埋了,漢殤帝同年就掛掉了,鄧太后立僅僅13歲的漢和帝侄子劉祜稱帝,也就是漢安帝。

當年北單于被打跑後,殘部一直龜縮在烏孫繼續騷擾西域,班超這個時候已經離任,繼任的任尚完全沒有班超那兩下子,他沒聽從班超希望他能善待西域士卒的建議,最後搞得西域各國一個接一個的反叛,107年西域都護只能廢棄,逢侯趁著西域廢棄,聯合匈奴殘部繼續控制西域,後來又是羌族起義,這個離任的任尚雖說管理西域不行,但是打羌人還是不錯的,連著11年的羌人戰爭讓東漢國力大減,也催生了涼州一大片的邊疆羌漢混雜區,這也就促成了後來漢末的動亂。

118年,逢侯被鮮卑大敗,最後只能投靠東漢。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119年,北匈奴殘部做最後一搏,攻陷了夷吾,殺死了駐守的索班。漢安帝沒辦法,只能還是把班家人搬出來,他們把班超的兒子班勇提了上來,並且這個班勇還是個混血,是班超和疏勒公主生的孩子,所以讓他解決西域就比較好辦了,123年,匈奴和車師進入河西走廊,漢安帝沒有聽從朝廷內放棄河西的聲音,令班勇為西域長史,他畢竟是個西域混血,依靠河西四郡和西域軍隊,擊潰匈奴,車師畢竟是害怕班超的威名,所以也投降了,124年班勇繼續出擊北匈奴,匈奴又是慘敗,西域經過短暫的獨立又被收回。

早期朝廷中一直是鄧太后專權,而漢和帝時代就寵倖的那和宦官鄭眾和蔡倫共同把持大權(這倆人都是“中常侍”,當然蔡倫就太有名了)。一群很不爽的士大夫就密謀殺死鄭眾、蔡倫,廢黜鄧太后和漢安帝等等,消息走漏之後,鄧太后瘋狂誅殺黨羽,士大夫群體又一次衰微,當時相對來說鄧家人並不是飛揚跋扈的那種類型,所以說在外戚裡面算是說得過去了,121年,鄧太后去世漢安帝總算恢復了朝政,但是也就是124年班勇出擊匈奴的時候,京洛陽周圍發生大地震還有冰雹,一時間人心惶惶,而安帝親政之後做的比他爸更過分,他雖然間接逼死了蔡倫,但是卻搞了一批新的宦官——封江京為都鄉侯,封李閏為雍鄉侯,仍然是抬高宦官排擠外戚的過程,宦官飛揚跋扈,只要對自己不利的大臣都被誣告致死,

125年,安帝病死,年僅32歲,其實也是巧了,東漢的皇帝都太命短,間接的導致了外戚、宦官的愈演愈烈。

漢安帝時期,皇后閻姬因為無子,一直迫害被立為太子的劉保,甚至還拉上耿家廢黜了劉保,後來閻太后立漢章帝的孫子劉懿為帝,也就是漢少帝,同時又是把自己家人各種封官,不過也是又巧了,同年10月漢少帝劉懿病重,或許真的是漢朝國祚真的要結束了,外戚閻顯和宦官江京趁著劉懿去世秘不發喪,閻顯與江京等奏請閻太后秘不發喪,希望扶植新皇帝。而這個時候劉保也希望趁機奪權,隨後外戚和宦官擁立的濟北王、河間王王子還在通往洛陽的途中的時候,劉保讓孫程等十九名宦官合力斬殺江京等黨徒,劉保繼位也就是漢順帝,閻顯、閻景、閻晏等外戚全部被殺,劉保因為是孫程等宦官擁立的,所以十九位元宦官全部被封侯。從這之後就是宦官集團和劉保的外戚梁家專權,地方上地主豪強並起,中央管理混亂,144年,年僅30歲的劉保駕崩,他兒子2歲的劉炳繼位,仍然是外戚梁冀把持朝政,朝廷越來越腐敗,結果這孩子四歲就死了,梁冀又把漢章帝玄孫劉纘扶了上來,這也就是漢質帝,這孩子雖然小但是可真是不畏強權,當著群臣的面說粱冀——“跋扈將軍”,僅僅1年後,梁冀怕沒法控制這孩子,就用毒餅給人家毒死了。

梁冀這個時候又注意到了才15歲的漢質帝哥哥劉志,士大夫當然竭力反對,要不是有宦官曹騰幫忙,劉志肯定上不去,和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惡名昭彰的漢桓帝,當然了,這個曹騰也想不到自己會是歷史上唯一一個以宦官身份被正統王朝追認皇帝的人。

早期的漢桓帝就是一個傀儡,梁翼基本就是——

“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謁贊不名,禮儀比蕭何”;又增封其食邑為四縣,比鄧禹;賞賜金錢、奴婢、彩帛、車馬、衣服、甲第,比霍光;還封其弟梁不疑為潁陽候、梁蒙為西甲侯、梁蒙之子梁胤為襄邑候、其妻孫壽為襄城君,並加賜赤紱,比長公豐。

這樣一來,梁家的光榮到達了頂點,漢桓帝天天看人家顏色過日子,後來梁翼給桓帝安排的梁皇后去世,桓帝開始想搞掉梁家了,他又開始聯繫和梁翼不和的宦官唐衡、單超、左倌、徐璜和具瑗密謀除掉梁冀,隨後“黃門令”宦官具瑗把御林軍帶領包圍梁宅,命光祿勳袁盱持節除掉了他的大將軍,梁冀知道大勢已去隨即自殺。

這些完全就是個迴圈,宦官5人組又被封侯,甚至單超都能任車騎將軍這樣的高官,桓帝其實都有點害怕公公5人組了,165年以左倌哥哥左稱——“請托州郡,聚斂為奸,賓客放縱,侵犯吏民”為由,逼殺左氏宦官,隨後貶具瑗、單超、徐璜和唐衡之後全降為鄉侯。

但是桓帝記吃不記打,他搞這些宦官其實還利用了一批新的宦官,所以又有一批宦官上臺,國家算是爛到骨子裡了,桓帝個人還有一個愛好就是賣官鬻爵,當時由於統治階級的奢侈腐朽,國家財政基本枯竭。在這種情況下,桓帝一方面採取對農民加重賦稅的辦法來解決財政困難,如延熹八年令郡國有田者每市交10錢為稅;另一方面也採取一些應急措施,主要就是減借百官俸祿,借王、侯國租稅和賣官鬻爵。桓帝的賣官鬻爵是從延熹四年(161年)開始實行的。這一年,161年,零吾羌、先零羌這兩撥羌人又起義了,這群人一路進入到了關中地區,桓帝很會做買賣,大量賤賣“關內侯”、“虎賁郎”、“羽林郎”、“緹騎營士”和“五大夫”,這一下貪污成了合法的了,當官的也沒任何威懾力了,等到後來的漢靈帝那就更是有樣學樣了,這麼一來士大夫肯定極其難以接受,書生豪族子弟,動不動就愛來個抗議,這麼一來,轟轟烈烈的——“黨錮之禍”爆發,大量的士大夫階層的“黨人”被囚禁迫害,一時之間士大夫和劉氏統治的相互信任蕩然無存,這裡面主要就是這些“党人”,其實每個人都有段自己的故事,只不過大眾比較喜聞樂見的也就是劉表了。

三君——竇武、劉淑、陳蕃——“一世之所宗”。

八俊——李膺、荀昱、杜密、王暢、劉佑、魏朗、趙典、朱寓——“人之英”;

八顧——郭林宗、宗慈、巴肅、夏馥、范滂、尹勳、蔡衍、羊步——“能以德行引人者”;

八及——張儉、岑晊、劉表、陳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能導人追宗者”;

八廚——度尚、張邈、王考、劉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能以財救人者”。

漢桓帝時期後宮也是非常混亂,光陳蕃就讓他放出宮女500多人,後來他的竇皇后逐漸嶄露頭角,又一輪新的外戚專權開始了——167年,漢桓帝在36歲時駕崩,無子,竇皇后開始專權(竇家這是和劉家幹上了)。

隨後竇家擁立漢章帝重孫劉萇的兒子劉宏繼位元,這也就是基本埋葬漢王朝的漢靈帝了。

168年,外戚竇武率百官迎接漢靈帝,隨後追封老媽董氏——“慎園貴人”,當然了這個也就造成了日後很大的一個問題,竇武因此也成為大將軍,太傅陳蕃主持朝政,陳蕃開始把黨錮之禍裡面的士大夫又挖了出來,而竇武默許的原因也是兩邊都看宦官不順眼。

結果這個竇武彈劾人家的密信被宦官“長樂五官史”——朱瑀得到,畢竟公公們玩特務還是很厲害的,朱瑀迅速和王甫、曹節等宦官合作,這群人發動的政變名字也很神奇叫——“辛亥政變”。竇武被滅族,陳蕃被一擼到底,還有一堆流放到了交州也就是現在越南北部廣西大部的地方去和猴子玩耍了,漢靈帝一看這下也沒什麼麻煩事了,就專心對付西邊讓人不省心的羌人了。

我們知道羌人本來是和我們漢人同源的一批人,曾經都是在青海甘肅一帶活動的,後來羌人一部分西遷成為若羌、發羌(藏族祖先)還有各種雜羌等等,而東遷到關中的一部分就成了我們,等到匈奴老實了之後羌人又找到了生存空間開始騷擾,東漢沒少和羌人打仗,漢安帝那時候還能壓過去,但是到了漢桓帝的時候國力已經不行了,這個時候和羌人的戰爭卻節節敗退,這個時候就有人提議要不就找個當地豪強幫忙吧,這個時候隴西地方官員說還真有這麼一人。

董卓本來是岷山一帶的土豪世家,其實也就是個大地主,據說

“少好俠,嘗游羌中”、“性粗猛有謀”。

董卓經常跑到羌人的地方和叔叔們混,畢竟家裡有點錢,再加上也很會騎射,一時間羌人就和董卓的關係搞得非常近,隨著董卓的成長,慢慢的大酋長就都被吸引過來了,他們希望和董卓交好以緩和和漢人的矛盾,隨後地方其他豪強知道董卓有羌人罩著,也都紛紛過來稱兄道弟。

在那個時代畢竟流氓已經是最大的本錢了,董卓收羅大量的流民和無賴,董卓仗義疏財十分講義氣,所以慢慢的就成了一個“遊俠”的形象,到處維護治安,收攏黨羽。很快不論是羌人漢人、黑道白道,董卓都讓自己成了舉足輕重的人物,成為整個隴西地區最大的一股勢力了。

所以167年,漢桓帝已經快掛掉的時候,趕緊任命董卓擔任“羽林郎”,河西地區的軍隊全部被董卓控制,據說董卓可以“左右開弓”,所以在戰場上極其能打,而且他和羌人的戰爭又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以羌人很快就被壓制下去了,董卓也就青雲直上,成了一方大軍閥了。

169年也就是漢靈帝繼位的第2年,最後一波羌人先零羌在塞外穀被擊敗,羌人叛亂全部被平定。

羌人叛亂雖然穩定了,各式各樣的民間組織又開始發展了起來,但是漢靈帝一看這些地方勢力這麼能打,也就不在乎了,180年,漢靈帝在士大夫集團的極力反對下和宦官集團的極力支持下,立殺豬的出身的“何氏”作為皇后,她大哥何進和二哥何苗也自然走向了一條升官的康莊大道,外戚又一次崛起,宦官集團也借著這個顯赫一時了。

所以中央這樣的統治完全對地方起不了任何作用,豪強繼續兼併土地,外戚和宦官繼續玩弄權柄,貧富差距已經不是一星半點了,平民一生也看不到任何生存的希望的時候,信仰就很容易發展起來了,各種各樣的民間神鬼信仰結合了老子的道德經,成為了一個個有體系的集團,當時最大的就是兩撥,一個是在蜀中一帶逐漸發展起來的,張陵創立的“天師道”,後來這個張陵改名張道陵,這也就是道教的“張天師”,你加入他的組織需要交五斗米所以也叫五斗米道,人家張天師就保你飛升,所以一時之間信眾大量增加,甚至開始向地方武裝勢力的方向發展,等到了兒子張衡孫子張魯的時代,勢力已經非常大了。

而另一波就是在巨鹿(現在河北邢臺)的張角創立的“太平道”,這人打著治病救人的口號跳大神,讓平民繳納一定的財物糧食後進行民眾的安撫,張角這人極其與民為善,導致地方官員都覺得這是個維護朝廷統治的好同志,但是誰也沒想到的是我們這位張大仙早就不想和朝廷玩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