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冬至來臨 坐月子進補要防內火

冬至來臨, 這段時間冷空氣也較頻繁, 而新媽媽分娩之後身體虛弱, 需要調補一段時間, 讓身體得以恢復。 冬天氣候乾燥又寒冷, 新媽媽進補要注意防止內火;要適當調節情緒, 保證睡眠充足, 並能在室內適量的活動;還要注意保暖, 尤其是頭部的保暖等。 具體該怎麼做呢?如何才能更科學坐月子, 讓身體儘快恢復呢?一起來看看吧!

【飲食篇】:防內火補腎氣

冬至以後, 人體消化功能會相對增強, 所以想要補回產前的元氣, 這個時間段便可以開始進補, 為來年身體健康打下基礎。

根據中醫的意見, 應該順天時開始養腎,

因為冬季屬腎, 腎主藏精, 為生命之源。 而且天氣逐漸寒冷, 寒為陰邪, 容易損傷腎陽, 故此時補腎最合時宜, 這個時候可適當多食溫補益腎的食物, 肉食可以選擇牛肉、雞肉、羊肉、蝦肉等;蔬菜有黃豆、蠶豆、胡蘿蔔、韭菜、油菜、香菜等;水果有雪梨、柚子、橘子等。

由於此時氣候乾燥, 媽媽們還要著重防止內火, 以免引起產後便秘、口腔潰瘍等上火問題。 飲食上要注意少食或不食辛辣食物, 經常吃些清火降氣的食物, 如白蘿蔔、雪梨等新鮮蔬菜水果。 還可以多煲湯與糖水, 加入有潤燥生津作用的食材預防, 如銀耳、北沙參、玉竹、蓮子、百合等。

如果產後有瘦身計畫的媽媽們, 就要盡少食用熱量太高的食物。 可以吃些對身體健康很有好處,

還有降低血脂的作用的素菜, 特別推薦媽媽們多吃菌藻類食物, 像蘑菇、草菇、金針菇、香菇、平菇、海帶、紫菜、木耳等。

這個時間, 人們都喜歡吃火鍋。 推薦在家中自製經典的排骨湯底:排骨幾塊, 適量山藥、海帶, 加一些清水和調料, 燉至肉爛即可。

推薦理由:山藥能夠補益脾腎, 海帶富含膳食纖維, 可清潤腸道, 湯底味鮮而清淡。 食材要多樣化, 羊肉、牛肉這些溫性的食物是不可少的, 再加上一些香菇、海帶之類的菌藻類食材, 既有營養又不會給腸胃造成太大負擔。

【情緒篇】補睡眠儘量活動

此時, 晝短夜長, 北方地區白雪紛紛, 南方則是多有陰天。 這種天氣, 人們的情緒會莫名其妙地低落, 特別是剛生產完的新媽媽們, 心裡空落落的,

容易抑鬱、焦躁。

如果是經常半夜被孩子鬧醒, 感覺白日情緒很差, 則可以採取早睡晚起的睡眠模式。 每晚8-9個小時左右, 在11點前入睡, 此時是滋養陽氣的最佳時機。 每日充足的睡眠使人體的陽氣潛藏, 陰精蓄積, 也能有助於新媽媽的情緒保持穩定。

就我國的習俗和國人體質, 冬季不提倡新媽媽到室外活動, 但一定要經常在室內運動。

健康的新媽媽產後6—8小時可以坐起來, 12小時可坐起進餐, 下床排便。 產後第一次下床如廁或走動時, 要有人陪伴, 以防因體虛而暈倒。 24小時後可站起來為嬰兒換尿布, 產後第二天可以下床活動。 起床的第一天早晚各在床邊坐半小時, 第二天在室內走走, 每天2—3次, 每天半小時。 以後逐漸增加活動次數和時間。

【穿衣篇】:頭部保暖為重

冬至過後, 全國各地氣溫都有所下降。 而頭部作為“諸陽之會”, 是所有陽經彙聚的地方, 更不能受到風寒侵襲。 而, 當頭部受到風寒侵襲時, 血管收縮、肌肉緊張, 也很容易引發傷風感冒、頭痛、面癱, 甚者可誘發心腦血管病。

因此, 特別是北方的孕媽們要特別注意頭部的保暖工作。 如果天氣較冷, 記得帶好帽子與圍巾, 以免寒氣入侵, 留下隱患。 身體也要注意保暖, 最好穿上厚外套加毛衣等衣物, 腹部、背部、手腳等部位不要受寒。

而南方的氣候, 特別是廣東地區。 雖然溫度有所下降, 但白天因陽光照曬, 氣溫也不低, 而傍晚與清晨則是風大溫度低。 所以南方的媽媽們要注意根據氣溫變化改變衣著,

白日不要捂得太緊, 以免引起內火。

冬天天氣寒冷, 新媽媽身體未恢復前, 免疫力較低, 各方面細節都需注意, 不能掉以輕心, 不然在坐月子的關鍵時刻感冒發燒可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母乳餵養的寶寶也會受到影響。 祝願新媽媽們都能安穩的度過寒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