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冬至到了,流感最兇猛的季節也是進補最佳季節,這麼做寶寶不生病

今天是冬至, 一年中白天最短, 夜晚最長的一天。 也是一年中陰氣最盛, 陽氣最弱的一天。

過完冬至, 陽氣慢慢復蘇, 陰氣逐漸削弱。 直到夏至, 陽氣最盛, 陰氣最弱, 再彼此輪換。

因為季節的轉換是循序漸進的。 所以陰陽的輪轉我們並不能馬上感受到, 在冬至之後, 強盛的陰氣還會維持很長一段時間, 天氣甚至會進入到一年中最冷的季節——“數九寒天”。 冬至到小寒、大寒期間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段, 人體會明顯感受到寒涼刺骨。

在這樣的氣候環境中, 人體為了保護身體的陽氣, 會毛孔收斂, 陽氣閉藏, 氣血運行變慢,

身體的新陳代謝也變得緩慢起來。

寒涼的氣候, 身體本身的陽氣不足, 外加病邪的刺激, 身體特別容易生病。 冬至過後, 孩子和成人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上呼吸道感染。 老年人則因為血流速度變緩陽氣不足, 還容易出現心血管問題。

昨天, 一個朋友說他們幼稚園老師通知最近流感特別嚴重, 讓他們務必照顧好自己的寶寶, 少去人多的地方, 每天要勤洗手, 注意防寒保暖, 做好預防措施。 而我的朋友圈, 很多媽媽都在護理生病的寶寶, 有的寶寶感冒咳嗽, 有的則是媽媽和寶寶一起生病感冒。

在這個最容易生病的季節, 要讓寶寶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 上呼吸道的保健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 要防寒。

冬至之後, 氣候進入最寒冷的季節。

這個時候, 身體本身就容易受寒。 而上呼吸道相較於身體的其他部位, 又更容易受寒。 因為“肺為嬌腑”, 鼻子又暴露在外, 不斷與外面的空氣、病邪接觸著。

鼻子的作用本來是把呼吸到的寒冷空氣經過鼻竇的加熱, 鼻毛的過濾, 把那些有害物質排除在外, 把空氣加熱到身體需要的溫度, 再輸送至氣管。

但鼻子受涼時, 鼻竇罷工, 鼻腔和鼻竇受到寒涼空氣的刺激, 鼻涕就會不受控制往外流, 鼻子阻隔細菌的能力也變得微弱起來, 各種病毒、細菌、過敏源、炎性介質等在鼻腔鼻竇裡聚集, 鼻腔和鼻竇粘膜充血腫脹, 鼻子就會難受, 不斷打噴嚏、流鼻涕。 如果受涼的狀況進一步加重, 咽喉氣管也會出現不適。

現在大家都很注意防寒保暖,

一到冬天, 家長更是時時刻刻把保暖工作放在心上。 但是大家也會發現, 明明自己很注意, 寶寶卻依然動不動感冒, 鼻涕流個不停, 咽喉時不時紅腫發炎。

這其實也是受寒導致的。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 北方家家戶戶都有暖氣, 南方和長江流域也有很多家庭用空調或地暖。 在使用時, 很多人過分追求身體的舒適感, 把溫度開得很高, 在家可以穿短袖短褲。

在這樣的情況下, 為了排汗散熱, 身體的毛孔會全部張開。 如果一直在家裡也問題不大, 但人總是要出門去室外活動啊。 當從一個特別暖和的環境去到外面天寒地凍的環境中時, 身體就特別容易受寒了。

有些人可能會說, 出門的時候都穿得很厚, 做好了保暖工作啊。

表面看起來, 外部的保暖做好了, 衣服穿得厚厚的, 手套帽子圍巾都穿戴齊全。

但是身體自身並沒有調節過來。 前面說了, 在室內溫度過高, 為了散熱, 毛孔處於張開的狀態。 出門的時候, 穿著厚厚的冬裝, 但身體卻不能馬上接受到信號, 它還認為自己要散熱。 走到外面, 體感都會持續感到熱, 身體還處於散熱的狀態。

去到外面後, 最先與外界接受的鼻子、口腔會迅速感受到外面寒涼的空氣。 鼻子從熱到涼, 突然受寒, 就會迅速出狀況。 打噴嚏、流鼻涕、鼻塞。

當鼻子罷工後, 小朋友會用嘴呼吸, 寒涼的空氣又會通過口腔進入咽喉, 咽喉受刺激, 會出現紅腫, 本身就有肺熱的寶寶馬上就會發展成扁桃體炎。

很多寶寶出門一趟就莫名其妙地感冒發燒、扁桃體炎,

就是這樣突然受寒導致的。

所以冬至後的防寒工作一定要做好。 這裡的防寒不止是出門時要全副武裝, 更重要的是減少室內外的溫差。 家裡有暖氣的話, 溫度不要開太高, 儘量控制在18-20度, 讓身體適當的感受到一些寒意, 這樣反而能避免突然受寒。

如果寶寶已經受寒感冒了, 大家可以用《最容易感冒的季節來了, 掌握這幾步, 感冒的各種症狀都能輕鬆應對, 媽媽一定要學會》文章中的方法來處理。

如果寶寶鼻子因為受寒而出現感冒的苗頭, 用前幾天我們文章中《天冷了, 孩子反復流鼻涕、咳嗽, 這樣做能徹底治癒》介紹的推拿手法或用鹽水沖洗鼻腔都能迅速控制住病情。

其次, 要做好保暖工作。

很多媽媽認為保暖,就是讓寶寶多穿一點,捂一捂。這個做法是錯誤的。寶寶陽氣足,他們本身就像一個小火爐一樣,不怕冷。給寶寶的保暖不是要捂得多一點,恰恰應該減少一些,恰如其分。

千萬不要因為自己冷,就給寶寶穿很多。尤其家裡有老年人幫忙帶孩子的話,因為老年人,氣血不足,本身就怕冷。他們用自己的感受去看待孩子,會給孩子穿很多很多,孩子陽氣足,又愛活動,身體為了散熱而出汗,但又捂得太厚,熱散不掉,寶寶就容易捂出各種問題。比如濕疹、過敏性皮炎,也容易受寒感冒。

所以保暖的第一步是恰如其分,媽媽穿多少,寶寶穿多少。千萬不能用老年人的感覺給寶寶穿太多。越是捂得多,寶寶越容易生病。

但寶寶也有幾個特別要注意保暖的關鍵時候,這個時候如果沒有做好保暖,寶寶很容易馬上生病。

第一個關鍵時刻是寶寶起床時。很多媽媽很擔心寶寶晚上踢被子,生怕寶寶踢被子受寒。其實當寶寶真的感到冷的時候,他壓根不會踢被子。寶寶最容易受寒的時候是起床時,尤其是從被子裡出來穿衣服的那個階段。

睡覺時,為了身體舒服,衣服都穿得很少,睡著後,被子的保暖性又好,身體也是熱乎乎的。但早上,從溫暖的被窩坐起來或者把寶寶抱出來時,那個瞬間是最容易受寒的。所以很多寶寶早上起來的時候會突然打噴嚏,流鼻涕,或者突然咳嗽,就是一瞬間受寒導致的。

為了讓寶寶起床時不受寒,媽媽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可以提前一小時把空調或電暖器打開,這樣寶寶起床時,房間裡已經很暖和了,就不容易受寒。也可以讓寶寶穿方便抱或走動的那種睡袋。寶寶起床後,不要馬上解開睡袋,讓他穿著玩一會,等身體適應了,再套上衣服。

第二個需要做好保暖的時間是洗澡時。冬天給寶寶洗澡,一定不要捨不得水。在浴桶裡水放得多一點,水溫比寶寶習慣的溫度高1-2度,讓寶寶浸在水中,這樣洗澡才不讓受寒。如果寶寶喜歡玩水,可以把熱水龍頭打開,用熱水沖寶寶的背,尤其是肩頸肺腧的位置,這樣洗澡時寶寶才不會受寒。

寶寶洗好澡,從水中抱出來時,也要迅速用溫熱的毛巾包裹起來,擦乾。然後抱進開了空調或暖氣的房間,穿上衣服。如果沒有使用空調或電暖器,就把寶寶放進被窩裡,迅速穿衣服。

第三,要注意改善室內的空氣品質。

今年冬天,大家會發現空氣明顯比前些年好得多,看得見藍天白雲的日子明顯多了。這是一個好現象。

但霧霾天變少了並不等於霧霾就徹底消失了。我前段時間換空淨的濾芯,發現半年用下來,家裡的空淨濾芯依然還是黑乎乎的。而我10月開團達氏空氣淨化器後,近日有位南京的妞發了她家使用空淨兩個月後的濾網圖給我,看著還是讓人覺得空氣治理任重道遠!

(上圖就是南京一位妞使用空氣淨化器2個月後的濾網實拍圖)

每次家裡做飯的時候,家裡的空氣品質也會變差。即使抽油煙機開著,即使廚房的門緊閉,客廳裡的空氣淨化器還是會亮紅燈。

寶寶的呼吸系統本來就比成人的弱,為了寶寶的健康,即使現在整體空氣品質提升了,大家還是要使用空氣淨化器,讓寶寶在室內能呼吸到新鮮乾淨的空氣。當寶寶的肺系統足夠強大時,寶寶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才能有效提升。

第四,要正確地進補

冬至之後,陽氣在慢慢復蘇,身體最容易吸收外來的營養。所以冬至之後的三九天,是一年中進補的最佳季節。這時候針對身體的狀況補血補氣,更容易被身體吸收。

很多媽媽認為寶寶身體不好,容易生病,所以也想抓住這個機會給寶寶補一補。

很多人認為要補就得補一些好的,給寶寶補身體更是,有的媽媽會進行藥補,給寶寶吃一些膏方,滋補的藥物,比如太子參、人參、蟲草等來增強體質。有的則會選擇食補,讓寶寶吃羊肉、甲魚、海參等滋補身體。

這裡要特別強調,不管藥補還是食補,給寶寶一定不能隨便補。只有那些陽氣不足的寶寶才需要補充陽氣。但不管寶寶身體如何不好,都不要隨便給寶寶吃人參,也不要吃阿膠、鹿茸、蟲草等。寶寶的身體會受不了。陽氣不足的寶寶可以吃一些太子參,也可以吃一些八珍粉來調理身體。

但因為我們生活條件太好,更多的寶寶都容易生病不是陽氣不足,而是陽氣過剩,陰虛導致的。有陰虛的寶寶更容易出現上呼吸道問題。

對於這些陰虛的寶寶,冬令進補的關鍵就是滋陰。要避免讓他們吃太多肥甘厚味的肉類,陽氣盛的羊肉、甲魚、海參等更是要少吃,高蛋白的海鮮等也要控制,油炸、紅燒等容易聚濕生痰的食物也要控制。而是要補充一些滋陰生津的食物,比如荸薺、蓮藕、梨、蘿蔔、百合、白菜等。如果寶寶陰虛比較嚴重,就要讓他喝一些蘿蔔水、梨湯、銀耳羹或者酸梅湯來生津。

如果寶寶肉吃得過多,積食不消化了,現在有新鮮的山楂,讓寶寶直接吃新鮮山楂,或者把山楂熬成山楂醬或做成山楂糕、山楂條等,都是有助於消化的。

如果寶寶有咳嗽,這時一定要根據寶寶的狀況正確處理。可以用《咳嗽高發季節,這套咳嗽的辯證及綠色應對方法,一定要學會》裡面的方法先判斷寶寶的咳嗽狀況,再逐步處理。如果是陰虛導致的咳嗽,一定要在處理咳嗽的基礎上滋陰。用蘿蔔水、梨汁或秋梨膏,或者山藥水,甘蔗馬蹄水來處理。甘蔗馬蹄水中處理甘蔗、荸薺,還可以加百合幹、胡蘿蔔、薏米、山藥乾等。

不論如何,大家一定要注意,冬天不能隨便給寶寶進補哦!

這裡也要特別告訴各位媽媽,自己的調理方法。雖然寶寶不能隨便補,冬至過後,媽媽們自己卻是可以進補的。很多媽媽產後都有血虛氣虛的狀況,這個時候是進補的最佳時機,補氣養血做起來,讓陽氣生髮,血脈充足,身體才會越來越好。

補氣血,我很推薦吃玉靈膏,上周我自己也蒸了一些玉靈膏,把去核的桂圓幹和西洋參粉按10:1的比例放入蒸鍋,大火煮開後,轉最小火慢蒸,一共蒸40個小時,中途可以關火,不用連續蒸。

桂圓的熱性會慢慢地蒸掉,藥性全部蒸出來,這樣蒸熟後的玉靈膏天天吃也不會上火。直接用玉靈膏兌水,加蜂蜜或紅糖,每天喝一杯,可以改善血虛,調節失眠。

我現在每天會用兩片當歸、三顆紅棗,一小把枸杞、一塊紅糖加水煮15分鐘,然後加半勺玉靈膏調勻,喝水。這樣補血又補氣,也不上火。

我同學前幾天說她用玉靈膏兌牛奶味道也特別好,有奶茶的感覺,大家也可以試試看。

如果有血虛的狀況,大家除了吃玉靈膏,還可以用當歸燉雞,再適當的補充一下含鐵豐富的紅肉。有些媽媽會用阿膠來補氣血。阿膠補氣血的效果確實很好,但是如果血虛但是又是痰濕的體質,吃阿膠就很容易上火,就要先處理痰濕,再用阿膠來補血。也可以試試一些如紅棗桂圓茶或是黑糖等來給自己補氣血。

如果是氣虛,就可以用黃芪、西洋參或人參、枸杞等補氣。

冬至是補腎的好時節,很多媽媽產後掉發厲害,白頭發越來越多,冬至之後,還可以把黑芝麻、黑米、黑豆、核桃仁、蓮子、薏米、山藥幹、紅棗幹、紅豆等煮粥,或者直接炒熟磨成粉,每天一勺兌牛奶或水,也能健脾補腎。

山藥、芡實、薏米直接煮水也可以,也可以經常喝喝山藥水,吃些粗糧、小米等,還要大量攝入新鮮的蔬菜水果,增加脾的運化能力。當脾的運化能力變強,補充進去的營養才容易被吸收。媽媽的身體才會越來越好哦。

身體的調理需要一個過程,不管是寶寶,還是自己都是一樣,慢慢的調理改善,正確的對待,身體就會越來越好哦!

——END——

特別聲明:本文為60分媽媽月華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60分媽媽月華”

如未經授權轉載,將舉報,並追究法律責任!

【60分媽媽月華】暢銷育兒書作者,國家級兒童心理諮詢師,著有《別等孩子長大了才後悔你現在做得太多》。專注寶寶的吃喝拉撒,生長發育,學習力培養及身心成長,也關注媽媽的心靈成長,健康的母嬰關係才能培養出更加傑出的寶寶。如果你想孩子身心靈都能更健康,關注我都可以找到答案哦

很多媽媽認為保暖,就是讓寶寶多穿一點,捂一捂。這個做法是錯誤的。寶寶陽氣足,他們本身就像一個小火爐一樣,不怕冷。給寶寶的保暖不是要捂得多一點,恰恰應該減少一些,恰如其分。

千萬不要因為自己冷,就給寶寶穿很多。尤其家裡有老年人幫忙帶孩子的話,因為老年人,氣血不足,本身就怕冷。他們用自己的感受去看待孩子,會給孩子穿很多很多,孩子陽氣足,又愛活動,身體為了散熱而出汗,但又捂得太厚,熱散不掉,寶寶就容易捂出各種問題。比如濕疹、過敏性皮炎,也容易受寒感冒。

所以保暖的第一步是恰如其分,媽媽穿多少,寶寶穿多少。千萬不能用老年人的感覺給寶寶穿太多。越是捂得多,寶寶越容易生病。

但寶寶也有幾個特別要注意保暖的關鍵時候,這個時候如果沒有做好保暖,寶寶很容易馬上生病。

第一個關鍵時刻是寶寶起床時。很多媽媽很擔心寶寶晚上踢被子,生怕寶寶踢被子受寒。其實當寶寶真的感到冷的時候,他壓根不會踢被子。寶寶最容易受寒的時候是起床時,尤其是從被子裡出來穿衣服的那個階段。

睡覺時,為了身體舒服,衣服都穿得很少,睡著後,被子的保暖性又好,身體也是熱乎乎的。但早上,從溫暖的被窩坐起來或者把寶寶抱出來時,那個瞬間是最容易受寒的。所以很多寶寶早上起來的時候會突然打噴嚏,流鼻涕,或者突然咳嗽,就是一瞬間受寒導致的。

為了讓寶寶起床時不受寒,媽媽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可以提前一小時把空調或電暖器打開,這樣寶寶起床時,房間裡已經很暖和了,就不容易受寒。也可以讓寶寶穿方便抱或走動的那種睡袋。寶寶起床後,不要馬上解開睡袋,讓他穿著玩一會,等身體適應了,再套上衣服。

第二個需要做好保暖的時間是洗澡時。冬天給寶寶洗澡,一定不要捨不得水。在浴桶裡水放得多一點,水溫比寶寶習慣的溫度高1-2度,讓寶寶浸在水中,這樣洗澡才不讓受寒。如果寶寶喜歡玩水,可以把熱水龍頭打開,用熱水沖寶寶的背,尤其是肩頸肺腧的位置,這樣洗澡時寶寶才不會受寒。

寶寶洗好澡,從水中抱出來時,也要迅速用溫熱的毛巾包裹起來,擦乾。然後抱進開了空調或暖氣的房間,穿上衣服。如果沒有使用空調或電暖器,就把寶寶放進被窩裡,迅速穿衣服。

第三,要注意改善室內的空氣品質。

今年冬天,大家會發現空氣明顯比前些年好得多,看得見藍天白雲的日子明顯多了。這是一個好現象。

但霧霾天變少了並不等於霧霾就徹底消失了。我前段時間換空淨的濾芯,發現半年用下來,家裡的空淨濾芯依然還是黑乎乎的。而我10月開團達氏空氣淨化器後,近日有位南京的妞發了她家使用空淨兩個月後的濾網圖給我,看著還是讓人覺得空氣治理任重道遠!

(上圖就是南京一位妞使用空氣淨化器2個月後的濾網實拍圖)

每次家裡做飯的時候,家裡的空氣品質也會變差。即使抽油煙機開著,即使廚房的門緊閉,客廳裡的空氣淨化器還是會亮紅燈。

寶寶的呼吸系統本來就比成人的弱,為了寶寶的健康,即使現在整體空氣品質提升了,大家還是要使用空氣淨化器,讓寶寶在室內能呼吸到新鮮乾淨的空氣。當寶寶的肺系統足夠強大時,寶寶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才能有效提升。

第四,要正確地進補

冬至之後,陽氣在慢慢復蘇,身體最容易吸收外來的營養。所以冬至之後的三九天,是一年中進補的最佳季節。這時候針對身體的狀況補血補氣,更容易被身體吸收。

很多媽媽認為寶寶身體不好,容易生病,所以也想抓住這個機會給寶寶補一補。

很多人認為要補就得補一些好的,給寶寶補身體更是,有的媽媽會進行藥補,給寶寶吃一些膏方,滋補的藥物,比如太子參、人參、蟲草等來增強體質。有的則會選擇食補,讓寶寶吃羊肉、甲魚、海參等滋補身體。

這裡要特別強調,不管藥補還是食補,給寶寶一定不能隨便補。只有那些陽氣不足的寶寶才需要補充陽氣。但不管寶寶身體如何不好,都不要隨便給寶寶吃人參,也不要吃阿膠、鹿茸、蟲草等。寶寶的身體會受不了。陽氣不足的寶寶可以吃一些太子參,也可以吃一些八珍粉來調理身體。

但因為我們生活條件太好,更多的寶寶都容易生病不是陽氣不足,而是陽氣過剩,陰虛導致的。有陰虛的寶寶更容易出現上呼吸道問題。

對於這些陰虛的寶寶,冬令進補的關鍵就是滋陰。要避免讓他們吃太多肥甘厚味的肉類,陽氣盛的羊肉、甲魚、海參等更是要少吃,高蛋白的海鮮等也要控制,油炸、紅燒等容易聚濕生痰的食物也要控制。而是要補充一些滋陰生津的食物,比如荸薺、蓮藕、梨、蘿蔔、百合、白菜等。如果寶寶陰虛比較嚴重,就要讓他喝一些蘿蔔水、梨湯、銀耳羹或者酸梅湯來生津。

如果寶寶肉吃得過多,積食不消化了,現在有新鮮的山楂,讓寶寶直接吃新鮮山楂,或者把山楂熬成山楂醬或做成山楂糕、山楂條等,都是有助於消化的。

如果寶寶有咳嗽,這時一定要根據寶寶的狀況正確處理。可以用《咳嗽高發季節,這套咳嗽的辯證及綠色應對方法,一定要學會》裡面的方法先判斷寶寶的咳嗽狀況,再逐步處理。如果是陰虛導致的咳嗽,一定要在處理咳嗽的基礎上滋陰。用蘿蔔水、梨汁或秋梨膏,或者山藥水,甘蔗馬蹄水來處理。甘蔗馬蹄水中處理甘蔗、荸薺,還可以加百合幹、胡蘿蔔、薏米、山藥乾等。

不論如何,大家一定要注意,冬天不能隨便給寶寶進補哦!

這裡也要特別告訴各位媽媽,自己的調理方法。雖然寶寶不能隨便補,冬至過後,媽媽們自己卻是可以進補的。很多媽媽產後都有血虛氣虛的狀況,這個時候是進補的最佳時機,補氣養血做起來,讓陽氣生髮,血脈充足,身體才會越來越好。

補氣血,我很推薦吃玉靈膏,上周我自己也蒸了一些玉靈膏,把去核的桂圓幹和西洋參粉按10:1的比例放入蒸鍋,大火煮開後,轉最小火慢蒸,一共蒸40個小時,中途可以關火,不用連續蒸。

桂圓的熱性會慢慢地蒸掉,藥性全部蒸出來,這樣蒸熟後的玉靈膏天天吃也不會上火。直接用玉靈膏兌水,加蜂蜜或紅糖,每天喝一杯,可以改善血虛,調節失眠。

我現在每天會用兩片當歸、三顆紅棗,一小把枸杞、一塊紅糖加水煮15分鐘,然後加半勺玉靈膏調勻,喝水。這樣補血又補氣,也不上火。

我同學前幾天說她用玉靈膏兌牛奶味道也特別好,有奶茶的感覺,大家也可以試試看。

如果有血虛的狀況,大家除了吃玉靈膏,還可以用當歸燉雞,再適當的補充一下含鐵豐富的紅肉。有些媽媽會用阿膠來補氣血。阿膠補氣血的效果確實很好,但是如果血虛但是又是痰濕的體質,吃阿膠就很容易上火,就要先處理痰濕,再用阿膠來補血。也可以試試一些如紅棗桂圓茶或是黑糖等來給自己補氣血。

如果是氣虛,就可以用黃芪、西洋參或人參、枸杞等補氣。

冬至是補腎的好時節,很多媽媽產後掉發厲害,白頭發越來越多,冬至之後,還可以把黑芝麻、黑米、黑豆、核桃仁、蓮子、薏米、山藥幹、紅棗幹、紅豆等煮粥,或者直接炒熟磨成粉,每天一勺兌牛奶或水,也能健脾補腎。

山藥、芡實、薏米直接煮水也可以,也可以經常喝喝山藥水,吃些粗糧、小米等,還要大量攝入新鮮的蔬菜水果,增加脾的運化能力。當脾的運化能力變強,補充進去的營養才容易被吸收。媽媽的身體才會越來越好哦。

身體的調理需要一個過程,不管是寶寶,還是自己都是一樣,慢慢的調理改善,正確的對待,身體就會越來越好哦!

——END——

特別聲明:本文為60分媽媽月華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60分媽媽月華”

如未經授權轉載,將舉報,並追究法律責任!

【60分媽媽月華】暢銷育兒書作者,國家級兒童心理諮詢師,著有《別等孩子長大了才後悔你現在做得太多》。專注寶寶的吃喝拉撒,生長發育,學習力培養及身心成長,也關注媽媽的心靈成長,健康的母嬰關係才能培養出更加傑出的寶寶。如果你想孩子身心靈都能更健康,關注我都可以找到答案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