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述說夢開始的地方 暨太平洋數碼廣場B場20年

【PConline 專題】1995年前後, 國內電腦市場發芽, 第一批電腦城也應運而生, 太平洋電腦城憑藉天時地利人和各方面優勢, 異軍突起, 成為電腦城早期的代名詞。 如今二期B場也走過了20年, 這裡孕育了不少IT人才, 也衍生了不少的IT企業, 這些IT從業者或從開始到現在或中間加入, 但他們都經歷了IT行業的變化, 時光冉冉二十年, 今天我們有幸採訪到了他們, 聽聽他們聊聊這個他們夢想開始的地方。

他們與太平洋電腦城有這些故事.....

陳芝華

太平洋數碼廣場廣州配件大世界 董事長

中東(阿聯酋)-中國商品採購中心董事長

三屆廣東省電腦商會會長

我在廣州的IT行業做了三十多年, 也和太平洋電腦城合作了將近二十多年, 見證了太平洋的起步、發展、輝煌, 太平洋建成的時候我們都參與了, 它作為我們國家電腦城發展的里程碑, 樣板工程, 也吸引到了很多外省企業、電腦城的學習。

二十多年來, 我當了三屆廣東省電腦商會會長, 也接待了很多IT屆的朋友, 他們當時想做電腦城的時候, 都想到太平洋挖一兩個骨幹, 太平洋電腦城到現在走過的這二十多年歷程為我們中國IT界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樣板。

廣州賣電腦最早的時候是在廣州五山的科技一條街, 後來由於科技街要拆遷, 94年太平洋電腦城建立以後, 科技街的人慢慢地就往這邊集中了過來,

如果沒有太平洋起領頭作用, 起示範作用, 可以說就沒有廣州、天河、石牌西這樣的一個興旺。

我的第一桶金是在五山科技街, 第二桶金則是來自太平洋電腦城, 當時在太平洋電腦城, 我們“配件大世界”以電腦配件批發以及組裝DIY為主, 電腦配件特別好賣, 其中CPU、記憶體條、硬碟三大核心配件更是我們所主打的。

沒有太平洋電腦城以前, 其他很多都是以街鋪的形式散在大街小巷, 太平洋以“城”的形式進行管理, 創造了良好的經商環境, 同時隨著它的市場策劃、產品的推廣慢慢到位, 人氣也漸漸的聚了起來。 最後只要是想要買電腦的人都會想到來太平洋, 特別是在週末的時候, 太平洋電腦城還有很多的推廣產品展示,

讓人來體驗這些高科技產品, 真的是人山人海。

從剛開始的零散的店鋪, 到後面發展成為配件市場, 太平洋電腦城剛好切中了中國經濟發展對IT資訊產品的需求, 應勢而生, 所以比較興旺, 而管理到位, 加上不賣假貨, 對商家有品質要求, 還有對消費者的投訴能夠做到較好的處理, 太平洋也成為了市面上最好最新的產品所嚮往的展現、活動、推廣、體驗場所。

太平洋電腦城一鋪難求, 其他電腦城也都要來太平洋電腦城拿貨, 甚至外省的也是由我們這邊發貨, 白天把貨拿回來, 晚上數錢數到手軟, 讓我印象深刻。

靠著太平洋賺到的第二桶金, 我們響應國家號召走出去。 太平洋在國內外知名度都很大, 只要你說是從太平洋走出的企業,

他會覺得你在太平洋有檔口, 就是IT行業比較好比較強的有信用的企業, 太平洋給了我們一個背書。 如今我們依靠著從太平洋原有的管道工廠採購的產品發貨到中東地區, 將市場延伸了出去。

感謝太平洋給我們歷練、資訊和資源的整合, 以太平洋這個平臺為基礎, 我們有了創立自己品牌的機會, 打造自己的口碑, 將企業做大做強。 現在, 除了IT為主, 我們也擴展到了很多其他的行業, 做了其他的投資。

如果說人生可以後悔, 我不後悔走進太平洋。

2廣州愛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玨女士

王玨

廣州愛聯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長

這個話題勾起了我很多美好的回憶。 其實我原先從事的是傳媒廣告行業而不是IT行業,

是94年認識了我現在的先生, 他從事IT行業, 我們在95年才一起決定進入太平洋的。 那個時候太平洋還只有一期, 沒有二期, 我們確定了未來IT行業是個蓬勃發展的行業, 於是便決定投身這個行業, 太平洋電腦城是我人生財富第一桶金的地方。

在這裡我發揮了傳媒行業的優勢, 我們是首家將零散配件組裝成成品整機銷售的店鋪, 我們自行研發針對不同人群開發出了多套配置, 並製成配置單發給行人, 你要知道, 當時整機的也就只有兩家, 而且都是專業型的, 根本不符合用戶需求, 正是憑藉這麼些想法, 我們累積了自己的大量用戶。

組裝機做到了極致的時候, 我們接單接不完, 而正當聯想原裝電腦準備做大面積普及的時候, 我們決定不做組裝機,做原裝機,這個決定也讓我印象深刻。

那時是99年的5月1號,銷售旺季,我卻動員所有員工停售組裝機,推廣原裝機,實話說,那時候我們一天能做60到80台的組裝機生意,每個月有800~1千台左右,每台利潤幾百塊錢沒問題,還有很多的老客戶。

但我們想要搶佔原裝機的先機和市場,我們公司當時有30人左右,並不足以兩手抓,我不知道未來原裝機會有怎樣的蓬勃發展,但要想得到一些東西,你必然得捨棄一些東西,我們決定放棄碗裡有的,進入原裝機市場。當時我下令第二天開始不再接任何組裝機的單,有三個員工覺得無法接受就直接走了。

後來5、6、7月份我們原裝機出貨量慢慢的從275、426、700多到第四個月的999台,憑藉我們的努力,聯想電腦消費產品也在廣東打開了局面,我們成為了聯想電腦名正言順的華南地區分銷商。在原裝機推廣方面,我們還包太平洋電腦城前面的廣場連續2~3個月的週末兩天,我們把電腦做在了KT板上讓模特拿著走展示,還有電腦拍賣,營造出來的火熱氣氛,興奮到我有時說著說著就自己上去了。

我們能夠起來離不開太平洋電腦城,它作為IT設備的集中採購點,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憑藉太平洋出色的品質與服務管理,消費者過來買東西方便而且有保障,一樓做組裝機、二樓做配件、三樓有其他更具體的分類,整個一棟樓找東西非常的方便,後面結合網路還做到了線上線下結合。

太平洋電腦城記載了我的青春,還有所有的夢想,如果再給我選擇,這是我們兩個人一起做事,我們不悔當初。

3廣州塔內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武東先生

王武東

廣州塔內網路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長

說起太平洋電腦城,我跟它可是有些故事的!99年來廣州讀大學,00年我就在太平洋買了電腦。01年暑假,我來太平洋電腦城兼職,也就是這年,我與志同道合的同事/朋友等組建了塔內PC聯盟,開始幫大學生提供電腦服務,由太平洋供貨,我們在大學為學生提供上門服務。

當然,說到正式進入太平洋,那還得算是07年,因為畢業的時候我也去找了其他的工作,只不過後面還是覺得IT行業、DIY行業有可為之處,最後就堅定走了這條路。

走過這麼多年,印象深刻的事還是挺多的。如做學生市場的時候,那時候廣工約有6000的新生,我們預算會有3000人買電腦,最後3000人裡面有1800人在我們這裡買了電腦。這真的很讓我們感覺驕傲,畢竟競爭對手並不少,能獲得這樣的成績,並不容易。就在開學季的時候,我們在太平洋電腦城的店鋪,消費隊伍排了好長好長,從4樓的店面,3支隊伍從樓上排到了樓下,保險櫃現金都放不進去了。此外,太平洋結合商家不時舉辦高校豪門裝機對決,這都吸引了不少的學生參加,我們也覺得非常的有趣。

另外的就是做回IT行業、DIY行業,我們也算是大學生創業,我們在電腦方面精通,在管理和財務方面卻做得不是那麼好,公司曾在虧損與盈利的邊緣徘徊,而這也是經過幾年努力才慢慢做好的。

早期大家對電腦不太熟悉,太平洋電腦城以“城”這個形態、商業模式把IT產品聚集到了一個場景,客戶可以一站式服務採購,商家也有拉力,把四面八方有需求的客戶給拉到這裡來,無論是對廠家,還是對消費者,都提供了一個很便利的場景。太平洋有賣場,有PConline,有口碑好的賣家,有聚集的資訊與使用者,它整體在用戶的心目中還是非常好的,而這都得益於它在品質保障這塊出色的控制。

如今我們依然駐紮在太平洋電腦城,不做學生市場了,但我們擴展了其他的。現在我們主要做整套解決方案的提供,早前看到遊戲產業有比較大的發展,我們便投身專做網吧行業解決方案與服務,這讓我們獲得了很大的增長,從低迷中走了出來。

整套方案服務於行業,給到客戶可以讓客戶產生依賴,帶有服務性質的方案提供也走出了單品競爭的紅海,而駐紮太平洋電腦城,在本機服務這塊有我們更有可以作為的地方,除了網吧,我們也做設計師配套方案,提供持續服,定制的服務。太平洋電腦城仍在為我們提供便利。

講到走進太平洋,我並不會後悔,而回到20年前,走進太平洋絕對是個很好的選擇 。

4廣州三欣科技有限公司-張增明先生

張增明

廣州三欣科技有限公司 總經理

我是2001年涉足IT行業,02年進入的太平洋,說到這個,其實還是有點回憶在裡面的。當時我是公務員,工作與收入都比較穩定,但是家庭狀況原因,自己作為老大要承擔起家庭重任。機緣巧合之下,女朋友拉我出來做IT行業,我也就做起了IT相關硬體的生意。

剛來太平洋電腦城的時候,這裡已經非常的熱鬧,人非常多,都要擠才能進來,而做個活動,擺個舞臺,下面都是密密麻麻的人,人氣十分的旺盛。

選擇做生意其實並沒有那麼容易,譬如啟動資金,還有競爭對手等等,都是需要考慮的。但自己的興趣在這上面,遊戲、超頻等給了我動力堅持下去。也多虧同行給力的支持,依靠信譽、原裝正品的概念,我們賣好貨賣行貨積累了很多的回頭客人,同時贏得了廠商的信任。我們在電腦城曾有四五間的店鋪,如今我們也代理著不少的配件品牌。

太平洋憑藉其先進的管理還有到位的推廣在電腦城裡佔據龍頭位置,駐點在這裡,客戶、商家都瞭解,也正是有上下游與太平洋電腦城的支持才托起了我們,讓我們夠更強大,走得更遠些。

如今公司在成長過程中不斷的往前推進,選擇IT行業這條路,我無怨無悔。

我們決定不做組裝機,做原裝機,這個決定也讓我印象深刻。

那時是99年的5月1號,銷售旺季,我卻動員所有員工停售組裝機,推廣原裝機,實話說,那時候我們一天能做60到80台的組裝機生意,每個月有800~1千台左右,每台利潤幾百塊錢沒問題,還有很多的老客戶。

但我們想要搶佔原裝機的先機和市場,我們公司當時有30人左右,並不足以兩手抓,我不知道未來原裝機會有怎樣的蓬勃發展,但要想得到一些東西,你必然得捨棄一些東西,我們決定放棄碗裡有的,進入原裝機市場。當時我下令第二天開始不再接任何組裝機的單,有三個員工覺得無法接受就直接走了。

後來5、6、7月份我們原裝機出貨量慢慢的從275、426、700多到第四個月的999台,憑藉我們的努力,聯想電腦消費產品也在廣東打開了局面,我們成為了聯想電腦名正言順的華南地區分銷商。在原裝機推廣方面,我們還包太平洋電腦城前面的廣場連續2~3個月的週末兩天,我們把電腦做在了KT板上讓模特拿著走展示,還有電腦拍賣,營造出來的火熱氣氛,興奮到我有時說著說著就自己上去了。

我們能夠起來離不開太平洋電腦城,它作為IT設備的集中採購點,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憑藉太平洋出色的品質與服務管理,消費者過來買東西方便而且有保障,一樓做組裝機、二樓做配件、三樓有其他更具體的分類,整個一棟樓找東西非常的方便,後面結合網路還做到了線上線下結合。

太平洋電腦城記載了我的青春,還有所有的夢想,如果再給我選擇,這是我們兩個人一起做事,我們不悔當初。

3廣州塔內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武東先生

王武東

廣州塔內網路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長

說起太平洋電腦城,我跟它可是有些故事的!99年來廣州讀大學,00年我就在太平洋買了電腦。01年暑假,我來太平洋電腦城兼職,也就是這年,我與志同道合的同事/朋友等組建了塔內PC聯盟,開始幫大學生提供電腦服務,由太平洋供貨,我們在大學為學生提供上門服務。

當然,說到正式進入太平洋,那還得算是07年,因為畢業的時候我也去找了其他的工作,只不過後面還是覺得IT行業、DIY行業有可為之處,最後就堅定走了這條路。

走過這麼多年,印象深刻的事還是挺多的。如做學生市場的時候,那時候廣工約有6000的新生,我們預算會有3000人買電腦,最後3000人裡面有1800人在我們這裡買了電腦。這真的很讓我們感覺驕傲,畢竟競爭對手並不少,能獲得這樣的成績,並不容易。就在開學季的時候,我們在太平洋電腦城的店鋪,消費隊伍排了好長好長,從4樓的店面,3支隊伍從樓上排到了樓下,保險櫃現金都放不進去了。此外,太平洋結合商家不時舉辦高校豪門裝機對決,這都吸引了不少的學生參加,我們也覺得非常的有趣。

另外的就是做回IT行業、DIY行業,我們也算是大學生創業,我們在電腦方面精通,在管理和財務方面卻做得不是那麼好,公司曾在虧損與盈利的邊緣徘徊,而這也是經過幾年努力才慢慢做好的。

早期大家對電腦不太熟悉,太平洋電腦城以“城”這個形態、商業模式把IT產品聚集到了一個場景,客戶可以一站式服務採購,商家也有拉力,把四面八方有需求的客戶給拉到這裡來,無論是對廠家,還是對消費者,都提供了一個很便利的場景。太平洋有賣場,有PConline,有口碑好的賣家,有聚集的資訊與使用者,它整體在用戶的心目中還是非常好的,而這都得益於它在品質保障這塊出色的控制。

如今我們依然駐紮在太平洋電腦城,不做學生市場了,但我們擴展了其他的。現在我們主要做整套解決方案的提供,早前看到遊戲產業有比較大的發展,我們便投身專做網吧行業解決方案與服務,這讓我們獲得了很大的增長,從低迷中走了出來。

整套方案服務於行業,給到客戶可以讓客戶產生依賴,帶有服務性質的方案提供也走出了單品競爭的紅海,而駐紮太平洋電腦城,在本機服務這塊有我們更有可以作為的地方,除了網吧,我們也做設計師配套方案,提供持續服,定制的服務。太平洋電腦城仍在為我們提供便利。

講到走進太平洋,我並不會後悔,而回到20年前,走進太平洋絕對是個很好的選擇 。

4廣州三欣科技有限公司-張增明先生

張增明

廣州三欣科技有限公司 總經理

我是2001年涉足IT行業,02年進入的太平洋,說到這個,其實還是有點回憶在裡面的。當時我是公務員,工作與收入都比較穩定,但是家庭狀況原因,自己作為老大要承擔起家庭重任。機緣巧合之下,女朋友拉我出來做IT行業,我也就做起了IT相關硬體的生意。

剛來太平洋電腦城的時候,這裡已經非常的熱鬧,人非常多,都要擠才能進來,而做個活動,擺個舞臺,下面都是密密麻麻的人,人氣十分的旺盛。

選擇做生意其實並沒有那麼容易,譬如啟動資金,還有競爭對手等等,都是需要考慮的。但自己的興趣在這上面,遊戲、超頻等給了我動力堅持下去。也多虧同行給力的支持,依靠信譽、原裝正品的概念,我們賣好貨賣行貨積累了很多的回頭客人,同時贏得了廠商的信任。我們在電腦城曾有四五間的店鋪,如今我們也代理著不少的配件品牌。

太平洋憑藉其先進的管理還有到位的推廣在電腦城裡佔據龍頭位置,駐點在這裡,客戶、商家都瞭解,也正是有上下游與太平洋電腦城的支持才托起了我們,讓我們夠更強大,走得更遠些。

如今公司在成長過程中不斷的往前推進,選擇IT行業這條路,我無怨無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