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冬至,漢代人放假,現代人該咋過?

作者 | 丸醬(漢人老家簽約作家)

編輯 | 丸醬

圖片 | 來源於網路收集

導言

其實小編也想像漢代人一樣過冬至……

今天就是冬至啦, 小編腦海中第一念頭就是又可以吃餃子啦。

豬肉白菜、韭菜雞蛋, 該吃什麼好呢?

但是看到處處都是人的餃子館,

還是默默吃食堂吧!

畢竟不想被擠成餃子。

雖說餃子不是什麼稀罕物, 但是今天吃可是大有講究的。

北方有一種說法叫“冬至不端餃子碗, 凍掉耳朵沒人管”。

估計今天蜷縮在羽絨服之下的我們打招呼的方式都是這樣的:“你吃餃子了嗎?”

冬至吃餃子的傳說

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

看到受凍的百姓, 便叫其弟子搭起醫棚, 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裡煮熟, 撈出來剁碎, 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 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 施捨給百姓吃。 後來, 每逢冬至, 人們便模仿做著吃, 形成了習俗。

單從節氣來說, 這一天起陽氣回升。

白晝一天比一天長啦!

天地陽氣開始興做漸強,

有句話叫“冬天來了, 春天還會遠嗎?”

冬至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 歷來在宮廷和民間都十分受重視。 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 民間更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漢人老家作為漢文化的集中展示地, 今天, 我們來扒一扒漢代是如何過這個節日的?

早在漢代, 為了體現人們對冬至節氣的重視, 更是放假5天, 讓百姓們好好過節。

漢代以冬至為“冬節”, 官府要舉行“賀冬”儀式, 官方例行放假, 官場流行互賀的“拜冬”禮俗。 這天, 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 軍隊待命, 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間以美食相贈, 相互拜訪, 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放到今天, 怕是只有春節與之相媲了。

可是, 為何這樣的放假傳統沒有被沿襲?

不過, 如今的冬至雖然沒有長長的假期, 卻成了美食節, 也算是對吃貨們的些許安慰吧!

北方人冬至吃餃子, 南方人冬至吃湯圓, 也叫“冬至團”。

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

提到敏感的年齡話題,

南方孩子怕是要跑去吃餃子了。

“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 也可用於互贈親朋。 湯圓、餃子可以說是冬至比較常見的習俗, 在有些地方, 習慣在冬至吃羊肉,

據說這一習俗也是從漢代開始的。

相傳, 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 覺得味道特別鮮美, 讚不絕口, 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

人們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

除了獲得溫暖之外更是為來年求得好兆頭。

但在現代都市,

忙碌、加班、回不了家……

種種原因, 其實很多人都難以坐下和家人好好吃碗餃子。

今天, 放下手頭事,

回家陪家人吃碗餃子吧!

作者 | 丸醬(漢人老家簽約作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